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貴陽市鳳岡商會成立暨第三屆「鋅硒鳳岡·綠色食品」產銷對接推介在貴陽市國際生態會議中心召開。
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傅傳耀,省工商聯黨組成員楊玉,省工商聯聯絡部部長郭筆,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昌鵬、總獸醫師唐隆強,省科技廳副廳長秦水介、安守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張玉廣、省文化和旅遊產業處處長敖克模,省作協黨組書記黃昌祥,省司法廳副廳長馮小山,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重點化學實驗室副主任楊小生,省應急管理廳處長李應,省糧食局局長彭顯華,省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指導處處長胡邦軍,省人民出版社社長王旭,省市工商聯領導(縣工商聯負責邀請);省市投資促進局領導(縣投促局負責邀請);貴陽市民政局副局長王俊、貴州雙龍航空經濟發展貿易局副局長石冬梅參加會議。鳳岡縣領導馬華、張根幫、周宗琴、楊晏超、任勝、包朝萍參加會議。
當日下午3點,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中,貴陽市鳳岡商會成立大會召開。會議宣讀商會成立批覆並頒發社團證書,為貴陽市鳳岡商會授牌,並頒發了會長、常務副會長、監事長、秘書長、副會長證書。
貴陽市鳳岡商會會長駱雙貴作了發言;貴陽市鳳岡商會成立,從此在貴陽經商發展的鳳岡籍人士在貴陽有了自己的「家」,為創業發展鳳岡在築人士搭建一個抱團發展的平臺,將加強貴陽、鳳岡兩地的商業往來,為兩地經濟發展搭建重要橋梁。
據了解,貴陽市鳳岡商會目前已有會員150餘人,涉及文化、餐飲、農業、教育等領域,長期以來,對鳳岡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鋅硒茶鄉·綠色食品」產銷對接推進會召開。
中共鳳岡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華以「良心託起舌尖上的高品質生活」為題,圍繞鳳岡有一碗「健腦益智、延年益壽」的乾淨茶,「香飄四溢、肉嫩味鮮」的山珍肉,「綠色生態、管控嚴格」的有機菜,「香醇可口、回味無窮」的地標飯,「暖胃驅寒、盪氣迴腸」的開胃椒,「氣息清香、味道鮮美」的百香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的洞藏魚,「舒氣暢神、神怡志昂」的養生湯,「養生美顏、風味獨特」的人參果這「九大碗」作了詳細的推介。
馬華說,生態是鳳岡最大的資源,鋅硒是鳳岡最大的品牌,有機是鳳岡最大的亮點,康養是鳳岡最大的希望。20年來,鳳岡堅持「四綠工程」、實施「雙有機」戰略、推動綠色發展,成功獲得了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建設示範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等。
鳳岡是休閒旅遊的「福地」,是康養度假的「勝地」,是要素集聚的「磁場」,是企業發展的「沃土」,是投資興業的「寶地」。
希望社會各界朋友到鳳岡看一看、走一走,感受「康養天堂·鋅硒鳳岡」的獨特魅力,品味「東有龍井·西有鳳岡」的紅綠佳茗,嘗遍「良心產業·有機鳳岡」的美味佳餚,呼吸「鋅硒茶鄉·長壽鳳岡」的富氧空氣,體驗「禪茶瑜伽·養生鳳岡」的康養之旅,與鳳岡共同打造「中國森林康養小城」「世界鋅硒茶生產出口基地」「貴州重點肉牛生產加工基地」「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蠶桑產業鏈現代化創新基地」「中西部水暖衛浴產業基地」。
近年來,鳳岡始終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理念,牢牢堅守產業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以「全域有機、全產業鏈有機」為戰略,潛心做好有機產業,精心生產有機食品,用心打造有機鳳岡。
據悉,全縣有茶園投產面積33萬畝,有茶業加工企業280家,榮獲各種評比金牌81塊,是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成功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館藏,貴州唯一進入首批中歐互認的100個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貴州唯一茶葉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成為2020年度「中國茶業百強縣」第六名。2019年,鳳岡鋅硒茶出口佔據全省「半壁江山」,今年繼續領跑全省,1-11月出口茶葉1918.4噸,共計5.07億元,同比增長29.8%。
據了解,鳳岡縣現有肉牛存欄16.3萬頭,綜合產值近16億元;年產茶6噸,產值達50億元;雞存欄量達350萬羽;蔬菜種植面積17.7萬畝,產量26.6萬噸;水稻種植面積20餘萬畝,綠色認證6000餘畝;產量達9萬多噸;辣椒種植16萬畝,產量達19.8萬噸;馬桑菌菌棒達1000萬棒,建有人工「娃娃魚」馴養繁殖基地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個,建繁殖池1.5萬平方米、養殖池1.9萬平方米,存池15.8萬尾;蜜蜂養殖達3.5萬群、蜂蜜產量達100噸。
隨後,鳳岡縣分別與貴州苗姑娘控股集團籤訂椒基地建設項目,與貴州國士丹農副產品有限公司籤訂名優茶生產項目,與廣州江恩投資有限公司籤訂高端水開發項目。國科集團分別與貴州省中科院天然產物重點化學實驗室和貴陽學院籤訂合作協議。
伴隨著歌舞《歡迎您到茶鄉來》,活動圓滿結束。(中國旅遊信息報:楊道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