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墮落的人類?

2020-12-22 騰訊網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老彼得·勃魯蓋爾也曾有過同名畫作。在海登作品的中間位置,一個貨郎躺在樹下睡著了,而一群猴子趁機忙得不亦說乎。它們個頭雖小,但明顯很像人,對各種惡作劇信手拈來,熟稔得很。有幾隻猴子掀開了的貨筐,欣喜地發現了「新大陸」。一隻猴子試著穿上一雙兒童長筒靴,另一隻猴子則被眼鏡給迷住了,還有一隻猴子偷了兩把刀爬上了旁邊的大樹。在不遠處,一隻猴子坐在樹枝上吹笛子,它的夥伴們在跳舞。另外有兩隻猴子玩起了木馬。還有一夥猴子在折磨貨郎本人:一隻往貨郎的帽子裡撒尿,一隻扒拉著貨郎的頭髮找蝨子,一隻猴子從掛在貨郎脖子上的包裡偷東西,還有一隻猴子拉開了這個可憐人的褲子去聞他的屁股……

《兩隻猴子》 (1562年),這 可能是老彼得·勃魯蓋爾尺寸最小、 看起來最直白的作品之一,但可能也是藝術史上最令人費解的畫作之一。

一、道德隱喻消失了

這不是猴子第一次出現在歐洲藝術作品中。在很久之前,猴子就出現在各種各樣的藝術創作中,通常它們是作為道德寓言的一部分,為單調乏味的場景添加裝飾性的調劑,當然也不排除有些猴子形象的出現純粹就是為了有趣。你可以看到,它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埃及墳墓的壁畫中,古希臘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的牆壁上,以及古羅馬的雕塑和門楣上。你也可以在中世紀手抄本的邊緣瞥見它們的身影,甚至可以在哥德式大教堂的外牆上看到它們的樣子。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猴子藝術甚至重新復興了一段時期。1523年,阿爾布雷希特·丟勒為他在日內瓦的新教朋友製作了一幅版畫,展示了一群跳舞的猴子。在1540-1545年間,義大利雕刻家尼科洛·博爾德裡尼製作了木刻畫《拉奧孔》,這幅版畫可能是根據文藝復興繪畫大師提香的畫作翻刻的,只不過原畫的所有人物都變成了猴子。

勃魯蓋爾本人在畫出被猴子戲耍的貨郎之前,可能對猴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描繪猴子的作品不少,其中就包括《兩隻猴子》(1562年),這可能是勃魯蓋爾尺寸最小、看起來最直白的作品之一,但可能也是藝術史上最令人費解的畫作之一。一對頸部有白毛的猴子被一條鏈子鎖住,蹲坐在昏暗的拱型窗臺上,背景是安特衛普的港口,一層薄霧從海面升起,模糊了有教堂尖塔的天際線。學者們認為,勃魯蓋爾的《兩隻猴子》是提醒人類:在我們與我們居住的絢麗多彩的世界之間,橫亙的障礙,正是我們加在自己及他人身上的束縛和桎梏。

海登的版畫預示著新潮流的開端,它的出現標誌著猴子繪畫的時尚潮流開始了。富裕的荷蘭收藏家們對這類作品趨之若鶩,短短幾年內,猴子繪畫就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流派——「猴戲圖」。在海登之後藝術家描繪猴子的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此之前,繪畫中的猴子都有寓意,比如說猴子代表欲望和淫蕩、貪婪和吝嗇。而此後猴子都是用來模仿人類,它們穿著人類的衣服,做著人類的動作,從事著人類的工作,經常被用來殘忍地嘲笑人類的某種生活或某個特定人群。

海登引發的猴子畫潮流,首先得到了同時代藝術家彼得·范·德·波希特的回應。波希特也畫了「猴子和貨郎」的主題,此外他還畫了一系列日常生活的場景,只不過其中的人被猴子的樣子代替,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託兒所》(1585年)。該畫諷刺了人們對育兒場面的玫瑰色幻想,也警醒人類,把兒童本性理想化這種觀念多富有喜劇性。

