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揭示易患肺病人群特徵 疾病與先天稟賦密切相關

2020-12-14 中國質量新聞網

在當下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面前,除了做好個人防護,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的預防呢?日前,專家通過大數據研究發現,肺病易患人群其實具備較為典型的先天特徵。了解自己的先天稟賦,結合時令採取對應的養生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治未病」的目標。

「時空基因」承載先天稟賦

近期由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疾病早知道:解讀時空基因密碼(續集)》中,作者陸致極先生提出了「時空基因」概念,並對相關病例的先天稟賦進行量化研究。每個人是何種體質、有哪些先天疾病傾向,乃至性格特徵,都可以個體出生時的初始狀態中找到線索。這一生命的初始狀態,也稱為「時空基因」。

作者陸致極是計算語言學家,著名命理文化研究學者,「時空基因」研究的開創者。1981年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碩士,1991年美國伊利諾大學語言學系博士。2008年在北京大學演講「人生基因的探索」;2012年在「旅遊衛視」《國學堂》節目談「又一種『基因』的探索」;2019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演講「解讀中國文化構成的密碼」;2020年被授予美國紐約中醫學院榮譽客座教授。

近年來,陸致極關於出生時間與健康、疾病相關性的研究成果廣受關注,先後著有《又一種「基因」的探索》、《解讀時空基因密碼:輕鬆知道你的先天體質》以及《疾病早知道:解讀時空基因密碼(續集)》等著作。

將先天稟賦量化成為「時空基因」圖譜的過程,是中國傳統智慧與現代研究工具相融合的過程。陸致極介紹,自然時空「氣」運動的每個片段(2小時),都可以由四組天幹地支符號來標記。由於幹支具有陰陽、五行的內涵,通過它可以了解「氣運」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狀態,這就為「時空基因」的表述提供了量化的基礎。

輸入個人的出生日期,通過特定的程序將其轉化為一個陰陽五行結構(包含十天幹及「燥溼度」的11個數組);再根據「易醫同源」的原則,轉化成為對應於人體的五臟配屬分值。在此基礎上,用模糊聚類算法對這些案例數據進行分類和篩選,得出具體疾病類別及分型;再計算出每類疾病的基本參照標準,通過比對,就可以對個人先天疾病傾向進行「預測」了。

十天幹對應五臟配屬

某案例的時空結構數組

你是肺病易患人群嗎?

繼本書上一輯披露了「時空基因」與先天體質之間的關係後,陸致極又在這本新作中展示了「時空基因」和疾病之間的相關性。以肺病為例,將現有肺病案例綜合分析後,可以得到肺病患者的「時空基因」參照圖譜:

肺病案五臟圖

肺病案五臟陰陽分布圖

肺病案氣機圖

從中可以看出,肺病患者往往具有以下共同點:

(1)從五臟能量分布看,心火最旺;中土脾胃其次;肝木、肺金、腎水俱弱。

(2)強火克肺金;肺金內部陰陽不平衡,肺氣更弱。

(3)肺金、腎水皆弱,肺主出氣,腎主納氣,呼吸功能不足。

氣機上,上實下虛,肺金肅降功能不足。

總體特徵上是強火傷金。

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是肺病易感人群,只需藉助書中附帶的小程序,通過將自己的「時空基因」數據與參照圖譜相比對,就可以計算出患該類疾病的概率。

作者陸致極說,經過大數據分析後,每種疾病還能被進一步分型,這反映了構成疾病先天條件的多樣性。以肺病為例,肺為嬌髒,自然跟寒暖、燥溼狀態有密切的聯繫。在四種肺病分型中,A 型是寒溼,B 型是熱燥,這都是「致病」的因子(佔樣本 51%)。C 型是燥土(胃)埋金, D 型是溼土(脾)困金,結果都是肺氣阻滯,構成了後天病變的緣由。

輕鬆自測:疾病早知道

陸致極先生認為:人具有兩個生命體。

一個是父母給的遺傳生命體,也就是這個有血有肉的「有形」身體;另一個是天地給的自然生命體,就是《黃帝內經》所說的「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這是一種「無形」的生命體。兩者相互結合,形神俱備,才構成了人的真實的生命活動。

前者的初始狀態,是人的生理基因(DNA);後者的初始狀態,即出生時天地的「印記」,稱作為「時空基因」。

在這本新作中,陸致極以十天幹對應五臟之陰陽,創造出氣機模型,列舉了七種常見病(心臟病、腦血管病、肝系病、肺系病、腎系病、胃病和糖尿病),以及三種癌症(肝癌、肺癌、胃癌)樣本,運用數理統計算法,深入挖掘各類先天疾病模型特徵。

陸致極發現,先天五臟能量分布的偏頗性是後天發生疾病的重要條件;五臟對應五行相剋關係是潛在疾病發生的主要線索。根據程序輸出的結果,往往先天五行能量分布越均衡身體越好,偏離值越大,相關疾病的可能性越高。

美國針灸與東方醫學院校認證委員會主席、美國紐約中醫學院院長陳業孟為該書撰寫了「序言」,並對「時空基因」研究給予高度評價。他指出:這使模糊的中醫概念有了定量或半定量的數學模式,為中醫研究開闢了一條新路。

