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浙江,絕對是一個寶藏省份。
想看風景?這裡有杭州的西湖、嘉興的烏鎮、麗水的仙境......
想品美食?這裡有寧波湯圓、嘉興的粽子、紹興的臭豆腐、金華的火腿......
想買特產?這裡有杭州絲綢、西湖綢傘、泥金彩漆 ......
總之,這裡不僅經濟發達,同時也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滿足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切想像......
雖然浙江的佔地面積不大,但這裡的寶玉石資源卻十分豐富,目前已經發現的礦產有93種,列入統計的礦區就有2343個。
今天,J先生就帶領小夥伴一起來領略一下浙江的特產寶玉石。
瘋狂的血色寶石:昌化雞血石
中國有4大印石,分別為昌化雞血石、巴林雞血石、青田石和壽山石。
其中,昌化雞血石因其色彩鮮豔、色形奇異、造型美觀等特點,被譽為「印中皇后」。
昌化雞血石,最早發現於浙江省昌化縣,因顏色如同鮮紅的雞血而得名,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寶石。
與其他的印石不同,昌化雞血石是由「血」和「地」兩部分組成,其中,「地」指的是除紅色外剩下的雜質區域,以地開石為主,並含有一定量的高嶺石、明礬石、埃洛石、石英等礦物;
而「血」則指的是,在辰砂的浸染之下所形成的紅色的部分;(相關閱讀:這些石頭有毒? 31種黑名單石頭大盤點)
那麼,為什麼昌化雞血石會被辰砂所浸染呢?
在7500萬年前,浙江昌化區域曾經發生過火山噴發,一部分的火山噴出巖經過長時間的作用,轉變為地開石、高領石等礦物,便形成了今天的昌化石。
但是,這種作用並未就此停止。
地殼中的硫化汞溶液(含有硃砂的溶液)常年累月的對這些巖石滲透、侵蝕,慢慢的便滲入到昌化石中,形成了如雞血般鮮紅的昌化雞血石。
昌化雞血石素來以「血」豔麗鮮紅著稱,「血」量的多少、鮮豔程度,也決定的雞血石的好壞。
根據「血」的顏色、分布的形態及位置,人們又將雞血石劃分為:大紅袍、紅帽子、劉關張等不同的品種。
小課堂:大紅袍:血的含量大於70%,血呈鮮紅色或朱紅色,肉眼觀察近乎全血;紅帽子:血的含量大於30%,上部為全血,下部為凍石,含血量佔成品的1/3左右;劉關張:地呈黑色、黃色或白色,無其他雜色,並配有鮮紅的血,以白色代表劉備,黑色代表張飛、紅色代表關公而得名;
由於昌化雞血石這種獨有的色彩,早在1000多年前,昌化雞血石就已經被大量的開採。
到了明清時期,乾隆皇帝更是對這種顏色鮮紅的石頭十分喜愛,將其封為「國寶」,昌化雞血石也因此達到頂峰,成為皇宮珍品。
註:清乾隆年間,昌化雞血石載入《浙江通志》:「昌化縣產圖章石,紅點若硃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愛玩,近則罕得矣。」
據說,乾隆一生曾擁有多枚雞血石玉璽,其中一枚刻有「乾隆宸翰」的玉璽,雖然雞血不多,只是絲絲縷縷的散布。
質地極為溫潤,雕刻的山水之景也十分的生動傳神,是乾隆寶璽中最為精美的玉璽之一。
除了被製作成印章,雞血石也被運用到了清朝官吏的服飾中。其中,一品大員的花翎頂子使用的便是雞血石,雞血石也因此成為了人們身份與地位的標誌。
新中國成立以後,昌化雞血石再一次得到重視,成為了國禮。
20世紀70年代,中日建交之時 ,中國便用一對昌化雞血石方章,作為國禮饋贈給日本首相。
2019年,昌化雞血石博物館成立,雞血石自此名聲大振,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愛好者前來觀賞。
經過了近千年的開採,目前,昌化雞血石資源已接近枯竭,價格也出現了水漲船高的趨勢。不法商販常常用假冒的手段來欺騙消費者,導致雞血石市場真假難辨。
所以,如果你想要購買一塊貨真價實的雞血石,一定要多看、多聽、多請教,千萬不要因一時衝動而後悔莫及哦
6000年的青田石
說完了昌化雞血石,我們再來說說同樣產自浙江的另一大印石:青田石。
青田石,學名葉臘石,因產於浙江省青田縣而得名,由於其質地純淨、溫潤細膩、結構緻密、耐熱性強等特點,常常被用來雕刻或製成印章,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
宋朝著名詩人陸遊曾贊:「石不能言最可人」明代大學者文彭曾說:「於是凍石之名,始見於世,豔傳四方矣。」
青田石的顏色極為豐富。在同一塊青田石上,有時甚至可以同時看到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多種絢麗的色彩。
也正是由於青田石顏色的差異,人們又將其進行進一步的劃分:
其中青色類包括燈光凍、封門青、蘭花青、竹葉青;黃色類包括黃金耀、魚凍、菜花青田、黃果;棕色類包括醬油凍;白色類包括白果、豬油凍;紅色類包括硃砂青田、紅花青田......等上百個品種。
雖然青田石的顏色極為豐富,但卻重清淡、典雅,以青色為主色調的燈光凍、封門青、竹葉青是青田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
青田石的摩氏硬度為二級,軟硬性適中,具有極強的可雕刻性。
青田石的雕刻歷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崧澤文化時期,考古人員曾發現青田石璜。
6000年前崧澤文化時期的青田石璜
六朝時期,青田石開始被大量地開採,人們將青田石製作成雕刻品,作為墓葬之用。
到了元、明時期,青田雕品憑藉著高超的技法,成為了皇家貢品,也正是這一時期,用青田石製作的印章取代了金、玉、銅等材質
