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北京大學本科新生報到的時間。2020年,北京大學共錄取了新生4326名,包括校本部和醫學部的新生。在眾多的新生當中,年齡最小的是來自湖南新邵的屈詩穎,是一名05後,今年才剛剛15歲。今年的高考成績是696分,被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錄取。
來自湖南的一個普通的農家
雖然小小年紀就考上了北京大學,但是屈詩穎卻來自湖南的一個普通農家。家庭條件一般。她的經歷很符合「寒門出貴子」的勵志故事。家中一共5口人。父母和三個孩子。在2017年之前,父母親一直在外邊打工,三個孩子有外婆帶著。自從屈詩穎上了高中之後,母親回家陪伴著孩子。一家五口的生活費用全靠父親一人打工賺來。小女孩也特別懂事,自己高三時得了1500元獎學金,自己只留了200元,其餘的全部給了媽媽。
小學考試曾不及格,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
按照屈詩穎媽媽的說法,屈詩穎並不是那種天才式的兒童,成績更多靠的是自己的辛苦努力學習得來的。在小學剛開始的時候,屈詩穎的成績都不是那麼突出。在上小學一二年的時候可以說成績還非常差,語文數學的成績加起來還不及格。直到二年級下學期考了個70多分,80多分。由於學習上的進步,老師給她發了一個學習進步獎。正是由於這個獎,屈詩穎就說我以後每個學期都要得獎。到了三年級就考了個全年級第一。後來成績就基本上處於年級前五的左右了。
屈詩穎的學習是非常刻苦努力的。學習的時間很長,尤其是到了高中,高三。每天早上五點半就起床了,中午只睡十來分鐘,晚上要學習到11點多。每天學習的時間都有十幾個小時。高一到高三基本上沒有怎麼休息過。
辛苦的付出終於迎來了甜蜜的結果。
有的人說,良好的教育確實需要很多錢的投入,早教,各種培訓班,各種興趣班等等,哪一樣不需要錢。但是從屈詩穎的成長經歷來看,個人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專注,以及努力辛苦的付出,更重要。
近年來,每年都有寒門出貴子的消息傳出。比如2019年崔慶濤和單小龍在工地幹活時接收清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還有在疫情期間,由於家裡沒有網絡,在鄰居樓頂蹭網讀書的全傑通,高考成績666分。這些都是經過自身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得。
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激發孩子學習的潛能,讓其主動積極學習,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那麼,怎麼培養呢?從屈詩穎的經歷可以看出,二年級下學期得到的那個進步獎是關鍵,正是這個激發了屈詩穎追求進步的鬥志。
肯定與鼓勵是激發學習動力的最根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對孩子進行鼓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多表揚,樹立自信心
研究表明,經常受到表揚的孩子其自信心是最強的。在每次考試過後,不論結果優先肯定學生的努力,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有了較好的收穫。這樣孩子才能相信自己,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適度誇大孩子的優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優點。作為家長,就應該善於發現這個優點並進行積極的肯定與鼓勵。每當學生有所突破,或者解題方法有新的步驟或者突破的時候,我們都要積極地加以鼓勵和表揚。
樹立目標,勾勒未來
有了目標,有了美好的未來,孩子才會有動力去克服困難,才能迸發最大的潛力。可以適時地展現大學精彩美好的生活,以此激發學生對大學充滿嚮往,樹立考上大學,好好學習的目標。
當然了,要想讓表揚真正落到實處,發揮應有的作用,還需要參考這本書《孩子,你很重要——巧用表揚教出好孩子》,這本書暢銷20個國家,只有120頁的,薄薄的一本,裡面有很多對話式的案例,會給我們詳細的步驟和方法。非常實用。有興趣的可以點擊連結購買。
這本書體現了芬蘭式不責罵孩子的育兒理念。方法簡單、具體、即看即用。不做虎媽也能教出獨立懂事的孩子!希望這本書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