在隨新書發布的「時空基因健康評估」小程序中,用戶可以了解自己的先天體質類型和先天疾病傾向,還可以得到根據最近60天的氣象物候時間段(中醫五運六氣)特徵、針對用戶先天五臟能量的分布情況提出的個性化養生策略。而這一切,通過程序僅需數秒就可以實現。

「五一」小長假將至,不少家庭已有出遊計劃。專家建議,此時自我防護仍然不可放鬆,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出行仍應佩戴口罩,在公共場所就餐建議使用公筷。與此同時,及時了解自身體質,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和保健也很重要。

(責任編輯: 李素 )

相關焦點

  • 美國等最新國際研究:腸道菌群與肥胖、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關
    關於腸道菌群對健康的影響是國際熱門的研究內容,很多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失調與2型糖尿病、肥胖、肝臟疾病、腎臟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部分免疫疾病、心理疾病等等密切相關,其實這樣與中醫的「脾是後天之本」非常符合的,說明消化系統不僅僅是消化食物這麼簡單,對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 Cell 主刊9月雙響,蛋白組學研究揭示表徵疾病進程的分子特徵
    quantitative proteome map of the human body」以及 「Mortality risk profiling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teremia by multi-omic serum analysis reveals early predictive and pathogenic molecular signatures」,利用蛋白質組學研究揭示了表徵疾病發展進程的分子特徵
  • 腋臭疾病的三大易患人群!你有沒有中槍?
    (活動截止日期:2018.03.31)腋臭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內分泌等,因此有腋臭家族史以及內分泌旺盛的人群更易患上腋臭,以下是專家的具體分析:研究發現,腋臭屬顯性遺就生理特點而言,女性體表分布的腺體要遠多於男性,約為同齡男性的1.5倍,身體發育完全後,在精神因素、激素水平等影響下,大汗腺出現分泌異常的機率要更高一些,因此尤其是年輕女性朋友更易患上腋臭。
  • 你屬於容易被肺病纏上的人群嗎?肺病的症狀有哪些?治療要趁早!
    肺病的出現問題,咳嗽只是輕微症狀,如果再加重,生活質量就會大打折扣,由於勞動能力的下降可能連工作都會丟失。再發展下去,咳血、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會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了。所以我們應該格外關注自身肺臟的健康狀況,及時調理。哪些人更加容易患上肺病?
  • 甲狀腺疾病都有哪幾類?為什么女性更易患上甲狀腺病?
    其中,中老年人甲狀腺疾病發病率最高,女性發病率一般高於男性。   甲狀腺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類: 第一類是單純性甲狀腺腫。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大脖子病」,主要是由於缺碘所引起,例如,生長發育時期,妊娠期對碘的需求量暫時性增高,機體屬於相對缺碘狀態,碘得不到補充就會出現甲狀腺腫大。
  • 精神分裂症的眼動特徵:具有臨床意義的最新進展
    精神疾病患者的眼動特徵也被研究,目的是揭示這些疾病的神經生物學基礎。1908年,首次報導了平順的追蹤患有「早發性痴呆」(目前的精神分裂症)和「雙相情感障礙」的眼球運動特徵。從那時起,眼球運動的各種特徵被揭示出來,眼球運動作為精神分裂症的神經生理生物標誌物的作用也被提出。 近年來,以眼動特徵作為精神分裂症生物標誌物的研究備受關注。
  • 中醫藥治療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病進展
    結締組織病相關間質性肺病(CTD-ILD)即繼發於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硬化症、多發性肌炎/皮肌炎等結締組織病的肺間質纖維化改變,具有導致肺功能下降、臨床症狀惡化、生活質量下降、早期死亡率高的特點,中醫藥在緩解臨床症狀、預防感染、減少激素併發症等諸多發麵具有獨特優勢,應積極參與診療與管理全過程。
  • 美國電子菸肺病是新冠肺炎?新一輪電子菸謠言大較真
    隨著新冠肺炎在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等國家開始激增,一些和電子菸相關的猜測截圖開始在各大微信群和微博傳播。 藍洞注意到,有兩篇發布在2019年的文章截圖被微信群大量傳播。
  • 細胞科普|幹細胞治療「慢阻肺」,擺脫令人窒息的疾病!
    (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可謂是威脅人類健康的第4大殺手。 慢性阻塞性肺病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而是一個用來描述導致肺部氣流受限的慢性肺部疾病的總稱。 COPD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可進一步發展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 搜尋引擎數據揭示男女送禮物差異
    搜尋引擎數據揭示男女送禮物差異 2020-12-22 18: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
    不同地域人群的變異特徵也與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變遷相關,例如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中不同民族遷徙的交通要道,歷史上包括粟特人等許多民族曾在此經商生活。ChinaMAP研究揭示,現代河西走廊地區的人們具有的基因多態性位點數量更多更複雜。與全世界其他人群相比,中國人的遺傳特徵與歐洲、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人群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與非洲人群差距最大,而與東亞人群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