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30位著名詩人概述

2020-12-21 柳老師送乾貨

中國古代30位著名詩人概述

(1)陶淵明——先做幾年小官,後辭官隱居——田園風光,平常生活——樸素真摯,悠然衝淡

人生經歷:陶淵明(365—427),東晉末年詩人。一名潛,字元亮,私諡「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出生於一個沒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過太守,父親早死。曾幾度出仕,擔任過江州祭酒、彭澤令等小官職。自覺深受羈縛,後堅決脫離官場,歸隱田園,直到病故。

思想內容:田園生活是陶詩的重要題材。作品主要表現他對汙濁現實的厭煩、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作為勞動者的喜悅,如《歸園田居》組詩的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和第三首《種豆南山下》。還有的詩寫他的社會理想,如《桃花源詩》。

藝術特點:語言樸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摯自然,意境優美,情致悠然衝淡。

(2)駱賓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業,懷才不遇——擅長鋪陳,圓熟流轉

人生經歷:駱賓王(約638—?),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駱賓王和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號稱「初唐四傑」。7歲能詩,有「神童」之稱。父死後,早年生活貧困。仕途上歷經挫折和失敗,後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駱賓王參與其中。兵敗,駱下落不明。

思想內容:曾久戍邊城,寫了不少邊塞詩,抒寫立功邊塞的豪情壯志,或寫邊塞生活的親切見聞。而《詠蟬》,則借蟬自喻,抒發懷才不遇的憤懣,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藝術特點:五律工整精練,尤擅七言長歌,排比鋪陳,圓熟流轉,或被譽為「絕唱」。

(3)王勃——少時家貧,出仕廢官——懷鄉送友——意境開闊,清新質樸

人生經歷:王勃(約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學家,「初唐四傑」之一。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青年時代就迫於家貧,道未成而受祿。出仕以後,又兩次因事廢官,一生處於下位。最後溺水,受驚而死。

思想內容:王勃的詩多為五言律詩和絕句,其中寫離別懷鄉之作較為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寫離別之情,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相慰勉,意境開闊,一掃惜別傷離的低沉氣息,為唐人送別詩之名作。《別薛華》《重別薛華》等五律都以感情真摯動人。《山中》《臨江二首》等五言絕句,則通過寫景抒發深沉的懷鄉之情。明代胡應麟認為王勃的五律「興象婉然,氣骨蒼然……究其才力,自是唐人開山祖」。

藝術特點:所作詩意境開闊,清新流暢,質樸自然,是新舊詩風過渡的標誌。

(4)陳子昂——慷慨任俠,株連下獄——憂國憂民,生不逢時——激情奔放,剛健質樸

人生經歷:陳子昂(659—700),字伯玉,唐代文學家,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青少年時輕財好施,慷慨任俠。舉進士,以上書論政得到武后重視,授麟臺正字。後遷右拾遺。曾隨武攸宜擊契丹,對邊防頗有些遠見。後解職回鄉,為縣令段簡迫害,冤死獄中。

思想內容:其邊塞詩表現洞察國家安危的遠見,關懷人民疾苦的熱情。既有對將帥無能、統治者窮兵黷武的憤慨,又有對邊塞將士的愛國熱情遭到壓抑的深切同情。感懷詩多表現生不逢時、美好理想無法實現的深沉苦悶。

藝術特點: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同時存在。現實主義的作品,有的敘事慷慨沉痛,有的還兼有政論鋒芒。那些偏於抒發理想之作,有的寄興幽婉,有的又激情奔放。陳子昂是唐詩革新的前驅者。其詩思想進步充實,語言剛健質樸,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

(5)王維——身陷叛軍,皈依佛門——前期積極,後期求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人生經歷:王維(約701—761),字摩詰,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原籍祁(今屬山西),父輩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開元進士。曾奉使出塞,回朝後累官至給事中。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受偽職。亂平,受降官處分,後官至尚書右丞。其名字取自維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

思想內容:前期詩歌表現出一種政治理想,積極入世精神。詩豪壯雄闊,內容充實。後期著意表現大自然之美。

藝術特點: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描寫景物優美,精工刻畫;意境動人,渾然完整,語言高度清新洗鍊,樸素中有潤澤華採。

