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堅克難攀高峰 科技創新在路上——寫在2019年度貴州省科技獎勵...

2020-12-23 天眼新聞

新聞提示

創新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張榜比拼、揭榜掛帥、守正創新、精業篤行,貴州科技領域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勢如破竹。9月3日,一年一度的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根據《貴州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出5大獎項、111項獎勵,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即將取得決定性勝利的前夕,這不僅僅是一場科研工作者的表彰大會,更是對「十三五」貴州科技創新規劃的成果總結,也是對「十四五」規劃的展望。

高大上 關鍵技術引領經濟發展

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FAST臺址開挖系統關鍵技術應用及推廣,由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牽頭,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清華大學、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和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組成的科研技術團隊共同承擔,歷時 7 年採用多維度信息集成BIM技術、開挖中心優選技術、巖溶窪地排水防衝刷技術、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技術及生態保護技術等綜合技術措施,攻克了 FAST 開挖系統三大關鍵技術難題,形成多項創新性成果。該綜合技術措施在喀斯特山區20項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產生經濟效益合計 67.72 億元,其中直接經濟效益11.51億元。

建設中的FAST臺址開挖系統

FAST上部結構建設完成

「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的貴州省國土資源雲精準扶貧作戰圖管理系統,就是精準扶貧的活地圖。」省第三測繪院葉瑋說。在省第三測繪院工作人員演示下,通過放大三維圖像,能清晰地看到縣、鄉、村每一戶的基本情況。「家裡幾口人」「人均幾畝地」「地裡幾頭牛」,結合房屋照片三維圖像,一目了然的數據清晰呈現,為精準施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簡直就是一張「活地圖」,一本扶貧的「活帳本」,既可宏觀布局又可微觀調査,真正實現了「一鍵通」。

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貴州特色地產藥材及其製劑的研究開發與創新應用」,通過貴州醫科大學與貴州維康、益佰、拜特等公司的產學研合作,創新構建了基於民族藥整體觀的「血清藥物化學-藥動學-藥效學-代謝組學」研究模式及「體內 ADME 過程分析-色譜/質譜指紋圖譜在線表徵」的民族藥複雜體系效應物質和質量控制評價體系,科學闡明了白及、羊耳菊、天麻等貴州特色藥材的功效物質基礎內涵,研製開發了5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藥民族藥新藥;完成了骨康膠囊、全天麻膠囊等名優品種技術提升和深度開發;發表論文175篇(SCI論文17篇,中文核心154篇),他引次數達1317次,授權發明專利12項;建立了「中藥民族藥材藥效物質基礎-作用機制-體內過程-質量控制到製劑開發應用」產業關鍵環節技術體系,打造了我省特色中藥民族藥資源優勢利用的產業鏈。累計實現經濟效益20.18億元,利稅 5.39億元。

細數成果不難發現,此次科技獎勵,50%的獎勵項目出自大扶貧、大生態、大數據和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領域,重點解決了產業發展「卡脖子」問題,創新成果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彰顯了科技聚焦主戰場的先鋒作用。

接地氣 民生技術增強百姓「三感」

科技發展的覆蓋面從來不僅僅局限於高大上的技術。民生,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更是科技發展的聚焦點。此次科技獎勵中,不乏貼合百姓生活的普惠性技術,助力貴州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威寧縣蕎麥收穫場景

貴大陳卓教授團隊在示範基地

獲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特色杜鵑種質資源培育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嘗試通過利用不同的現代生物技術方法來延長百裡杜鵑景區高山杜鵑的觀花期,通過4年反覆對比試驗,延長了10天的觀花期,幅射帶動農戶2000 餘戶,當地農民實現新增利潤 5719 萬元,帶動當地旅遊產業新增利潤 22159.5 萬元。

