根據行業機構發布的2019年發布的脫髮人群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脫髮人群已超過2.5億,平均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有脫髮問題。其中男女比例大致為2:1,35歲以下脫髮人群佔比63.1%,脫髮不再僅限於「中年大叔的煩惱」,而是成為越來越多「90後」甚至「00」的「頭等大事」。
伴隨著脫髮而來的,是直擊眼球的植髮廣告。無論是地鐵、電梯、公交還是網絡社交平臺,無一不刺激著當代人的神經在繼續忍耐和選擇植髮之間反覆橫跳,不斷催熱市場。而在競爭愈發激烈的植髮行業,大麥微針植髮憑藉品牌、技術和口碑不斷拓展市場,發展成為行業中的領先企業,截止到目前,已在國內外開設了33家直營分院。
堅持醫療本質 深耕行業20餘年
早期的植髮,一度只是公立醫院整形科中的一門分支,更多局限在治療方面,而醫生出身的李興東早年就在醫院從事植髮工作。
對醫生而言,植髮手術工作量大、手術時間長,很多有年資、有經驗的醫生不願意做,但對有著燒傷、燙傷的患者而言,植髮手術是改變形象、建立自信的關鍵途徑。由於植髮手術的醫療屬性,李興東接觸過很多類似的患者,這使得他選擇繼續留在這個行業。
後來,李興東在北京開辦了植髮醫院,並創立了品牌「科發源」(後更名為「大麥微針植髮」)。發展至今,大麥微針植髮已成為植髮行業知名的直營連鎖醫療集團,服務人次超60萬。
一直以來,李興東都堅持回歸醫療本質,注重對醫生的標準化培訓與培養,並參與建立了相關醫生專家聯盟和民間機構,保證植髮質量。
大麥微針植髮在進行機構連鎖擴展時,會在目標城市的所在分區中抽調有成熟經驗的植髮醫生組成新分店的醫生團隊,同時公司也會對外招聘專業植髮醫生並組織培訓,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陸續完成團隊的替換。
微針植髮精準定位 實現技術差異化發展
整個植髮手術過程中,包含取發和植髮兩個核心環節。通常按照取發方式為依據,可將取發技術分為FUT(毛囊單位頭皮條切取技術)和FUE(毛囊單位提取技術)。而在植髮環節,相應技術也在不斷創新,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植髮技術有傳統鑷子植髮和種植筆植髮(即微針植髮)。
除以上兩種常見植髮方法外,近年來也有許多植髮機構採用注射器針頭和鑷子相結合的「即插即種」植髮方法,與傳統鑷子植髮相比創口小、出血少,但從操作方面來看依舊屬於傳統植髮。
相對於這兩種植髮技術,微針植髮是受到2017年世界植髮大會(ISHRS)推薦的植髮技術。其所用的微針針孔直徑僅為0.6mm-1.0mm,可以根據每個人頭髮粗細的直徑而調節使用。植髮時,將分離好的毛囊置入微針植髮筆尖的卡槽中,然後通過微針植髮筆內部的自動彈簧裝置直接將毛囊送到皮下。在建立毛孔通道的同時,讓創面更小,創口比傳統植髮小1/3。由於創面小,恢復也更快,最快的可以實現術後24小時衝洗。另外,微針種植的精度、密度都更高,而且可以360度靈活掌控方向,頭發生長方向更為自然。
大麥微針植髮於2006年自國際引進微針植髮技術後,考慮到亞洲人與歐美人在毛囊大小、發質上存在一定差異,對該技術進行過5次更新迭代,且均獲得了國家相應專利。
2019年完成更名後,「微針植髮」成為大麥品牌的關鍵詞。這不僅是大麥微針植髮技術實力和自信的表現,更通過將微針植髮代入到品牌中,開門見山地表明了自身的技術優勢,又自動和其他植髮機構做出區分,精準體現了品牌的定位和技術差異,同時避免品牌陷入到行業的同質競爭和價格戰中。
植髮背後的產業版圖 構建「植養固」一體化服務體系
在李興東看來,植髮只是治療脫髮的手段之一,並不是唯一手段。同時,植髮也只是治療環節之一。對脫髮患者而言,除了植髮,頭髮的養護保養也同樣重要。
大麥微針植髮歷經20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以「植養固」一體化終身治療脫髮為核心的服務模式,全方位滿足客戶需求。
所謂「植」即指大麥微針植髮提供的植髮手術項目,術後,大麥也會為客戶提供固發服務,包括促進創面結痂癒合和頭皮健康管理等綜合服務。
而大麥提供的養護服務,可以理解成為美容院常做的皮膚護理服務。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脫髮都需要植髮來解決,有的患者完全可以通過口服或者外用藥物、注射及雷射理療等方式來進行治療或者長期養護。這些非手術方式可以有效緩解脫髮症狀。而且考慮到毛囊數量有限的問題,同一人不能多次進行植髮行為,護髮對於已經有過植髮行為的客戶而言,是一種適當的保護措施。
此外,大麥微針植髮作為有醫院資質的機構,可以為客戶提供醫療養發服務和合理用藥服務,與常見養發機構提供的基礎養發服務相比差異明顯。
相對植髮而言,養發是一種更加高頻的行為,通過提供有價值的養發服務,不僅患者能從中受益,機構方面也能更好地實現客戶管理。
品牌是獲客的關鍵 劍指全球化發展
「植髮行為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手術效果明顯。」李興東院長說。
一個人從「無發可立」變得滿頭秀髮,這其中的變化很難不引起旁人的注意。而大麥微針植髮早期憑藉良好的植髮體驗和效果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口碑形象,廣告營銷方面投入較少,主要集中在營業額的15%以內。
2017年資本進入植髮行業,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相應地,大麥微針植髮也增加了營銷投入。在李興東看來,營銷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獲客,而是為了更好地打造品牌,品牌和口碑才是獲客的關鍵。
為推動品牌的全球化發展,大麥微針植髮於2018年在美國芝加哥成立了分院。對於海外市場的涉獵,大麥微針植髮更看重的是技術的交流和與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並通過不斷地學習,保證已有技術的更新和改進。
而更名除了彰顯技術差異化,也是為適應全球化發展。李興東表示,「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國外,大麥作為通用名詞,更容易被記住。」
受疫情影響有限 市場布局穩步推進
新冠疫情期間,主要基於線下服務的大麥微針植髮卻未像餐飲、零售等線下行業一樣受到重創,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麥的規範性和醫療資質,同時很大一部分潛在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有足夠多的時間了解植髮。
據了解,雖然在2-3月期間,大麥曾因為響應疫情防控要求,暫時關閉了國內的門店,但仍有大量用戶諮詢預約。而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緩解,大麥微針植髮的運營早在6、7月份就基本恢復正常水平,在部分指標上甚至還實現了同步增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當代人對外貌形象的需求只會不斷提升,植髮行業的發展仍舊處於上升期。數據顯示,2020年植髮行業市場規模將超200億元。未來大麥微針植髮也將持續拓展國內市場,在國內各大城市開設分院,進一步完善國內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