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蕊電臺:30歲不結婚是種什麼體驗?妥協將就還是堅持一個人

2021-01-11 華蕊

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寫道:

我也一直堅信,真正的三十而立,

是作為一個思想獨立的人,

真誠的對待自己和生活,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負責,

跟金錢、權力、地位毫無關係。

這個社會很擅長給人貼標籤,用年齡和收入製造焦慮,

很少給人認真考慮生活意義的餘地。

30歲不結婚是種什麼體驗?其實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

昨天和朋友談到這個話題,怎麼看待30歲不結婚?

面對身邊的質疑聲,學會妥協將就還是堅持一個人生活?

朋友是一名IT男,他說講真的30歲之前不敢結婚。

沒有實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結婚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束縛」,做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後果。

沒有結婚的時候是愣頭青,完全不顧忌後果。

現在不行了,因為有了家庭,有了一份更強的責任心。

沒有成家,心很野,沒有考慮攢錢買房。

後來結婚了就必須要買。

結婚後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了一份存在感,

以前不回家,不管多少天,父母也不怎麼問,

成家了就不一樣了,下班了不回家,愛人會問。

結婚後很想存點錢,

第一為了以後孩子的教育,

第二希望改善家裡的生活。

聽完後我陷入沉思,30歲是否應該結婚?

婚後的責任和擔當,是否準備好去迎接?

同樣的話題,另外一朋友的看法是,

咱們國內有些城市2019年離異率已經高達39%了,

你覺得這種情況下貿然結婚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嗎?

理性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要妥善處理外界壓力,不要妥協於壓力,婚姻是自己的事。

越是一線城市,30歲的概念越模糊,

30歲之前結婚倒成了異類,自己的日子都沒過明白。

聽完後,我很認同他的觀點。

有些人20多歲就明白了一些事情,

有些人需要到30歲才能讀懂書中的故事。

還是先把自己活明白,再想著去承擔責任。

知乎上一網友說,做為搬磚多年的碼農,

基本沒有太多閒暇時間來傷春悲秋,經常996累成狗。

情緒低落的時候也會想要找男朋友,

然而一想到每天工作已經把身心掏空,

哪還有精力去經營這些需要額外時間與精力的兩性關係呢!

