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許可信徒遭患難的原因》(太10:26-31)

2021-02-18 佳音工作坊

上帝許可信徒遭患難的原因》(太10:26-31)

(太10:26-31)「所以不要怕他們。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你們耳中所聽的,要在房上宣揚出來。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的,正要怕他。兩個麻雀,不是賣一分銀子嗎?若是你們的父不許,一個也不能掉在地上。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

這段經文是主耶穌對門徒們的教訓,告訴他們要勇於見證自己的信仰,不要膽怯隱藏。即使遭遇患難也不要害怕,因為連小小的麻雀都在上帝的保守當中,如果不是上帝的許可,麻雀都不會失去生命,何況我們這些兒女,更是在祂無微不至的保守當中。那麼,有一些弟兄姊妹會問「既然上帝保守我們,為什麼我們這些上帝兒女還會遭遇患難呢?」這就是上帝的美意了。下面我們就試著來分析一下《上帝許可信徒遭患難的原因》。

一、為了使信徒省察迴轉(但9:1-11)

  (但9:1-11)「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就是他在位第一年,我但以理從書上得知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論耶路撒冷荒涼的年數,七十年為滿。我便禁食,披麻蒙灰,定意向主神祈禱懇求。我向耶和華我的神祈禱,認罪,說,主阿,大而可畏的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沒有聽從你僕人眾先知奉你名向我們君王,首領,列祖,和國中一切百姓所說的話。主阿,你是公義的,我們是臉上蒙羞的。因我們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並以色列眾人,或在近處,或在遠處,被你趕到各國的人,都得罪了你,正如今日一樣。主阿,我們和我們的君王,首領,列祖因得罪了你,就都臉上蒙羞。主我們的神是憐憫饒恕人的,我們卻違背了他,也沒有聽從耶和華我們神的話,沒有遵行他借僕人眾先知向我們所陳明的律法。眾人都犯了你的律法,偏行,不聽從你的話。因此,在你僕人摩西律法上所寫的咒詛和誓言都傾在我們身上,因我們得罪了神。」

  這是神的僕人但以理在上帝面前,為自己的民族同胞和列祖曾經所犯的罪,做省察認罪的禱告。他說因他們列祖所犯的罪,使得他們被擄外邦,將近七十年了。上帝曾經借著耶利米預言,他們將被擄外邦七十年。這七十年將是以色列人痛苦的七十年。不僅僅是身體方面,受壓迫,奴役。還有精神方面的轄制和摧殘。

  人就是這樣,不遇見環境患難的時候,不懂的省察自己。常常掩耳盜鈴會自欺欺人,也會自我逃避,自我感覺良好。但是一旦有環境患難臨到,就會省察了。不僅為自己省察,也會為國家民族省察。就拿這次「yiqing」來說,有些以往高高在上自詡發達的國家,這次卻是損失慘重。可能會讓人有種幸災樂禍的快感。但是,回過頭來我們要想一想,我們就比人家好嗎?真的是我們自己的能力使災害減輕的嗎?那麼這次變異又說明什麼呢?誰敢說不是上帝對我們狂妄自大的管教呢?以後還會有什麼情況,誰能保證呢?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不僅僅是「盡人力」,還要「仰望神」。也就是「歸回」。心靈的歸回。承認我們自己的無知渺小,仰望神的憐憫眷顧。

二、為了使信徒認罪悔改(拿3:1-10)

(拿3:1-10)「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約拿便照耶和華的話起來,往尼尼微去。這尼尼微是極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約拿進城走了一日,宣告說,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從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這信息傳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寶座,脫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說,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嘗什麼,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與牲畜都當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頭離開所行的惡道,丟棄手中的強暴。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亡,也未可知。於是神察看他們的行為,見他們離開惡道,他就後悔,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了。」

從約拿書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真的是不願意刑罰毀滅的神。而是願意人人都悔改的上帝。尼尼微城雖然罪惡滔天,但是上帝沒有立刻毀滅他們,而是給了他們悔改的機會。上帝派約拿去尼尼微宣告,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約拿的悖逆都在上帝的計劃之中,包括因此耽擱的時間,都是上帝給尼尼微人醒悟,認罪的機會。就像今天,上帝雖然讓一些人在災害當中離世,但是卻還存留大多數人的性命,就是給我們悔改的機會。因此當約拿在尼尼微大城,本該走三天的路程,只宣告了一天,就從上到下全國都認罪悔改了。這是約拿做工的果效嗎?當然不是。而是上帝的慈愛和赦免。有人在患難當中,只會埋怨,苦毒。就像以色列人在曠野當中的經歷。可最後有什麼益處呢?只不過把自己作死的更快而已。而那些在患難當中認罪悔改的人,卻得到額外的恩典——得救的機會。因此,弟兄姊妹,當你遇到環境挫折的時候,是認罪悔改還是報怨苦毒呢?聰明人都會選對不對?