在獎勵大會召開的前一天,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特耐抽薹大白菜新品種選育及應用項目團隊都還在威寧繼續著白菜選種工作,項目所獲的4個特耐抽薹新品種,對保障3至5月大白菜淡季市場供應,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及大白菜產業的提質增效,在黔南、畢節、貴陽、安順、遵義、黔東南、黔西南、銅仁等市(州)以及省外重慶、湖北、寧夏等地示範推廣應用,14年累計示範推廣春季大白菜117.73萬畝,總產量達630.56萬噸,新增純收益61.62億元,年經濟效益4.4億元,近3年經濟效益達13.43億元。

還有山地芒果新品種鑑選及配套栽培技術集成與應用、油菜種質創製與油研50選育及應用等36項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科技創新成果對「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做出了詮釋。

展未來 創新之花開遍黔山貴水

數來路,自2001年起,我省連續18年開展全省科學技術獎勵工作,連續多年重獎科技英雄,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科學、激勵創新的濃厚氛圍,激勵著廣大科技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負重託,以奮進豪情砥礪創新,產出了大批科技成果。伴隨著省科技廳人才榜單、「十年百企千億」獨角獸培育計劃、科技創新券、企業孵化器等措施的出臺實施,為我省科創人才、高新企業培育提供了優越的生長土壤,創新企業和創新人才頻湧現。俗稱的「科八條」、貴州省科技成果轉化股權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等制度的改革解除了我省科研工作者的「束縛」,將這股科創之風越吹越烈。此次獲獎單位中,本土科學家的突破,周少奇、陳肖虎等一批有能力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本土領軍人才和團隊不斷湧現;77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28家企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獎,在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獲獎單位中,企業佔比達到38.5%,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日益顯現。獲獎人員中,45歲以下的佔到59.6%,顯示出中青年科技人員已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看今朝,科技發展正當時,一批批優秀的科技平臺和科技成果展現在我們眼前: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複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多個本土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立項建設,國家科學大工程——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工程碩果纍纍,實現了國家在貴州省布局科學大工程零的突破;科技創新促進了貴州省煙、酒、茶、中藥、特色食品成為全國性、區域性知名品牌;國家苗藥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加快步伐建設;實施植物萃取、智能網聯汽車等科技重大專項,推動12個農業特色產業和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的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 大數據、人工智慧與農業深度融合......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實現了眾多零的突破,在全國創新驅動發展大潮中書寫了貴州篇章。

展未來,創新之路愈走愈寬。「十四五」期間涉及基礎能源、裝備製造等行業的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將改變著貴州的方方面面、科技支撐將更加貼近我們的尋常生活。在這更為寬鬆的創新環境下,創新之花將開遍黔山貴水,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周靜 段超木

