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墜床7小時後,顱內出血!只有10秒!1步也錯不起!

2021-02-12 科學家庭育兒

昨天,群裡的一位新手媽媽,給我們講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經歷:

「娃咚的一聲就從床上掉下來了,我魂兒都快嚇沒了。趕緊送到醫院檢查,還好沒大礙,不然我得愧疚一輩子。

真想不明白,一眨眼的工夫,怎麼就滾下床了。」

寶寶墜床的情況很常見,幾乎每個人小時候都有從床上掉下來的經歷。

但是,科大大認為有必要在這裡跟寶爸寶媽強調一下:

千萬千萬不要小看孩子摔下床這件事,每年都有寶寶摔下床差點沒命的事件! 👇

來源:青島早報/齊魯晚報/看看新聞

寶寶墜床後第一時間該怎麼做?

哪些錯誤萬萬犯不得?

寶寶健康守護天使——科大大本人,就要趕緊來給大家支招:面對猝不及防的墜床,如何應對最正確!

細心的寶爸寶媽們快快收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寶寶墜床後,相信很多家長第一反應是把娃抱起來,看看傷到哪兒了。

科大大卻要說:「停!千萬不能抱!」

這是因為,墜床後很多損傷都是極為隱匿的,我們很難從外表判斷出娃傷在哪兒。

如果寶寶在墜床過程中傷到了頭部或頸椎,那麼貿然移動寶寶的身體可能會帶來二次傷害。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不抱起來,家長怎麼做呢?

先用10秒觀察!

如果周圍沒有危險的尖銳物,家長需要用至少10秒的時間,觀察下面這三件事。

① 落地後寶寶有沒有哭

如果墜床後寶寶「哇」的一下放聲大哭,說明寶寶意識清醒,先不要太過緊張。

② 觀察寶寶的落地姿勢


看清楚寶寶是頭、肩膀、臀部還是手腕先著地,這對於檢查寶寶傷情以及之後就醫描述病情很重要!

如果寶寶是四肢著地,要先等他稍微平靜些,再拿個小玩具在他眼前晃一晃。

鼓勵孩子自主運動,觀察寶寶手部、肢體有無活動受限的情況。

同時用手摸一摸寶寶的四肢和軀幹,如果發現碰到哪個地方哭得特別厲害,千萬不要大意,有可能是發生了骨折!

以下2種情況最好及時就醫 ☟ 

➱ 懷疑寶寶骨折時。

➱ 寶寶從高於90釐米的地方摔倒地板上,且頭部著地。

這時千萬不要隨便挪動寶寶的身體,及時撥打「120」,等待專業人員的救助。

③ 觀察寶寶有無局部損傷

如果寶寶沒有以上問題,那麼要進一步檢查局部皮膚有無出血、紅腫、淤青等。

如果有,建議這樣處理 ☟ 

➩ 看清出血部位,按壓止血。

72小時內,對受傷部位進行冷敷,每次15分鐘,目的是減少皮下出血。

72小時後再進行熱敷,幫助積液吸收。

在起包、紅腫部位抹香油、按揉等方法都是不妥當的,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滲出。

檢查後如果沒有大礙,家長可以把娃抱起來進行安撫。

怎麼抱呢?在寶寶脖子伸直的前提下,一手抬起頭部,一手抬起屁股,輕柔將寶寶抱起。

貼心科大大提醒:雖然墜床整個過程的時間很短,但寶寶很容易因驚嚇而產生情緒激動、睡眠障礙等問題。

所以墜床後的幾天裡,家長最好對娃進行陪睡,多多安撫與陪伴。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有驚無險當然是最好的,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放鬆警惕,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帶娃去醫院,不要自己處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① 意識不清

寶寶落地後不哭不鬧,對家長的呼喚沒有反應,或逐漸陷入反應遲鈍,昏睡不醒、肢體鬆軟無力等狀態。

② 頭部受損

頭部有出血、紅腫,前囟門澎出頭骨向內凹陷等症狀。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③ 眼部變化

用小玩具引導寶寶活動眼球,出現眼神呆滯或發現兩個瞳孔大小不一,要儘快送醫。

大一點的孩子會抱怨看不清,或看東西重影。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④ 體表變化

耳鼻出血或流出淡黃色無色透明液體。

⑤ 情緒變化

長時間的大哭大鬧,情緒不安。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如果寶寶以上問題都沒有,我們仍然仍然不能放鬆警惕!