所以我養成了閒暇時間就去鍛鍊的習慣,

跑步遊泳都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運動。

也養成了睡不著時就看書的習慣,工作領域的書也好,

小說散文漫畫經典什麼類型都會啃一啃,

也算是一種靜心的辦法。

平時也並沒有刻意獨來獨往,

交朋友信奉合則玩不合則走的觀念。

經濟方面會控制自己不要月光,

上個月用自己的積蓄付首付貸款買了房,

買了自己一直想買的小區,也有種願望實現的傲嬌感。

這就是我的現狀,個人還是挺知足挺滿意的。

也有人說:每個人的活法實屬個人選擇,也是偶然,

既得到快樂,也有自己付出的代價,

所以個人認為並沒有參考價值,亦更不值得推崇。

不管30歲還是40歲,結婚與不結婚,

現實中的所有問題都是具有利害兩面性的,

希望我們每個人在重要的十字路口,

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並為之堅持努力下去。

人各有志,人各有命。

有人說,馬上35歲了。

總結性一點來說就是:過的是日子而不是生活。

過了30歲以後你身邊的人都會很快擁有自己的家庭,

不能再陪你瘋,你一個人想要做的事早就都做完了,

慢慢發現自己做啥都沒勁。

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一樣的,雖然說非常自由,

但是卻沒有什麼意義。

開始學習如何忍受寂寞,開始學發朋友圈,

然後很認真跟每一個點讚或者回復的朋友交流。

越來越喜歡上班,因為只有工作的時候你才跟其他人一樣。

差不多就這樣吧,反正單身也要過日子,

只是沒有什麼生活的氣息。

如果你30歲了,還沒有遇到合適的那就等等。

如果你覺得自己還沒有到能夠承擔起責任的時候,

不要貿然做任何決定,結婚不是固定時間必須完成的事情。

願你的生活從不將就,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態度。

最後祝你夢裡有星辰宇宙,理想萬千。

有不滅燈火,闔家團圓。

有山川河流,風花雪月,而醒來時身邊有我。

#華蕊家FM#【相關音頻節目,可在公號搜華蕊,點擊聆聽】

相關焦點

  • 不攀附,不將就,不妥協,是一種人生態度
    我們總會聽到一些人無奈地抱怨自己多麼不幸福,多麼不快樂,大部分原因,並不是因為外界環境所影響,而是因為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生活態度。人要學會做一個剛剛好的自己,不攀附,不將就,不妥協,才是一個人該有的,並且正確的生活態度。
  • 活得高級的女人,不將就,不妥協
    能夠活出自我的女人,往往充滿魅力,事實證明,只有不隨波逐流的女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總是會被周圍人的觀點而影響,別人說30歲以後的女人嫁不出去,所以不少女生二十歲出頭,就急急忙忙找人將自己嫁出去。
  • 28歲,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該繼續堅持?還是將就著隨便找個人?
    人到了28歲,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該繼續堅持?還是將就著隨便找個人?蛻變後的你蛻變後的你今天在30左右的年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越來越多,如果還沒有結婚對象,家裡催婚,同事的閒言碎語,以及對未來的恐懼,我們該如何自處?
  • 寫給中年女人:往後的歲月,不將就,不妥協了
    往後的歲月,不將就,不妥協了,活出自我吧。 >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穿著不合腳的鞋子,將就前行,是一種很痛苦的體驗。要堅定信念,總有一天,自己會換掉不合腳的鞋子,過上舒心的日子。 若你沒有追求,就不會有獲得真正幸福和快樂的一天,若一直將就和妥協,這寶貴的人生旅途就只能是打了折扣的體驗。 將就與妥協的人生,它就像是發了黴的房子,陰暗又潮溼。
  • 這些女人都30多歲了為什麼不結婚?聽聽她們是怎麼說的
    A,32歲,四川「並非不想結婚,哪個女人不想把自己嫁出去啊,可是真的遇不到合適的,加上渣男太多,不敢隨便找個人結婚」B,31歲,山東「我每個月工資8千多點,自己養了兩條狗,還種了一些花草,每天過得挺充實的,非要找個男人進來,成天不是他挑我的毛病就是我挑他的毛病,我還年輕,結婚的事先放放吧」C,33歲,山東「之前我離過一次婚
  • 30歲的女人,怎麼才能不將就愛情?
    而且,好像很多女人到了30歲,就沒了自主選擇的自由。 我身邊有好幾個女性朋友,都是快到30歲的時候,要麼被催相親、被介紹對象,要麼就是催婚、催生。
  • 不將就、不辜負、不妥協,這才是女人該有的生活狀態
    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將就一些,生活就會過得很容易,自己就能過得舒服一些。殊不知,當你放低自己的底線的時候,最後只會得到越來越差的結果。優質的生活,不是靠著妥協和將就來過日子的。如果說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一個最容易辜負的人,那個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們總是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為了別人提出的意見而生活。但是往往,我們都忘記了,生活是自己的,為什麼要按照別人的意思來生活呢?
  • 33歲剩女的現狀,到底是選擇將就還是選擇單身
