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老師,從進化的觀點來看,為什麼人們會對他人的隱私有窺探欲...

2020-12-16 澎湃新聞
X

請問老師,從進化的觀點來看,為什麼人們會對他人的隱私有窺探欲?為什麼大家更願意談論八卦和「吃瓜」呢?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

有2個回答

殷融 2020-10-18

簡單說,當前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八卦傾向源於人類互惠合作的需要。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群體規模規模越來越大,合作範圍與頻率也越來越高,維護與其他個體的社會關係成為了重要需求。而閒聊和八卦恰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通過閒聊和八卦,我們可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仔細想想,能和你一起聊緋聞八卦的人是不是一般都是你的閨蜜?
另外,在高頻度的合作關係中,人類還發展出了另一種心理需求:識別騙子。總有一些人想從其他人那裡得到好處卻不給予回報,比如合作狩獵時,有的獵人自己躲起來睡大覺,吃飯時卻站出來分一杯羹,怎麼能夠儘早將這些自私的混蛋排除在合作關係外,以減少集體及個體損失?八卦又可以排上用處了,通過緋聞八卦,我們可以高效地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靠譜盟友。你想想,當你聊身邊人的八卦時,是不是經常談論到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所以流言蜚語的傳播對於控制懶鬼和懲戒騙子具有重要意義。就像如果讓你選擇隊友的話,你是願意選擇八戒還是沙師弟?願意選郭靖還是嶽不群?這就是聲譽的作用~豬隊友最大問題不在於能力不行,而是會背後陰你一把,挖社會主義牆腳。而緋聞八卦其實就是篩選靠譜隊友的過程。
很多研究都可以證明這種觀點的合理性,例如,只有像人類這種具有高度合作傾向的社會動物才會有聊八卦這種社交方式,黑猩猩可不會去聊部落裡誰喜歡誰,誰討厭誰,誰性格溫和,誰長相性感。再比如,我們聊八卦時其實不僅僅在聊別人,也會自我表露,向別人談論自己的喜好、經歷和為人,這其實也是在向對方證明自己是個可靠的盟友,互爆隱私正是朋友間最經常幹的事情。研究發現,人類平均每天會花六個小時以上與他人進行交談,這其中80%至90%的內容都是自我表露或對他人的看法。
總之,我們人類就是這種天生熱愛八卦的物種,這是我們獨特的感情交流方式和社交策略,所以啊,想八就八,盡情暢聊,千萬別有心理負擔~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哈哈,明白了

簡單說,當前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八卦傾向源於人類互惠合作的需要。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群體規模規模越來越大,合作範圍與頻率也越來越高,維護與其他個體的社會關係成為了重要需求。而閒聊和八卦恰好可以滿足這種需求,通過閒聊和八卦,我們可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仔細想想,能和你一起聊緋聞八卦的人是不是一般都是你的閨蜜?
另外,在高頻度的合作關係中,人類還發展出了另一種心理需求:識別騙子。總有一些人想從其他人那裡得到好處卻不給予回報,比如合作狩獵時,有的獵人自己躲起來睡大覺,吃飯時卻站出來分一杯羹,怎麼能夠儘早將這些自私的混蛋排除在合作關係外,以減少集體及個體損失?八卦又可以排上用處了,通過緋聞八卦,我們可以高效地判斷一個人是不是靠譜盟友。你想想,當你聊身邊人的八卦時,是不是經常談論到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所以流言蜚語的傳播對於控制懶鬼和懲戒騙子具有重要意義。就像如果讓你選擇隊友的話,你是願意選擇八戒還是沙師弟?願意選郭靖還是嶽不群?這就是聲譽的作用~豬隊友最大問題不在於能力不行,而是會背後陰你一把,挖社會主義牆腳。而緋聞八卦其實就是篩選靠譜隊友的過程。
很多研究都可以證明這種觀點的合理性,例如,只有像人類這種具有高度合作傾向的社會動物才會有聊八卦這種社交方式,黑猩猩可不會去聊部落裡誰喜歡誰,誰討厭誰,誰性格溫和,誰長相性感。再比如,我們聊八卦時其實不僅僅在聊別人,也會自我表露,向別人談論自己的喜好、經歷和為人,這其實也是在向對方證明自己是個可靠的盟友,互爆隱私正是朋友間最經常幹的事情。研究發現,人類平均每天會花六個小時以上與他人進行交談,這其中80%至90%的內容都是自我表露或對他人的看法。
總之,我們人類就是這種天生熱愛八卦的物種,這是我們獨特的感情交流方式和社交策略,所以啊,想八就八,盡情暢聊,千萬別有心理負擔~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

