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學?法律非法學?一文搞懂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

2020-12-13 掌騰考研

法碩在考研中是比較熱門的,在剛剛開始考研時,有時候分不清法律碩士(法學)和法律碩士(非法學),其實二者的區別非常簡單,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

畢業證

在畢業的時候拿到畢業證,法學法碩畢業證的專業一欄寫的是法律碩士(法學),意思就是本科為法學的法律碩士專業。非法學法碩同學畢業證的專業一欄寫的是法律碩士(非法學),意思就是本科為非法學的法律碩士專業。

法律碩士(法學)是針對本科是法學專業的考生而開設的專業,法律碩士(非法學)則是針對本科專業不是法學的考生而設的。

考試內容不同

在考試內容上二者均涉及憲法、法理、法制史、刑法、民法這五門,但是題目的難易程度和考察的側重點並不相同。因為法碩(法學)招生的對象是本科系統學習過法學的學生,所以與法碩(非法學)的題目相比,偏理論性的題目會多一些,法碩(法學)的題目理論性更強。

學制不同

法律(非法學)專業學位的學制一般為3年,

法律(法學)專業學位的學制一般為2年。

教育方式不同

法律(法學)碩士按一般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培養,分專業採用導師制,每個學生一個導師。

法律碩士(非法學)不分專業,教學內容將貫徹寬、新、實並舉的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注重知識的實用性。

法律碩士考試內容

法律(非法學)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論(代碼101)

科目二:英語一(代碼201)

科目三: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代碼398)

科目四: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代碼498)

法律(法學)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論(代碼101)

科目二:英語一(代碼201)

科目三: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代碼397)

科目四:法碩聯考綜合(法學,代碼497)

就業方向

法律碩士(法學)就業前景

01熟悉涉外法律方面的人才

擅長民法、商法、經濟法的人才:WTO法律人才、涉外律師。據司法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國WTO法律人才相當缺乏。在全國十幾萬名律師中,能辦涉外事務的不過2000多人,能夠熟練用外語參與談判、籤訂合同的律師僅有二三百人。

02側重金融方面的人才

包括保險、投資、國有資產、期貨、證券等方面的律師、代理人,這些人不但要通曉一般法律理論知識,而且還要對各專業法律領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公司法、稅法、收購與兼併、資產重組、銀行、證券等方面的法律。這些具有專業特長的律師能確保向不同行業的客戶提供針對性強、質量高、富有效率的專家服務,同時也降低了客戶為獲取法律服務所支付的費用。

03熟悉智慧財產權的人才

除了掌握有關智慧財產權法的基礎理論外,還要關注國際上有關智慧財產權方面的最新發展情況。智慧財產權近年來不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都有新發展,而且還在不斷增加完善。

法律碩士(非法學)就業前景

法律碩士畢業生廣闊的就業前景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跨專業的考生報考,報考法律碩士不分專業,面更廣,同時具有法學專業不具有的優勢,所以說法律碩師是 1+1 > 2 。就法律碩士畢業後的就業走向來說,法律碩士畢業後主要從事立法、司法、行政執法、法律服務和公共事物、經濟管理等實際工作。

作為一門專業碩士——我國的法律碩士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專業。歡迎大家積極報考哦!

