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口罩的你,還能等到 iPhone 的屏下指紋嗎?

2020-12-23 極客公園

近日,天風國際郭明錤在報告中表示,蘋果有望在明年使用光學屏下指紋。並且他判斷從 2021 年開始,光學屏下指紋將成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主流。

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對於蘋果用戶來說,最惱人的除了出門要記得佩戴口罩,可能就是戴著口罩無法順利「刷臉」了。

不僅如此,由於蘋果 FaceID 背後的 AI 算法在每一次刷臉中迭代,因此你可能會發現,在一次又一次的由於戴口罩導致的無法識別中,你的 FaceID 正變得越來越不認識你。就算是摘了口罩,識別的準確度也在下降。

在近一年的被疫情影響的生活中,iPhone X 及後續系列的蘋果用戶們估計不止一次產生過這樣的疑問——問什麼我的手機不能在刷臉的同時支持指紋識別?在屏下指紋已經被安卓機廣泛應用的今天,為什麼蘋果仍舊不採用這一技術?

最直觀也是最容易被人理解的原因當然是 FaceID 是更無感的技術,不需要用戶主動按壓。然而,當疫情常態化,FaceID 不再無感,甚至成為讓用戶一遍一遍輸入密碼的「罪魁禍首」時,iPhone 12 系列仍舊沒有增加屏下指紋功能。這一問題還能被如此簡單解釋嗎?

為了獲得更深層的答案,我們較真兒地和從事手機硬體研發的工程師以及長期觀察蘋果的消息人士聊了聊,以下是我們的發現。

早有技術儲備

iPhone X 是第一代支持蘋果 FaceID 的手機,於 2017 年 9 月發布。2018 年初,vivo 發布全球第一款量可產的屏下指紋手機。從時間上來看,屏下指紋技術的量產要晚於第一代搭載 FaceID 技術的蘋果手機 iPhone X 的上市。

在指紋識別方面,蘋果是業界的先驅者,代表作是從 iPhone 5s 開始採用的 Touch ID。但這次,在屏下指紋的浪潮中,蘋果沒有入局,甚至沒有讓自己的技術方向朝著屏下指紋做一點偏斜。

2018 年 1 月,vivo發布全球第一款可量產屏下指紋手機 vivo X20Plus | 極客公園

表面上看,是 iPhone X 沒有搭上屏下指紋的車,但事實上,在 iPhone X 上市之前,蘋果就已經掌握屏下指紋技術,並且是「很早之前」。

2014 年,蘋果收購微 LED 技術供應商 LuxVue,後者擁有一項名為「配備紅外二極體的交互式顯示面板」的技術專利,這一專利指向屏幕指紋識別技術。收購 LuxVue 後,蘋果將這項仍在申請中的專利轉至自己名下。2017 年 2 月,這項專利獲批。

收購 LuxVue 並不是蘋果在屏幕指紋識別方面的唯一一次大動作。在 Google Patents 上搜索蘋果公司名下的「screen」+「fingerprint」關鍵詞,可以得到 20 條結果。

做屏下指紋,對蘋果來說不是難事。在有技術儲備的前提下,蘋果選擇了 FaceID 而非屏下指紋方案,主要是由於早期屏下指紋技術的不成熟。

一位曾深度參與 vivo 屏下指紋模塊測試的工程師告訴極客公園,在早期,3D 人臉識別的安全性遠高於屏下指紋,這是蘋果沒有採用屏下指紋方案的首要原因。

安全是第一優先級

當時,主流的屏下指紋方案有兩種,一種是以 Synaptics 以及匯頂科技為代表的光學屏下指紋技術,另一種則是以高通為代表的超聲波屏下指紋技術。

前者是當時國內安卓廠商普遍採用的技術,優點是成本低、可以溼手識別,缺點是只能在屏幕開啟最高亮度的情況下進行識別。後者無需最高亮度、安全性更高,但不能溼手識別,用戶體驗不好,同時成本也更高。

可以看到,不論是哪種方案,在當時都並不完美。並且,在成本和用戶體驗之外,屏下指紋技術在當時有一個致命問題是蘋果最為在意的,那就是安全性。

遙想 FaceID 之前的 Touch ID 技術,其原理是通過電容解鎖,需要帶有微電流的生物體才可以識別。但上述兩種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不論哪一種都不是活體檢測,在屏下指紋識別手機剛剛上市的時候,甚至出現過橘子皮解鎖這樣滑稽的安全事件,這顯然不是蘋果所能接受的。

2017 年 9 月,搭載 FaceID 的 iPhone X 初亮相 | 視覺中國

安全和隱私在蘋果官方被列為最高優先級,這從蘋果不允許美國政府監控、破解 iPhone 就可見一斑。蘋果甚至因為隱私保護而不允許自家的 Siri 團隊收集機主信息,在產品迭代及優化面前,蘋果選擇了保護用戶隱私。