編輯 彭耀永

編審 周靜

相關焦點

  • 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召開 杜家毫頒獎 許達哲講話 烏蘭主持
    6月10日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講話。紅網時刻6月10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周帙恆 劉笑雪 紅網記者 廖潔 何青 攝影 李長宏)今天上午,湖南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在長沙召開。省委書記杜家毫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講話。會前,杜家毫、許達哲等省領導會見了省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
  • 2019年度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先進揭曉 我省7個科技組織,20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深入推動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作,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開展了全國科技助力精準扶貧 2019 年度工作考核評審。
  • 南寧市良慶區以科技創新步入發展「快車道」
    良慶區充分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先後出臺了《良慶區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方案》《南寧市良慶區培育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集群實施辦法(2019—2021年)》《良慶區集聚培育高層次科技人才二十條措施》等系列創新驅動發展文件,鼓勵企業自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 2020-05-18 2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實現質和量雙提升
    12月21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濟寧市「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情況暨2020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濟寧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逐步構建形成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
  • 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舉辦「在路上·至完滿」2019-2020學年...
    去年的金秋,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學子在泰山腳下開啟了一段嶄新的大學之旅,一路披荊斬棘,篳路藍縷,用汗水和堅持為自己的成長成才夯實著基礎。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歷史性的榮獲「山東省紅旗團委」「第十五屆中國大學生健康活力大賽多個冠軍」「山東省大學生合唱藝術節三等獎」等省級及以上集體獎項8個,學生獲得省級及以上獎勵達126人次。
  • 33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他們是科技天空中的大星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潛艇專家黃旭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大氣科學家曾慶存,共同榮獲本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人獎金800萬元人民幣。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20年5月13日,《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在北京發布。此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並在全國出版發行。這是該報告的第二次發布,去年曾發布2018年度報告。
  • 全會圓桌|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
    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貴州省委關於制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並對如何抓好落實進行了安排部署。圍繞「聚焦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支撐,全力推動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方面重點工作,與會代表說認識、講體會、談打算。
  • 2019民營100強科技創新綜合實力排行榜
    2019民營100強科技創新綜合實力排行榜排名簡稱企業名稱省份行業領域1華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新一代信息技術2海爾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智能製造3OPPO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廣東智能製造4東旭集團東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生態環保5騰訊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廣東新一代信息技術6聯想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新一代信息技術
  • 山東出臺「科技改革攻堅25條」,都是「乾貨」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日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科技改革攻堅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措施》從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等四大方面,細化25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深化科技改革攻堅,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科技日報記者 劉垠5月13日,記者從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獲悉,《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近日在全國出版。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科研人員獲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67.6億報告指出,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轉化獎勵顯著增長。
  • 大灣風:三地科技創新合作,珠海重金獎勵!
    在珠海經濟特區即將迎來40歲生日之際,一直以「科技重獎」而著稱的珠海,再次放出大招。7月1日,珠海市科技創新局發布《珠海市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對珠港澳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給予三個方面的扶持,最高獎勵達200萬元。《管理辦法》將於今年8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截至2023年7月30日。
  • 【光明日報】他們是科技天空中31顆大星
    他們矢志創新、求真務實,在各自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科技界和全社會的讚譽。他們是我國科技界的傑出代表,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我國科學家熱愛祖國、無私奉獻、求真務實、創新開拓、團結協作的精神。  他們,把愛國之情化作報國之志,踐行強國之夢。  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小謨,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
  • 貴州省2019年度「百企引領」示範企業名單公布!貴陽高新區11家企業...
    3月17日,記者從貴陽高新區大數據發展辦公室獲悉,近日,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公示了《貴州省2019年度「百企引領」示範企業「萬企融合」標杆項目名單》,全省共精選應用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產業創新的示範企業40家,其中貴陽高新區11家企業榜上有名。
  • 讓科技特派員在鄉村一線創新奉獻,孕育碩果!
    近年來,我市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大脫貧攻堅智力支持依靠科技人才,開展智力扶貧轉化科技成果,實施技術扶貧據了解,近年來,我市堅持以實施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十百千」工程為主要抓手,推動科技特派員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 關於開展2019年市科技創新專項項目年度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科技局,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局、日照高新區科技與經濟發展部,山海天旅遊度假區經濟發展局,市直有關部門、單位:根據《日照市科技創新扶持政策項目管理辦法》(日科字〔2018〕38號)等有關規定,現組織開展2019年市科技創新專項項目年度績效評價工作
  • 透視2019年度科技獎勵大會十大科創項目
    《國產衛星準實時釐米級精密定軌系統及其重大工程應用》項目的研發工作,由武漢大學趙齊樂教授主持、武漢大學及航天恆星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完成,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7、光傳輸領域核心制高點與關鍵技術應用創新價值高近日,信息通信領域的 「超高速超長距離T比特光傳輸系統關鍵技術與工程實現」項目,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 智聯招聘「Offer Kit」榮獲2019年度中國人力資源科技創新產品獎
    1月14日,由中國人力資源科技行業影響力媒體HRTechChina主辦的Inspire 2020 HR科技新年論壇暨2019年度評選頒獎典禮於上海盛大舉行。
  • ...與央視聯合打造脫貧攻堅科技人物專題節目《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中國科協與央視聯合打造脫貧攻堅科技人物專題節目《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2020-12-05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