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音樂人呆在一起的時候,他們在同一個圈子交流切磋,純粹得就像小孩。
如果說2017年是讓嘻哈文化破圈的一年,且把嘻哈商業市場做大,今年咱可愛的車澈車導則是在布局主流文化市場,也能理解成,布局能定義主流嘻哈的人物。
昨日第六期三首說唱曲目,兩首獲勝,並且也匯聚了本次節目很多焦點與話題。
張藝興《湘江水》獲勝,這首詞是C-Block功夫胖所作,編曲與現場演出是張藝興完成。
GAI《沒對》獲勝,極具侵略性的說唱「Faker別來沾邊」。
TizzyT《設計》惜敗,但兼顧旋律與硬氣「垃圾要分類別影響我的心情」。
節目後如果有不解的地方會去看看樂評人,例如:耳帝、丁太昇 、Mercy膜老師……標準很簡單,觀點夠有趣、夠有料、夠刺激。
而這位原摩登天空企宣總監丁太昇的樂評就非常刺激……
這一次他不但跳出了GAI這首歌主題不集中,Tizzy T雖然有範但虛張聲勢等問題,還直接批張藝興《湘江水》這首詞「差之又差」、「虛張聲勢」、「塑料質感」。
說實話,我看到的時候震驚了,這幾個用詞直接把功夫胖的作詞批得一文不值=「詞爛」。我自認為自己品味應該沒問題,可能不同人有不同意見,頂多就是「一百個人眼裡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但豈能到這這種「詞爛」的程度?
估計點評後反響有點激烈,隨後丁太昇還單獨把張藝興功夫胖這首歌再次單獨拎出來再點評一次。
半小時後功夫胖隔空諷刺「回應」:「比裝點冷漠的逼好」。
指向很明顯了,丁太昇的簡介是「你愚蠢你的,我冷漠我的,互不打擾」。
沒有過五分鐘,丁太昇再發一條微博討論「唱作人」的概念,「唱作人不是應該詞曲原創嗎?」(似乎想表達誤會這詞是張藝興寫的?)
最後還是得說倆句,寫家鄉情懷的其實不一定要大格局,況且「說唱」本身就是非常自我的藝術,對家鄉的理解並不能用「共情、共鳴、格局」去評判,畢竟光語言差異都能產生很多隔閡。
同時個人境遇與經歷不同,共鳴也不同,從劉聰的《長沙Hood》到這次《湘江水》,C-Block在CSC耕耘嘻哈數十年,想必誰都不能比他們更了解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