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區最易上演雨季看海的地方:3所高校交匯地,當年蹚水走過

2020-12-11 喵星人日誌

武漢的城市環境,以水為特色,城區範圍內江河湖泊眾多,水網密布,臨水而居的場所比比皆是。豐富的水資源給城市的發展帶來無窮活力,但同樣因為雨水泛濫也給城市帶來一定困擾,尤其是每年雨季,城市的內澇問題總是造成「到武漢看海」的窘況。比如洪山區就有一條最容易上演雨季看海的街道路段,它周圍匯集3所高校,雨季內澇嚴重,積水堆在道路上形成一片「汪洋」,常常淹過校大門,學生都要蹚水走過,這個地方就是雄楚大道小何西村段。

地勢拖累,最容易上演雨季看海的地方

雄楚大道小何西村這段馬路,除了是當年應屆生租房的熱門區域外,也是很多職場菜鳥起步的地方,而它之所以又成為城區內雨季最容易看海的地方,完全是因為地形地勢導致。簡單來說,東西走向的雄楚大道,在過了楚康路到達小何西村的這段馬路,中間的地勢是呈逐漸抬升趨勢的,導致楚康路以西地勢低,而小何西村以東地勢陡然增高。這種情況在平時看不出毛病,但一到了雨季,尤其是武漢的持續大雨季裡,馬路上積水倒灌,整個小何西村以東的雨水都向西邊流,而交通學校、旅遊學校和湖大職業學院這塊地勢低的路段自然就積蓄了大量雨水。積水源源不斷流來,下水道排洩流量有限,於是很快匯集,大面積積水很快形成,並逐漸增多。

積水形成的原因,有好幾點,無非是城市基礎設施,尤其下水道的建設標準沒有提上來,未考慮超長情況,導致最大排洩量不足,直接造成積水。其次也和天氣有關,畢竟瞬時強降雨等極端天氣確實少見。另外,也要考慮下水道年久失修的問題,在雨季堵塞,這時候即便很小的降雨也會造成內澇。綜合來看,雄楚大街本就是一條老交通主幹道,且雨季積水內澇不是局部地段,而是多處地段,相信很多本地土著都明白。

(參考用圖,侵權聯絡刪)

高校匯聚,看海季節難忘的蹚水出入往事

積水就積水,內澇就內澇,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在極端降雨天氣下,城市出現內澇現象非常普遍,可雄楚大道這一段馬路之所以受人關注,與附近高密度居住的人群有關。具體來說,有兩大群體最難以忍受積水和內澇,他們是租住在附近的上班族和幾所高校的學生。上班族每天都要上下班,無論自駕還是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必然要從雄楚大道走,極端天氣一來,路面一片汪洋,上班遲到,引發連鎖反應,看海顯得很悲壯,實是無奈心酸之感。

另一面,積水內澇受影響的是學生,他們本來可以無憂無慮生活在校園裡,但內澇嚴重,積水直接淹過校大門,淹到學校裡,往返唯一的宿舍和食堂等地方都要蹚水,受影響的同時也會有一些好奇。要麼不出宿舍樓,要出去就會引發各種活動,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裡,學生總是詩意滿滿,豪情滿懷,看著一望無際的積水,難免會心生感慨,謂之「看海」。這種看海是好奇的,也是調侃的,偶爾蹚水出行,也是歡喜得很。

(參考用圖,侵權聯絡刪)

街道看海,多樣玩水感嘆高手在民間

一條雄楚大道,出行全在馬路兩側。一般情況下,遇上這種看海的時候,是不建議外出的,不過,哪能要求每一個人呢,尤其是生活在附近的人。在街道看海的日子裡,很多人依舊是該吃吃該喝喝,該上班上班,該做小生意做小生意。看海的窘迫可以打斷馬路運行,但生活仍然得繼續,於是在水深快要到達膝蓋的馬路上,經常可以看到挽起袖子和褲腿的人來來往往,掀起一陣小浪花。