到了清朝,出現了「多層次鏤雕」,青田石雕技藝更加的爐火純青。
為了進一步提升青田石雕的價值,1889年,青田石首次登上國際舞臺,參展「巴黎賽會」;1904年,參加了美國的「聖路易博覽會」;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大放異彩,極大的提高青田石雕的知名度。
經過上千年的發展,青田石雕逐漸形成了題材廣泛、因材施藝、層次豐富、手法多樣、鏤雕細膩等特點,以青田石為主的製品,上到文房用品、下到石碑石像,比比皆是。
2006年,青田石雕博物館成立,同年,青田石雕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並多次作為我國的國禮,贈送給來華訪問的外國領導人。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青田石雕有100多件精品被國內外國家博物館收藏,有1000多件精品被各省市的博物館收藏。
隨著青田石知名度的不斷提升,青田石被毫無節制的肆意開採,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品質較高的青田料逐年遞減,產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石料趨於枯竭,青田石製品的價格出現成倍上揚增長的趨勢。
走出國門的諸暨珍珠
「世界珍珠看中國,中國珍珠在諸暨」。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生產國,淡水珍珠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95%以上。
而浙江諸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和交易基地,被國務院認定為「中國最大珍珠、珍珠首飾專業市場」,中國80%左右的淡水珍珠均產自這裡,素有「中國珍珠之鄉」和「中國珍珠之都」的美譽
諸暨與珍珠的歷史淵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諸暨曾是越國的古都,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西施就出生在這裡,在這裡曾盛傳「嘗母浴帛於溪,明珠射體而孕」的美麗傳說。
相傳,住在月亮上廣寒宮的嫦娥仙子,擁有一顆又大又亮的寶珠,嫦娥常常將它放在手中把玩。
一次外出時,她將寶珠交給五彩金雞守護,五彩金雞趁嫦娥不在,便偷玩了起來,將寶珠拋來拋去,一不小心,寶珠便墜落到了人間。
五彩金雞連忙追去,而寶珠則掉落到了浙江諸暨的小溪裡,寶珠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景色,便不想回到廣寒宮。
眼見金雞追過來,它便急中生智,飛入到溪邊洗衣服的婦人口中。而找不到寶珠的金雞也只能作罷,乖乖回宮領罰。
16個月過去了,飛入婦人口中的珍珠幻化成嬰兒,降生到了人間,取名為西施。
傳說只是美好的故事,但是,浙江諸暨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基地之一,也是有其原因的。
一方面,諸暨地處浙北,丘陵地形,受到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量十分的充沛,由於湖泊水常年的更替淨化,為珍珠的生長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鼓勵珍珠產業發展,這裡形成了從幼蚌繁育—珍珠接種—育珠管理——產品轉化一條龍的產業基地。
2000年,諸暨珍珠養殖面積達到了6.7萬公頃,全年產珍珠量達到300多噸,佔全國佔有量的四分之一。
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環境汙染嚴重,珍珠質量低、產業化程度不高、營銷手段落後等成為了當地珍珠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動產業發展,接軌國際市場,諸暨每兩年舉行一次珍珠節,吸引了國內外大批遊客前來觀賞。
2001年,當地開始搭建珍珠特色產業園區,藉助電子商務,發展當地的珍珠產業。2004年,推出了國際珠寶城建設。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非洲時,諸暨珍珠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元首。自此,諸暨珍珠名聲大振。
截止到2019年,山下湖鎮淡水珍珠的養殖面積達到了20萬畝,珍珠養殖戶3000多戶,從業人員1.5萬人,諸暨珍珠也因此成為了當地的支柱性產業。
J先生說:之前,我們的寶石中國系列給大家介紹了山東、廣東(相關閱讀:寶石中國|除了有美食,廣東還有這3種珠寶玉石,你都知道嗎?)、遼寧(相關閱讀:8000年的瑪瑙、深藏地下的鑽石、煤炭裡的琥珀—探秘遼寧寶藏)寶島臺灣(相關閱讀:5000年的臺灣玉、千年靈物紅珊瑚、被誤解的藍玉髓—探秘寶島臺灣)的特產寶玉石。今天,又為大家介紹了浙江的特產寶玉石。當然,中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很多特產寶玉石,等待著你去發現~你還想看哪個省份的特產寶玉石,歡迎在後臺留言,後續會一一推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