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鈣肥,想必從事種植的朋友都不會陌生,但說起作物生長需要最多的元素是什麼?大多數人只知道氮磷鉀,卻很少知道第四個元素就是鈣元素。大多數作物都是喜鈣作物,鈣是作物所需的一種中量元素,其表現的作用非常強大,你都了解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探究竟。
通過筆者對作物的了解,一般在鈣元素比較充足的地塊,作物根系生長就十分茂盛,吸收養分能力就非常強!而且葉片也會濃綠厚實,光合作用能力強,製造的養分多,能幫助開花坐果所需;果實也會快速膨大,不會出現大小果,那麼對於缺鈣的地塊呢?根系生長較弱,吸收力弱,葉片葉綠素含量低,合成養分低,果實沒有充足的營養,果實小且大小不宜,前期以落花落果,後期易浮皮、裂果和皺果。
會補鈣還要會選鈣:
據了解,果實膨大期分別吸收33%和66%的鈣。81%的鈣供地上部生長,19%的鈣供根系生長。南方土壤缺鈣,滴灌淋施不但補鈣效果好,還能減輕鋁毒和鹽害。對於噴施,幼果期噴鈣在提高果實鈣含量、改善貯藏性等方面效果最佳,其次是果實膨大期;噴施時要噴到整個果面。所以補充鈣肥最快捷的方式是,採用根系和葉面施肥相結合,避免單一根系施肥吸收慢的問題,兩種方法既可以同時使用,也可以錯開使用。
用什麼鈣肥好?
多元糖醇螯合的鈣肥,成品是透明藍色液體,糖醇鈣的比重比較大,可以說是移動性最好的鈣肥。普通鈣肥也只能靠蒸騰作用向上進行運輸,但是糖醇鈣可以在木質部、韌皮部進行上下無障礙的運輸,所以說它也是吸收速率最快的鈣肥,在我所見的鈣肥中,只有鈣奇力符合要求,吸收率非常高,即使套袋也可以使用。
3月、7月、9月補鈣關鍵期:在3月份(春稍萌動期)補1次,主要是滿足根系生長,促進幼果細胞分裂,提高座果率。在7月份(幼果膨大期)補第2次,促進果實細胞壁形成,促進幼果膨大,減少果實生理性危害。在9月份(秋稍期)再補施1次,滿足根系生長、果實膨大和抽生秋稍的需要,減少浮皮果、後期裂果等危害。
總之,以上就是果樹補鈣的關鍵要點,其實果樹補鈣並不複雜,只要選擇正確的鈣肥和補鈣方式,鈣還是很好補的!畢竟果樹補鈣主要靠施肥補鈣,所以選擇多元糖醇螯合鈣,還要遵守少量多次的原則,這樣補鈣效果才會快,鈣肥持久性才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