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月17日四川舉行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
7月17日,四川舉行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請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介紹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四川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張禎軍主持。
四川省委宣傳部新聞處副處長張禎軍: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出席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包括我省在內的全國各省都普遍出現經濟增速下滑的情況,2020年時間過半,上半年我省經濟發展形勢備受各方關注。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先生,請他介紹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的提問。
首先請曾俊林先生介紹2020年上半年四川省經濟運行情況。
四川省統計局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曾俊林: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新聞發布會。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前所未有的衝擊和錯綜複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全省上下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把「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作為著力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上半年全省經濟實現由降轉增,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積極因素不斷積累,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0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22130.27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65.46億元,同比增長1.3%;第二產業增加值8170.29億元,同比增長1.5%;第三產業增加值11994.52億元,同比下降0.4%。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
上半年,小春糧食產量426.3萬噸,同比增長0.8%,油菜籽產量315.4萬噸,增長7%,蔬菜及食用菌產量1968.3萬噸,增長3.8%。生豬產能持續恢復,生豬存欄3322.7萬頭,生豬出欄2228.7萬頭,存欄和出欄降幅分別比一季度收窄12.4和11.6個百分點;牛羊禽出欄保持穩定,牛出欄133.8萬頭,增長0.6%;羊出欄808.6萬隻,下降0.6%;家禽出欄32405.7萬隻,增長3.6%。
二、工業生產穩步增長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3.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回升3.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7.6%。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集體企業增長5%,股份制企業增長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5%。
分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24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3.9%,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8.5%,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7.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6.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6.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9%,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2.3%。
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看,發電量同比增長2.9%,天然氣增長14.7%,發電設備增長35.3%,電子計算機整機增長16.3%,平板玻璃增長6.1%,人造板增長5.5%,成品鋼材下降1.2%,白酒下降2%。
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高7個百分點。其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增長20.2%,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增長19.7%,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1.8%,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7.5%。
工業利潤有所好轉。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676.1億元,同比增長0.1%;實現利潤總額1026.7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9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降幅收窄
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4%,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5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下降7.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6.2%,住宿和餐飲業下降23.4%,金融業增長4.5%,房地產業下降0.5%,其他服務業增長3.6%。
四、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回升
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3個百分點。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2.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5%。
從房地產開發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8.4%。商品房施工面積42792.5萬平方米,增長2.1%;商品房竣工面積1268.4萬平方米,下降32%;商品房銷售面積5737.1萬平方米,下降8.1%。
五、消費品市場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444.9億元,同比下降7.5%,降幅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9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收窄5.5個百分點。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624.6億元,下降7.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820.3億元,下降6.4%。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1007.6億元,同比下降22.1%;商品零售8437.3億元,下降5.4%。在商品零售中,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569.7億元,增長21.1%。
從熱點商品看,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24.9%,日用品類增長23.9%,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增長15.3%,中西藥品類增長9.9%。
六、外貿進出口較快增長
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659.1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額2009.6億元,增長19.5%;進口額1649.5億元,增長23%。
總的來看,上半年全省經濟經歷了從一季度明顯下降到二季度企穩回升的艱難轉折,主要經濟指標由降轉增或降幅明顯收窄,恢復回升勢頭較好,為下半年加快恢復奠定了良好基礎。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疫情對全球經濟的衝擊仍在發展演變,我省經濟運行中也面臨疫情影響下經濟內外循環不暢,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等問題。下一步,全省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目標任務,推動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張禎軍:
謝謝曾俊林先生。下面請記者朋友們圍繞2020年上半年四川經濟形勢運行情況,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機構名稱。
四川日報-川報觀察記者:
我是四川日報-川報觀察的記者,上半年我省GDP同比增長0.6%,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數字?剛才也說上半年全省經濟經歷了從一季度明顯下降到二季度企穩回升的艱難轉折,這個轉折背後的支撐是什麼?