(6)孟浩然——應試落第,歸隱山林——寄情田園,尋求歸隱——清遠空淡,韻味深長

人生經歷:孟浩然(689—740),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人。早年隱居鹿門山,四十歲入長安應進士考落第,失意東歸,自洛陽東遊吳越,詩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張九齡出鎮荊州,引為從事,後病卒。他是不甘隱淪而以隱淪終老的詩人。

思想內容:其山水田園詩,主要反映隱居生活,描寫山水田園風景。內容並不豐富。

藝術特點:清遠空淡,韻味深長,往往以自然清朗的格調表達深長意韻,以白描手法寫景抒懷,給人一種清純之美。語言樸實無華,平淡、自然。

(7)高適——潦倒失意,轉任武職——邊塞徵戰,建功立業——雄厚豪健,悲壯渾樸

人生經歷:高適(約700—765),字達夫,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少孤貧,潦倒失意,長期客居梁宋,以耕釣為業。又北遊燕趙,南下寓於淇上。後中有道科,授封丘尉。後棄官入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府為掌書記。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西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病逝。

思想內容:邊塞詩人。其作品有許多同情人民生活、體現強烈的報國願望和建功立業的思想。側重於表現戰鬥的激烈、艱苦和對士卒的同情,大大豐富了邊塞詩的題材。與岑參齊名,世稱「高岑」。

藝術特點:風格雄厚豪健,悲壯渾樸。

(8)王之渙——遭人誣陷,漫遊中原——邊塞徵戰——氣勢雄渾,意境開闊,韻調優美

人生經歷:王之渙(公元688—742),盛唐邊塞詩人,字季凌,晉陽(今山西太原)人。開元初,任冀州衡水縣主簿,被人誣陷,去官,此後漫遊15年,足跡遍及黃河南北。晚年補文安縣尉,死於任所。為人豪放,常擊劍。

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尤長於邊塞詩。作品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曾與高適、王昌齡相唱和。七絕《涼州詞》、五絕《登鸛雀樓》,都寫得氣勢雄渾,意境開闊,韻調優美,是唐人絕句中的上乘之作。王之渙詩今僅存6首。

(9)王昌齡——早年貧賤,後遭貶謫——邊塞徵戰,徵夫思婦——意境雄渾,語言蘊藉,和諧婉轉

人生經歷:王昌齡(?—約756),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早年貧賤,困於農耕,年近不惑,始中進士。初任秘書省校書郎,改汜水尉,因事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再遷江寧丞。被貶謫龍標尉。安史之亂起,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思想內容:邊塞詩人。表現自己對國家命運的關心,歌頌將士們慷慨悲壯的精神,反映戰爭的艱苦和戰士們的情緒及思婦的思親之情。還寫了一部分宮怨詩。

藝術特點:善於融合情景,意境雄渾開闊,情調激越悲涼。善於捕捉典型情景,善於概括和想像。語言圓潤蘊藉,音調和諧婉轉,民歌氣息很濃。

(10)李白——供奉翰林,漫遊各地,晚年漂泊——揭露黑暗,懷才不遇,嚮往自由——意境壯闊,想像奇特,真率自然,清新飄逸

人生經歷: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生於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屬四川省江油)青蓮鄉。唐玄宗時供奉翰林。後賜金放還,漫遊各地。安史之亂中,曾入永王李璘府,因璘敗以「附逆」罪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

思想內容:浪漫主義詩人。深刻尖銳地揭露朝廷的黑暗和統治者的荒淫,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和痛苦,表現對理想的嚮往和追求,體現剛正不屈的鬥爭精神。充滿火一樣的熱情和美好的理想,主觀感情強烈,個性特徵鮮明,嚮往人生自由,追求個性解放。

藝術特點:往往給人開闊壯美的意境,給人一種積極奮進的勇氣,也給人激動心胸的鼓舞。廣泛採用民間神話傳說,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比喻、大膽的誇張,使詩歌洋溢著濃厚的浪漫情調,構成奇幻無窮、色彩斑斕的藝術世界。語言往往衝口而出、真率自然、渾然天成,清新飄逸。

(11)岑參——邊塞任職——邊塞徵戰,風光奇異,慷慨報國——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語言豪邁

人生經歷:岑參(約公元715—770),江陵(今屬湖北)人。少時讀書於嵩山,後遊京洛河朔。天寶三年進士及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後赴安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復赴北庭封常清幕府任職。對邊塞生活深有體驗。肅宗時拜右補闕。長安收復後,轉起居舍人,因上書指斥權佞,出為虢州長史。代宗時入蜀,兩任嘉州刺史。罷官後客居成都。

