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櫃作為全屋非常重要的一個儲物櫃,設計真的是太重要了,既影響著鞋櫃的美觀性,也決定了鞋櫃的實用性,進而影響到我們生活的舒適性。
相對來說,鞋櫃的實用性比美觀性更重要,顏值稍差一點沒有太大關係,只要實用性做到位了,那麼使用起來也會順心稱手,鞋子的收納不用再煩惱。
而鞋櫃的設計,主要需要考慮的則是功能和收納容量這兩方面,缺一不可。功能設計的好,用處更多;容量開發到極致,是為了收納更多的鞋子。
鞋櫃用上這10個設計,實用性翻倍,越是小戶型越要這樣做
1.通頂設計
鞋櫃在設計時,沒有特殊情況的話,還是建議將其通頂設計,這樣可以讓鞋櫃擁有更大的收納空間,多收納幾雙鞋。
更重要的是,鞋櫃通頂設計之後,就沒有空隙了,如此就不用擔心灰塵問題了。相反鞋櫃不通頂,頂面的空隙會極容易落下灰塵,清理的話很麻煩,不清理心理上又受不了,每天看著也怪難受的。
2.中間鏤空+掛鈎
鞋櫃的設計,不要整體都是封閉的,中間的部分可以設計個鏤空,然後再配上幾個掛鈎,一些隨身件可放可掛,自然會方便很多。
比如女生的包包、家裡的鑰匙、雨傘等,都比較適合用掛鈎收納,方便好拿還不佔地。
掛鈎也可以設計在鞋櫃的一邊,整個豎直空間都鏤空,可以掛放一些常穿的外套之類的。
3.底部鏤空+分區
除了中間,鞋櫃的底部也應該做個鏤空設計,同時進行一下分區。
一般建議分成兩個區域,一邊擺放出門穿的鞋,一邊擺放在家裡穿的鞋(拖鞋)。那麼只需要每個星期準備好要穿的鞋就可以了,平時都不用天天開櫃門取鞋。
分區則是為了整潔性以及方便性,不會混亂。
4.活動層板+鞋託
很多家庭發現,即使鞋櫃已經通頂設計了,卻還是不夠用,這其實多數是這樣的原因:內部空間利用不充分,造成了很多的浪費。
但其實,鞋櫃空間的高效利用,有兩個小技巧。一個是設計活動式層板,根據每層收納鞋子的類型,來調整每層的高度,這樣就不會浪費垂直空間了。
另一個小技巧是,利用鞋託,讓鞋櫃的收納空間翻倍,本來只能收納50雙鞋的鞋櫃,用了鞋託之後輕鬆收納100雙鞋。
5.換鞋凳
這是考慮到換鞋的方便性,沒有換鞋凳的鞋櫃,我們在換鞋時就只能站著換,但一條腿保持站立的姿勢,是很難站穩的,那麼自然就會影響換鞋的順暢性,進而導致心情煩躁。
所以在設計鞋櫃時,一定要增加換鞋凳功能,每天舒適的換鞋,反而能夠節省時間。
6.百葉門
鞋櫃的櫃門,建議選擇百葉門,讓其保持良好的透氣性,將鞋櫃裡的臭氣排出來。那麼每次在打開鞋櫃的時候,就不會聞到一股難聞的臭味了。
7.傾斜式隔板
鞋櫃的隔板不僅要設計成可上下調節的,也需要進行傾斜式的設計,然后里側留點空隙,那麼鞋子在放進鞋櫃裡後,灰塵自然而然的會向裡側滑落,再由縫隙處落入鞋櫃的最底層。
這樣做的好處是,灰塵全部落入了底層,那麼我們打掃時就省事了,只需要請掃最底層,就能將灰塵清理乾淨了。
8.嵌入式鞋櫃
針對玄關小的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鞋櫃設計成嵌入式,從而利用牆體的空間,來節省玄關的空間,保持足夠的過道通行。
甚至,嵌入式鞋櫃還能夠將深度設計的深一些,就免除了鞋子露出鞋櫃的尷尬境況,不至於讓鞋櫃的櫃門關不上。
9.和餐邊櫃相連
對於那些進門就是餐廳的戶型,玄關只有一平米左右,剩下的空間就是餐廳,那麼可以將鞋櫃和餐邊櫃相連,設計成一個整體。
雖然單純鞋櫃的部分,體積會小一些,但也算是將空間充分利用了,只需要將內部空間設計的合理一些,一樣能收納很多雙鞋子的。
10.和電視牆櫃相連
還有的戶型玄關和客廳相連,鞋櫃所在的牆面,轉角就是客廳的電視背景牆,那麼我們可以在電視背景牆這裡設計牆櫃,然後和鞋櫃相連,也就將轉角空間也利用上了,實用性增加不少。
小戶型這樣設計,不僅不會擁擠,反而還增加了許多的收納空間。
今日話題:你家的鞋櫃這樣設計了嗎?歡迎評論區分享自家鞋櫃的設計。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