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座名字最難讀的古鎮,地處黃河之濱,曾是北方商貿重鎮

2021-01-08 world看世界

如今我國的各個古鎮之間是有很多區別的,有的古鎮在區域文化體現上看,它的古鎮名氣則是比較大,而有的古鎮則是屬於實力強,景點多,卻是在全國上都是很默默無名的,甚至是有古鎮發展本身就很不錯,但卻因為名氣低而造成被忽略,所以它們的價值意義也是很高,也正是因為如此,每處的古鎮的價值也是很有差距的。

當然每一處古鎮都有自己的發展能力,這也是不可分辨的,而且它們在被遊客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其實際上所產生的一些積極意義之處也是很不同的,這也是跟它們的古鎮特色和文化是相關的,所以就來看看山西一處很特別的古鎮,從它的古鎮名字,到它的古鎮景點,最後是古鎮文化等各個方面看,它都是比較另類的。

它就是磧口古鎮。在對我國綜合的很多古鎮發展上說,它的古鎮其實所擁有的一些特點之處也是很鮮明的,也是與其它的古鎮相比是有很大的區別,雖然這是很正常的,但在它的古鎮腳步上說,作為一座很另類的古鎮,它既然是存在了下來,那麼它的古鎮文化區域特點也就是能很好的代表出它的不同之處了。

這處古鎮是在山西的晉西呂梁山西麓處,其古鎮的最大特點之處也就在於地處黃河之濱,而且在古代的時候,它也是依託於發展黃河水運而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所以在曾經的時候,這座古鎮繁華程度還是很令人豔羨的,以至於它是有「九曲黃河第一鎮」美譽,可見,這座古鎮在對山西的發展作用了。

當然在對這座古鎮的發展上說,它的古鎮其實在實際上所具有的能力上說,它的一些實際價值等方面也都是具備的,像是黑龍廟和古鎮街道等具有古風的景點也是頗受人所歡迎的,所以一直以來,這座古鎮在山西地區名氣就是頗高的,也是山西的一座具有很高文化內涵的古鎮。