思想內容:邊塞詩人。展現邊塞奇異風光,歌頌戰士的英雄氣概,抒發個人的抱負與情緒,構成了他邊塞詩的主體。以慷慨報國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為基本特徵。

藝術特點:富有浪漫主義的特色——氣勢雄偉,想像豐富,色彩瑰麗,熱情奔放。語言新奇俊逸,豪邁挺拔。

(12)杜甫——早年漫遊,科場失利,身陷叛軍,晚年漂泊——憂國憂民,揭露黑暗,同情百姓——意境壯闊,沉鬱頓挫

人生經歷: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陽,遷居鞏縣(今屬河南)。早年南遊吳越,北遊齊趙,裘馬輕狂而科場失利,未能考中進士。後入長安,困頓十年,以獻三大禮賦,始博得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亂起,為叛軍所俘,脫險後赴鳳翔,麻鞋見天子,被任命左拾遺,又貶為華州司功參軍。後棄官西行,客秦州,寓同谷,入蜀定居成都浣花草堂。嚴武鎮蜀,薦授檢校工部員外郎。後攜家出蜀,漂泊鄂湘,死於舟中。

思想內容:盛唐現實主義詩人。真實反映人民疾苦,表達對廣大人民的同情和關懷;揭露批判統治集團的腐敗、昏暗;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描寫和表現個人親情以及朋友情誼,往往和自己的憂時傷世之感緊緊結合在一起;描寫祖國河山和自然景物;表現對生活的熱愛,特別是一些寄情寫景詩,有的滲透著詩人的愛國之情,是內在情感的折射。

藝術特點:善於從生活中選擇和提煉典型事件,真實客觀地反映現實,深刻地揭示生活本質;善於把個人和家庭的遭遇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現實而深刻;在描寫事物時體察事物特徵非常細緻,能鮮明地展示事物特徵。語言豐富多彩,雅俗共賞,善於學習前人和民間語言而錘鍊出優美的詩歌語言,自然而平易。風格沉鬱頓挫。

(13)韓愈——三歲喪父,國子博士,後遭貶謫——遭貶情緒,懷才不遇——好發議論,古樸蒼勁,奇崛險怪

人生經歷:韓愈(公元768—824),字退之,郡望昌黎(今屬河北),籍貫河陽(今河南孟縣)。三歲喪父,由兄嫂撫養成人。貞元進士,入朝任監察御史,以事貶陽山令。憲宗朝還京官國子博士。改河南令,歷官至太子右庶子。隨裴度徵淮西平叛有功,遷刑部侍郎。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貶為潮州刺史。穆宗朝調任吏部侍郎。病逝長安。

思想內容:其詩歌前期對現實有一定的關懷,反映藩鎮兵將叛亂的歷史事情,對人民疾苦也有所接觸。許多詠懷詩、贈答詩抒發了自己和朋友們懷才不遇或遭受貶謫的牢騷憤懣。

藝術特點:前期表現了雄才博學、好發議論、格調拗折。後期向奇崛險怪的方面發展。語言古樸蒼勁,奇崛險怪。

(14)韋應物——貴胄出身,晚年閒居——寄情田園,潔身自好——高雅閒淡,清新自然

人生經歷:韋應物(約公元737—約791),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系貴胄出身,少年時以三衛郎事玄宗。後入太學,折節讀書。代宗朝入仕途,為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蘇州刺史,罷官後,閒居蘇州,直至終年。

思想內容:田園山水詩人。不僅僅是寄託潔身自好、樂天知命的思想,而且還流露出對農民勞苦的關懷。

藝術特點:更接近勞動人民的感情,生活氣息也比較濃厚。高雅閒淡,自成一體。語言精練而近於自然。

(15)元稹——少年喪父,中年遭貶——百姓疾苦,治國安邦——平淺明快,鋪敘曲折,刻畫真切

人生經歷:元稹(公元779—831),字微之。洛陽(今屬河南)人。8歲喪父,少經貧賤。舉貞元九年明經科、十九年書判拔萃科,曾任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遭貶斥。後官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思想內容:元稹的創作,以詩成就最大。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動倡導者。元稹的樂府詩是針對現實政治而寫的,他所涉及的面很廣,內容龐雜,既有對安史之亂以來社會變遷的反思,對百姓疾苦的同情,也有儒家禮樂治國思想和大漢族主義。它反映了士大夫對國家命運的憂患意識,而這種意識又同儒家所謂「正禮作樂而天下治」、規勸君主以整頓倫理綱常為治國之本的思想密切相連。

