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患病阿公不識字 三門鄉村醫生手繪醫囑圖

2020-12-13 中國台州網

王友帆的手繪醫囑圖

王友帆為陳阿公換外敷藥

46歲的王友帆,已經從醫24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沒想到因為一幅畫,突然火了。不是因為他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畫很溫暖。

公雞代表早晨、太陽代表中午、月亮代表晚上、圈圈代表藥片……因為83歲的病患阿公不識字,怕他吃錯藥,王友帆手繪了一張醫囑圖。

網友們紛紛轉發點讚,稱被這幅醫囑圖暖到了。

83歲阿公患病20多年

王友帆是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雖然職務是副院長,幹的還是醫生的活——坐診看病。

83歲的陳阿公,和老伴一起居住在赤坎村老宅,距離醫院3公裡左右。

王友帆第一次看到陳阿公,還是在2018年。當年4月的一天,老伴陳阿婆踩著三輪車將陳阿公送到醫院看病,當天正好王友帆坐班。

陳阿公說自己腿痛,右腳腳指頭都爛了。阿公脫下鞋,王友帆倒吸一口氣:嚴重的糖尿病足,腳部潰爛發黑,流膿出水。

「怎麼這麼嚴重才來?」面對醫生的詢問,陳阿婆是一臉無奈。兒女都在外地謀生,平時老兩口相依為命。20多年前,陳阿公就查出了糖尿病。因為沒錢,不敢輕易上醫院治療,靠吃土草藥來抑制病情。疼了,就熬點藥吃,不疼了,就把藥停了。

就這樣,吃吃停停,阿公的病非但沒好轉,反倒越來越嚴重。出現腳趾皮膚皸裂、脫皮,一開始以為是腳氣,塗抹點藥膏,後來腳趾潰爛,並且病情一直在加重。實在扛不住了,才送到醫院來。

阿公的腳趾,需要趕緊做截趾手術。王友帆聯繫了三門縣人民醫院的專家,為他做了手術。從此,老兩口記住了這個和善熱心的「王醫生」,並且記下電話,經常會打電話諮詢。

阿公病情開始加重

半個月前,陳阿公右腳的另一個腳趾又開始潰爛。為了省錢,一開始他想著抹點膏藥,但潰爛越來越嚴重,疼痛也越來越嚴重,到寢食難安的地步。想起王醫生曾經說過,潰爛不處理好,任其發展,要截肢的。

12月4日,陳阿婆用三輪車載著阿公,到醫院找王友帆。檢查後,王友帆給阿公的腳,做了局部清創,並且約定,三天後來醫院換藥。

三天很快到了,7日,王友帆等了一天,沒等來阿公。打電話一問,陳阿婆說,這幾天自己身體也不舒服,頭暈,經常眼前發黑。往常她用三輪車載著阿公去就醫,要騎上半個小時。現在騎不動,也不敢騎。

電話那頭,陳阿婆唉聲嘆氣,無奈又無助。王友帆安慰她不要著急,自己明天上門給他們看病。

12月8日一大早,王友帆上門探訪老兩口,問診了阿婆的情況,給阿公換了藥。仔細觀察了阿公腳上的情況,感覺原先服用的兩種免費藥,已經不足以應對阿公當下出現的新狀況,王友帆重新開了藥。新的藥方中,有三種降血糖藥。

大中午手繪醫囑圖

藥方很快開好,藥也取來了,王友帆操心起阿公安全服藥問題。

原本醫生只要給病患寫一個醫囑就可以了,但阿公和阿婆寫了也沒用,因為兩人都不識字。之前只吃兩種藥,相對好記,但阿公曾經吃錯過。現在增加了3種,達到了5種,種類不一樣,服藥時間和數量也不一樣,他非常擔心阿公記不住,「降血糖藥屬於高危藥品,過量服用容易造成危險。吃錯了,麻煩可就大了。」

怎麼辦?本來中午都要午休一下的王友帆,睡不著了,坐在辦公桌上努力思考。突然,一張從書柜上落下的海報紙給了他靈感:畫出來行嗎?字看不懂,畫總能看懂吧?