在這樣的產品設計哲學下,蘋果選擇了儘管更貴,但卻可以活體檢測的 FaceID 技術。它能夠通過面部肌肉的微動作識別機主,即使佩戴 1:1 的仿真面具仍不能破解,確保了用戶信息的安全。

除此之外,FaceID 所承擔的,並不僅僅是屏幕解鎖一項功能,還有定製化 emoji 等軟體功能。因此儘管「劉海屏」下的 3D 模組成本高達屏下指紋模組的 2-6 倍,蘋果認為其仍舊能夠值回票價。因為押寶在上面的,是軟體生態的更多玩法。

口罩將如何改變蘋果?

疫情常態化的今天,當屏下指紋成為蘋果用戶最羨慕安卓用戶的功能之一,蘋果會否作出改變?

首先,當初蘋果不選擇屏下指紋的首要原因仍舊沒有被攻克。上述曾深度參與 vivo 屏下指紋模塊測試的工程師告訴極客公園,經過幾年的發展,屏下指紋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儘管如此,屏下指紋技術仍不能進行活體識別。

若在 FaceID 的基礎上增加指紋識別功能,就意味著安全性的降低。畢竟,整個手機的安全性取決於安全等級更低的解鎖方式。

其次,當前的屏下指紋識別模組需要佔據較大的機身內空間,並且由於較厚,這類模組的存在往往擠佔電池的體積,但相較於「解鎖」這樣的單點用戶體驗,續航時間是手機最基本的評價參數。

另外,儘管屏下指紋識別模組成本價較低,但以 iPhone 的利潤率計算,傳遞到終端消費者處,售價仍將升高數百元。

常見的光學屏下指紋識別模組,由一個圖像模塊和一個獨立晶片組成 | 極客公園

一位長期觀察蘋果的消息人士分析,蘋果大概率不會考慮增加屏下指紋功能,因為其設計哲學就是要儘量簡單,不要複雜。「蘋果只要一條路,按下 Home 鍵永遠回到桌面,FaceID 足夠好,就讓用戶一直用。」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蘋果有足夠強大的產品矩陣做支撐。就算沒有屏下指紋,FaceID 又因為口罩不那麼靈光,讓 Apple Watch 解鎖 iPhone 也比往手機裡塞一個硬體模組要簡單。

「Apple Watch 可以解鎖 Mac,讓它解鎖 iPhone 就更不存在技術障礙。藍牙、NFC 都可以搞定,但是蘋果沒這麼做,本質上還是對 FaceID 自信」,前述消息人士表示。

該消息人士進一步闡述道:「如果疫情真的長期持續,最終將歐美國家改造成如日韓一般擁有『口罩文化』的國家,那麼蘋果可能會考慮增加屏下指紋,否則蘋果是不會變的。」

一如往年,關於蘋果下一代新機的諜報正以每天幾條的速度被曝出。但也一如往年,最後新機發布時,這些傳聞又最終被證偽。

近日,又有蘋果屏下指紋專利曝光的消息出現。然而,在前文所述的種種原因下,好像另一種聲音更為「靠譜」——側面指紋識別。

據 DigiTimes 報導,手機產業鏈近期頻傳蘋果極有可能將 iPhone 指紋識別功能改為手機側面設計。並且從臺系供應鏈端的消息看,Andorid 陣營品牌已經開始跟風,第四季度多家品牌手機廠商已將 2021 年上半年的新機設計改為右側指紋識別。

或許是想要在疫情期間對 FaceID 進行補充,蘋果又會走回用電容識別微電流的「安全路」。

責任編輯:靖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極客公園

本文由極客公園 GeekPark 原創發布,轉載請添加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相關焦點

