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們最後防線,雙眼打碼照片,夜鶯變啞巴,你們廢好大功夫,誰敢不聽話,時時刻刻地刻骨,用拳頭用汽油,用硫酸,用剃頭用目光,用鍵盤,最後如何被你們記錄,輕蔑擺布,嵌入頭顱,同一齣悲劇,不斷上演繼續,囚禁我身軀,割斷我舌頭,無聲將眼淚織進綢緞錦繡,衝進下水道,從婚房沉入河床,塞滿行李箱,陽臺上冰櫃冷藏,在學校在工廠,在路旁,枕邊人挑選的好地方,最後如何被你們制服,靈魂割禮,融入血骨,我們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們的最後體面,茶餘飯後,談資消遣,很快拋一邊。」
12月11日,譚維維新歌《小娟》上線,以上就是新歌的歌詞,乍一看以為是故事,其實這首歌就是根據真實事件而編寫出來的,
《小娟》講述遭遇暴力不幸的女性故事,歌詞中雖然隱去了真實姓名,大多用化名「小娟」,但是這些關鍵詞都是我們最近關注的新聞事件,事件雖已平息但是被文字記錄下之後,當時看見新聞的恐懼再上心頭,可以說是字字戳心。
最直戳人心的不是這首歌的歌詞,而是真實存在發生了的事實,除了《小娟》,譚維維《3811》專輯背後11個女性的真實故事也值得一看,譚維維把11位女性的受害事例寫進歌裡,一字字一句句都在啼血,希望遭受暴力的女性越來越少。
譚維維的新歌發布之後受到網友的力挺。
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歌詞恐怖背後卻都是真實的人」「確實很敢寫,聽了一遍歌,然後又看了一遍歌詞,譚維維霸氣」「就喜歡這麼有態度的歌曲,謝謝姐姐為我們女性發聲,新專輯聽起來了」等支持的聲音不絕於耳。
網上一個話題「譚維維真敢說」讓人深思,不是譚維維真敢說,而是真實發生了的事件並非主觀臆測,有何不敢說?
編輯
除了支持聲音之外還有一些惡評引人關注。
一些網友評論譚維維的新歌是蹭女性的熱度,新歌除了唱和啦概念扯大旗,本人還做了什麼?並聲稱譚維維是高級玩家。這樣的評論將譚維維的良苦用心貶低的一文不值。
並且有不少觀眾隨之附和。
如果說蹭熱度,這個熱度不蹭也罷。譚維維作為已經出名的歌手,根本不需要去蹭熱度,另外為女性發聲的這個專輯已經籌備了4、5年之久,何來的蹭熱度之說。
如果但凡涉及維護女性的都是蹭熱度,那麼趙薇的《聽見她說》還有即將播出的《不一樣的愛》都是蹭熱度?
但是顯然是不是的,趙薇的作品備受好評,因為為女性發聲的藝人比比皆是,她們的作品有深度且引人深思,發人深省,這樣的作品也並不是市場和資本的青睞,趙薇倒貼錢才完成了拍攝。
她們這麼做只因為她們是女性,而已。
只是身為同性之人的憐憫心和對這個世界存在的惡行不能忍受,希望通過作品喚醒那些正在遭受欺凌或者說已經被欺凌但是沒有說出來的人,能夠勇於指出暴行維護自己的權益,希望這些女性不要為了他(她)的行為去用自己的一生買單。
現在沒有譚維維的《3811》,也會有譚維維們、趙薇們的更多作品出現,因為思想意識一旦覺醒,將會一發不可收拾。
如果說譚維維的專輯是在蹭熱度,那麼譚維維還需要自己去放低姿態吆喝,聲稱自己不是流量藝人去博關注,譚維維沒有熱度,女權也沒有熱度,所以才會出現譚維維的作品被批蹭熱度的情況。
一些網友看到此情此景表示,如果譚維維是在蹭熱度,那麼希望所有有話語權的藝人都可以來蹭這個熱度,越蹭越好。
想到影視劇中延伸出來的經典語句「總有刁民想害朕」,在這裡他們就是總可以找到角度給發生的人潑髒水。
你如何看待譚維維的新歌?
【了解新消息,關注小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