因為真正可怕的是顱腦損傷!比如顱內出血和腦震蕩等,都是發生在外傷後48小時內!

如果墜床後不進行後續觀察,很容易耽誤最佳送醫時間!

下面這條新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來源:鄞州新聞網

報導中寫:

「寶寶從家裡的床上掉下來,因傷後孩子神志清楚,家長沒有重視。

7個小時後,孩子嗜睡又嘔吐,家長才趕緊送醫院。

急診CT檢查提示腦部硬膜外出血,醫生緊急做了顱內血腫清除術。」

所以寶寶墜床後即便外表觀察沒有大礙,家長也要在48小時內觀察娃的狀態,出現以下情況,也是要及時就醫 ☟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寶爸寶媽說:我們也不想讓他摔下來,可寶寶天生好動,想讓他在床上老老實實躺著,是永遠不可能的。

那麼,生活中怎樣能防止寶寶墜床呢?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下面這張圖,家長可以長按保存哦 ☟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墜床後,寶爸寶媽千萬不要互相指責,寶寶是父母的心尖尖,誰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發生。

我們常說,「虛驚一場「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詞。

今天的內容,希望所有家長都能認真掌握,但永遠用不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本文涉及的相關知識已由專家審核:

田禎:天津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副主任醫師,從事兒童保健門診、集體兒童保健管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擅長兒童生長發育、兒童營養與餵養指導、常見病與傳染病防治。

