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鄧穎翀
內容總策劃 | 郭楠
版式設計 | 一番
一個普通的周五,晚上八點,夜黑月不圓風不高,各路網際網路公司中有的人已經帶著下班前在公司廁所補好的精緻妝容奔往各社交場所,有的人正打開外賣APP為晚飯吃什麼而猶豫,有的人正面對電腦呈大衛思索狀之時。
遠在深圳,一位神秘男子敲下「確認推送」按鈕,一篇名為《網際網路公司時尚穿搭指南》的文章隨著光纜飛速穿梭前行。
2個小時後,文章已進入部分人愛崗敬業人士的視線,閱讀量達9萬,24小時後,數據直衝300萬,分享量超33萬,留言2000餘條。
本篇文章的幕後主導者「嚇行」其實預料到文章會過10萬,但是如此火爆的程度,還是遠超他的想像。
當然,作為公眾號「嚇腦溼」背後的男人,他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場面。
早在2015年1月25日,他註冊下個人公眾號,將其命名為「起名字什麼的最麻煩了」,像擁有了一個專屬樹洞。
三天後,他打造出一篇名為《新型社交APP「你瞅啥」獲千萬美元融資》的文章,短小精悍,暗含數梗,於北京科技圈媒體人中傳播開來,在粉絲數只有寥寥10餘人時,以1萬倍的槓桿,將閱讀量帶到10萬+。
嚇行並未因此感到驕傲,他非常偶爾的來這發發文,吐吐槽,以至於有些群眾將此號誤認為起名字的平臺,向公眾號諮詢「新出生的娃應該起啥名」之類的問題。
雖然公眾號中的內容總是不那么正經,但是嚇行是有著正經工作,寫著嚴肅內容的科技圈新媒體從業者。
2014至2015這一年,透過VR眼鏡看到虛擬世界的人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擠滿了喜氣洋洋的創業者,被公司派來北京的嚇行常常混跡於此,約採訪,寫文章,讓他沉澱了不少關於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知識。
2018年6月,公眾號以「嚇腦溼」的名頭重新開張到現在,一共推出6篇文章,他個人最滿意其中的《科技圈媒體老師圖鑑》一文,因為此文描述的人群,他也曾經與之為伍,當時他不太好意思說這些,現在的他以圈外人的身份吐槽,「比較爽一點」他笑著說。
當被問到,他屬於此文中的哪種類型時。他靦腆的說道:「都不屬於吧,以前的同事都說我屬於『偶像派』。」確實,三年前的他也是這樣介紹自己的。
與文章中頗為毒舌的形象截然相反的是,現實生活中的他溫順真誠,說話愛一邊拋梗一邊笑,是個91年出生的陽光boy。
▲嚇行
「好玩」對於嚇行來說,至關重要。高中時,他的文科成績就遠遠強於理科成績,高考結束,他以「專業課程的好玩程度」為標準,選了酒店管理專業。
大學時,他就在學校雜誌和校外專欄上發表過一些文章。2013年,畢業找工作的他投出很多簡歷,囊括旅遊、科技等各種類型的企業,最後留在面的第一家企業,成為一名手機網站編輯,莫名其妙的踏進了科技領域。
定位為「網際網路科技領域比較好玩比較有梗」的帳號——「嚇腦溼」的整個建立過程也頗有不經意的感覺,沒有太多前期鋪墊。
2018年6月4日,嚇行註冊的新公眾號推出了第一篇以圖文結合為範式的文章《老羅的TNT就快成功了,錘黑們等著打臉吧》,這個公號起名為「腦洞評測」,他當時的想法是做一個好玩的評測類公眾號。
二十天後,新陳代謝已經將嚇行的上一個想法褪去,他準備打造一個具有IP屬性的號,於是他做了兩件事:
一是,將新公眾號的名字改為「嚇腦溼」,自「夏老師」諧音。因為之前他作為科技圈新媒體記者,常常被稱為「夏老師「。其中「腦」字指代「腦洞」,「溼」即「幹」的反義詞,意思是此號分享的不是乾貨,而是好玩的東西。
二是,為了讓新號有評論功能,他把原來的個人號遷移到新號上。
至此,他的過去與現在整齊排列在一起。只不過,除了統一的尖銳有梗的文字外,現在的文章內增加了不少好玩的插畫。
面對大眾常提的「微信的公眾號紅利期已過」的說法,嚇行認為聚焦於網際網路科技領域的內容很多,但是真正比較好玩的,能夠吸引眼球的不多。
比如程式設計師的拖鞋,穿搭這些,大家一說都懂,但是沒有人把它用好玩的方式策劃呈現出來。所以內容好的話,沒有什麼紅利期不紅利期。
致力做好內容的「嚇腦溼」要走的是一條高質量路線,嚇行爭取把每一篇文章都做到優秀,使每次推送後都有收穫,所以雖然他覺得理想狀態是一周到兩周更新一次,但是目前,公號的更新速度並不快。