藝術特點:其詩學杜而能變杜,並於平淺明快中呈麗絕華美,色彩濃烈,鋪敘曲折,細節刻畫真切動人,比興手法富於情趣。

(16)白居易——遭貶江州——關注民生,同情百姓——敘議結合,語言通俗

人生經歷: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唐德宗朝進士,元和三年任左拾遺,後貶江州(今屬江西)司馬,又為杭州、蘇州刺史。晚居洛陽,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

思想內容:現實主義詩人。自己將作品分為四類:諷喻、閒適、感傷、雜律。以諷喻詩價值最高。諷喻詩多揭露統治者的奢侈生活,表現尖銳的社會對立和社會矛盾,反映繁重的賦稅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藝術特點: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批判性,主題專一明確,運用外貌和心理等細節刻畫來塑造人物形象,對比鮮明、敘事和議論結合。語言通俗、平易。

(17)劉禹錫——主張革新,後遭貶謫——宦海沉浮,諷刺權貴——或開朗流暢,或含蓄雋永

人生經歷: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中期文學家、哲學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被貶為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

思想內容:抒發自己身世遭遇的憤懣和痛苦,有的直接諷刺了當朝的權貴。樂府詩表現勞動人民生活和地方風物。

藝術特點:作品中表現他的樸素唯物論思想。開朗流暢,含蓄婉轉。語言含蓄雋永,有的頗具口語特色。

(18)柳宗元——主張革新,後遭貶謫——宦海沉浮,離鄉去國——描繪細緻,語言平淡

人生經歷:柳宗元(公元773—819),字子厚,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貞元年間進士及第復中博學鴻詞,授校書郎。調藍田尉,升監察御史裡行。順宗即位,任禮部員外郎,參與政治革新。不久憲宗繼位,廢新政,打擊革新派。被貶為永州司馬,十年後召還長安,復出為柳州刺史。病逝於柳州。與韓愈發起古文運動,為一代古文大家,世稱「韓柳」。

思想內容:多抒發自己悲憤抑鬱和離鄉去國的情思。也有體現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剝削者的憎恨。

藝術特點:善用比喻。山水詩情致深沉委婉,描繪細緻簡潔,儘管情景各有不同,但處處顯示出他清峻高潔的性格,同時也往往流露出被貶遠荒的幽憤。語言淡泊,幽峭明淨。

(19)李賀——因避父諱,不得進士——懷才不遇——奇崛峻峭,穠麗悽清

人生經歷:李賀(公元790—816),字長吉,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陽)人。郡望隴西,家居福昌之昌谷,因稱李昌谷。其父名晉肅,「晉」「進」同音,故因避父諱不得考進士,僅曾官奉禮郎,憤懣不得志。

思想內容:浪漫主義詩人。發洩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與牢騷,表現自己的遠大抱負和無情現實之間的尖銳矛盾。他的一些非現實的幻想詩,則是在憎恨現實、無力改變現實,轉而厭棄現實的情緒支配下創造出來的。他的邊塞詩積極健康。

藝術特點:繼承了楚辭九歌、南朝樂府神弦歌的傳統,並受李白浪漫主義精神的直接啟發,用奇特的想像、濃重的色彩、富於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他「哀憤孤寂之思」,使他的詩歌形成一種奇崛峻峭、穠麗悽清的浪漫主義風格。語言富有象徵性,精彩絕豔。

(20)李商隱——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憂鬱感傷,感嘆淪落——深情綿邈,綺麗精工

人生經歷:李商隱(約公元813—約858),唐朝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

思想內容:前期表現政治抱負和揭露社會現實,借詠史曲折地對政治問題發表意見。後期更多地用憂鬱感傷的調子,感嘆個人的淪落、世運的衰微。他的愛情詩交織著對愛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絕望的種種複雜心情。

藝術特點:繼承了杜甫七律錘鍊謹嚴、沉鬱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梁詩的濃豔色彩、李賀詩的幻想像徵手法,形成了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善用神話點染意境。語言綺麗精工。