    01過了30歲,發現身邊單身的幾乎都是女生,男生很少30歲還沒有結婚的。在婚戀市場上,大齡女生一直處於劣勢。電視劇《女大當嫁》、電影《剩女也瘋狂》中都是關於大齡女青年尋找愛情的故事。在小城市,如果你過了30歲還不結婚,別人就會像怪物一樣看著你。都說30歲是一個人的分水嶺,女生過了30歲,在某些人的眼裡就是秋天的白菜一文不值。張愛玲曾說:「我一直在尋找那種感覺,那種在寒冷的日子裡,牽起一雙溫暖的手,踏實地向前走的感覺」。
  • 戀愛結婚,將就一下就行了
    他扶了扶眼睛,說:「不去了,我現在不急了,以前一直覺得趕緊找個人結婚生小孩,沒有感情也沒事,將就一下,然後就能夠踏踏實實工作,好像完成家裡人安排的任務一樣,這樣他們就放心了。但是現在我覺得,婚姻是一輩子的事情,還是不能隨隨便便將就。」 朋友告訴我,如果一直遇不到自己喜歡的人,那就繼續單著,把重心都放在工作上。
  • 到了年齡該不該將就結婚,我聽過最好的答案是這個
    最近,在知乎上興起了一個熱門話題「到了一定年齡了,是不是該將就結婚」,很多人給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無論是已經將就過的人,還是同樣處於單身階段的人,幾乎是異口同聲。問這個問題的人,一般都是處在30左右年齡的女性,30歲好像是女人的一道年齡大關,在傳統的世俗裡,女人到了30歲還沒有嫁出去,就算是大齡剩女了,除此之外,女性30歲以後再生孩子,身體機能大大下降了,生產的副作用和危險程度也會大幅度提升。
  • 一個人的講究,好過兩個人的將就
    不過,以擺脫孤獨為目的的戀愛無一例外都成了將就。一直說將就將就,到底什麼才是將就?我想大概是在沒找到真正愛的人之前,兩個人暫時在一起互相排遣寂寞吧,矛盾會在一件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爆發,有很多時候雖然不露聲色,但卻在心底一點點埋下了隱患。戀愛固然美好,但是美好時刻只是,心動的那段時間收到對方消息的激動,確定關係之前關於對方是否喜歡自己的疑慮,在一起之後初始幾個月的甜蜜。
  • 一個大齡剩女的妥協:28歲不將就,33歲考慮離異,39歲考慮後媽
    聽到「不為結婚而結婚」、「不將就」、「為自己而活」、「寧缺毋濫」、「享受單身」、「經濟獨立怕什麼」、「喜歡自由」、「結婚的意義在哪裡」之類的話,是不是特別耳熟,這些詞彙是很多女性一直單身的理由。可這種寧缺毋濫、享受的生活能持續多久?
  • 如果一個人,讓你一直覺得是在將就,你要分手嗎?
    這份感情,一點都不讓她期待,就好像走進一條黑漆漆的隧道,連盡頭的光點都看不到。 可年齡不小了,現在分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戀愛結婚。
  • 最好的生活:不勉強,不討好,不妥協,不將就
    人生一世,其實都是一邊流浪,一邊成長,許多時候,其實逐漸明白,人一輩子,最好的生活:不勉強,不討好,不妥協,不將就。1、不勉強人生一輩子,最好的狀態,其實不過是不勉強。往後餘生,不再妥協,不再為那些所謂的人生的紛紛擾擾去妥協自己的一切。人一輩子,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最好的記憶,是自己一輩子最寶貴的財富。所有的往事,都隨風而去,未來一切,都不再去懷念。人生一輩子,不再去為了那些不值得事情妥協。
  • 40歲陳喬恩:我不恨嫁,不會為了結婚而結婚!
    如果說過了30歲沒結婚就是有問題,那麼過了30歲沒有年薪百萬是不是也有問題?請收回「剩下的都是有問題的」這句話。不結婚的單身女孩,沒有問題,不是另類,更沒有罪。她們不應該無端端承受,來自社會的嘲諷和惡意。她們不僅很正常,而且過得很好。借用陳喬恩的話「我們只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只是一個有趣的靈魂」。
  • 不將就 不妥協 不辜負
    其實人生本身就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管是愛情還是事業,來得太快的東西,也會離開得太快。我始終相信,命運不會辜負任何人的努力和真心,所以,別急,你只管去努力,去追求,時間自然會把屬於你的一切,按時送到你的面前。
  • 一個大齡剩女的妥協:28歲我不將就,33歲考慮離異,39歲考慮後媽
    聽到「不為結婚而結婚」、「不將就」、「為自己而活」、「寧缺毋濫」、「享受單身」、「經濟獨立怕什麼」、「喜歡自由」、「結婚的意義在哪裡」之類的話,是不是特別耳熟,這些詞彙是很多女性一直單身的理由
  • 「我不是對別人要求高,我是要求自己不將就」
    一路積累的眼界、閱歷,早就讓她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堅持什麼了。 可那些說她要求高的人,卻一直沉浸在「她不降低標準就找不到男朋友」的印象中不肯醒來,並痛心疾首地覺得,她應該放低姿態。 她只是更看重自己的幸福程度,要對未來負責。
  • 36歲滬漂女說:再來一次我就早點結婚,多次相親還是沒辦法將就
    她說再來一次,一定早點結婚 一位讀者私信我,她叫小玉,她說如果時光可以倒回,她願意早點結婚,拖到36歲就像是眨眼之間,她雖然長相不是很出眾,但是也不算太差,她的工作能力非常強,畢業後就去了上海。
  • 30歲,不愛社交,享受孤獨,結婚沒有伴娘,沒有朋友,好丟臉
    之前,她覺得自己的幸福真的可以等待來的,但是現在她等不起了,那麼多年的堅持,最終還是功虧一簣了。 小文相親了一個不錯的男孩子,兩人準備談婚論嫁了。 小文回顧自己30年的時光,竟然覺得無限的荒涼,她不愛社交,也享受一個人的孤獨,但是現在在她要結婚的時候,她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她叫一個朋友來當自己的伴娘,都無處開口。 沒有伴娘,沒有朋友的她,覺得自己真的好丟臉。 「結婚沒有人給我做伴娘啊,很多之前很要好的朋友,終究是都走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