  • 戴口罩的你,還能等到蘋果 iPhone 的屏下指紋嗎
    近日,天風國際郭明錤在報告中表示,蘋果有望在明年使用光學屏下指紋。並且他判斷從 2021 年開始,光學屏下指紋將成為智慧型手機行業的主流。在疫情常態化的今天,對於蘋果用戶來說,最惱人的除了出門要記得佩戴口罩,可能就是戴著口罩無法順利「刷臉」了。
  • 新iPhone關鍵特性曝光:屏下指紋真的有戲!
    iPhone 13系列將搭載屏下指紋?疫情期間,按照病毒專家的要求,大家出門不得不帶上口罩。這對於iPhone用戶來說,可以說是一場災難。由於臉部被口罩遮住了一大半,導致Face ID無法使用,必須手動輸入密碼才可以解鎖iPhone。
  • 終於等到你,iPhone 12被曝首次加入屏下指紋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iPhone12或將首次加入屏下指紋解鎖方案。事實上,蘋果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屏幕指紋解鎖的專利技術儲備,而今6年之後,屏下指紋解鎖方案也終於成熟,並將公布於眾。報導還指出,蘋果使用屏下指紋識別其中一個原因是並非是使用於iPhone手機中,而是為了與AppleCard未來的升級策略相配合。未來的Apple Card有可能也會自帶指紋驗證模塊,這樣會營造出使用體驗一致的體驗。
  • 蘋果打臉自己,真的要用屏下指紋?
    iPhone 13系列將搭載屏下指紋?疫情期間,按照病毒專家的要求,大家出門不得不帶上口罩。這對於iPhone用戶來說,可以說是一場災難。這也算是一種折中的解決方案,雖然可以通過iPhone的機器學習,對Face ID進行訓練,讓它能夠識別佩戴口罩時的你,但是這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多少會有些麻煩。在這樣的特定環境下,大家是否會覺得以前Touch ID的指紋識別解鎖真香了呢?
  • 蘋果終於將跟進屏下指紋 預估iPhone 13回歸Touch ID
    儘管早在iPhone x時代推出的Face ID體驗更出色,但是考慮到疫情以來越來越多人習慣佩戴口罩的因素,近些年關於iPhone回歸Touch ID的消息絡繹不絕。當然,也有很多人抱怨為何蘋果遲遲不肯跟進屏下指紋技術,如今這些可能在明年的iPhone 13上成為現實。
  • 戴著口罩無法解鎖手機?3D人臉識別+屏下指紋更輕鬆
    誠然,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但戴口罩也有諸多不便,不透氣、耳朵疼、眼鏡起霧也就算了,連門禁和手機人臉識別也處處與自己"作對",不摘下口罩,門禁不讓你進大門,手機不讓你進系統……我有幾個同事這段時間也是挺鬧心,本來他們在自己的iPhone11上設置了人臉識別,只要把手機抬起來,刷一下就解鎖進入桌面了,然而口罩一戴起來,這人臉識別就就失效了,這個時候不得不每次都輸入密碼解鎖,
  • 蘋果決心去掉iPhone的劉海兒:加快研發屏下指紋
    按照爆料者的說法,蘋果正在繼續研發顯示屏嵌入式指紋技術,未來可能會發布一款搭載屏下Touch ID傳感器的iPhone。郭明錤在2019年預測,蘋果將在2021年發布至少一款帶有屏下指紋識別器的iPhone。這可能意味著在iPhone 13上實現某種類型的Touch ID。
  • 手機業正回歸屏下指紋解鎖
    安全性方面從早先的密碼、手勢解鎖,再到近兩年的Face ID(面部解鎖)、屏下指紋等,大致有四種解鎖方式。而2020年用戶把解鎖方式又關注到屏下指紋,手機產品也在陸續回歸到該技術中。屏下指紋和傳統指紋解鎖不同傳統的指紋解鎖需要單獨的指紋模塊,屏下指紋技術是將指紋識別的模塊集成在屏幕中,從而再進一步的增加屏佔比。其原理是利用光電反射技術,專門適配OLED屏幕發出光線,穿透半毫米厚玻璃蓋板到達手指,這些反射光線再穿透屏幕,到達指紋從而實現指紋識別。
  • iPhone 12再曝光:採用屏下指紋
    今天,根據外媒最新爆料,蘋果可能會將近兩代取消的Touch ID帶回來,並在今年iPhone 12系列中的部分機型正式實裝。當然,iPhone 12系列依然會是全系全面屏設計,因此這個將Touch ID帶回來的舉動必然和早已取消掉的Home鍵無關。這樣蘋果剩下來的選項就還有兩種:選擇使用側面指紋按鍵,或是實裝屏下指紋技術。
  • 支持120hz高刷新和屏下指紋識別
    但是iPhone 12美中不足,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在如今安卓陣營早已進入高刷新屏幕的時代,最近發布的小米11都已採用了2K120hz的高刷新率屏幕,而iPhone 12系列還是採用萬年不變的60Hz刷新率屏幕,蘋果再不推出支持高刷新率屏的iphone恐怕就要被消費者徹底拋棄了。
  • 新一代蘋果手機大曝光:增加屏下指紋,不叫iPhone 13
    新的iPhone 12s有一項功能值得大家關注,那就是屏下指紋。雖然這不是什麼新鮮的功能,但用在蘋果的iPhone上還是第一次。據悉蘋果正在測試屏下指紋,該功能主要針對的還是新冠疫情,畢竟戴口罩的人太多,用Face ID很不方便,所以屏下指紋對戴口罩以及不適合面部識別的環境更加友好,而且解鎖速度更快。
