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降了,但為何「感覺物價還是貴」?

2020-12-21 環京津網

-0.5%,這個指標為何由升轉降?

作為反映物價變動的重要指標,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直很受關注。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

今年以來,CPI從1月的同比上漲5.4%逐步回落,到11月轉為同比下降,CPI轉降的原因是什麼?物價數據為何與一些公眾主觀感受有差異?下一步物價會怎麼走?

CPI為什麼降了?

要解釋CPI由升轉降的原因,不得不說說CPI的構成。在編制CPI時,統計部門會選擇一組固定數量的商品和服務,也就是CPI編制的「商品籃子」。

具體來看,CPI的統計調查涵蓋了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在「商品籃子」中,不同商品和服務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佔的比重不同,對CPI的「貢獻」大小也不同。

今年以來,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是影響CPI的主要因素。去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出現比較明顯的上漲,漲勢一直延續到今年。這就導致去年上半年的基數較低,在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時,今年上半年CPI漲幅就會比較大。今年1月,CPI同比漲幅達到5.4%,而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6%,影響CPI上漲約2.76個百分點,對指數的「貢獻」過半。

近幾個月,隨著國家前期積極推動擴大生豬產能和投放儲備等保供穩價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豬肉價格開始下降。11月,豬肉價格比10月下降6.5%,已經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與去年11月相比,豬肉價格下降12.5%。在豬肉等主要食品價格回落影響下,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拉動CPI同比下降。

CPI降了,為何一些公眾感受不同?

CPI同比下降,意味著總體物價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但數據發布後,一些網友表示「沒覺得東西便宜了」,也有人「感覺物價還是貴」。

客觀數據與主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來自哪?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來源於平均數與個體的差異。CPI的抽樣調查數據來源於全國31個省(區、市)500個市縣、8.8萬餘家價格調查點,包括商場(店)、超市、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和網際網路電商等。儘管數據來源豐富也有代表性,但CPI編制是對分類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後得到的,這意味著其更多反映的是物價總體變動情況,個體的感受肯定會與平均數據有差異。

其次,來源於對比時期的差異。CPI的數據有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環比(與上個月相比),有月度數據(11月當月)、累計數據(今年前11個月)。對比時期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比如,11月當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但前11個月累計豬肉價格同比仍然上漲56.7%。這意味著豬肉價格比去年11月是便宜了,但總體上比前兩年貴了,還處在漲價後的逐步回落中。

再次,來源於物價數據的關注點不同。經常買菜的人會更多關注鮮菜和水果漲價,感覺到「姜你軍」「向前蔥」等價格短期波動;經常開車的人可能會更關注油價變動;中年人更關注子女的教育培訓價格,年輕人則更多關注衣著、房租,等等。比如,11月,鮮菜價格同比上漲8.6%,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同比上漲1%,相關商品和服務比去年同期確實貴了。

此外,收入差異、消費習慣等,也會對公眾主觀感受產生影響。

專家建議,針對物價的結構性變化,一方面要加強豬肉等民生類商品保供穩價,守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一方面要加強監測預警,加大對困難群體的關注和幫扶。

下一步物價怎麼走?

物價是反映社會總供求狀況的「晴雨表」,CPI是研判物價走勢的重要指標,此外還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等。

專家分析,物價穩定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CPI並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尋求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以穩定的物價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由於食品和能源受極端天氣、地緣政治等影響容易出現較大波動,因此,觀察宏觀物價總水平的變動,也要參考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實際上,國際上也有不少經濟體採用核心CPI作為宏觀調控特別是貨幣政策的「錨」。

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保持穩定,同比上漲0.5%,漲幅連續5個月相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分析,除了核心CPI穩定,從累計來看,1至11月CPI同比上漲2.7%,也在全年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範圍內。此外,11月PPI降幅比上月明顯收窄。綜合來看,當前社會總供求關係是相對平衡的。

郭麗巖進一步分析,考慮低翹尾、高基數等技術性因素影響,短期內CPI可能延續低位波動態勢,但隨著新年消費旺季來臨,食品、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可能小幅回升,支撐CPI總體平穩運行。同時,受上遊經濟效益改善和價格穩步回穩推動,預計PPI同比降幅會進一步收窄,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物價總水平。