曾俊林:
剛才發布了上半年全省經濟的成績單,介紹裡也說到上半年四川經濟經歷了從一季度的明顯下降到二季度的企穩回升這麼一個艱難的轉折,全省經濟由降轉增,並實現小幅增長,主要經濟指標持續釋放邊際改善的強烈信號,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要麼由降轉增,要麼降幅收窄。在一季度疫情帶來前所未有衝擊的前提下,這份成績單來之不易,我想應該從四方面來看待上半年這個成績單。
第一,經濟增速實現了由降轉增。剛才已經說了,上半年全省GDP增長0.6%,主要經濟指標止滑回升,逐月改善,這是在二季度以來,在疫情防控得到有效控制、復工復產復市穩步推進的情況下,取得的由降轉增這個成績。除了GDP這個關鍵指標以外,其他如鐵路貨運量、工業用電量、工業增值稅等支持性指標也全面增長,物價漲幅回落,製造業採購指數PMI連續四個月處於擴張期間,上半年GDP增長0.6%,和一季度相比是回升3.6個百分點,這從經濟增速來看是由降轉增的情況。
第二,從三次產業看。三次產業恢復回升,從剛才的新聞稿裡可以看到,農業經濟穩步恢復、小春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實現微增,上半年第一產業增長1.3%,增速比一季度回升1.6個百分點,這是農業。
工業經濟穩步恢復,如果大家感興趣可以看一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從3月份以來連續四個月保持5%以上的增速,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比一季度回升3.4個百分點。建築業增加值從一季度的下降12.4%降幅收窄到0.3%,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達到1.5%,比一季度大幅度提高4.9個百分點。
服務業逐步回升,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雖然是下降了0.4%,但降幅比一季度收窄了2.5個百分點。由此可見,三次產業恢復回升。
第三,三大需求逐步釋放。隨著多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全省投資從3月份以來已經連續四個月保持8%以上的增長態勢。上半年全省投資增長5%,消費市場加快恢復。上半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雖然下降7.5%,但是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5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商品16個大類商品中有8個實現了增長,比一季度增加了4個商品。剛才新聞發布詞裡說到外貿進出口逆勢長,上半年同比增長21%,連續四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這就是三大需求逐步釋放。
第四,三大收入逐步恢復。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5.7%,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個百分點。1-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雖然同比下降5.9%,但是比一季度收窄了9.9個百分點。上半年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4.2%,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7.6%,分別比一季度回升3和2.3個百分點。
這就是上半年的成績單,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解讀或者進行盤點。從盤點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上半年四川經濟發展有三個明顯的特點,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上半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中三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恢復回升的態勢明顯。從新聞稿裡面可以看到,全省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向好回升的態勢,GDP比一季度回升3.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一季度回升3.4個百分點,投資比一季度回升9.3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一季度降幅收窄5.5個百分點,這些主要指標可以看到恢復回升的態勢很明顯。
第二,好於全國的態勢明顯。昨天全國也發布了上半年的經濟成績單,通過和全國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四川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好於全國的勢頭。其中GDP增速比全國高2.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比全國高3.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速比全國高4.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比全國低3.9個百分點,進出口總額增速比全國高24.2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都比全國高。
第三,新動能加快釋放的勢頭明顯。從新聞發布詞裡面可以看到,新產業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9.5%,明顯高於規上工業,也比一季度提高了1.3個百分點。高技術產品產量快速增長,比如智能手錶增長1.4倍,太陽能電池增長54.2%,智慧型手機增長14.1%。新商業模式也加快增長,網上消費增長較快。新聞稿裡說了,通過網上實現的商品額增長速度21%,通過網際網路進行的餐飲收入增長接近60%,部分現代新型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研究和實驗服務等現代新型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4.8%、13.4%和32.3%,增長都比較快,而且這個快是在整個服務業下降的基本面上,這些新興的模式、新興的服務業保持了較快的增長。
上半年經濟增長0.6%這個數字,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進行解讀,解讀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有這三個明顯的特點。謝謝。
四川日報-川報觀察記者:
我是四川日報-川報觀察的記者,你剛才說整個態勢是好於全國,但是我們也注意到二季度全國是同比增長3.2%,較一季度反彈有近10個百分點,四川二季度的反彈還是要高於全國,這應該怎麼來看?
曾俊林:
你觀察很仔細,問題很專業。全國公布上半年成績單的同時,也公布了一季度、二季度、分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四川上半年GDP增長0.6%,一季度下降1.3%。你剛才問了一個核心問題,四川二季度增長多少?由於當季GDP核算需要豐富翔實和比較及時、時效性很強的基礎資料,國家從最近一兩年才開始進行核算,核算當季GDP增長速度. 國家統計局發布全國二季度GDP增長3.2%,比一季度明顯回升。
省級目前還沒有開展當季的核算,但是我們也進行了專項的研究分析。初步測算研究,當季四川GDP增長3.8%左右,這個數字只能參考,不是國家核算制度算出來的。儘管是一個參考,我們也可以看到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出現了明顯的反彈,明顯的恢復性增長。
全省主要經濟指標除了GDP增速當季增長3.8%左右,其他大部分主要經濟指標,在二季度都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恢復性增長。雖然我省經濟增速反彈幅度不及全國,但與全國走勢一致,經濟呈現穩步回升的態勢。
下半年,隨著政策效應和工作推動的對衝作用的繼續增強,生豬產能繼續恢復帶動農業穩步增長,工業有望恢復常態化增長,服務業發展逐季向好,投資項目加快推進,消費市場信心逐步恢復,全省經濟有望加快恢復回升。
謝謝。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我是21世紀經濟報導的記者,我注意到上半年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2.9%,大幅度高於第二和第三產業,我想問一下第一產業投資高增長的原因是什麼?
