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不好聽的話,勞務派遣工與企業沒有任何關係,還用工合同都沒有。勞務派遣工根本不是企業招聘的,而是勞務派遣公司招聘的,企業只對勞務派遣公司負責,勞務派遣公司對勞務派遣工負責。
勞務派遣工最早出現在珠三角與長三角地區,這些地有大量外貿加工企業。這些企業的業務訂單量很不穩定,有的時候訂單很大,需要的工人很多,有的時候幾個月沒訂單,不需那麼多固定工人。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等它有大量訂單時卻招不來工人,於是有人便看到了這個商機,專門負責招工人,賺取中間的勞務費用,這樣勞務派遣公司便產生了。
這個形式一方便滿足了企業用工需求,另一方便又減輕了企業聘用一個固定工的負擔,省去了固定工的五險一金、各種福利,還免去了安全風險,甚至連獎金都不用開,這樣便受到了很多企業的歡迎。但這樣一個結果卻是坑住了廣大工人,工人只能從勞務派遣公司領取很低的工資。但沒辦法,由於企業不從社會上招工,很多人進不了企業,就只能進勞務派遣公司,誰讓中國人多。
國企剛開始並不用勞務派遣工,因為他有正式工,但是它會有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如現在的辦公網絡維護,或者臨時性的維修什麼的。這些業務不屬於主營業務,平時沒有設置崗位,也沒這方面專業人才,於是國企便也想到了勞務派遣公司,給勞務派遣公司出一定的勞務費,讓勞務派遣公司派出幾個工人來完成這項任務。
慢慢的國企看到了這種用工方式的好處,便逐漸擴大勞務派遣的業務,同時在內部實行減員增效,裁撤正式工。所以說勞務派遣公司是把雙刃劍,即坑勞務派遣工,又坑正式工,好多業務包給了勞務派遣公司,企業就不用再設那麼多正式工崗位,就是有更多人下崗。所以國企的正式工是恨勞務派遣工的,因為他們搶了飯碗。
現在大部分國企基本上不再社會上招聘人,招聘人也是到大學院校,而一些非主營性業務通常承包出去,由勞務派遣工幹。企業對勞務派遣工一般不作深層管理,也不直接支付任何費用,甚至連考勤都不管,不合適就通知勞務派遣公司換人。而勞務派遣工也對企業沒有任何感情,想幹就幹,不想幹就走,所以勞務派遣公司經常換人。
勞務派遣這種用工形式只能作為社會用工的補充,絕對不能擴大化,擴大化對工人將是一場災難。到時候企業都不招正式工了,都去勞務派遣公司要人。所以大學生在畢業應聘時一定要看清楚,千萬不要上勞務派遣工的當,有些勞務派遣公司打著一些正式企業的名號招工,騙大學生上當。
勞務派遣工根本就不會轉成正式工,你根本就不是企業的在編人員,所說的國企招聘勞務派遣工是假的,人家壓根就沒招聘,而是向勞務派遣公司支付勞務費,讓勞務派遣公司派出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