Copyright © 2014~2020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伊藤潤二《無街之城市》,當隱私被窺探的時候,你會如何抉擇?
    有些是通過畫面對視覺到情緒的一種刺激,有的則是畫面+劇情相互配合,打造一種循序漸進的恐怖效果,而後者中最著名的莫過於伊藤潤二老師,很多人之所以喜歡他的作品,在於他在講故事的同時還賦予了作品一定內涵,讀來無論是劇情還是背後含義都有一種恰到好處的感覺。
  • 人們為什麼喜歡聊八卦?我告訴你,你可不要給人講哦……
    另有一說,舊時香港專門刺探或討論別人的隱私或內幕的雜誌都是八開大小,而粵語的八開與八卦音近,所以被稱為「八卦雜誌」。有學者專門進行了考證,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認為,「八」字代表了瑣碎庸俗的貶義,比如香港有「八婆」一詞。八卦新聞側重於衣食住行方面的世俗化信息,乃至茶餘飯後的花邊新聞。
  • 心理學:一個人有這些表現,說明他是個控制欲很強的人,趁早遠離
    一個人有控制欲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生活需要某種掌控感和控制感。但是,如果一個人對身邊人有著過度的控制欲,往往會影響到別人的生活和心情。這樣的人,還是遠離為妙。一個人有著以下幾種表現,說明他是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 為什麼人類進化幾乎失去全身毛髮,卻唯獨保留頭部和隱私部位的?
    學習過達爾文進化論的小孩子,相信都會忍不住去觀察一下猴子,並且感到匪夷所思,明明猴子和我們差距這麼大,為啥還有人說人類是從猴子進化來的呢?而且如果真的是這樣,為什麼人類進化幾乎失去全身毛髮,卻唯獨保留頭部和隱私部位的?
  • 古代的窗戶紙一捅就破,為什麼不換下?這才是古人智慧,令人佩服
    只需要把規定的材料加熱到規定的高溫之後,就會有玻璃製品產生。可是奈何於古代的人們根本沒有我們現在工業那麼發達。因此想要做出來非常廉價的玻璃製品等於是天方夜譚。可是既然沒有玻璃做窗戶,完全可以選擇其他的材料,為什麼一定要用紙呢?畢竟紙太脆弱了,輕輕一碰就會壞掉根本不經用。其實你太輕視古人的智慧了。當時他們用來糊窗戶的紙,根本不是普通的紙張。
  • 拼多多的拼小圈:隱私洩露質疑下,黃錚小瞧了五環內
    相比「核彈頭」窺視女同事生活軌跡的快感,「禾小荷」則認為是自己隱私的暴露,她對此憤怒不已:你管我買了什麼東西呢,為什麼將我購買記錄悄悄分享廣播?又會被朋友私底貼上怎樣的標籤?窺視別人快感VS隱私洩露風險——即便是在成長道路上,有著諸多質疑的拼多多,也似乎從未有過現在這樣「魔幻」的情緒對立。
  • Roger Ver:金融危機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一部分 病毒與市場波動也會...
    在最近經歷了幾次相當大的動蕩之後,我們仍然預計今年會有8種主流貨幣的供應量減半,請問您如何看待2020年的市場?Roger: 我不知道,也不做短期的預測,但從長遠來看,實際的商業用途將會推動加密貨幣的採用和市場價值。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關注暗網和正常商業的採用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 孟涓涓:數據時代,從3個層面看個人隱私問題|隱私保護|隱私安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孟涓涓出席論壇,並就「文化、技術和隱私態度」的話題進行演講。她主要從三方面進行了分析:一是,人們的隱私態度有什麼樣的跨文化差異;二是,哪些企業的特性能夠有效消除人們對隱私保護的顧慮;三是,數據安全技術的進步對隱私保護有什麼樣的影響。
  • 人類失去全身毛髮,卻單獨留下頭部和隱私部位毛髮,這是為什麼?
    靈長類動物中除了人類外都是披毛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可以稱之為「裸猿」,但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是基於什麼原因而失去全身毛髮,唯獨留下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個問題目前沒有確定的答案,但科學家給出過幾種假說。
  • 不敢說,又想要:被窺探的同志性愛