三、為了使信徒更加敬畏(箴28:14傳7:13-14)

(箴28:14)「常存敬畏的,便為有福。心存剛硬的,必陷在禍患裡。」雖然不是所有的患難都是從罪來的,都是被神管教的結果。但是心存剛硬卻一定會遭遇禍患,卻是不變的道理。因為自己剛硬是導致禍患的「第一因」。反過來說,「常存敬畏」的人,就不會任意妄為,就減少許多「作死」的機率。這是正常的思維邏輯。

(傳7:13-14)「你要察看神的作為,因神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遇亨通的日子,你當喜樂。遭患難的日子,你當思想。因為神使這兩樣並列,為的是叫人查不出身後有什麼事。」聖經告訴我們,神允許順境與逆境臨到每一個人,他將兩者糅合在我們的生命中,使我們難以預測將來,或倚賴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比方在順境中,我們常自誇成就;在逆境時,則會責怪神,而不感謝他從逆境中帶給我們的好處。當我們的生活平安穩妥,感到能掌握自己的命運時,需要警醒不要自鳴得意,否則神可能藉逆境來驅使你迴轉歸向他。當人生似乎茫然不定,又無法控制時,也不要灰心絕望,因神掌握一切,他能使人在逆境中獲益良多。就像聖經說的「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四、為了使信徒警醒禱告(詩6:1-10)

  (詩6:1-10)「(大衛的詩,交與伶長。用絲弦的樂器,調用第八。)耶和華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耶和華阿,求你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阿,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髮戰。我心也大大地驚惶。耶和華阿,你要到幾時才救我呢?耶和華阿,求你轉回,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因為在死地無人記念你,在陰間有誰稱謝你。我因唉哼而睏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溼透。我因憂愁眼睛乾癟。又因我一切的敵人眼睛昏花。你們一切作孽的人,離開我吧。因為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我的一切仇敵都必羞愧,大大驚惶。他們必要退後,忽然羞愧。」

  大衛之所以被上帝稱為「合祂心意的王」,就是因為大衛凡事都遵行神的旨意。凡事都禱告尋求神的帶領。大衛更是最善於在患難當中禱告,省察認罪,並且真心悔改的人。我們看大衛許多詩篇作品都是省察,認罪的禱告。這一點恰恰就是今天許多基督徒缺乏的。我們常常是沒事不禱告,有事六神無主忘了禱告。想禱告的時候,不知道怎麼禱告了。

  我們來看大衛這篇非常有代表代表性的禱告文,第一句「耶和華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這句禱告說明什麼?說明大衛承認自己有罪,該受懲罰。他不推託,不狡辯。只是懇求,上帝不要在盛怒之下懲罰自己,請上帝先消消氣。然後接下來全是懇求。就是求憐憫,求醫治。不像我們今天,常常是驕傲自義,就算禱告也為自己狡個理,辯個駁。其實這是最無知的。就像(約一1:8)「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

  你有什麼好狡辯的呢?像世人說的「解釋就是掩飾」。上帝是察看人心的,有什麼能夠在上帝的眼目之下隱藏呢?還不如乾乾脆脆認罪悔改的態度去禱告。就像尼尼微王所說的「或者神轉意後悔,不發烈怒,使我們不至滅亡,也未可知。」即使上帝不轉意,也是我們咎由自取啊!是不是?有什麼好狡辯的呢?要知道,上帝最不喜歡的就是「法利賽人自義的禱告」了。因此當我們在患難面前的時候,不是先想著自己冤枉,而是更加謙卑在上帝面前來禱告求憐憫。上帝很多時候就是看我們不禱告,因此借著環境患難催逼我們向祂禱告。就像聖經說的「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當然,「求也得不著,是因為你們妄求」。

  我們即不能不求,也不能妄求。要先省察,認罪。然後悔改禱告。這樣我們就不徒受挫折,不白受患難。也是從環境患難當中得著了益處。現在,我們知道上帝許可基督徒遭遇患難的原因了嗎?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五、為了使信徒持守盼望(彼後3:11-13)

  (彼後3:11-13)「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我們常常只是從聖經當中看到,末後的日子如何如何。卻從沒有一個實際的概念。直到我們親身經歷了聖經所說的主來之前的一些預兆,在末後的時候,有「饑荒,有瘟疫,有戰爭」等等。若是在幾年之前,有人跟我們說將有一場泛濫全球的瘟疫即將發生,我們會相信嗎?我們會覺得他是異端,在妖言惑眾。可是,此時此刻我們還覺得這是謠傳嗎?

