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新頭條,妹幫你全打包!各位看官老爺們大噶好!可愛如我的妹突然出現!
由《神武4》手遊全程陪伴的大型園林文化綜藝《我在頤和園等你》已經迎來了收官之作。在最後一期的節目當中,蘇州街特邀總幹事張國立,"頤"式生活首席體驗官、蘇州街特邀幹事鄭爽,蘇州街特邀幹事王鶴棣以及飛行幹事於朦朧延續了上期的"頤和盛夏"線,探索了古人在著裝方面納涼的奇招。
節目開始後,幹事們便來到了清朝時期織造局的所在地耕織圖景區。這裡包括了河湖、稻田、蠶桑等景點,由乾隆皇帝主張建造。同時也是為了突出"男耕女織"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觀念,所以乾隆才將內務府的織造局搬到了這裡。了解了耕織圖景區的由來後,眾幹事們便開始了今天的第一項任務——參觀蠶神廟。
在蠶神廟,幹事們需要完成"你劃我猜"的遊戲,由一名幹事比劃木牌上與農業有關的詞語,其他三位幹事進行猜測。遊戲過程可謂笑料百出,在猜"蠶寶寶"一詞時,王鶴棣特意臥在了地上,並做出了蝴蝶翩翩飛舞的動作,心有靈犀的張國立老師當即猜出了詞語,緊接著由張國立老師比劃時,"蠶寶寶"一詞居然二度來襲,隨後張國立老師便模仿起了蠶食桑葉時的動作,而王鶴棣也一眼看出,並猜對了詞語,此時BGM也非常合時宜的響了起來,"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伴隨著應景的背景音樂,張國立老師和王鶴棣"深情"相擁,而另外兩位幹事則被這兩位"小孩兒"逗得合不攏嘴。
"你我猜"任務完成後,幹事們就要前往玉河齋景區參觀十三間遊廊裡的四十八幅刻畫農耕場面的仿製石刻啦,通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幹事們得知,這四十八幅仿製石刻不但描繪了當時農耕和蠶織生產的每個環節,同時也隱藏著古人夏季的著裝奧秘。為了探索"衣"的秘密,幹事們隨即開始了第二項任務,要在限定的時間內指揮身著古裝的女孩們完成石刻場景的還原。
為了更好更快的還原四十八幅仿製石刻當中的"剪帛圖",王鶴棣也是在遊廊與任務地點之間來回奔波,記住剪帛圖中的各種細節。不過此時的王鶴棣卻再次出現了"魚的記憶",時常忘記剪帛圖內容的他只能盡情"享受"這次的體力考驗啦。經過多次往返後,王鶴棣終於準確記住了剪帛圖描繪的各個細節。不過在場景還原時,王鶴棣再次"耍寶",表演起了"空氣",只見他將兩根紡線舉得老高,與剪帛圖內的場景十分相似,著實讓眾人在現實場景裡玩了一把"大家來找茬"。
《我在頤和園等你》作為一檔文化科普類節目,卻擁有著輕鬆愉快的節目氛圍,更好地讓觀眾了解了頤和園內的歷史文化風採,如此好的一檔綜藝節目落幕實在讓人不舍。不過我們也期盼著《我在頤和園等你》第二季能夠儘快與大家見面,相信續作一定會保持第一季的水準,為我們展現更多精彩的節目內容,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好了,今天就和大夥們嘮到這裡了,是不是有點兒意猶未盡呢?點波關注!獲取資訊有套路!拜拜了您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