與行人相比,機動車通行的狀況更加盛大。一般小車不敢走,大多會繞行,只有底盤超高的公交車無所畏懼,它們也常常排隊通行,一車打頭陣,開進汪洋裡,劈波斬浪,壓著水流向兩邊極速流去,看著有幾分衝鋒舟的感覺,非常過癮。當然,也有狠多不知深淺的小車強行通過,結果不是半途熄火逃命,就是車牌丟在水裡,這也讓很多小販嗅出商機,在水深下降的時候專門在一旁做職業撿車牌的。

(參考用圖,侵權聯絡刪)

小編2012年到武漢讀書,學校在雄楚大道小何西村向東的幾站路上,因為對附近比較熟悉,在雨季很少出校門,即便乘坐公交車也會繞道走虎泉。2013年的夏天,小何西村附近又出現了一次大的內澇積水,據說還出現過乘衝鋒舟的人,估計是以訛傳訛,不足為信,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雄楚大道上的內澇問題真的很嚴重。後來的幾年,雄楚大道上又開始建設全程的高架橋,在施工過程中相應提升了城市排水系統的排洩能力,希望可以根本解決問題。

相關焦點

  • 「雨汙分流」收尾,雨季難再「看海」!
    「雨汙分流」收尾,雨季難再「看海」!待工程全部完工後,城區大雨過後「看海」的問題將得到解決。松山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儘早完成工程建設,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施工人員加班加點全力以赴搶抓工期,松山區南城區、新城雨汙分流和易澇點治理工程已經基本進入收尾階段。目前,全寧街施工路段已經全部完工,工作人員正在路面施劃標線;松州路、松山大街正在實施路面鋪油作業。
  • 武漢城區聯繫最緊密高校后街:兩所大學共用,圍牆開扇小門出入
    武漢的高校數量名列全國前茅,中心城區高校園區面積巨大,尤其是排名前幾的幾所知名學校,其校區面積基本上就佔了整座城市面積的好幾分之一。大面積規劃的高校園區使得城市綜合環境指數直線上升,各高校園區之間的銜接也順風順水,比如在洪山區就有這樣兩所高校,他們擁有一條共用的后街,后街兩邊分屬不同學校範圍,且中間圍牆上還開了一扇小門,方便師生往來。這樣一條后街可謂是武漢高校圈裡聯繫最緊密的街道了,它就是位於華師內部桂元路近理工大馬房山校區東區東宿舍附近的那一段后街。
  • 夏天又到,往年壯觀的武漢市區「看海」畫面,今年為什麼沒有出現?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下遊,除少數山丘和湖塘外,武漢市區一般地面標高在20~ 24m,部分地區地勢低於長江多年平均洪水位23.87m。在梅雨季節,長江流域降水集中、降水量增多,長江中下遊水位迅速上漲,武漢城區雨水主要通過排澇泵站抽排出江。
  • 武漢城區最適合唱歌露天舞臺:位於光谷步行街,當年放肆青春之地
    武漢的故事,很多是寫在紙上和書上,也有帶在旅行襁褓裡,也有記在低調的曲子裡。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留在武漢和離開武漢的過程像是一首歌,像極了那些年不間斷的青春記憶。武漢有音樂學院,也有很多高校開設了藝術類專業,這種土壤滋養了很多創作型歌手,他們從江湖而來,在武漢經歷一切後又消失於江湖。在武漢城區有一處最適合唱歌的露天舞臺,它位於光谷商圈步行街多莫大教堂前的廣場上,那裡經常會有自帶樂器的愛好歌唱的人,他們將遊人當成觀眾,忘我歌唱,他們是最執著又堅持夢想的人。
  • 【知識】夏季雨水來襲,您是不是「迫不得已」蹚水了呢?專家提醒您...
    夏季雨水來襲,城區積水,很多市民都會穿著拖鞋或者涼鞋,捲起褲腳,趟水而過,您是不是也「迫不得已」蹚水了呢?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專家提醒您,雨後蹚水的人,小心惹「毒」上身。 丹毒俗稱「流火」,大多數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感染性皮膚疾病,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表現為局部的紅斑、表面發熱,伴有疼痛,與周圍正常的皮膚之間分界比較明顯。
