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深圳的「山竹」漸行漸遠,但倒塌的樹木、深深淺淺的積水,印證著它「恐龍」般的超強破壞力。在「山竹」到來期間,「超高建築擺幅達到2m有安全風險」、「某知名豪宅高層住戶被通知轉移到地庫」等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後來事實證明,很多是謠言引起市民恐慌。但這也讓人不禁反思:面對颱風,市民最正確的姿勢是什麼?究竟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恰恰好是萬萬不可取的?南都記者通過梳理,為你奉上靠譜避颱風指南,不僅吃得下「山竹」,還能提前抵禦「潭美」(如果有下一個颱風,將會被命名為「潭美」)。
科普A
颱風天不能開空調?
不存在的!
就在「山竹」即將登陸之時,網絡流傳一張截圖,稱有空調經銷商提醒,颱風天氣不要使用空調,以免空調外機散熱風機逆轉,引起電流相撞燒機,後果很嚴重。很多人將截圖轉到朋友圈求證。
隨後,格力電器技術人員表示,不管空調是否開機,都不會存在兩股電流相撞燒機的情況。「如果空調沒開,逆變器全部關斷,風機正轉或反轉產生的電壓都給斷路了,沒有問題。」他說,「如果空調開著,風機被外風吹得正轉,就是與我們控制的同方向,相當於負載很輕不存在問題;如果外風把風機吹得反轉(克服了我們的驅動力矩),機組也會保護停機,不會存在燒機的情況。」
對此,廣東質檢院高級工程師李海舟表示,空調室外機有個風扇,如果你開空調的話,室外機肯定會啟動,風太大的話,有可能會導致風機逆轉,相當於堵轉,是非正常工作。「不過要把室外機風機吹停的話,那就很大風了,很涼快了,說不定電都停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部分特殊用戶,若家裡已經浸水,空調等電器已經泡在水裡的情況下,則家裡所有電器(包括空調),必須斷電停機以確保安全。
科普B
貼膠帶就能防颱風?
還是有效果的!
為了迎戰颱風「山竹」,不少市民紛紛往玻璃門窗上貼上米字形膠布。就連影視明星林峰的窗子也不例外,還因此登上了微博熱搜。這一做法究竟有沒有用呢?
據相關報導,早前有媒體實測,在12級風力作用下,普通玻璃很快就被吹破了,玻璃散成多片,對室內人員造成較大的傷害;貼上交叉膠帶後,13級風作用下,玻璃仍然是破了,但不會造成粉散性破壞,對室內人員的傷害有所降低。實驗最後還使用報紙給窗戶進行防風,實驗證明可以抵抗13級風力。
記者翻閱「廣東天氣」官方微博了解到,颱風來臨前,在玻璃窗上貼上「米」字形膠帶,是因為玻璃中間部分較為脆弱,貼上交叉的膠帶,可以增加玻璃的韌度,不但可以對抗較大的風壓,也可以防止玻璃破裂時四濺傷人。另外在窗戶的玻璃貼上膠帶,面臨強風時,還可以降低玻璃震動的頻率,因此較為安全,多少增加防護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膠帶最好是以對角線交叉或米字型的貼法,並且最好貼到窗框之外,讓玻璃中心有較佳的支撐點。
不僅如此,「廣東天氣」官微還給出了膠帶選擇指南。表示膠帶的厚薄與防護效果相關最好有一定的厚度和彈性,因此黃色封箱膠帶效果較好,而且一定要從室內貼,才有加強效果。反之,一般透明較薄的膠帶則無效果。此外,平時最好不要用菜瓜布,硬毛刷等硬材質的工具來刷洗玻璃,以免刮傷玻璃產生裂紋,一旦裂痕延伸,颱風一來就更擋不住強風了。
不過,廣東華賽特幕牆門窗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熊建福則表示,米字形的「膠布防風法」作用十分有限。「對防止玻璃破碎有一點作用。但事實上現在超過1.5㎡的玻璃都會鋼化處理,這是行業標準,鋼化玻璃的強度是普通玻璃的五倍。應對颱風,足夠了。」對於沒有採用鋼化玻璃的老舊樓房,他建議,如果確定沒有鋼化,還是建議在室內側貼點膠帶,防止玻璃破碎傷人。而網傳在玻璃上貼上溼報紙足可抵禦13級颱風,他直接了當指出沒什麼作用。
科普C
颱風來了,
高層住戶是不是要撤走?
深圳高層建築「吃得下山竹」
16日,深圳人民的朋友圈,還因豪宅「深圳灣一號」管家提醒高層業主撤離到地庫,引發了「高層住戶颱風天是不是要躲到地下停車場」的討論。根據深圳天氣官方微博發布的高層樓宇防風提示,當颱風來臨時城市上空與地面風速差距會進一步加大,20-30層高樓高度的風速較地面高出1-2級,30層以上則高出2-3級。這也就是說,樓層越高,颱風天風速越高。
那是不是意味著,高樓層住戶就要撤離呢?對此,深圳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結構總工張劍表示,在行業內,高層建築抗風能力一般採用100年一遇的基本風壓來設計,深圳100年一遇基本風壓為0 .83kpa,「山竹」颱風對應的基本風壓不會超過這一基本風壓,所以,深圳的高層建築能扛得住「山竹」颱風的作用,無需撤離。
如果實在擔心想要撤離,是不是要到地下停車場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地下停車場地勢低,排水系統不夠完善,也有可能出現「灌水」的現象。去年「天鴿」期間,澳門就出現過多個地下停車場水浸,市民被困導致死亡的事件。如真有需要,市民可以撤離到小區附近的緊急避難場所。深圳天氣官方微博也特別提醒高層住戶,颱風來臨時注意大風防禦,做好花盆等易墜落物品的安置,注意門窗的加固,行人注意高空墜物,遠離廣告牌,儘量留在安全地帶。
科普D
颱風登陸點受災最嚴重?
不一定,颱風雲牆區最危險
在颱風報導中,常常會看到「本次颱風在XX地點登陸」的字眼,這是不是代表著,登陸點受災最嚴重呢?其實不一定!颱風登陸的瞬間,登陸點天氣相對平穩,但是寧靜過後,暴風雨就來了。單從颱風登陸點很難判斷周圍風雨影響的具體情況,必須結合颱風結構的變化,天氣系統的配合,地形地貌的不同,才能分析出具體影響。
實際上,颱風雲牆區往往是最危險的地方。雲牆區即環繞颱風眼周圍寬幾十千米、高十幾千米,聳如牆壁的雲體。雲牆區內對流活動非常強烈,常狂風暴雨,巨浪滔天,天氣極為惡劣。颱風內最大風速和最強暴雨均出現於此,而颱風中心的颱風眼區風力銳減至極小。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