海登之後的一代藝術家才算充分挖掘出猴戲畫的潛力。在17世紀初期,小弗蘭斯·弗蘭肯畫了《猴子在廚房裡》(1620年)和《猴子玩雙陸棋》,這兩幅畫都是為了諷刺當時的社會習俗。老揚·勃魯蓋爾開拓性地用精細的寫生技法描述猴子,相比之下海登畫筆下的猴子粗陋似熊。小揚·勃魯蓋爾創作了一幅諷刺鬱金香狂潮的畫《鬱金香狂熱之諷》,內容是一群愚蠢的猴子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鬱金香交易。

猴戲畫領域最有才華的藝術家大衛·特尼爾的作品《猴子警衛室》。

猴戲畫最有才華的藝術家是大衛·特尼爾。他是老揚·勃魯蓋爾的女婿,以猴戲畫見長,在諸如《猴子的警衛室 》(約1633年)等繪畫中,成功地將猴戲畫提升到了新高度,完美闡釋了「猴戲畫」是對沐猴而冠的愚人進行的一種溫和譏刺。

二、珍奇百寶屋和藝術家族

猴戲畫為何成為一時時尚呢?研究猴戲畫的專家貝特·謝珀斯認為,有兩點原因特別重要。首先是因為「kunstkamer」的出現,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藝術室」,最貼切的翻譯是「珍奇百寶屋」。儘管其起源尚有爭論,但大多認為是在16世紀後期才應運而生的,在安特衛普的富人中特別流行。

德國藝術家加布裡埃爾·卡爾特馬爾克在1587年觀察到,每個珍奇百寶屋都得有三樣東西:來自異國他鄉的奇特物品;奇怪的動物標本(爪、角、一角鯨的牙、鱷魚皮等);還有至關重要的藝術品。歸根結底,能激發想像力,增加趣味的東西,就可以放進珍奇百寶屋裡,因此,各種類型的繪畫、風景畫、靜物畫和室內畫都很受歡迎。不過,猴戲畫既需要敏銳的自然觀察也需要刻薄的智慧,非常適合珍奇百寶屋的特殊需求。

第二個原因是某些藝術家家族引導了安特衛普的藝術時尚潮流。從16世紀末期到17世紀末期,以安特衛普為中心,一小群以血緣為紐帶的藝術家對藝術潮流產生了深遠地影響。其中最重要的藝術家家族有波希特家族、勃魯蓋爾家族、法蘭克家族和特尼爾家族。並非這些家族的所有作品都取得了成功,但這些家族的藝術家都太有名了,他們所喜歡的東西大多能夠流行一時。 正是他們對猴戲圖的推崇,讓這種類型大放異彩。

三、墮落的人類

謝珀斯所說的兩個原因也許能夠解釋《猴子搶劫貨郎》問世後猴戲畫的流行,但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此時畫中的猴子被用於戲仿,而不是闡釋寓言或起到裝飾作用。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荷蘭人開始以新的眼光、新的方式來看待猴子了。

海登製作猴戲版畫時,荷蘭共和國開始進入了經濟快速增長期,荷蘭經濟增長背後的動力源於貿易,尤其是與東印度群島的貿易。幾次成功到達印度的貿易探險之後,1595年荷蘭人又遠徵印度尼西亞。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安特衛普成立。不久之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就讓其股東富得流油,此外該公司還極大地擴展了荷蘭人對猿猴的認識。

之前,荷蘭人只知道來自北非和西非的幾種猿猴,對美洲的猴子知之甚少,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則為安特衛普人帶來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新品種。獼猴和葉猴等體型較小、較溫順的猴子引起了荷蘭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它們的聰明才智和模仿能力讓荷蘭人印象深刻。東南亞的猴子被自然主義者、水手和走私者帶回歐洲,漸漸為人所熟知。那些來自東方的猴子有些成了寵物,有些進入了動物園。有些不幸被街頭藝人買走,被迫在街頭進行表演。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