相關焦點

  • 31省份11月CPI出爐:22地物價降了!海南降最猛
    資料圖 中新經緯攝  降降降!22省份物價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CPI同比下降0.5%,為時隔11年後再現負增長。各地物價也紛紛驟降,海南、湖北、湖南、山東、河北等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其中海南CPI同比降1.9%,為全國降幅最大省份。
  • 央視財經評論丨CPI重回「3區間」,物價穩了嗎?
    CPI漲幅創7個月新低,為何持續降溫?CPI重回「3」區間,未來物價走勢如何?5月12日,《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國家發改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研究員郭麗巖和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深度解析!//CPI重回「3」區間 誰在幫物價降溫?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9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民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竟然出現了負值,這是個非常罕見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最近11年以來的新低,-0.5%其實在經濟性的意義上就已經進入了通縮,只不過這一次的通縮可能跟之前歷史上的通縮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窮人的通縮和富人的通脹。
  • 22地物價降了!這地方降得最猛
    降降降!22省份物價負增長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CPI同比下降0.5%,為時隔11年後再現負增長。各地物價也紛紛驟降,海南、湖北、湖南、山東、河北等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其中海南CPI同比降1.9%,為全國降幅最大省份。
  • CPI反彈市民抱怨物價 月入萬元不敢逛商場(圖)
    全國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4%,低於年初設定的CPI增長3.5%的目標,顯示物價形勢較為穩定。(記者 官華晨)  CPI低增 居民仍感壓力大  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7%,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4%。相比過去幾年動輒4%、5%以上的漲幅,今年以來各月份CPI同比漲幅並不算高。
  • 一個漢堡46元,瑞士物價為什麼這麼貴?網友:看看別人的收入!
    此外,瑞士的蘇黎世和日內瓦這兩大城市的物價水平基本上都會名列全球前十。那瑞士的物價究竟有多高呢?一個漢堡將近46元據全球最大城市資料庫網站Numbeo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瑞士以130.18(以紐約的物價為基準值(100))的食品價格,位居全球第一位;與歐盟平均價格相比,高出53%!
  • 東北的物價高還是南方物價高?同口徑進行對比
    近期15元一根的烤腸引發熱議,在一些人看來,東北物價太高了,一根超市賣3塊的烤腸,而在雪鄉卻賣到了15塊錢。因此,很多沒有來過東北的朋友,以為東北的物價相當高了。我們從一些方面,對比一下南方和北方的物價吧。
  • 5月CPI漲幅重回「2」時代,PPI創4年新低!夏天到,這些物價都降了……
    來源:國際金融報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加上天氣轉暖等原因,使得供給更加充足,帶動物價漲幅穩中回落。6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 滑鼠上的 DPI 與CPI是什麼指標,有何區別?
    二、為什麼有的滑鼠上標註的又是cpi呢?cpi的英文是「count per inch」,直譯為「每英寸的測量次數」,這是由滑鼠核心晶片生產廠商安捷倫定義的標準,可以用來表示光電滑鼠在物理表面上每移動1英寸(約2.54釐米)時其傳感器所能接收到的坐標數量。cpi意思是每英寸的採樣率。
  • 曼谷的物價究竟有多貴
    心悅君一直以為曼谷的物價很低,但是去了之後淚流滿面呀。雖然曼谷城市建設是國內三線小縣城的水平,但是物價水平直逼國內一線大城市。交通曼谷的地鐵票價整體上比北京貴一些,最低票價16泰銖(大約3.4元),坐三站就26泰銖(約5.5元)。不過曼谷不同線路似乎收費不一樣,有些線路貴一些,有些便宜點,但是整體上都比北京貴一些。
  • 豬肉擾動中國物價 CPI會大漲嗎?
    來源:中國新聞社原標題:豬肉擾動中國物價來源:國是直通車CPI會大漲嗎?11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4.5%。豬肉價格上漲仍是其主因。但專家說,長期來看,CPI不具有大幅上漲基礎。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對全國400個縣定點監測:——11月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自去年11月份以來首次回升——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4%,已連續2個月回升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這兩個重要生產指標雙雙止降回升,表明全國生豬生產整體趨穩向好。一系列政策效果在價格端也有所體現。
