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20日訊 每個家庭都有舊衣物,扔了可惜,留了又佔地方,如何更好地「廢物」利用呢?昨天,沙北社區「人文衣創」公益項目組再次舉辦手工製作活動,引導居民們變廢為寶,用舊床單做杯墊、舊呢制大衣做鞋墊等,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學習。
沙北社區成立於4年前的志願者組織錦帆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去年推出「人文衣創」——社區「環保+」公益發展項目,引導居民變廢為寶。
「人文衣創」項目組主要是在社區推廣舊衣物的改造,在環保基礎上融入人文因素、藝術價值和社會效益。該項目組在沙北社區建立「舊愛坊」,由專業的社工及志願者為居民傳授舊衣物再改造的技藝。
該項目組分兒童組、老年組、殘疾人組以及創業組,自推出以來已舉辦活動近20次,「舊愛坊」已成為舊衣物改造的課堂,許多居民尤其是兒童與殘疾人等,從零開始學習縫紉技術,再繼續「深造」學習改制舊衣物。
昨天的手工製作活動,10多名老年人學習的是舊床單做杯墊。他們在志願者的引導下,先將舊床單剪成長條,然後兩人一組編織成辮子狀,接著一圈一圈繞起來,最後用針線一縫,一塊杯墊就出來了。
而在之前的活動中,殘疾人從學習使用電動縫紉機開始,到將舊床單改制成枕套;孩子們將色彩鮮豔的舊衣服,製作成一塊塊布貼畫;家庭主婦們則將舊的呢制大衣剪出一雙雙鞋墊,給家裡的親人們腳下「添暖」。
社區古稀老太範美霞是「人文衣創」項目最積極的參與者,她告訴記者,自從社區志願者組織該活動後,她每次都來參加。家裡的舊衣物太多了,擱置在那裡佔地方,學習了這些方法後,她回家翻出來進行改制,既有樂趣,又充實了退休生活。將改造出來的杯墊、購物袋等送給親友鄰居,大家都說一聲「謝謝」呢。通訊員 沈鈞平 記者 劉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