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的猴子激發了人們的想像力,讓老彼得·勃魯蓋爾和海登開創了新的繪畫類型,另外,也讓人們對靈長類動物的哲學態度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在16世紀之前,歐洲人對動物的看法主要受《聖經》的影響,基督教的觀點認為,上帝以自己的形像創造了人,而動物則是一種比人類更低等的生命形式。猴子則被視為特例。儘管不是人類,但它們與人類有共同的特徵,儘管是低等生物但具有某些人性。16世紀荷蘭解剖學家安德烈亞斯·維薩留斯就曾經指出,猴子和人具有很強的生理相似性。猴子也有與人類類似的社交習慣,接受訓練後,能夠模仿人類的活動。

然而到了17世紀初,在對來自東方的猴子進行了仔細觀察之後,法國哲學家笛卡爾震驚於猴子和人類的差異之大。他強調,從根本上說猴子是非理性的生物,儘管他們可以輕鬆地模仿人類的行為,但卻一點都不理解。因此,猴子應該受到輕蔑和鄙視。法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克拉斯·馬勒伯朗士則走得更遠。他認為猴子像其他動物一樣,既不能感受到痛苦,也沒有情感體驗。因此,不值得人類按照道德準則來考量,猴子可以受到虐待,甚至可以進行活體解剖。

對猴子的新哲學觀念在藝術作品上結出了惡果。在人們把猴子看作低等的人類的時候,藝術作品中的猴子就被用來隱喻人類更「動物化」的一面,猴子就成了人性多樣化的象徵。因此沒有必要把猴子描繪成除了它們自己之外的別的什麼。但是當猴子與人類的聯繫斷裂後,再將它們置於人類的處境中,就可以用來嘲笑人類的非理性和愚蠢。畫作中的猴子看起來越像人,也就越諷刺,越荒謬。

四、猴戲畫的陰影

猴戲畫有著漫長的歷史。從17世紀到18世紀,甚至到了19世紀,人們對猴戲圖的迷戀還在,雖然起源於荷蘭,但是到了18世紀猴戲畫擴散到了法國和英國。儘管猴戲畫原本源於荷蘭與東印度群島的接觸,但逐漸融入到「中國風」的新時尚之中。在洛可可時代的法國可謂風靡一時。

1562年,版畫家彼得·范·德·海登的一幅蝕刻作品在荷蘭藝術市場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幅名為《被猴子搶劫的貨郎》的畫,描繪的是一個著名的荷蘭民間故事。

法國巴黎東北部的香媞堡裡,有兩間著名的怪屋——大猴戲屋和小猴戲屋,由18世紀著名動物裝飾畫家胡艾在1735年創作。差不多同一時期的猴戲畫家還有克里斯多福·休特,他用猴子來嘲笑法國的地主。埃德溫·蘭瑟則用猴子來嘲笑英國博物學家,奧諾雷·杜米埃嘲笑的目標是路易·菲利普國王。以夏爾丹和華託為代表的洛可可畫家不再滿足於描繪一群穿衣戴帽的猴子集體照,而是開始將自身投射進去,讓猴子們在繪畫中扮演各種藝術家,於是產生了一系列著名的「猴子藝術家」。

儘管到了後期,猴戲畫的類型發生了諸多變化,但是其背後的哲學態度仍然是相同的。有時候調皮搗蛋的猴子確實會激發人類的情感,但是人與猴之間仍然存在著那道不可彌合的鴻溝。猴子非理性的那一面還是佔據了繪畫的中心。

直到查爾斯·達爾文的革命性著作《物種起源》在1859年出版後,真正的猴子(和猿類)才開始從荷蘭黃金時代的藝術家們所投下的陰影中逐漸浮現出來。一旦在猿猴和人類遠祖之間建立起清晰的聯繫,就可以看到,人類與猿猴的相似性遠遠超過差異性,那些嘲諷猴子的作品開始逐漸減少。但是,修正還遠遠沒有完成。正如達爾文的觀點遭到神創世主義者的抵制一樣,在某些方面,我們的猿猴近親今天依然還被人類不屑,還在遭到殘忍的對待,藝術家們描述它們的方式,對人類和猴子來說都沒有任何榮譽可言。如果我們不想看起來像海登畫筆下的貨郎一樣愚蠢的話,那就是時候以應有的尊重來對待猴子了。