辦公室太小,他拿了那張海報紙,到對門會議室,在桌子上鋪平後,開始構思創作起來。

藥每天要分早中晚3次服用,畫個太陽表示白天,畫個月亮表示晚上,但是白天有早晨和中午兩次,怎麼表述呢?最後決定早晨畫個大公雞,公雞打鳴催人起床,農村人秒懂。

太陽好畫,月亮也好畫,大公雞讓沒有一點繪畫基礎的王友帆犯難了。要麼太抽象,要麼太潦草,畫了擦,擦了畫,終於畫出了一隻相對滿意的。

藥物怎麼表述?王友帆想了想,依照給陳阿公開的藥方,找了一堆藥品的空盒子,把標明藥品名字的那面剪下來,貼了一排。

一次要吃幾片?這個就用數字表述,藥盒下面畫圈圈,一個圈代表一片藥。

網友紛紛為暖心醫生點讚

畫好這張特別的醫囑後,也到了下午上班時間。王友帆叫上護士長歐翼,帶著新開的藥和要給阿公換的外敷藥,給陳阿公送去。

給陳阿公換好外敷藥後,王友帆拿出手繪的醫囑,耐心向兩位老人講解。老人很快表示,聽懂了。王友帆將畫貼到老人家牆上的顯眼處,一再叮囑要對照這上面的說明服用,有什麼不明白的馬上打電話。

說起王醫生的好,陳阿婆豎起大拇指,「要不是他,老伴的腿估計早廢了。現在狀態好的時候,他還能夠拄著拐杖散步呢。」

護士長歐翼說,村裡的年輕人大部分外出了,像陳阿公這樣的留守老人比較多,下村入戶,是鄉村醫生經常要做的事情。「因為村裡去的次數多了,誰家住哪,生什麼病,吃什麼藥,藥是不是快吃完了?王醫生都會記得清清楚楚,還會定期聯繫病人,詢問情況。」

記者了解到,王友帆最早是在三門珠岙鎮工作,後來要到縣裡來的時候,當地一群老百姓寫聯名信,希望組織把他留在珠岙。

王友帆說自己只是做了醫生應該做的事,沒想到因為一幅畫「火」了。

歐翼說看到王醫生大中午的在那裡埋頭作畫,感到挺有趣,便隨手拍下發了朋友圈。

網友們紛紛為王友帆點讚:「疾病無情,醫生有情」「做有溫度的醫療,讓冬天異常溫暖」「用心用情去做事的王醫生,這個冬天被暖到了」「可以溫暖整個冬天」……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相關焦點