(21)杜牧——恃才自負,仕途不順——懷才不遇,愛國憂民——詞採清麗,畫面鮮明

人生經歷:杜牧(公元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文宗大和時中進士後,曾為黃、池、睦諸州刺史,也在朝中做過司勳員外郎,中書舍人等官。杜牧早年即以經邦濟世之才略自負。慷慨激昂,好談軍事。立朝剛直不阿,敢於論列大事,指陳時弊。政治上不失為有識見、有膽量的進步人士,但一生仕途並不得意,始終未能施展抱負。

思想內容:表現愛國憂民的思想,借歷史題材諷刺統治者的驕奢荒淫,表現個人潦倒失意的感傷。

藝術特點:詞採清麗,畫面鮮明,風調悠揚,語言清麗。

(22)李煜——南唐後主,階下囚——宮廷生活,亡國之痛——意境深遠,語言清新

人生經歷:李煜(公元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李璟第六子,961年即位,史稱南唐後主。即位後對宋稱臣納貢,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則窮奢極欲。975年,宋軍破金陵,他肉袒出降,雖封作違令侯,實已淪為階下囚,後被毒死。他精於書畫,諳於音律,工於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

思想內容與藝術特點: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後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

(23)柳永——落拓不羈,終身潦倒——歌伎生活,羈旅行役——語言通俗,音律諧婉

人生經歷:柳永(?—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七、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

思想內容: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

藝術特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對宋詞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24)歐陽修——四歲喪父,後中進士,後遭貶謫——關注民生——自然流暢,風格清新

人生經歷:歐陽修(公元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四歲喪父,家境很貧窮,母親用荻稈畫地教他識字。二十三歲中進士後,在西崑派文人、西京留守錢惟演的幕府裡,開始和尹洙、梅堯臣等互為師友,唱和詩歌並提倡古文,逐漸成為著名文學家和文壇領袖。他一生做過朝廷和地方的許多官職,也是北宋中葉重要的政治人物。

思想內容:部分詩歌,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現實意義較強。詩中較多的是抒寫個人生活情緒以及親朋間題贈應和的作品,思想內容較貧弱。

藝術特點:吸收韓愈詩歌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語言自然流暢、風格清新而不流於柔靡。

(25)王安石——主張革新,辭官退居——關注民生,抒發性情——長於說理,精於修辭

人生經歷:王安石(公元1021—1086),字介甫,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宋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後,曾任地方官。神宗時為宰相,創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地主的反對。後辭官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他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文學成就頗高,影響甚巨。

思想內容:王安石的詩也和散文一樣,具有充實的政治內容,十分鮮明的傾向性。在他長期做地方官時,就有不少詩篇,表現出對人民的同情,對社會前途的憂慮,以及對傳統思想的反抗,充分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王安石晚年罷相隱居後,生活和心情的變化,引起了詩風的變化,創作了較多的描寫湖光山色的小詩,也更多地注意對詩歌藝術的錘鍊。

藝術特點:其詩長於說理,精於修辭。詞雖不多,風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別具一格。

(26)蘇軾——外任杭州,再貶黃州,又貶嶺南——抒發性情,歌詠自然——豪邁奔放,清新自然

人生經歷:蘇軾(公元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追諡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

思想內容:曾寫出一些反映民間疾苦、譴責官吏貪鄙、關心國家命運的作品。少數詩篇,表現詩人要求為國破敵的雄心。在蘇詩裡數量最多對後人影響最大的是許多抒發個人情感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蘇軾的詞有更大的藝術創造性,它進一步衝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舊框子,擴大詞的題材,提升詞的意境,把散文革新運動擴展到詞的領域裡去。舉凡懷古、感舊、記遊、說理等向來為詩人所慣用的題材,他都可以用詞來表達,這就使詞擺脫了僅作為樂曲的歌詞而存在的狀態,成為可以獨立發展的新詩體。

藝術特點:其詩清新豪邁,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豪邁奔放的感情,坦率開朗的胸懷,是蘇詩蘇詞浪漫主義的基調。

(27)陸遊——生於戰亂,後遭貶黜——恢復中原,關注民生——想像瑰麗,精練自然

人生經歷:陸遊(公元1125—1210),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當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的薰陶。紹興中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投身軍旅生活。後官至寶章閣待制。