  上帝之所以讓我們經歷這些,就是提醒我們這些在安逸享樂當中的人,不要貪愛世界過甚,就樂不思蜀了。不要忘了,我們永恆的家在天上。早晚有一日我們要回去的。現在地上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肉體短暫的供應而已。而肉體的短暫卻是為了將來永恆的預備。所以上帝就是借著這些患難讓我們不再思念肉體的事,而是天上的事。阿們?這也是上帝許可我們經歷患難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明白了嗎?

感謝一直關心關注佳音工作坊的同工弟兄姊妹,上帝賜福

 精彩回顧:

相關焦點

  • 利用情趣調信徒?性侵親生女兒 著名影星揭秘「上帝之子」
    直到1977年,菲尼克斯大約三歲之前,這家人一直都是「上帝之子」的信徒。  「上帝之子」是由「流氓」傳教士大衛·伯格(David Berg)領導的邪教組織,因被指控性侵兒童而臭名昭著。  傑昆·菲尼克斯並不是唯一一個在「上帝之子」組織中度過童年時光的名人,羅絲·麥高恩(Rose McGowan)也曾在該邪教組織中走過她的幼年時期。
  • 看哭了千萬信徒、
    教會裡存在5種危險型的信徒,但這些信徒往往還覺得自己很熱心、很討神喜悅,這是非常危險的。這類信徒並不是今天才有的,從創世紀到啟示錄,有很多這類信徒:一、不斷回頭型的信徒在創世紀裡面就記載有羅得的妻子變為鹽柱的事情。當時,羅得和家人是被天使硬拉出去的,但是羅得的妻子還是回頭了,後來變成了鹽柱。
  • 10月15日 察看神的作為(語音+文字)
    【禱告名言】當軟弱的信徒屈膝,撒但見了都要驚懼。
  • 基督教系統神學——昔元太(信仰的種類及特徵)
    (徒26:27-28雅2:19)對於持這種信仰的人聖經說,「凡聽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太7:26)2)神跡(奇事)性信仰神跡性信仰是指當某人為他行神跡時,他就確信所說的(可16:17-18)這種信仰可能產生得救的功效,也可能不產生功效。
  • 推薦好文|兩個信徒各種了一棵樹,為什麼一棵結果一棵卻死了?
    有一個信徒,種了一棵橄欖樹。為了讓這顆橄欖樹儘快、健康茁壯的成長,於是他便禱告說:「主阿!我的樹需要水份,求你降下甘霖滋潤它,讓它得以飽足吧。」上帝果然就降下雨來。他又禱告說:「主阿!這個信徒看到這些,終於心滿意足,以為這顆橄欖樹必定會很快長大並結出橄欖來,但料想不到的是,到了傍晚,那棵小樹竟然死了……此情此景讓他心裡既是悲傷又是費解,心裡充滿了痛苦和疑惑。於是他就去見另一位信徒,告訴對方這棵樹的故事。那位信徒回答說:我也種了一棵小樹,現在長得十分茂盛。
  • 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
    可是過了不久,有人給文仲送來一封信,上面寫著:「飛鳥打盡了,彈弓就被收藏起來;野兔捉光了,獵狗就被殺了煮來吃;敵國滅掉了,謀臣就被廢棄或遭害。越王為人,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仲此時方知範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仲,臨別留下佩劍讓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範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 第八節 蒙上帝的悅納 ||第三章
    羅10:174.我們蒙上帝悅納的最初的證據是什麼?「我們既領受人的見證,上帝的見證更該領受了,因上帝的見證是為他兒子作的。信上帝兒子的,就有這見證在他心裡;不信上帝的,就是將上帝當作說謊的,因不信上帝為他兒子作的見證。這見證就是上帝賜給我們永生,這永生是在他兒子裡面。」約壹5:9-11注:信心與蒙悅納的根本就是上帝的道,即上帝親口說的話。
  • 上帝造人的目的
    26-28;2:7;詩8:3-8;帖前5:23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被造,叫人得著權柄和能力去管理地和其他生物。弗4:23-24「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一、敬畏上帝並愛上帝申6:5「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上帝。」信耶穌就是回歸神原來的創造計劃,恢復神給人的權柄(太18:18-20)。
  • 因理解的偏差所造成的問題(以"唯獨聖經"與"信徒皆祭司"教義為例)