曾俊林:
謝謝你的提問,你觀察很仔細。上半年投資快速增長、快速回升,整個投資增長5%,在主要經濟指標中投資增速是比較快的,而且投資增速上半年連續三個月單月增長速度快於去年同期。
你說的一產增長比較快,首先是省委省政府對農業高度重視的體現和反映。農業涉及糧食安全,關係到「米袋子」 「菜籃子」「肉盤子」等民生。去年下半年以來生豬價格有高位回升,為了保住全省人民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省委省政府在農業投資方面加大了投資力度。同時,第一產業投資總額僅佔投資的3.5%,基數較低,體現了「低基數、高增速」的特點。第一產業投資的快速增長,也有力促進了第一產業增加值的較快回升。謝謝。
四川工人日報記者:
我是四川工人日報的記者,曾總我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您,這次經濟大考成績出來以後,我們也看到高技術產業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咱們的新經濟、新動能、新業態表現也十分亮眼。我想問,我們的新經濟、新業態和新消費形式在這次經濟回升的過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它的貢獻率大概起到了多少?能不能請曾總預測一下未來新經濟、新業態、新消費形態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還有一個問題是關於服務業,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服務業遭受重創,我們看到第二季度服務業回升比較好,我想問一下是什麼因素促進了服務業降幅收窄、回升?後續服務業發展需要哪些因素來拉動?謝謝。
曾俊林:
謝謝你的提問,你有兩個問題,首先是新經濟方面的問題。確實如你所說,我們新聞稿裡面也反映出這個態勢。什麼態勢呢?就是新業態、新模式等,以這個為主的新興經濟在上半年經濟發展中表現得十分亮眼。比如新產業較快增長,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9.5%,明顯高於全部工業,五大現代產業增加值增長2.8%。再比如高技術產品也快速增長,剛才已經說了,新商業模式也得到了蓬勃地發展壯大,部分現代新興服務業也保持較快增長,這些在前面我都已經介紹過。
這些產業的較快增長,不僅有效地對衝了疫情對四川經濟的影響,同時這些產業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得到了發展,所以說新經濟和疫情防控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當然新興經濟發展不僅對經濟有一個帶動、促進和輻射帶動作用,對我們的民生,對我們的就業,也有明顯的促進。比如說網上辦公、網上購物,在家裡面就可以實現靈活就業,從前面介紹的數字中可以有這麼一個體會和觀點。
至於你說的新經濟到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多少?我想你肯定是看到了前不久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9年全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的狀況,全面客觀描繪了「三新經濟」對全國的貢獻。
四川省統計局也在緊張有序開展「三新產業」經濟增加值的核算,結果出來之後我們將通過一定方式向社會公開,來反映描述四川「三新產業」發展狀況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和貢獻程度。
你還問到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未來發展情況怎樣?我是這樣體會的,這些新業態、新模式是適應了經濟社會數位化、智能化、個性化的需求,本身都有著強烈的發展動力和內生活力,同時更重要的是又順應了疫情防控的社會發展需要,所以說新經濟的發展不僅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被動選擇或者權宜之計,更是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主動作為和長久之計,我認為新經濟、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未來必將是一片藍海。
關於你問到的服務業,從前面的主要經濟指標中可以看到,主要經濟指標在上半年基本都實現了由降轉增,但是有兩個主要經濟指標還沒有實現由降轉增:服務業下降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7.5%。從這些數字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問題,服務業受疫情影響程度之深,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服務業恢復的難度之大。
我們對一些數據,進行了一些調查,比如規上服務業企業中仍有38.6%的企業處於虧損狀態,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娛樂業僅三成企業滿產,小微企業服務業中僅有55.8%的企業全面副產,這些情況不僅表明服務業受疫情影響程度之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服務業恢復之難。
你也說到上半年為什麼服務業會有較大程度的收窄,這裡面又和你第一個問題有密切相關。我們也看到雖然服務業下降0.4%,但是金融業實現了增長,同時其他服務業增長是3.6%,其他服務業裡邊我們的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業,也就是說和網絡相關的這些行業得到了較快的增長,在這些產業的帶動下,服務業增加值降幅收窄至0.4%。
對於今後服務業的判斷,我們有這麼一個觀點,上半年全省召開了服務業發展大會,出臺了各項政策措施,隨著這些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隨著這些政策效益的逐步顯現,我想服務業穩步回升、逐步恢復的趨勢是肯定的。前幾天國家有關部門也出臺了文件,影院將有序有限開放,包括地攤經濟,這些都會促進服務業的恢復和回升,服務業穩步回升的趨勢肯定是明顯的,只是相對其他行業恢復的時間較長、難度較大。謝謝。
證券日報記者:
我是證券日報的記者。我想問一下關於企業的問題,今天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1-5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小幅增長,但實現的利潤總額是下降的。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目前來說影響全省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什麼?第二是我想問一下你怎麼看待接下來四川工業企業未來的趨勢?