  • 側邊指紋or屏下指紋,你選哪個?這裡給你答案
    因此LCD屏幕依舊還是被大眾消費者和手機廠商所喜愛,可是因為技術問題LCD屏幕不能使用屏下指紋識別方案,再加上消費者對手機的一體性和美觀度的高標準要求,一些手機廠商為此也是絞盡腦汁,其中就有以榮耀為代表的手機廠商創新性地推出了側邊指紋識別的解決方案。那麼實際體驗上,究竟是側邊指紋好還是屏下指紋識別好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解答。
  • iPhone13概念機:劉海縮短取消充電埠,新增浴霸5鏡頭+指紋解鎖
    自從蘋果砍掉Home鍵後,並沒有像安卓手機那樣,採用屏下指紋解鎖功能。因此在疫情期間,不少果粉戴上口罩後,不方便用3D人臉識別解鎖,此時才明白指紋解鎖的好處。
  • iPhone 12或支持屏幕指紋加手寫筆;華為屏下攝像頭新機渲染圖首曝
    配不配手寫筆並不是很重要,當下重要的很可能是此前傳言的屏下指紋版iPhone的到來。據外媒報導,iPhone 12將首次引入屏幕指紋解鎖。需要指出的是,蘋果並非簡單效仿安卓對手。有了屏幕指紋,戴口罩解鎖的難題將迎刃而解,但蘋果的目的絕非僅止於此。報導指出,蘋果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個動機是為未來的Apple Card蘋果信用卡營造一致的體驗。
  • 實現屏下指紋:華為\小米LCD屏下指紋手機遭曝光
    眾所周知,隨著智慧型手機不斷發展進步,我們也是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黑科技在智慧型手機上出現,例如指紋解鎖、指紋支付、人臉識別等等,其中指紋識別/支付功能早已經成為了大家最不可替代,最安全的解鎖方式,但我們都知道,目前屏幕指紋識別功能依舊只能夠在OLED屏幕上實現,所以在中低端手機上想要實現屏下指紋識別功能,無疑也是不太現實,畢竟在中端千元手機上
  • 郭明錤:明年手機光學屏下指紋再成主流,超薄屏下指紋將退出市場
    來源:IT之家近日天風國際郭明錤發布新報告,報告指出光學屏下指紋預計自 2021 年開始再度成為主流方案。超薄屏下指紋因成本過高 (ASP 較光學高 100–200% 以上) 且欠缺創新使用者體驗,故市佔率在 2020 年逐漸下滑,預估自 2021 年開始幾乎完全退出市場。報告指出,供應商新鉅科因屏下指紋產業結構與產品組合改善,該公司將自 4Q20 開始轉虧為盈。
  • 解鎖未來:vivo或在6月28日發布屏下指紋,領先iPhone 8
    在追求全面屏的今天,手機的指紋識別似乎無處安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如何在觸控螢幕下實現指紋識別。目前蘋果、三星、華為等眾多廠商正在研發屏下指紋識別技術,但是最先取得突破卻是另一個中國廠商vivo。今日vivo手機在微博公開發布邀請函,將於6月28日MWC(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海展會期間發布屏下指紋技術。官微表示「解鎖未來!6月28日,2017MWC展會,全新技術,vivo首發,敬請期待! 」有業內人士猜測,此次vivo屏下指紋識別,應該是匯頂科技的方案,全球第一次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完全領先了iPhone 8!這次的隱形指紋識別它是怎樣實現的?
  • 2020年屏下指紋手機將佔50%
    屏下指紋識別迅速崛起,屏下指紋鏡頭有望受益。普通電容式指紋識別雖然體驗度比較好,技術成熟,但是在全面屏化的時代下,正面式識別將影響屏佔比,而背面式操作不便且需要挖孔。而屏下指紋識別方案既滿足了全面屏化的要求,同時也符合用戶傳統的操作習慣,有望成為手機生物識別發展的新趨勢。目前屏下指紋主要搭載在高端機型上,滲透率低,但是未來市場空間巨大。 圖2:智慧型手機解鎖方案對比。
  • 天馬帶來「黑科技」,LCD屏也能屏下指紋?
    眾所周知,解鎖手機屏幕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屏下指紋、人臉解鎖、側邊指紋等,其中屏下指紋大多數應用於OLED屏,市面上幾乎看不到採用LCD屏下指紋的智慧型手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LCD屏也可以使用屏下指紋了。
  • iPhone13Pro概念圖:屏幕單打孔USB埠,屏下指紋能否讓你心動?
    外媒根據相關的曝光信息和自己的想像,製作了一組有關iPhone13Pro的概念渲染圖,在這組概念渲染圖中,iPhone13Pro採用的是屏幕打孔設計,同時還支持屏下指紋識別解鎖設計。iPhone13Pro的屏幕部分設計應當說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因為在iPhone13Pro的概念渲染圖中,劉海屏被直接砍掉了,取代的方案是屏幕打孔,而且還是在屏幕的正中間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