思想內容:傑出的愛國詩人,一生以詩文為武器,抒寫抗敵禦侮、恢復中原的激越情懷和有志難展的憂憤。還寫了大量同情勞動人民疾苦的詩篇。另有一部分詩歌熱烈地歌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流露出親切淳厚而真摯的感情。

藝術特點:概括性和抒情性很強,而故事性則比較薄弱。由於對理想的熱烈追求,陸遊的詩有豐富而瑰麗的想像,有奇特的誇張,富於浪漫主義色彩。語言曉暢平易,精練自然,所謂「清空一氣,明白如話」「無一語不天成」。他的詞風也以雄放悲慨為主,兼有柔婉清逸之美。前人謂其流麗處似秦觀,雄放處似蘇軾。

(28)辛棄疾——堅持抗金,多受排擠——恢復中原,壯志難酬——慷慨悲壯,筆力雄厚

人生經歷:辛棄疾(公元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於金兵統治的淪陷區。二十一歲時,率領兩千多人起義,投歸耿京領導的農民起義軍。耿京被害後,帶兵回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安撫使等職。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並做了不懈的努力和大量的準備,受到南宋主和派的多次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

思想內容:是兩宋詞人中詞作最多的作家,共有六百多首,不少詞作以國家、民族的現實問題為題材,抒發慷慨激昂的愛國之情,表現堅持抗戰的決心,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屈辱投降進行嘲諷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藝術特點: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並稱「蘇辛」。

(29)李清照——早年優裕,晚境悲涼——抒寫自然,傷時感世——清麗優美、典雅情致

人生經歷:李清照(公元1084—1155),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親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李清照的一生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她的詞作也隨著她生活的變化而變化著。早期生活優裕,與明誠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後期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

思想內容:早期作品主要是對大自然的描繪,對真摯愛情的抒發,多寫其悠閒生活;南渡後,悲傷於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臨著民族的災難,其作品多傷時感世,悼亡思鄉,沉鬱感傷。

藝術特點: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

(30)馬致遠——半世蹉跎,歸隱山林——懷才不遇,遁世之情——意境優美,語言凝練

人生經歷:馬致遠(約公元1250—1321至1324間),大都(今北京)人,元戲曲作家、散曲家。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官吏,懷才不遇,半世蹉跎,晚年隱居林下過著閒適的生活。