如他所言,「嚇腦溼」至今為止推送的6篇文章都保持了較高的質量,並收穫不錯的結果。
公號推送的第5篇文章,主題是「PG One開公眾號」,這次文章的梗藏得比較深,內容較為嚴肅,需要懂得嘻哈圈或者深諳運營的人才能比較容易被其中的話語擊中笑點。
即便如此,文章依然達到7萬餘閱讀量,還傳到PG One的公眾號運營團隊一方,他們於兩天後,在公眾號DENOVO中進行了公開回復。
雖然文章以幽默的語氣吐槽了不少公司與人群,但嚇行並不是針對它們,比如作為信奉理想主義的文科生,嚇行對常常被他調侃的錘子還是心存好感的。他曾經以記者身份去看過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演講和發布會,最喜歡「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現場的那個老羅。
Q1: 辭職運營公眾號後,生活和之前有改變麼?
嚇行: 基本沒有變化,都是在寫東西。以前有段時間做主編,會跟人打交道比較多,現在雖然也有,但是和人打交道是比較放鬆的狀態,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加入上家公司的重要原因是公司的上班時間是十點,現在也基本保持這個作息。
Q2: 從上家公司辭職後如果不做公眾號,會去做什麼工作呢?
嚇行: 還是會在網際網路科技圈做內容或者媒介相關的事情,因為比較拿手。
Q3: 「嚇腦溼」現在有開始接商務嗎?
嚇行: 商務的話,現在排隊的人很多。然後我們做了刊例,會合作一些比較尊重原創,比較好溝通、有實力的企業。目前還沒有正式開始對接。
Q4: 圖文結合的推文的製作過程如何?
嚇行: 因為我本身不會畫圖,這個圖都是需要畫師來做。我需要在前期把文字的感覺描繪出來,加一些粗糙的畫面,給畫師看,他負責把畫做得精細好看。
我寫內容通常要1-2天,想畫面3-4天,因為畫不僅是文字的補充,而且要用電影的手法表現出來,讓人覺得有梗,所以相當於再寫一篇文章。
《網際網路時尚穿搭指南》這篇文章,只花了兩個晚上就完成了文字部分。
Q5: 從6月到現在,這麼短的時間是怎麼推廣的?
嚇行: 轉發到行業內的群中,還有拜託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大V幫忙轉發。大概率的還是靠自然流量吧。
而且新的文章末尾會帶著往期精選,所以新文章火了後,會把以前發的文章的流量帶起來。
Q6: 真的沒花錢做過推廣麼?
嚇行: 發紅包給好友幫忙轉發....算不算。
Q7: 5年的新媒體行業從業經歷,有什麼經驗想要告訴大家?
嚇行: 內容上不用太端著,端著的內容閱讀量一般都比較低。
Q8: 什麼樣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有發展前景?
嚇行:同時具備文科生理想、情懷與理科生技術、態度的公司。
Q9: 在評價一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時,會從哪些緯度考量?
嚇行: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開玩笑的,評價本身就帶有主觀性,我覺得跟投資人看項目一樣,很多時候就是看第一感覺。
Q10: 你是不是大咕咕雞的粉絲啊?
嚇行: 哈哈,你是看我打字只打一半的括號麼?
Q11: 據路人透露,有很多女孩子喜歡你是麼?
嚇行: 可能年輕時候多一點,現在成熟了,比較低調就還好。
Q12: 遇到喜歡的女孩子時,你一般怎麼明示暗示或追求?
嚇行: 這個是影射運營能力和表達能力嗎哈哈?現在覺得真誠就好了,沒有那麼多套路。
如果你也是有故事的自媒體人
渾水備酒,與君共話自媒體江湖
聯繫微信 渾水小二:hunwater3
為方便各位新媒體總監們交流、合作、吐槽、約酒,藍鯨渾水建立了「新媒體總監群」。
入群方式:掃碼添加渾水小二為好友,備註所在公司+職位。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自媒體江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