    [關鍵詞] 馬丁路德 宗教改革500周年 唯獨聖經 人人皆祭司 中國教會  理解的偏差 問題一、引言1517年10月31日,一位名叫馬丁·路德的奧古斯丁修道院修士在威登堡大教堂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普遍信徒對「唯獨聖經」的理解的偏差,在他們眼中「唯獨聖經」就是「唯獨和合本聖經」。這也顯示了和合本聖經在中國基督徒心中無可替代的位置以及其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在將《和合本聖經》望文生義的等同於《聖經》的大前提之下,任何對於1919年出版的《和合本聖經》的修改,甚至新的聖經譯本的面世,往往被中國普遍的基督徒視為對「唯獨聖經」的挑戰。
  • 效法上帝的聖潔
    上帝是「那聖者」(伯6:10)。「他的名聖而可畏」(詩111:9)。他的能力讓他成為全能的,他的聖潔讓他成為光耀,神的聖潔表現在對公義完全的愛和對罪的恨惡。神眼目清潔,不看邪僻,不看奸惡(哈1:13)。
  • 截至10月31日全國共有207家網約車平臺取得經營許可
    (原標題:《交通運輸部:截至10月31日全國共有207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經營許可》)據交通運輸部11月24日消息,全國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統計,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國共有207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
  • 信徒的榜樣呂底亞
    在聖經中優秀的信徒有很多,呂底亞是其中的一位,聖經特別記載她的事跡,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學習和效法。一,謹守主日,放下事務    呂底亞是賣紫色布料的一位姐妹,紫色布是當時尊貴有錢的人才能穿得起的紫色布料。在聖經中大祭司、士師、宰相和財主穿的就是紫色的服裝。可見,呂底亞是一個家底非常豐厚,事務極其繁忙的一個企業家。
  • 金秋九月,讓我們感恩上帝的美好
    (太21:22)2020/09/01今日經文:【詩136:4】稱謝那獨行大奇事的,因他的慈愛永遠長存。(羅馬書 9:31-32) 「律法的義」 是完美的正義,借著在基督裡的信心獲得的。許多以色列人沒有 完美的正義因為他們沒有借著信心來尋求它;他們沒有信主。嘗試使用功績來 得救,他們正跌在那絆腳石上 — 彌賽亞,主耶穌基督。
  • 上帝也瘋狂!《我的文明》奇葩上帝排行榜
    這不,今天就為大家精挑細選了10位奇葩「上帝」,究竟有多奇葩?抱緊了你的三觀,一起來看看他們創造的都是些什麼樣的世界吧。很明顯,這位上帝是想挑戰無盡迴廊小火龍你腫麼了,尾巴上的火苗讓上帝給掐滅了嗎?乍一看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這位上帝將之命名為「躲避狗仔的明星及其女友」……對建築、地型的強迫症實在太普遍了,但能偏執到非得讓世界一馬平川才舒坦程度,還是非常罕見的。
  • 新約信徒可否吃血呢?
    舊約數次提到不可吃血(創9:4;利:3:17,7:26、27,17:10、12、14,19:26;申12:16、23,15:23;撒上14:34),舊約利未記禮儀和潔淨條例這些事連那飲食和諸般洗濯的規矩,都不過是屬肉體的條例,命定到振興的時候為止,基督應驗了利未記的一切教訓,食物潔淨條例已經不再具預表的約束效用,獻祭禮儀也不再需要舉行。
  • 人地矛盾與土客之爭:論客家人是太平天國運動拜上帝會之母
    熟知太平天國歷史的人應該知道,拜上帝會的主要創始人洪秀全是廣東花縣人,其受基督徒梁發的《勸世良言》一書有感而撰寫了三本「原道」書籍,成立了拜上帝會。拜上帝會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招收的信徒主要是農民,這些農民深受地主和鄉紳壓迫,其反抗熱情和精神撫慰的需求極其強烈,拜上帝會的產生,給他們帶來了精神的寄託。
  • 信徒的靈修與靈界
    靈修在信徒的生活中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為什麼靈修重要到至關重要的地步?因為當你靈修的時候,你是在使用雅各的天梯,會有天使上去下來幫助你,他們常見你天父的面,也從天父那裡領受旨意傳遞給信徒。靈修,就是神的殿和天地門。我們為什麼要靈修?因為我們接觸的是靈界。在教會的教導中,人間界常常被誇大,而靈界則被淡化忽略和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