相關焦點

  • 寶寶墜床怎麼辦?「黃金10秒」要知道,媽媽再心疼也別著急「抱」
    幸好經過2個小時手術,「顱內血腫」順利清除,目前孩子恢復良好,已經出院了。對於孩子墜床的問題,估計很多爸媽都經歷過。就像叮麻,孩子從4個月到現在,墜床不下10次,即使用上了防護床欄,也攔不住他墜床的腳步。最嚴重的一次是兩歲左右,孩子自己爬上防護床欄往下跳,腦袋正好磕在玩具車上,去醫院縫了2針。
  • 「一次墜床,我的孩子走了」:孩子墜床,千萬不要馬上抱起!
    這位媽媽早已經被嚇得站不住了,她跪在地上,不停的念叨:「會沒事的,孩子,你一定會沒事的,都是媽媽的錯,你一定要醒過來。」不一會,孩子的爸爸爺爺奶奶都趕過來了。搶救將近一個小時,醫生走出來,面色沉重的說:「請節哀,我們盡力了,孩子顱內出血,已錯過最佳搶救時間。」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到醫院後,再叫他已經沒有反應。經檢查,鴻宇前額顱內有個巨大的血腫,幸運的是,經過緊急手術,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他們更常見的摔倒是墜床,墜床可能會導致顱內血腫,更嚴重的結果是喪命!
  • 8個月大寶寶不慎墜床,後腦勺鼓出來!媽媽一個動作差點害了她…
    好在家長送醫還算及時 醫生花了2個小時 手術幫萱萱清除了顱內血腫 目前孩子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
  • 寶寶容易墜床?兒童床圍、床擋、護欄……統統不如這點安全!
    提前阻隔墜床後的危險 在地板上鋪軟墊或者地毯,減輕寶寶墜落後與地板的撞擊。 確保寶寶不會藉助桌椅等爬上窗戶,在落地窗上安裝護欄,防止高空掉落。 清理體積較小的物品,不用的插座要封好或斷電,防止寶寶四處亂爬時誤食誤觸。
  • 寶寶掉床後,聰明的家長決不立馬抱起來,把握「黃金十秒」很關鍵
    今天科室接到這樣一個急診,一名6個月大的女寶寶,墜床後被送了過來。 據現場護士說,寶媽在哄孩子睡著後,就去客廳廚房忙著做家務了。可沒想到寶寶睡了不足10分鐘,就聽到臥室一聲巨響,緊接著傳來的就是孩子的哭聲。
  • 90%爸媽第一反應都錯了!
    朋友看到後,以最快的速度衝上去抱起寶寶。(這幾乎是每個媽媽的本能,但很遺憾是錯的,有時可能會導致很嚴重的後果,稍後小編會詳細解釋。)小包子的奶奶看到後,趕緊過來用手心給小包子揉搓傷口。結果,傷口不但沒有好轉,半個小時後,額頭上反而鼓起了一個包,有半個櫻桃那麼大。
  • 緊急48小時!寶寶會不會摔出腦震蕩,留意5大現象!
    聽到「咚」一聲,很多寶媽的第一反應是:一個健步衝上去,心疼地抱起哇哇大哭的寶寶.但,這樣做很!危!險!因為在不了解傷勢的情況下,冒然抱起寶寶,有可能會對脊椎、四肢等造成二次傷害!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靜觀10-20秒:① 觀察精神狀態如果寶寶馬上清醒大哭,安撫後又跟沒事兒人一樣去玩了,說明腦部受傷的可能性較小。這也是為啥有經驗的寶媽,看到寶寶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水,稍微可以放寬心了.
  • 八個月大寶寶不慎墜床頭部受傷!遇到這些情況,馬上就醫!
    經過醫生檢查,寶寶「顱內血腫」,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左右。經過2個小時的手術,醫生順利清除了寶寶的顱內血腫,目前寶寶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醫生緊急提醒 如果發現孩子墜床後出現這些情況 不要猶豫,馬上就醫 1、意識反常。
  • 【兒童安全】9個月寶寶墜床家人視若無睹,3天後面臨的一幕讓他們驚癱了...
    可是隔了一天後,孩子開始出現嘔吐和嗜睡的症狀,甚至有時候還咳出咖啡色的血絲。再隔了一天後,家裡人才帶著孩子前往杭州治療。途中,寶寶還向爸媽要奶喝,但是在到達醫院前,躺在母親懷裡的孩子已經漸漸失去了意識,手腳變得冰涼。到達醫院後,醫護人員立刻對孩子進行檢查,沒有明顯外傷,但面色蒼白,瞳孔散大,全身冰涼。醫生採取了急救措施,連續的心肺復甦,打腎上腺素,一個多小時下來,孩子依然沒有任何意識,搶救最終無效。死因正是顱內損傷。
  • 「拆彈部隊」1次手術拆除顱內3個「不定時炸彈」
    術前影像顯示,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神經外科黃萌異主任醫師等為患者施行手術。紅網時刻7月22日訊(通訊員 梁輝 張曉泉)六旬老人顱內長了3個動脈瘤,相當於3個「不定時炸彈」。7月5日,湖南寧鄉68歲的彭女士早上起床時突然頭暈、頭痛,噁心還嘔吐。家人趕緊將她送往當地醫院,頭部CT檢查提示「大量蛛網膜下腔出血」,建議轉往上級醫院進一步診治。彭女士隨即被120急救車送至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一科,急診頭部血管顯影檢查發現,顱內有兩個動脈瘤,位置一前一後,後面這個已經破裂出血,必須儘快手術。
  • 1月寶寶顱內出血,居然是這種"風俗"...
    現在把孩子放在床上,兩夫妻都不敢用手去碰,生怕一用力,就加重出血。我們對孩子父母說:孩子伴有煩躁,不排除顱內出血的可能,人體的重要生命體徵,包括呼吸、心率、血壓,都可能會受影響,即使不會出現這些重要體徵的改變,也有可能留下後遺症。
  • 嬰兒翻身墜床,家長千萬不要立刻扶起,了解「黃金十秒」十分重要
    聰明的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便學會翻身,從此便不受約束,不愛躺著總是翻來翻去玩。此時是家長最頭痛的時候,因為孩子身邊堅決不能離開人,生怕寶寶翻身掉到地上。該有家長疑問了,為何會有二次傷害,不應該摔倒立馬抱起來嗎?那是因為孩子在摔倒後,也有可能造成內傷,這是肉眼看不到的傷,比如:關節、脊柱挫傷、頭顱受了內傷,這些情況在家長們抱起或安撫的時候都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 寶寶掉下床不要立馬抱起,否則反致傷害,「黃金十秒」要知道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傢伙們會翻身後,掉下床的概率實在是太高了,寶媽們稍有不注意,就可能會聽到撲通一聲,而後是孩子的哭聲。所謂關心則亂,發現孩子掉下床後,很多寶媽的心情都是既自責又心急,然後就會跑過去一把把孩子抱起安撫。
  • 小夥扒公交車玩漂移板摔昏迷 初步診斷顱內出血
    12月7日晚上18時25分許,在沙河口區中山路與星雲街交會處,一名男青年扒車玩漂移板,結果硌到公交專用道兩側的減速帶上,造成男青年摔傷昏迷。記者從醫院了解到,經初步檢查男青年為顱內出血,但腦幹是否有損傷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慶幸的是沒有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