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如何發展,怎樣才能崛起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之前我也分析了國漫為什麼難以發展的原因,其中經常被提起的一點就是被舉報。這個舉報人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看動漫的孩子,十有八九都是不看動漫的家長。正當國內動漫市場正常發展,舉報風波成為歷史的時候,前幾天,一條《動漫角色染髮,家長舉報不健康》的新聞被曝出,使得舉報事件又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其實這次被舉報的動漫很多人都沒看過,很多人早已過了守著電視臺看動漫的年紀了,但是這並不妨礙家長舉報。這部動漫名為《菲夢少女2》,小編也沒看過,劇情不作評價。但是這次動漫被舉報和劇情沒有一點關係,舉報的原因僅僅是動漫角色染髮,樹立了不良的形象,影響孩子身心發展。這個舉報理由看起來毫無邏輯,甚至讓人想笑,只能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由於原因多方面,咱一個個分析,首先從動漫本身來講吧。動漫人物為什麼要染髮?這其實在動漫中是正常的操作,它的本意不是提倡你染髮,原因有些不得已而為之。早期動漫設計,特別是人物形象設計是很複雜的事,就拿動漫大國日本來說,在起初的時候,畫師就那麼幾個人,手法都相似,每個人畫人臉就那麼幾種風格,你可以發現,很多動漫人物的五官都是一樣的。就拿大家知道的京阿尼來說,他們的畫風女生的臉幾乎一樣,能區分人物的要點就是髮型和發色,服裝,以及一些小的特徵。國內的也有典型例子海爾兄弟,直接面部就是複製粘貼,要是不改變髮型發色,根本就不好設計。而且,發色的改變給人一種特殊的感受,讓人感覺美麗可愛或者帥氣精神,另外不同的發色代表不同的性格,傲嬌黃就是典型。
再一個,從價值觀來說,咱們這一代90後、00後。打小就看這些發色各異的動漫,那個時候是中、日兩國動漫在螢屏角逐的時代,不論哪國的動漫,大家看的都是劇情,你可能認為櫻木花道的紅毛很酷,或者雅典娜的紫發很美,但是你也就看看,不會去染髮,因為你最在意的還是湘北勝沒勝,星矢死沒死。再一個,說到動漫暴力不健康等等,但凡過審的肯定是合格的,誰小時候跟著大人看金庸的武俠劇,會變成不良,會不健康呢?看著金庸和日漫的80後、90後甚至00後還不是長大了,還不是好好的在生活。
從家長的舉報上,其實挺好笑的。我一直都認為,學校是教你知識的地方,社會是教你生活的地方,教你做人永遠是你家長的首要責任。孩子的價值觀不是單靠染髮的動漫就能帶偏的,他來自於家庭教育的薰陶,來自於家長正確的引導。再說了,現在孩子接觸得最多的不是電視裡的動漫,而是遊戲,是網絡,是無數毫無營養的小視頻。特別是小視頻,為什麼家長不舉報它呢?很簡單,因為他們自己得看。所以教育孩子,你舉報一百部動漫,不如對孩子說一句不行。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看法了,如有不同觀點,歡迎評論交流。
覺得小編說的對地,歡迎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