本文載於《世界博覽》雜誌2020年第7期

責編:慄月靜

相關焦點

  • 人類墮落的六個步驟
    這是人類懷疑上帝的吩咐,順從魔鬼的誘惑,輕率界定,分辨善惡的後果,人類從蛇的誘惑開始,就毫無疑問地開始墮落。樂園從此遠離我們,伊甸園成為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傳說,人類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只能在欲望的深淵裡翻滾。人性墮落的第四步,是無力抵抗誘惑,所有人都是誘惑的俘虜。
  • 第四課 人類的墮落和救贖計劃的宣布
    人類的墮落和救贖計劃的宣布     人類始祖最初是按照上帝的形像和樣式造的。
  • 人類犯罪墮落的起源
    報導出來的只是滄海一粟,還有更多罪惡事件在各地上演……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犯罪墮落的呢?為何從我們一出生開始,就滿了這樣罪惡的事情?這要從人類的始祖,亞當夏娃說起。這個世界原本是神所創造,神起初創造世界萬物,還有人類的第一對夫妻,頒布給第一對夫妻美好的使命,這一切都甚好,然而…………女人……就摘下果子來吃了。
  • 清醒的墮落,最為煎熬
    何為清醒的墮落?就是明知自己在墮落,在浪費時間,卻無法逼自己去自律,去行動起來。世界上大致分為三類人:第一類人想到就去做,意志力強,足夠自律,他們常常可以得到到成功的喜悅。即使一時失敗了,也總能快速收拾好心情,繼續投入到生活中去。
  • 「我寧願做第100隻猴子也不要當人類」
    「我想要做模仿人類行動的猴子 懂?重複直覺 直覺錯也沒關係我是第一百隻猴子」「第100隻猴子現象」講的是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一群科學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宮崎縣幸島上的猴子,他們給猴子一種從來沒吃過的紅薯,一開始它們都在觀望,直到有一隻猴子將這個紅薯帶到海邊洗乾淨吃了,其他的猴子便開始紛紛效仿。
  • 巴刻:第一對人犯罪帶來人類墮落的開始
    (創3:6)  保羅在羅馬書裡堅稱:所有的人類按其天然光景來說,都在罪的愧疚和權勢之下,也在死亡的轄制之下,而且無由逃脫神的忿怒(參羅3:9等)。他將人的這種的光景回溯到「一人」所犯的罪上:而這個人,保羅對雅典人稱之為人類的共祖(參羅5:12-14等)。
  • 人類是水猴子演化而來的嗎?
    在過去,人類解釋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時,會採用神創論的觀點,既:第一個人是由上帝創造的。神創論雖然能夠解釋人類的起源,但證據並不牢靠,比如:大家誰也沒有見到過上帝。因此後來人們開始質疑上帝造人論,而是轉向於演化論:人類是由其他生物演化而來的。
  • 《創世紀》3:1-13 | 人類的墮落
    注釋 Commentary二.墮落1.人類的墮落和審判本文是一段描述人類墮落的傷心故事:第一章展示了神莊嚴的創造,第二章展現了人類始祖的聖潔和幸福;第三章則記述了人類最初的犯罪及其帶來的致命後果。人類的墮落,神的震怒和詛咒,自然界的衰退使整篇文章籠罩在一種陰鬱的氣氛中。
  • 人類基因讓猴子腦容量擴大,後果科學家難以承擔,無奈終止實驗!
    人類的起源在科學界內成為了一個未知謎題,沒有一個人知道人類的祖先究竟是誰,經過科學家檢驗,發現黑猩猩有可能是人類近親,或許猿猴類生物有可能和人類起源有聯繫,於是人類把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了研究猴子身上。2015年的時候,德國一位生物學家。
  • 這些體型迷你的猴子,因為小巧成了人類的玩物,有的還差點滅絕
    猴子因為聰明,「與人相似」,是動物表演的常客,而猴子家族中,狨猴亞科的一些猴子,體型特別小巧,更是成了不少人趨之若鶩的寵物。不過變成寵物並不意味著它們的地位會變高,相反,因為偷獵者的介入,有些品種數量變得岌岌可危。在講大道理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一起認識下這些猴子吧。
  • 猴子已經進入了石器時代,要多久才能進化到人類?一張圖告訴你