  • 疫情影響全球物價 新加坡與大阪不再是全球最貴
    來源:新浪財經文/郝倩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IU)最新一期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最貴的三個城市分別是中國香港特區,瑞士蘇黎世(下圖)和法國巴黎。受疫情影響,去年曾與香港並列為全球最貴城市的新加坡和日本大阪物排名下降為第四和第五。新冠疫情導致大批外國外派員工紛紛離開,這讓新加坡城市人口在2003年以來首次下跌,需求下滑和通貨緊縮同時出現。大阪的形勢也大抵相同。巴西的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同樣出現最大幅度的物價下跌,這使得兩個城市均出現物價疲軟和貧困水平上升的窘境。
  • (經濟)物價穩!2020年CPI同比上漲2.5%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較好實現。 2020年,CPI同比漲幅在1月份達到5.4%的高點後逐步回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分析,2020年CPI運行呈現明顯的「前高后低」走勢,全年上漲2.5%,保持在合理運行區間,順利實現了全年物價調控目標。
  • 中國物價飛漲民眾壓力大,為何日本物價30年不漲,民眾壓力還在?
    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之下,民眾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年年攀升的物價水平也讓中國民眾「叫苦連天」。 如果說中國物價上漲給民眾帶來了一定的生活壓力,那麼試想一下,如果物價水平不上漲,甚至還出現下跌,那民眾生活壓力真的就會減輕了嗎?日本用親身經驗解答了這一疑惑。
  • 法國物價
    , 本次選用商品都是採用了中間的價格值,不是最貴的,也不是最便宜的,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為什麼茄子會這麼貴,我也不太懂,當然這個價格並不代表大多數,便宜的茄子應該也會有的。。。蘋果:28元/六個橘子:28元/千克柚子:16元/一個獼猴桃:4元/一個相比較來說,水果的價格可能更親民一些吧,根據上市時間不同,水果的價格也會出現很大的浮動,西瓜剛上市的時候很貴,
  • 一個漢堡包46元,瑞士物價為何這麼高?
    這是對瑞士物價的一種調侃說法,不過似乎所有人都覺得瑞士物價極高。在各類排行裡,瑞士大城市一直被列為世界上物價最貴的城市之一。蘇黎世和日內瓦一般都會名列前十。瑞士人對這種高物價心知肚明,並把自己的國家稱為「高物價島」。瑞士的官方物價監督部門也曾引用過這個說法。目前瑞士的消費者保護基金正在嘗試終結這種物價高的現象,這個基金要求製造商和零售商將其現金收益讓渡一部分給消費者。
  • 實拍韓國超市物價,看看跟中國現在的物價比,到底水平差距如何?
    韓國這個國家作為我們亞洲為數不多的一個發達國家之一,想必大家都對韓國當地各大商城的物價很是好奇,畢竟很多人都想知道,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物價相比,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我們自己國家的物價算高的嗎?其實對於一個國家的物價來說,不能僅僅只看商店裡面或者當地超市裡面的物品價格,地方的物品價格並不能足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真正的水平。而應該結合他們當地的平均收入,再倒回來看他們平常的一些衣食住行的價格就大概能看出當地的物價了。
  • 運營成本高 為什麼中國星巴克咖啡那麼貴?
    聯商網前言:此文作者Matt Schiavenza從一個美國人的角度來分析同一杯星巴克咖啡,為何在中國賣那麼貴,而且絲毫不會影響中國消費者喜愛它的熱情。但就生產力、物價、工資水平來看,中國人就承受著如此高價的咖啡。  中國普通民眾的人均年收入約7200美元/年,而美國普通民眾的收入是中國的6.5倍。在北京的星巴克,一杯拿鐵賣4.8美元左右,看似只比美國星巴克門店貴了一美元,但考慮收入、物價因素,這杯混合著意式濃縮咖啡及鮮奶的調製飲料真是貴得要命。  事實上,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咖啡連鎖在中國運營得相當出色。
  • 都說海南物價貴,現在讓你做裁判,摸著自己的良心評價一下
    既然有人說海南的物價高,那我們就親自驗證一下他們說的是真是假。先來看看這家買炸雞的臺灣的美食攤,小攤旁邊掛著一張臺灣師傅的照片,看起來非常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來他叫什麼,應該是個名牌小吃。無論是炸雞、蝦卷,還是牛肉羊肉,統統15元一卷。
  • 從番茄來看,日本的物價到底有多貴
    在了解物價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日本番茄的種類:日本番茄大致可分為迷你果、大果、高糖度番茄。 再者,日本收入相對於一般水平要高一些,物價比發展中國家貴一些,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