思想內容:多局限於抒發懷才不遇的悲哀,宣揚消極遁世的情緒。

藝術特點:他的散曲描繪景物,意境優美,語言凝練,流暢自然。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詩人雅號由來
    關於古代詩人的稱譽我們往往看到現在有些什麼名人,因為自己寫了幾句詩,通過結識到幾位名人,發表了,於是給自己標上了一個稱號,到處顯擺,這種做法總覺得有些不妥,起碼給人的印象是素質太差因為過去一些詩人的稱譽是大眾給的,在民間流傳經久不息。而他們本人也不會因有些才氣到處標榜自己。況且,這些稱號也都是有來由的!我們經常看到古代詩人一些美號,什麼「詩仙」、「詩聖」「詩魔」之類,這些東西其實並不是詩人自己本身起的名,而是他人給的。
  • 中國十大古代著名畫家排名 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有哪些
    畫家是指專門從事繪畫創作和研究的繪畫藝術工作者,而中國古代畫家的畫瀟灑飄逸,注重神韻,他們的畫有時寄託了深厚的情感,有時則在畫中表達了內心的悽涼,那麼中國古代著名的畫家有哪些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他們吧。
  • 巾幗不讓鬚眉,原來中國古代有這麼多女詩人青史留名
    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女性詩人?恐怕我們誰也說不清。有一些是名氣比較大,廣為人們所知,比如唐代四大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魚玄機。宋代四大女詞人李清照、朱淑真、張玉娘、吳淑姬。文學史上公認的第一位女詩人許穆夫人,朱熹考證的第一位女性詩人莊姜。
  • 古代著名詩人為什麼大多數被貶才能創出傳世名篇?
    大凡古代著名的詩人,我們所說的著名,就是非風花雪月,能夠傳世名篇的。這些詩人的道路一般都是兩種,這兩種也都是在哲學上有所感悟。
  • 中華傳統國學之古代著名詩人二
    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有《陶淵明集》。
  •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愛國詩人,也是第一位以文學著名作家,他是誰!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
  • 海南詩友追思著名詩人余光中
    海南詩友追思著名詩人余光中 2017-12-18 10:01: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20多位全國著名詩人 10場主題活動
    1月5日(星期六)上午從9:30開始,詩人們將分別在金城講堂、高校、書城、演播廳等處閃亮登場,用各自的方式為「寫一首情詩給蘭州」發聲。   下文詳細列出的10場詩歌交流活動,將為蘭州奉獻各具特色的開年文化大餐,廣大詩友和讀者可以自助「點菜」,就關注的詩人和話題參與交流互動。
  • 常識積累:中國古代詩人別稱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作品有《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 著名詩人雷平陽領銜,2020雲南詩歌年度盛宴溫暖人心
    12月26日,昆明蓮花池庭院劇場人聲鼎沸,氣氛熱烈,大型詩會「一聲長嘯:向60後詩人致敬」隆重舉行。由中國當代著名詩人雷平陽領銜的「雲南60後詩人叢書」作者,與本土120餘位作家、詩人及文學愛好者一道,共享2020年末這道壓軸的「文化盛宴」。
  • 與君歡喜城,暖色浮餘生:盤點歷史上著名的夫妻詩人
    在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對夫妻詩人,他們一起吟詩作對,琴瑟和鳴,留下了千古佳話。一起來看一下。一:秦嘉和徐淑。秦嘉和徐淑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古今第一夫妻詩人」。由於有著共同的理想和愛好,二人婚後感情篤和,難捨難分。
  • 當代著名詩人 葉延濱
    著名詩人葉延濱 葉延濱,當代著名詩人,現任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1969年到延安插隊。1978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期間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近代中國史,被尊稱為「先生」的十位著名女性
    冰心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詩人、翻譯家,她歌頌母愛,童真,自然。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聖的人」。她的代表作品有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小桔燈》等。
  •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
    中國古代十大才女(一)武則天 (唐) 中國女皇(624~705)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為武周聖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後改名武曌(zhào),取意「日月當空」。她在輔助朝政30年後,親臨帝位。(二)柳如是(清) 秦淮八豔(1618~1664)柳如是,女詩人,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 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中:"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與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陳圓圓同稱"秦淮八豔"。
  •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詩人
    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10位詩人,你會選擇哪10個?來聽聽小仙的想法吧!首先,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弄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詩歌?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為中國古代的詩歌創作開闢了一片新天地。屈原傳世的作品只有二十多篇,然而很羞愧的是,就是這二十篇,小仙能背誦的僅僅只有《橘頌》和《國殤》而已……所以,No.2:屈原。
  • 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中國十大現代傑出人物事跡
    對中國貢獻巨大的人物、中國現代著名人物30個、影響當代中國50位名人、中國十大著名人物、中國近代100名名人、中國現代傑出人物事跡、中國現代50個傑出人物、近代中國十大影響人物;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zhi
  • 古代有三大詩人,李白是詩人,杜甫是詩人,還有一個「詩奴」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97,閱讀約2分鐘在古代,有很多詩人因為性格或創作風格不同而被後人戲稱。比如,李白的詩清雅,被稱為「詩仙」。杜甫的詩以清雅著稱,被稱為「詩聖」。此外,還有一個「詩奴」。你知道這是誰的意思嗎?
  • 茶史:古代著名的「茶痴」
    在我國歷史上對於茶葉的愛慕到痴的境界的歷史名人便有很多,今日就為大家介紹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1、盧仝    皮日休,晚唐著名文學家,精通茶事,善寫茶詩,他自製了一套精美的「襲美茶具」,寫過《茶中雜詠·煮茶》: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
  • 全面概述古代玉器紋飾知識點
    中國古代各歷史時期的玉器紋飾各有特色之處。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概述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玉器紋飾特點,通過這些知識點綜述,使您對各種古玉紋飾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一、龍紋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龍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 唐宋時期最著名的五位李姓詩人和詞人,第一名當之無愧
    唐宋時期是中國古典文化發展的一個高峰,唐詩、宋詞分別代表了當時最高的文學水平,在唐宋之際,誕生了數不勝數的著名詩人和詞人,那麼,那個時期姓李的著名詩人、詞人有哪些呢?1、李白:這位仁兄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陌生吧,他完全可以稱得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