但在這座古鎮的發展上說,它的古鎮卻是一個名字都最難讀對的古鎮,其實它的正確讀音是qì kǒu,估計是大學生都不一定能讀對的吧,可見,在這處古鎮的發展上說,它的古鎮發展是多麼的不同,也是一個很有奇特性的文化古鎮,但如今在對於它的保護上來說,也是需要更周全的,畢竟是一座難得的文化古鎮。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山西一古鎮,大同邊塞,因軍而顯,因商而盛,曾有''茶馬古道''之稱
    山西古鎮就是特別多,全國著名的也不少,平遙古城就不說了,其它那些有名氣、能拿的出手的古鎮也不下十幾個。究其原因,我想就山西古鎮的整體而言,其來由主要得益於山西曾是聞名遐邇的晉商故裡之緣故吧!這個古鎮就是位於那山西的最北端,與內蒙古興和縣、河北懷安縣相接相鄰,素有「雞鳴一聲聽三省」之稱、一個叫新平堡的古鎮,這是一個遠離現代都市喧囂,但不失繁盛且充滿激情的邊關要塞和濃濃商貿風情的古鎮。
  • 磧口一座有著很霸氣稱號的小鎮,位於黃河邊上,很多人卻不會讀
    磧口,意思是突然變得湍急、巖石泥濘的河流渡口,磧口古鎮是山西一個充滿黃土風情的古鎮,位於黃河邊上,湫水與黃河交匯處。很多人不認識它的名字。古鎮風景優美,建築獨特,可以觀賞壯麗的黃河。磧口古代依靠黃河水路的便利,成為水路上的中轉站,商賈雲集,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商貿重鎮。站在古鎮前,厚厚的城牆和依山而建的土磚房盡顯大氣,可以想像磧口的繁華。沿著古街來到了黑龍寺。這座建於明代的寺廟位於臥虎山,是磧口鎮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殿前有厚牆,黑龍寺為三層結構,簷角高,瓦如黃土般暴露在風和太陽下。幾根木柱支撐著它。
  • 今晚放歌黃河《如夢磧口》震撼首演
    黃河咆哮,道情悠揚,小鎮繁華……9月28日,一臺以黃河為幕、古鎮為景的旅遊實景劇《如夢磧口》在磧口古鎮盛裝上演。該劇是呂梁市依託磧口古鎮打造的一項實景旅遊演藝類項目,以磧口獨有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為底蘊,以文化為核心,音舞詩畫為藝術載體,高科技為手段,民俗民風為色彩,構建黃河邊上獨特的景觀名片、城市會客廳。
  • 板橋鎮北方唯一市舶司遺址 書寫商貿重鎮繁華
    原標題:1000多年前 板橋鎮書寫商貿重鎮的繁華    膠州市,青島的縣級市,位於膠州灣西側,守大沽河入海口。1000多年前,這裡曾經是商賈雲集的「密州板橋鎮」。    古商埠遺址如今高樓林立    一條雲溪河穿過膠州市區,經過多次整治,如今的雲溪河已成為一處景觀河,河兩岸除了分布一些新建設的景觀,再就是新開發的小區,如今站在河邊,很難想像在古代,這裡曾是一座商業繁華的通商重鎮。
  • 河北衡水6處古村古鎮,衡水之濱文化悠長古色飄香
    「衡水」一詞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文成帝南巡碑》,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衡水之濱」舉行過規模盛大的「禊禮」。「衡水之濱」中的「衡水」,為當時穿越今冀州市境內的漳水後一段的別稱,又名「橫漳」或「衡漳」。隋朝開皇十六年置衡水縣,取「漳水橫流」之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見識下衡水之濱的古村古鎮有什麼獨特之道。
  • 山西「最勢不可擋的」城市,不是太原和大同,將成為一匹黑馬
    隨著我國的發展,我們的城市越來越好,所有城市都在不斷努力上升,有的城市比較好,有的城市比較落後,所以有的城市進步的關鍵特別大,今天我們來看這個城市,山西」最勢不可擋的「城市,不是太原和大同,將成為一匹黑馬。
  • 濟寧市微山縣南陽古鎮——得水運之便利,現古鎮之繁華
    其沿岸的古鎮,如濟寧、臨清、聊城、德州,在明代已屬大型城市序列。如章丘、南陽古鎮等繁榮許久的經濟重鎮,繁榮程度要遠超同級州縣。大運河為古鎮帶來的,就是這樣一種天然的發展的動力。水路交通發達明成祖朱棣疏浚會通河之後,山東段運河城鎮航運穩定條件大為提升。
  • 黃河之濱的田園綜合體:山西臨縣探索林下經濟
    中新網呂梁5月6日電 題:黃河之濱的田園綜合體:山西臨縣探索林下經濟  作者範麗芳劉生峰  立夏時節,走進山西呂梁臨縣西部黃河岸邊的曲峪鎮前曲峪村,當地田園綜合體的林下養殖基地裡,一片現代化的標準雞舍掩映在紅棗林間,數千隻華北柴雞正在爭先恐後覓食。  「我們養的雞吃得健康安全,下的蛋營養價值高,很受市場歡迎。」
  • 黃河之濱也很美——黃河題材美術作品選
    蘭州碑林(油畫) 嶽嶸琪黃河石林(油畫) 張光宏河口古鎮(中國畫) 鄭薇黃河兩岸滿眼春(中國畫) 郭文濤>雁起黃河源(油畫) 韋博文雁寧晨曦(油畫) 張大剛長虹臥波(中國畫) 張巨鴻興隆即景(中國畫)(局部) 徐瑞黃河水車
  • 跟著吳冠中去發現,黃河邊的「布達拉宮」,走遍全世界都難再找到
    李家山並不是一座山,充其量也就是一個坡罷了,它是以李姓為主要居民的村莊。它距離山西省臨縣「九曲黃河第一鎮」磧口鎮約5公裡,就在黃河岸邊。一個「漢墓」——山西臨縣磧口李家山村。一個「金礦」——橫亙山西陝西內蒙等省的黃土高原。1976和1989年,吳冠中先後兩次來到李家山村,住在村中埋頭採風作畫。1989年10月,吳冠中先生以70歲的高齡徒步從磧口出發,涉過了湫水河。當這位最負盛名的大師的翻越南山之後,立即被出現在眼前的小山村驚呆了。
  • 山西大同,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城市,幾千年來一直是北方軍事重鎮
    大同是山西的第二大城市,它在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是北魏時期。當時的大同是北魏的都城,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人口百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提起「大同」這個名字的由來,人們很容易想到《禮記》上的那段經典:「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那是古人認為的中國社會應該達到的理想社會,是中國的烏託邦。
