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他的小素描,還很生硬▲
尤其是還從未擁有過自己的手繪版的時候,CG繪畫更是一種遙不可及的東西:連紙上繪畫都一頭霧水,電腦、軟體之類的,想都不敢想。
RAMÓN NUÑEZ在他的FB中說:「我也不必知道為什麼我會拿起數位板,也許就是因為我真的很想畫出那些畫。」
▲他現在的CG作品▲
當他第一次拿起手中的數位板的時候,也是和大部分人一樣,心中感到:迷茫。
那該從何練起?還是我把紙上繪畫練習到爐火純青了之後再轉戰電腦??相信大部分小夥伴們都有或曾有過這樣的煩惱,那RAMÓN NUÑEZ是如何開始這第一步的呢?
黑白稿
大量大量的黑白稿,各式各樣的頭像練習,畫照片或是創作,這樣便可以一邊練習明暗塑造,一邊熟悉人體結構,練習光影還能適應軟體和筆刷。
他對黑白稿有種超越練習的熱愛,以至於直到現在,對原畫的操控已經很嫻熟的時候,他依然堅持時常繪製黑白稿。
▲他近期的黑白稿,已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個人風格▲
而其實,正如一切自然規律,他當時開始練習黑白稿的時候,也是個小白,但有幸的是,他大大方方把那些不成熟的畫作也PO到了自己的個人頁面上,這樣我們才得以看到這位畫師的成長軌跡。
▲他最早時期的黑白稿▲
這些他毫無保留一起發布上網絡的早期繪畫,我們都能看出每幅畫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
面部或身體的肌肉骨骼結構理解不到位、明暗生硬、追求筆觸的華麗感卻顯得浮躁……
但也能看出他對於每張畫的追求,可以感覺到他奔著一個目的去繪製這張畫,但功夫不到位導致沒有表現出來。
而隨著畫的量越來越多,那些問題漸漸減少、消失,最後只剩下精美畫作帶給我們的愉悅感。
▲他數量極大的黑白稿▲
從最初的時候開始,他的個人風格傾向就已經表現出來:慣用粗曠的筆刷和不拘的筆觸來表現。
但這種風格不經控制變會使畫面變得草率不堪,他用量的堆積,慢慢控制了他自己的風格,使畫面的節奏感經過控制,筆觸雖然肆意流淌,但結構點、明暗交界線都恰到好處,皮膚微妙的過渡也輕柔地處理。
正所謂「收放自如」時而狂放,時而又溫柔,這不就是男人的哲♂學嗎?(偽)
▲他數量極大的黑白稿▲
他的這種畫風近似於油畫中使用扇形筆、刮刀等工具進行繪畫,俄羅斯於美國都有油畫藝術家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創作,已達到狂放的效果,RAMÓN NUÑEZ大概也是從他們身上獲得的啟發。
從他近期創作的一系列彩色原畫上就可以更明顯地看出這一點,可以感覺出他有目的性地模仿了油畫中扇形筆、刮刀的效果,還有顏料的厚薄形成的機理感,甚至是有一些色粉畫的因素在裡面。
由此,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個人cg藝術。
▲他的彩色原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