曾俊林:
你問了「工業挑大梁」相關的問題。第一是收入增長很快,但是利潤出現下降。1-5月營業收入增長,利潤下降5.9%,但是利潤下降程度和一季度相比明顯收窄,收窄9.9個百分點,同時,利潤下降幅度明顯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為什麼會出現營業收入的增長、營業利潤的下降?我想從企業財務方面來看就說明什麼?成本居高不下,我們調查也顯現出營業利潤率在下降,存貨周轉速度在提高,庫存在增長。比如1-5月全部規上企業存貨增長同比5.9%,產成品周轉天數同比增長0.5天。生產成本方面,1-5月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的成本同比增加0.7元,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減少0.4個百分點。收入和利潤的反差,主要是因為成本沒有同步下降。
你問到第二個問題是未來工業發展態勢。省委上半年作出了「農業多貢獻、工業挑大梁、投資唱主角、消費促升級」的工作要求,從上面的數據也可以看到工業對GDP增長貢獻非常突出。從月度來看有一組數據,1-2月四川規上工業下降5.2%,3月實現了由降轉增,3月增長5.5%,4-6月全部增長6.3%、5.7%、5%。也就是說從3月以後,我們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以上的增長,這麼一個趨勢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取得的成績,就表明工業恢復的態勢比較強勁。
從累計增速來看,1-2月下降5.2%,1-3月降幅轉到個位數,下降0.9%;1-4月轉增1%;1-5月增長2%;1-6月增長2.5%,也就是說從累計來看,我們是逐步回升向上的趨勢。從這裡看,我們有兩點體會。
第一,工業企業恢復回升的態勢比較明顯,累計增速都是在穩步回升的,上半年增長2.5%,1-5月增長2%。
第二,從月度來看,儘管上半年達到2.5%,但是6月當月只有5%,這「5%」是什麼概念?這5%僅僅高於1-2月,也就是說是這四個月以來的最低點,而且從4、5、6月可以看到,這個工業月度增速是在逐步趨緩的態勢,就表明儘管工業恢復回升的態勢比較強烈,但是我們的基礎並不穩固,我們當月的工業增長速度在逐月下滑,這個數據下滑背後的原因我們想有這幾個原因。
第一是部分重點行業生產出現回落。我們有一個數據,和3月相比,前十大行業中有四個行業的增長速度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回落,部分重點行業生產有一個回落。第二是工業出廠品價格指數(PPI)6月份下降2.1%,PPI的降幅未見明顯收窄,就表明需求不足的隱憂沒有得到緩解。第三是我們發現停產企業有所增加。第四是工業企業的訂單的形勢比較嚴峻,4-6月我省製造業在手訂單指數,也就是PMI的內部構成指數,分別為44.7%、43.5%、43%,在手訂單的指數低於50%是處於收縮區間,同時這三個月的訂單指數是逐步在下滑,就表明工業企業企穩回升的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下半年,隨著「工業挑大梁」政策效應和工作推動的對衝作用繼續增強,電子信息、醫藥製造等重點行業受需求擴張等帶動有望持續較快增長,酒飲料精製茶、農副食品加工行業隨著市場復甦逐步由降轉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帶動水泥、鋼鐵、化工等行業平穩增長,工業將延續回升態勢,有望恢復常態化增長。
謝謝大家!
張禎軍:
謝謝曾俊林先生,大家還有問題可以下來聯繫省統計局採訪,也可與省政府新聞辦聯繫,我們做好聯絡服務工作。今天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