  • 武漢郊區最具人氣大學后街:三所高校共用,遍布小商鋪充滿鄉鎮風
    高校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也是城市發展的動力之一,國內但凡規模大一些的城市必定會有高校存在。比如湖北省省會武漢市,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高校學生和高校,它們入駐城市各個片區,形成獨具特色的高校生活區,最直觀的產物便是高校后街。
  • 武漢城區最老牌書店:熱門商圈內,被數碼專賣店包圍,當年必去地
    武漢之大,大在城市規模,其城區內商圈眾多,商業體豐富。但一般而言,常見的商業體無非是酒店、影院和專賣店,而在城區東湖高新區光谷廣場步行街內有一家書店,開在最核心的位置,營業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即便被眾多數碼專賣店包圍仍然人氣不減。
  • 衛生部直屬的13所高校,現在何處?唯一下放地方是中國醫科大學
    部屬高校是一個傳說,當年所有著名的醫學院要麼是衛生部直屬院校,要麼是地方所屬院校,教育部沒有一所醫學院。相比較而言,衛生部所屬的醫學院實力更為強大,代表著醫學國家隊。北京醫學院成為最早入選全國重點大學的醫科類高校,顯然新中國對北醫很看重。1959年中央指定一批重點院校,其中醫學院有北京醫學院,上海第一醫學院。這兩所醫學院成為最早入選全國重點大學的兩所高校。
  • 武漢城區被遺忘老街:破舊郵局和店鋪極具年代感,充滿復古風格
    武漢鬧市區的形象,有車水馬龍,也有流光溢彩,現代化的商圈往往熱鬧異常,令人流連忘返。相比之下,在城區裡也有很多非常僻靜的老地方,它們建設年代久遠,生活氣息濃厚,雖然整體風格定位不符合年輕人的胃口,卻也是很多老年人安享往年的好地方。
  • RAINE-陪你走過人生所有雨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雨傘作為我們擋風遮雨的生活工具之一,在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隨處可見,可就是這種隨可見的生活用品卻常常容易被我們所忽略。殊不知雨傘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可以擋風遮雨的工具之外,其實更多的是一種能夠在下雨天時帶給我們安全感的一種陪伴。
  • 武漢城區最小的公園:鬧市裡的世外桃源,難以忘記的青春往事
    比如像武漢這座城市,其城區內就包含有眾多適合休閒運動的公園,它們代表著城市規劃的智慧,也直接提升著城市形象。作為公共環境區域,公園一般越大越好,但因為某些原因有的公園也很小,像在漢陽就有一座可能是武漢城區面積最小的公園,它位於城市核心商圈,裡面以數百種各類名貴花卉為特色之一,它就是位於漢陽大道鍾家村附近的漢陽公園。
  • 藏在武漢城區的塗鴉一條街:百米老巷子遍布手繪畫作,網紅打卡地
    比如在武昌區老街曇華林附近,就有一條最有個性的街道,它深藏在老巷子裡,長度不到300米,卻遍布數十種風格的手繪畫作,被譽為城區最早的塗鴉一條街,近年來更成為網紅打卡地,它就是馬家巷塗鴉一條街。毗鄰城區最文藝地方,緊挨兩所知名高校馬家巷塗鴉一條街位於武昌區中部,靠近交通主幹道中山路,屬於傳統商圈之一。「一條街」區域毗鄰眾多地標和景點,最大的亮點應該是北面的一條特色街道,它也一直被稱作武漢城區最文藝的地方,它叫做曇華林。
  • 高校戰疫!121所高校組織277家附屬醫院3994名醫護人員施援武漢
    截止到2月5日,全國共有121所舉辦醫學教育的高校組織277家附屬醫院3994名醫護人員施援武漢抗擊疫情,其中中央部門所屬舉辦醫學教育的全部24所高校組織了61家附屬醫院1034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97所地方高校組織216家附屬醫院2960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