  • 浙江三門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台州12月10日電(範宇斌 葉麗琴 李佳寧)10日記者獲悉,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醫生王友帆近日因手繪醫囑在網絡上走紅。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
  • 這張「公雞下蛋圖」火了 三門醫生為八旬阿公手繪暖心醫囑
    在網上走紅,這是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副院長王友帆為83歲陳阿公畫的一幅手繪醫囑,被各大主流媒體轉發,並瞬間刷屏了三門人的朋友圈。 圖上畫著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分別代表著早上、中午和晚上。每個圖案後面則貼著一排從藥盒上剪下來的標籤,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圓圈,則代表著藥品用量。
  • 「公雞是早晨、月亮是晚上」,醫生為八旬不識字患者手繪醫囑
    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 本文圖均為 都市快報 圖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後面分別貼著不同藥物的標籤,每種藥下畫著不同數量小圓圈——這是浙江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王友帆醫生為83歲不識字患者陳阿公手繪的醫囑圖。「公雞、太陽、月亮分別代表早中晚,小圓圈是指每次吃幾顆。
  • 浙江暖心醫生為不識字老人手繪"公雞下蛋圖"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王友帆手繪醫囑 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 台州三門:這張「公雞下蛋圖」竟是暖心醫囑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共享聯盟三門站 李佳寧 章海英 記者 楊群)12月10日上午,一張「公雞下蛋圖」在網上走紅,這是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副院長王友帆為83歲陳阿公畫的一幅手繪醫囑,被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浙江新聞客戶端等各大主流媒體轉發,並瞬間刷屏了三門人的朋友圈。
  • 刷屏朋友圈 台州醫生手畫醫囑提醒老人按時服藥
    我的病人不識字王友帆,今年46歲,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12月8日,王醫生利用午休時間畫了一幅手繪醫囑,準備當天送到一位老年病患家中。這位病患是現年83歲的陳阿公,身患糖尿病20多年,有嚴重的糖尿病足,腳部潰爛,和老伴一起居住在赤坎村老宅,距離醫院3公裡左右。
  • 台州王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刷屏朋友圈 網友:可以溫暖...
    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王醫生和護士長歐翼給陳阿公換外敷藥都市快報訊 「好有愛的醫生」;「做有溫度的醫療,讓冬天異常溫暖」;「用心用情去做事的王醫生」;因為以公雞開頭,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這幅畫被網友們戲稱為「公雞下蛋圖」。記者 徐慧興我的病人不識字王友帆,今年46歲,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2018年被派到港南分院,任副院長。
  • 這張浙江醫生手繪的「公雞下蛋圖」,火了!
    因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幅醫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八旬病患身患糖尿病20餘年看不懂醫囑讓王醫生犯了難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
  • 三門縣傳媒中心:「公雞下蛋圖」 這幅手繪醫囑溫暖這個冬天
    三門縣傳媒中心:「公雞下蛋圖」 這幅手繪醫囑溫暖這個冬天 2020-12-11 19: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台州醫生手繪的這張「公雞下蛋圖」火了
    日前,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醫囑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每個圖案右側都貼著一排從藥盒子上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兩個小圓圈。
  • 公雞是早晨,太陽是中午,台州一醫生提醒老人按時服藥的手畫醫囑...
    一隻看上去畫功蹩腳的大公雞,下面畫了一個太陽,太陽下面又畫了個月亮,然後在這些畫的邊上貼了數張剪成平面的藥盒標籤,每個標籤下畫了一個個小圈圈……王醫生專心畫圖被偷拍渾然不知被戲稱為「公雞下蛋圖」的手繪醫囑這麼一張初看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手繪圖畫被搬上網絡
  • 這幅畫風清奇的「公雞下蛋圖」,刷屏了!
    「公雞下蛋圖」其實是一張暖心的「服藥圖」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港南分院醫生王友帆因手繪醫囑在網絡上走紅。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
  • 公雞下蛋圖,火了!
    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藥盒下的小圓圈看著像是雞蛋,這幅暖心「服藥圖」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公雞代表早上,太陽代表中午,月亮代表晚上,每個圖案右側貼著一排從藥盒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者兩個圓圈,代表著吃藥的數量。三門縣委宣傳部供圖記者了解到,這幅手繪醫囑是王友帆為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化名)準備的。
  • 暖心醫生手繪「公雞下蛋圖」 提醒患者吃藥
    近日,一幅被稱為「公雞下蛋圖」的畫溫暖了不少網友。它出自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的急診科醫生王友帆之手,是王醫生為不識字的老年患者陳阿公特製的「手繪醫囑」。這幅手繪醫囑被掛在老人家中最顯眼的位置,左邊從上到下畫了一隻公雞、一個太陽和一個月亮,分別代表著早上、中午和晚上。每個圖案右側貼著一排從藥盒剪下來的標籤,每個標籤下方畫著一個或者兩個圓圈,代表著吃藥的數量。
  • 這張「公雞下蛋圖」火了!
    日前,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畫的一幅手繪醫囑在網絡走紅△醫囑左邊從上到下畫有一隻公雞、一個太陽、一個月亮。因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暱稱為「公雞下蛋圖」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幅醫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 這幅畫風清奇的「公雞下蛋圖」,把我暖到了
    因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幅醫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八旬病患身患糖尿病20餘年看不懂醫囑讓王醫生犯了難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陳阿公今年83歲,身患糖尿病已20餘年,並患有嚴重糖尿病足,腳部潰爛。
  • 這幅畫風清奇的「公雞下蛋圖」,刷屏朋友圈!
    因手繪醫囑以公雞開頭而太陽和標籤下的小圓圈看上去像是雞蛋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王醫生為什麼要畫這幅醫囑?這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故事? 八旬病患身患糖尿病20餘年看不懂醫囑讓王醫生犯了難這幅手繪醫囑,是王醫生為他的一位老年病患陳阿公準備的。陳阿公今年83歲,身患糖尿病已20餘年,並患有嚴重糖尿病足,腳部潰爛。自王醫生2018年被派駐三門縣人民醫院醫共體港南分院起,陳阿公就成了王醫生重點關注的病患。
  • 紅棗 時鐘 飯碗……四川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這兩天,四川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一名醫生,為當地不識字老人畫的一張手繪醫囑圖,在網上刷屏。渠縣琅琊鎮官倉村村民 聶緒春:早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中午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晚上看到這張圖就按照這樣拿。比如說,這是中午的,就是這樣拿的。 聶緒春老人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20多年的肺氣腫,子女不在身邊。
  • 暖心醫生手繪公雞下蛋圖提醒老人吃藥
    近日,浙江台州三門縣人民醫院醫生王友帆的手繪醫囑走紅:公雞、太陽和月亮分別代表早晨、中午、晚上,空藥盒和下方的圈圈代表每種藥要吃的顆數。這幅手繪醫囑被網友稱為「公雞下蛋圖」,是王醫生特意為他的一位不識字的老年病患準備的。
  • 「棗、鍾、碗」一看就懂,達州渠縣一名醫生手繪醫囑教老人服藥
    四川在線記者 袁城霖12月22日清晨,達州市渠縣琅琊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醫生李靖又進村了,到官倉村留守老人家中挨家挨戶詢問老人的「老年病」病情,叮囑他們一定要按時吃藥。為不讓老人忘記吃藥時間和劑量,他手繪了一幅畫,貼在老人家裡牆壁的顯眼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