相關焦點

  • 網絡教育法律事務和法學有什麼區別嗎?
    網絡教育法律事務和法學有什麼區別嗎?專業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有很多專業是名稱相近,但兩者是有很多差別的。近來就有很多朋友在諮詢法律事務和法學之間的差別,好像兩者都是關於法律方面的,那這兩個專業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法律職業資格A類、B類、C類證有啥區別?影響我就業嗎?
    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三類證書有何區別?適用範圍是什麼?影響從業嗎?證書之間如何銜接?別急讓我們一一解答根據《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和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實踐,自2021年1月1日起《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將實行法律職業資格分別管理。
  • 「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復旦大學法律碩士招生備考信息已安排
    生源競爭 法律碩士(法學) 複試分數線在350-370之間。 複試階段會將學生分為低分組和高分組,被刷同學多集中在低分組,但進入複試的分數低的同學也有成功上岸的先例,因此低分逆襲、高分被刷現象存在。
  • JM擇校|中央民族大學法律碩士分數線、錄取等情況分析
    為了方便2021的同學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院校,研線網會計、金融、法律碩士擇校專欄持續更新中。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法律碩士招生院校是中央民族大學。法碩(法學):327法碩(非法學):33102 學制學費中央民族大學法碩學制學費
  • 法律職業資格A類、B類、C類證有啥區別?影響我就業嗎?專家這樣說
    近日司法部公布了《法律職業資格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法律職業資格A類、B類、C類三類證書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三類證書有何區別?適用範圍是什麼?影響從業嗎?證書之間如何銜接?
  • 「招生信息匯總」四川大學0351法律碩士(2020年)
    0351法律碩士是研究法、法的現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的專門學問,是關於法律問題的知識和理論體系,是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一個非常熱門的專業,在四川招收法律碩士的學校有很多:今天祥哥給大家整理一下四川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的報考分析,大家可以看一下一、初試介紹
  • 法律碩士外語科目之小語種必知
    法律碩士(非法學)全日制一般學習年限為三年,個別學校如北大國際法學院是四年;而法律碩士(法學)全日制為二年,畢竟這些學生在本科階段都系統學過法學基礎課程。非全日制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四年。學費上,法碩一般是每年1萬-4萬不等,具體看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安排等各種因素。接著咱們具體介紹法律碩士的外語學科。
  • 2021考研英語:句法學與語法有區別嗎?
    20世紀中葉,維諾格拉多夫院士指出:句子是形式和意義的統一體,句法學的主要任務是描寫句法結構和語義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對應關係。換句話說,句法學主要的研究對象並不僅限於句子,它還應該包括:各種構成句子的結構,例如,詞組或短語、句子的構成方法及構成的順序。尤其是當句子被運用在不同的抽象語境中的時候,句子結構在表意層面上會有非常大的區別。
  • 「書摘」哈特|《法律的概念》-自然法和法律實證主義
    第九章 法律和道德二、自然法和法律實證主義P181法律和道德之間有著許多不同類的關係,沒有什麼東西能夠讓我們富有意義地挑選出來,以作為它們之間特定關係來研究,重要的倒是分清肯定或否定法律和道德相互關係時所指的許多不同事物中的一些事物
  • 考研英語一和英語二有什麼不同?
    有考生在考研科目看到英語一和英語二,不知道有什麼區別,其實英語一和英語二有幾個方面的區別,以下是在專業上的。所有學碩全部考英語一,(十三大門類,110個一級學科)和9類(法律碩士含法學專業與非法學專業)。
  • 「五院四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
    以法學為主,經濟學、文學、管理學、哲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被譽為新中國法學教育的「西南聯大」。學校共有渝北、沙坪垻和寶聖湖3個校區,下設13個學院,23個本科專業;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8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專業學位碩士點。
  • 什麼是好的法律問題?以憲法和法律的區別及空白支票填1億為例
    因為開始選擇的是法律領域,就遇到了許多悟空法律問答,真是千奇百怪,琳琅滿目。因為下一步可能還要涉及百度知道問答,於是,我對究竟什麼是好的法律問題,就有了一些思考。一、自我降噪,我的心在等待,永遠在等待,等待一個好的問題翩翩而來我已經暫停悟空問答好幾天了。
  • 法律與文學:經典文學中的法律隱喻
    陳虎首先回憶了他與北京大學、與「法律與文學」的主題及與兩位對談嘉賓間的緣分,然後對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四個層次——感染、學習、交流和探討分別進行定義,並以此為基本框架,擬通過介紹、訪談、批評、問答等四個環節展開其與主講嘉賓之間的交流。朱蘇力在主題發言中指出,劉星教授的《法律與文學:在中國基層司法中展開》一書在法律文學方面比其同名著作大有推進。
  • 法律定義的意義詮釋
    然而,法律概念理論對於法律、法學來說,依然是核心的、根本的,而且也是可以『推陳出新』的。」最近筆者延續這一觀點撰寫了《法治是被定義的生活》。文章發表後提問最多的是「法律定義是什麼」,好像是首次發現了法律定義的重要性,其實這一命題只是被遺忘的常識。文章只是重述了法律定義是證成法治命題的重要概念,是促進法律自主的前提基礎,在法治實踐中發揮重要的基礎作用。
  • 本年度最受關注法律期刊《中國法律評論》 2015年徵訂開始!
    《中國法律評論》設有「對話」、「專論」、「思想」、「判解」、「影像」、「批評」和「策略」等欄目,為中國立法、行政和司法進步提供多元思考的智慧資源。本刊將立足大中華,結合兩岸優勢,關注四地動態,融匯法治精英,借鑑國際經驗,促進兩岸四地法律實務及法學交流和進步。
  •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試驗班:培養有社會責任感、高端複合型法律人才
    該項目是為契合國家和區域發展的戰略需求,培養既有紮實的法學基礎、又有敏銳的經濟學思維的拔尖後備人才,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端複合型法律人才。法學試驗班強調「通識+專業+實踐+個性化」的課程組合。
  • 解讀美國法律現實主義運動
    美國法律現實主義運動的複雜背景是什麼?為何是運動而非學派?這一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評價這一深具美國特色的法學思潮?本文嘗試對上述問題做出解答。法律現實主義的先驅霍姆斯斷言:「法律的生命從來不是邏輯:它歷來是經驗;」[18]「對法院將來事實上如何裁判的預言,而不是額外的虛飾,就是我所指的法律。」[19]相對於以往人們堅信不疑的法律形式主義,這種規則懷疑主義和法律預測觀振聾發聵,發出了法律現實主義運動的先聲。龐德提出了「書本上的法律」和「行動中的法律」的區分,認為二者的區別不僅真實存在,而且兩類法律有天壤之別。
  • 法律方法與法律統一適用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法律方法是實現法律統一適用的內在規制力量,正如德國法學家魏德士所言,法學方法論具有平等對待與法的安定性功能。而且,對法律工作者而言,對方法的忠誠起著自我監督的作用。
  • 論法律學說的司法運用
    法律學說作為法學家的觀點,有可能成為法學通說。其三是學者觀點。凡學者均有觀點,但並非所有學者的觀點均能夠成為學說。學者觀點注重學者是否對某一事物或現象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法律學說更看重觀點的思想性、邏輯性、科學性、系統性和規範性。
  • 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的含義及兩者之間的區別
    一、勞動合同解除與終止的含義  1、勞動合同解除的含義  勞動合同解除,是指勞動合同依法籤訂後,在勞動合同履行的過程中,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當事人雙方提前中斷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雙方勞動權利和義務關係的法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