  • 濱州:於渤海之濱、黃河之洲,遇見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黃河流經的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受到「母親河」滋養,形成了一脈多枝的藝術風格,今天小編就帶你開啟黃河藝術之旅,感受中華文脈孕育下的藝城。渤海之濱,黃河之洲,有一個美麗的山東城市——濱州。
  • 「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的傳奇往事
    記者孫亮全攝  早在先秦時期的《左傳》中,山西這片地域就被形容為「表裡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山河天險作為屏障。  地處中國第二級臺地黃土高原東部的山西,其最東部是從東北方向延綿而來又向南延伸的太行山脈,西部是由北往南的呂梁山脈,「左手一指是太行,右手一指是呂梁」。
  • 重慶此古鎮有全國最高吊腳樓,曾被稱「小香港」,如今卻難掩衰敗
    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國家,而且景點無數,有些則城市以山水美景為最佳看點,有些則以古鎮向遊客們講述著曾經發生的一幕幕。在重慶就有一座古鎮,能找到最高的吊腳樓,除此以外,還有「天府名鎮」、「川東文化重鎮」之美稱和 「小香港」之盛譽。,只可惜如今卻鮮有人知。
  • 山西省資訊|山西湖北地名讀音相同的兩市區,一個在太原之北,一個居...
    山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山西湖北地名讀音相同的兩市區,一個在太原之北,一個居武漢東北山西和湖北同屬於中國中部地區,是中部地區的兩個省份。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地處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帶,有「華夏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說,歷史上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地盤,以晉文化為特色,山西又被稱為三晉大地。湖北地處長江中遊,歷史上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所在地,楚國都城長期位於湖北荊州,以楚文化著稱,湖北又被稱為荊楚大地。在全國縣級及以上行政區是沒有完全同名的,但是完全同音的卻至少有兩個,比如今天要介紹的山西忻州市和湖北武漢新洲區,忻州和新洲讀音都是。
  • 地處晉豫交界黃河之濱的垣曲,有著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地處山西運城市的垣曲縣是在中條山深處的山區小縣。東跨王屋山,西踞中條山,南臨黃河,北接太行。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理位置險要,自然環境優美。這裡有著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遊山,首選有著山西南部最高之稱的歷山自然風景區。
  • 一節語文課——那些難讀易錯的中國地名
    只是,走過三四百城,也終究只是中國總城市數量的一小部分,在面對一個陌生的城市時,我們易犯的錯誤被大大低估了,哪怕僅僅是「將城市名讀對」這一件事。 於是我決定,今天在這裡上一次語文課(兼歷史課、地理、飲食課),完整呈現我們國家最難認、最易誤讀的城市地名。此篇內容大體上只細化至縣級行政區,若深入至鄉鎮街道那就太過龐雜,實難辦到。
  • 鉛山古鎮,那是明清碼頭的重鎮,是一個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
    鉛山古鎮,那是明清碼頭的重鎮,是一個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你巡遊了千山嗎?還是鉛山?鉛山是萬裡茶道起航的地方,有鵝湖書院道場人才輩出!鉛山是明清時代碼頭的重鎮,有志商人精英群,他們裝載著炮山歷史的厚重,流淌著石塘河基因的血液。
  • 河南一古鎮 劉秀曾在此賒旗興兵 信義文化傳承千年
    不知何時起,我開始偏愛人文景觀,博物館、老街道、小巷子等這些我曾認為有些枯燥無味的地方,如今對我充滿了吸引力。或許,人文景觀的魅力就在於此,越品越有韻味,愈老愈有魅力。在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有那麼一座千年古鎮——賒店古鎮,它不似江南古鎮那般溫婉嬌媚、清麗婉約,也不似北方古鎮那樣古樸大氣、威嚴豪放。1900多年的歷史積澱,使得它如同一本厚重的書,等待著人們走近它,去解讀它的故事。
  • 山西也有一個「小西藏」,地處太行山之巔,參觀不用錢
    鵝屋鄉這個山西的「小西藏」就是鵝屋鄉,隸屬於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鵝屋鄉的海拔為1460米,年均氣溫為8.8度,在當地有「小西藏」之稱。鵝屋鄉的景點都是免費的,可是有哪些景點可以參觀呢?鵝屋鄉萬佛寺,一座位於孤峰之巔的寺廟,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看起來就像是雲中仙閣。因為歷史比較久遠,萬佛寺現僅存石屋,四壁殘存千餘尊雕像,小者高0.1米,大者高0.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