    巴拿馬白面捲尾猴的石器時代2017年德國科學家在巴拿馬的一個偏僻的小島上,發現了一群猴子,這群猴子原本與普通的猴子沒有區別,隨著科學家長期觀察,發現這個小島的猴子已經能夠使用勞動工具獲取食物。這群猴子就是白面捲尾猴,白面捲尾猴身材比較小巧,動作也非常敏捷,長著長長的尾巴。
  • 將人類基因植入後,科學家發現猴子的大腦更像人類了
    眾所周知,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因此和現今的猩猩、猴子等物種都具有親戚關係。近日,在一項實驗室實驗中,科學家將一種人類基因植入了猴子的大腦。ARHGAP11B在人類中發現,但在非人類靈長類或其他哺乳動物中沒有發現,它觸發了猴子的腦幹細胞形成更多的幹細胞,擴大了大腦體積。經過基因調整的狨猴大腦被發現可以模仿人類大腦中自然的突起和凹槽,分別被稱為腦回和腦溝,這是人類增加神經元(神經細胞)表面積的進化特徵。
  • 3個跡象表明,人類祖先可能真不是猴子
    3個跡象表明,人類祖先可能真不是猴子人類是從猿猴進化而來的,早就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人的認證,但是人類真的是從猴子變過來的嗎?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前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對此提出了質疑。一部分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最初形態不一定是猴子,而另一部分科學家則認為人類根本都不是從地球上繁衍的,而是來自於外太空的,至於是誰將人類帶到地球上來的呢?一時間科學家也解釋不清楚。
  • 莊子:人類為何一邊追求逍遙自由,一邊卻又蠅營狗苟?
    莊子將執著於人生的是非榮辱、高低貴賤的人,比作是朝三暮四的猴子。莊子說,養猴老人早上給它們三個橡子,晚上給四個,猴子們很憤怒;而養猴老人換成了早上四個晚上三個,猴子們則欣喜若狂。事物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不過是換了一種表現形式,就引起了猴子強烈的心理變化,這說明,猴子根本就無法探究到現象背後的本質,被自我淺陋的認識所束縛了。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 墮落天使
    路西法說: 我就是那個天使,當我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雖然所有的天使都警告我,讓我不要靠近如同螻蟻的人類,但是我還是站了出來去幫助人類,並教他們去如何對抗天使,於是所有的天使不再與我交往,甚至敵對於我。
  • 猴子都開始打工了?印尼野生猴子幫婦女洗衣服,換取麵包和香蕉!
    「打工人」最新登上了熱搜,每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奔波,讓人沒想到的是現在不僅人要打工,連猴子都知道打工了,人的工作已經很難找了,現在連猴子都和人搶工作,人就更難混了啊!如果再不努力的話,可能會被猴子取代啦!
  • 泰國猴子,吃不了兜著走
    由於幾千年的人類居住,這座城市擁有數不清的古代遺址,可以追溯到不同的文明和朝代,洛普裡還保持對猴子的尊敬,因為這個原因,甚至被稱為「猴城」。它們的「花果山」位於古高棉帝國往日的廢墟裡,這裡的猴子一年到頭都在和當地人打交道。
  • 印度小哥捉弄猴子,聰明的猴子嚇得快要炸毛!下一秒意想不到!
    印度小哥捉弄猴子,聰明的猴子嚇得快要炸毛!下一秒意想不到!猴子長相可愛,但是性情頑劣,猴子在我國是保護動物,即便是它們再調皮,人們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不過印度人對於這些皮猴子們可一點兒都不客氣,猴子在印度泛濫成災。
  • 墮落的靈魂從何處墮落?
    墮落的靈魂從何處墮落?
  • 中國女性墮落致國家墮落?!俞敏洪深夜就不當言論道歉,但是……
    經過一下午的發酵,11月18日晚,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自己的微博上,就此前公開發表的「中國墮落因女性墮落」言論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