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
分類
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
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大面積監測,自動跟蹤、報警高溫區域,與可見光視頻配合,快速找出並追蹤體溫較高的人員。當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集成人臉識別、手機探針等技術時,還能掌握體溫較高人員的更多信息。
紅外體溫計又可分為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紅外體溫計設備簡單、使用方便、價格實惠,應用,可實現對人員的依次、快速測溫。
原理及測量方式
人體的熱量會通過熱輻射的形式散發到環境中,人體紅外測溫儀通過內置的傳感器探測人體的熱輻射,從而實現測量體溫的目的。
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利用紅外測溫技術對人體表面溫度進行非接觸式的快速測量,當被測溫度達到或超過預設警示溫度值時進行警示的儀器。
紅外耳溫計是利用耳道和鼓膜與探測器間的紅外輻射交換測量體溫的儀器;測量的是人體耳部鼓膜部位,測量前應清理耳道,將探頭深入耳孔內測量,須配備衛生耳套使用,避免多人使用交叉感染。
紅外額溫計是利用皮膚與探測器間的紅外輻射交換和適當的發射率修正測量皮膚溫度的儀器。測量的是人體額頭部位,將溫度槍對準額心,如有汗水應擦乾,與額頭的距離建議在1-3釐米為佳。
使用注意事項
紅外測溫的優點:一是與被測對象不接觸,在測體溫時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感染;二是快速,通常測量時間小於1秒,一般不會超過2秒。因此十分適合於在發燒類疾病預防檢測中應用。
通常在人體溫度37℃附近,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的準確度能達到±0.3℃,紅外體溫計能達到±0.2℃。
從測量準確度來說,紅外耳溫計測量準確度最高,紅外額溫計次之。但是,如果測量方法不正確,測量結果也會不準確。對於新購買的人體紅外測溫儀,或使用頻繁以及對測量結果有懷疑時,應當對人體紅外測溫儀進行校準,以確定其修正值,則能儘量消除測溫儀的系統誤差。
黑體輻射源可用於對人體紅外溫度儀的校準。其有效發射率、控溫穩定度都有較高的要求。黑體溫度通常採用鉑電阻溫度計或玻璃液體溫度計等接觸溫度計測量,其溫度與紅外體溫計測得值相比較以獲得校準值。校準紅外耳溫計的黑體還需根據被檢溫度計的要求專門設計其開口形狀和尺寸。
特別提示:不建議將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用於測量人體溫度。
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通常測量範圍下限可達-20℃~-30℃,上限從200℃~1000℃都有,測量範圍較廣,準確度較低,在人體溫度附近一般不會優於±1.0℃。因此僅從測量準確度的要求來看使用工業檢測用紅外溫度計來測量人體溫度是不太合適的。
上海市計測院建有華東地區準確度最高、測量範圍最廣的紅外溫度計量標準,可及時為疫情防控提供人體紅外測溫儀的計量校準服務。
使用小貼士
經校準後的紅外測溫儀均會提供校準溫度點和修正值,供實際使用。
以圖中這隻已經過校準的紅外額溫計為例,實際測溫時,若顯示數值為36.4℃,則實際數值應為36.4℃+0.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