  • 武漢城區有條21號公路:穿越化工地畫風多變,超高煙囪視角震撼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區面積廣袤、路網密布、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在大多數人印象裡,武漢的城市特色是大江大湖的平原地帶,交通發達,人口密集,但實際上在武漢城區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帶。比如在青山區內就有一條特色公路,它穿越人口稀疏的化工地帶,所延伸的地方都是廣闊的企業生產基地,既有密集鍋爐廠房,又有超高煙囪,視角震撼,它就是21號公路。一般來說,城市內部的道路,通常會經過統一規劃和建設,即便是同一條道路,因為經過的區域不同,也會被更名為有特色的路段。
  • 榜單 丨武漢這10所最好吃的高校食堂
    那還不趕緊殺到武漢這10大高校大廚手藝可是有口皆碑哦!
  • 武漢遠城區最簡陋美食街:建在高架橋下,僅一排商鋪創造美味傳說
    武漢是一座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滿美食江湖和傳說的城市,旅遊武漢,必不能錯過品嘗城市特色美食的行程。大部分外地人對於武漢美食江湖的了解來自於各種小吃一條街,「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即是對這種了解的最好形容,但實際上,武漢城區的很多美味也藏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比如在遠城區江夏就有一條非常簡陋的美食街。這條美食街建在高架橋下湖泊旁邊,臨近一所大學,只有一排商鋪創造各種美味傳說,成為人氣聚集之地,它就是廟山美食一條街。
  • 武漢城區地形最獨特高校后街:被湖泊和鐵路包圍,出行靠專用橋梁
    武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擁有全國數量最多的高校,這些高校的師資水平、規模大小各不相同,除了必備的教學硬體和專業,它們還有一個非常統一的相同點,即所有高校周邊必定會有一條學生后街。武漢高校后街裡,有位置偏僻的,有規模超大的,也有地形獨特的,比如在洪山區獅子山街梧桐路就有一條非常奇葩的學生后街,它藏在校中之校裡,規模非常小,周圍還被湖泊、三環線和鐵路包圍,出行需要走專用高架橋,它就是湖北生物科技職院的學生后街。對於高校后街,必然和高校密不可分,也就是說,這樣的后街首先得有高校,其次才能產生街道。
  • 國內最「悠閒」的地方,不僅可以看海、看日出,還能吃到海鮮
    文/阿秋對於很多出生在北方的小夥伴們來講,如果不是外出讀書或者是找工作,那麼基本很少看到大海,因為北方一般都是河和江比較多,大海一般都是在南方,但是如果不想去很遠的地方看海,那麼山東青島絕對是一個最適合看海的地方,這裡的地理位置並不是特別遙遠
  • 武漢高校battle|那些年出沒在武漢高校食堂的神奇菜單
    江湖傳聞學校食堂菜是中國第九大菜系以其驚天地泣鬼神的「巧」思讓廣大食客久久不能忘懷猜菜名以上是幾道曾叱吒九州的高校神奇食堂菜,大家可以猜猜這些菜名和「江湖番號」,答案文末找。今天,小new就帶大家評一評那些年出沒在武漢高校的神仙菜品1號選手 中南民族大學單看民大的菜單和參與食堂之眾就足以讓人驚嘆不已了,據說引領了當年武漢高校食堂界此類菜系的潮流。
  • 湖北128所高校全名單,2019年的分數線排行,80%一本院校在武漢!
    湖北省是我國的高校重鎮,擁有2所985層次的高校,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兩所高校可謂是齊頭並進,在2019年頭兩分鐘,武漢大學佔據文科湖北省冠軍,而華中科技大學佔據了理科的湖北省冠軍,基本上是勢均力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