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躍兵
12月17日凌晨1時,永州市就業服務局局長何昌盛的辦公室裡仍然亮著燈光。過幾天,何昌盛將應邀為永州市幾家社會團體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讓宣講通俗易懂、吸引人,他連續半個多月利用休息時間,查找資料、精心備課、製作課件。
何昌盛熱心理論宣講,近年到各地舉辦專題輔導報告近600場次,直接聽眾近10萬人次,大家由衷地稱他為「正能量導師」。
去年,何昌盛被評為湖南省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前不久,他又被評為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
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幹事創業
12月16日,江華瑤族自治縣仕誠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一派忙碌。公司雖然創辦不到兩年,但產品十分暢銷。公司董事長劉春玲說,她聽了何昌盛的宣講報告後,才堅定了創業的信心。
劉春玲外出務工多年,有了一些積蓄,她想創業,卻苦於對政策不太理解,加上找不準創業的方向,內心很糾結。
這時,在朋友推薦下,劉春玲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走進了何昌盛《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法制》宣講課堂。
宣講在一片空地舉行,何昌盛聊天式的開場白,立即吸引了劉春玲。
劉春玲至今記憶猶新。宣講中,何昌盛激情四射,時而走到聽眾中間講解,時而把聽眾請到講臺上,請他們亮觀點、談感受、找共識,還不時請大家提問題,一起思考與討論。劉春玲的情緒也被調動起來,她當場提出自己對於創業的憂慮等問題。何昌盛講政策、談案例,鼓勵她創業。
此後,劉春玲加入了何昌盛的宣講微信群,經常向何昌盛請教。她說,她從中不斷汲取正能量,才有了今天的事業。
多年來,何昌盛用心用情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和方針政策,激勵廣大受眾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幹事創業,投身國家建設。
樹立正確「三觀」,把準人生航向
當前,各種思想觀念交融,活躍複雜。如何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把準人生的航向?何昌盛用樸實、接地氣的宣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們的道德意識與法制觀念,培育深厚的家國情懷。
在東安縣工作的張瓊,是何昌盛宣講的受益者之一。以前,張瓊在工作單位和家庭間辛苦奔波,感到身心疲憊。
去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瓊聆聽了何昌盛的宣講報告《不要讓遇見成為遺憾——我們的感恩與擔當》。何昌盛從感恩父母、不要讓生命的遇見成為遺憾,講到感恩社會、不要讓事業的遇見成為遺憾,再講到感恩時代、不要讓人生的遇見成為遺憾,聲情並茂、情理交融,深深感動了張瓊等在場聽眾。
「我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張瓊說,當晚回家,她為母親端來一盆洗腳水,第一次恭恭敬敬地為母親洗腳。
那一刻,母親眼角飽含著幸福的淚水,張瓊也感到從未有過的愉悅。
後來,張瓊又擠時間,去聽了何昌盛的幾次宣講。「感恩家人、感恩社會、感恩時代」的理念,在她心中深深紮下了根。
張瓊感到特別高興的是,兒子受到家人潛移默化的影響,變得孝順、懂事,改掉了不少壞習慣,學習也積極主動,成績大幅提升。
堅持技術創新,實現技術造富
老家在雙牌縣江村鎮的企業家潘致利,是何昌盛的「鐵粉」。
2013年,潘致利創業之初,只有4個人。當時,他慕名去聽了何昌盛的宣講。
何昌盛還專題為企業員工做了《企業的格局與情懷》《商人與企業家》等宣講。同時,深入企業「把脈」「開方」,為他們找準發展的核心——堅持技術創新,實現技術造富。
有了目標,潘致利帶領大家發奮努力。其企業主打產品是搬運車、連續搬運設備、微型起重設備、微型吊車等。企業通過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並主動與科研院所聯姻,成功實施20多個科研項目,獲得近100項專利,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品發展到3大系列30多個種類,技術處於國內同類產品領先地位,帶動70多家配套企業發展。
「客戶得提前半年訂我們的設備。」潘致利說,「現在企業員工發展到100多人,年創產值2000多萬元。這裡面有『正能量導師』何昌盛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