    因此,在2020年,臺灣性別平等意識如此高漲之時,看到鏡周刊刊出這樣一篇報導,筆者頗感驚訝:(頗有「頂風作案之感」,又有觸犯法律之嫌)。為什麼到現在這個時代,媒體還是會將同志的性與愛視為賣點呢?筆者認為,從根本而言,是想要迎合大眾對「性」的窺探欲。筆者覺得華人世界對於「性」的態度其實非常矛盾,在筆者看來就是:不敢說,又想要。
  • 手機定位軟體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隱私?
    手機定位軟體是否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有這樣的軟體,只要你輸入他人的手機號碼,就能定位該人的地理位置。還美其名曰:「能快速準確地找到你的朋友和家人」。你覺得如果使用這款軟體侵犯他人的隱私了嗎?但是同時你在獲取豐富的信息同時,你的一些個人愛好、行為軌跡等等數據信息也會被軟體所記錄,從而形成了數據,而很多人的行為軌跡就形成了大數據!那麼是否會侵犯了他人的隱私,請記住目前所有的手機都有一個功能就是授權很多APP是否可以開啟定位功能,那麼你可以允許也可以不允許,如果你允許了你自然就無條件支持這些軟體來獲取你的ip信息和地址位置信息等等。
  • 心靈深處的隱私空間
    隱私,是公民個人隱藏的私事和心中蘊含的秘密。坦露與否,這是公民的自由和權利。然而,在追求君子之風的中國,人們總是不太習慣去承認個體獨自存在的合理性,總是自覺不自覺地力圖使私生活公共化。更不去尊重和保護別人的隱私。
  • 為什麼有的人會有如此強烈的控制欲?
    人人都希望別人同意自己的觀點,掌控一切;人人都可能不由自主地對別人指手畫腳、隨意評價。但有的人懂得校正自己的行為,適度控制,所以進退自如,生活得無比輕鬆。那為什麼這些人無法控制自己那強烈的控制欲呢?答案是。這些人受幻覺控制,將自己的想像與現實混淆了。怎麼說?我們總需要和人相處,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和他人建立聯繫。
  • 老師您好!請問古埃及文化和當代埃及文化之間斷裂得很嚴重嗎?
    X 老師您好請問古埃及文化和當代埃及文化之間斷裂得很嚴重嗎?
  • 排斥他人觀點,只是體現了我們的弱小
    柯克關於極端化思維的研究在目前看來尤其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他的觀點不僅能為理解當前人們所面臨的的政治困境提供理論上的藍圖,也能警醒我們非黑即白的極端化思維可能會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讓我們將來不要重蹈這樣的覆轍。
  • 畢業後念念不忘大學同學,女子網上「人肉」心上人隱私,結果...
    住在中山市阜沙鎮的梁小姐讀大學的時候暗戀同班的一名男同學直到畢業後仍然念念不忘為了解暗戀對象的個人情況(特別是感情生活)以衡量自己是否還有機會去追求這一份愛情梁女士居然是想到了這樣的方式窺探↓↓↓梁小姐上網輸入「人肉搜索」,想要查詢網絡上窺探他人隱私的方式,在某個頁面發現了一個相關的微信號。
  • 老師您好!請問古埃及文化和當代埃及文化之間斷裂得很嚴重嗎?_澎湃...
    X 老師您好請問古埃及文化和當代埃及文化之間斷裂得很嚴重嗎?
  • 你可能還在被這17款APP窺探隱私
    由於問題一直存在且沒有改變,有相關數據顯示,216萬的網友請願關閉該網站了。很多的網友在知道該消息後,都有點難以相信。先不說該網站可能會被關閉,你可能還在被手機裡的這17款APP窺探隱私,比如《暢途汽車票》、《去看看旅行》、《方特旅遊》、《途牛旅遊》、《驢媽媽旅遊》等等。
  • 己所不欲,並非他人所不欲
    周國平在同名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己所欲勿施於人便是一個文明人的高級修養,它尊重的是他人的獨立人格和精神自由,進而提倡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活,也讓別人按別人的方式活」。私深以為是,這是一種對他人愛好品格的尊重,是博大胸襟的體現,是將心比心的至上境界。這裡的欲,有多重解釋。其中一層,是自己認為醜惡的事物,例如個人的痛苦,遇到的困難災禍,包括自己的黴運。
  • 抑鬱是否有進化的意義?
    安德魯斯將這些症狀視為可以揭露進化設計的一個非隨機混合體。畢竟,為什麼一個故障會同時產生一系列反應?而那些設計是為了讓我們擺脫生活的正常追求,專注理解、解決潛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引發了抑鬱發作——一種失敗的關係。如果生活中某一件事物出了問題,你需要走進然後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