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落戶上海了"!#李佳琦落戶上海#
李佳琦被上海特邀請為"新上海人",落戶上海,這件事在昨天傳遍了整個網絡。
對於不少人來說,這個消息無疑是震撼的,作為一個小小的網紅,李佳琦居然能做到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被引進,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有人羨慕也有的人怒罵,但不可否認,這個靠著"直播賣貨"的29歲年輕人,的的確確成功了。
相比於現在的風光,很多人都忘了,曾經的李佳琦,在上海連一處立錐之地沒有。
所謂的奇蹟,只不過是用無數的汗水累積而成。
李佳琦2019年年收入約1.26億元,每日平均直播時長3小時。
有人說,李佳琦每天就直播三個小時,很輕鬆,但卻能賺到了別人一輩子都賺不來的財富,這很不公平,在不少人眼裡,網紅的錢來得既輕鬆又快捷。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李佳琦剛來上海時卻是連一處立錐之地都沒有。
這是一張李佳琦和薇婭在直播帶貨的合照。
照片顯示的時間是2018年3月29日。
那時的李佳琦和薇婭還都是默默無聞的素人。
兩人各自擠在一個狹小的格子間裡,對著手機賣力直播。
身邊沒有助理用力吆喝,身後沒有團隊傾力支持,狼狽中透著幾分心酸。
世人皆以為只有自己的工作艱辛,但其實誰的工作都不容易。
李佳琦以前是做美妝導購的,從月薪6000到年收入過億,他只用了3年的時間。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期間李佳琦吃了多少苦,沒有人知道,甚至他自己都忘了
但就像他說的那樣:"我以前在櫃檯上班的時候,我特別開心,我每個月發6000塊的工資,我可以18:00下班就開始約麻將吃宵夜去酒吧去KTV,然後又是吃宵夜,最後回家睡覺,因為我第二天中午12:00上班。
然而他選擇了放棄這種安逸的生活,成為了一名主播,原因只有一個:他不想自己人生40歲的時候還是個金錢的絕緣體。
三年,從無人問津的路人主播到坐擁千萬粉絲的"口紅一哥",年收入過億,與各種明星"合體"直播,李佳琦一時風光無二。
但是,每一份你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成名之後的李佳琦在接受採訪時曾這樣說:
"我現在只有工作,沒有生活。"
每天中午到下午5點,開始選品,準備直播。
直播時間從晚上8點到凌晨1點,持續5個小時。
結束之後,自己卸妝、總結經驗、復盤。
一直到4點要亮了才睡覺。
一年365天,直播了389場。
這就是真實的生活,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
一個年收入過億的人,3年的時間裡連上海的酒吧都沒進去過一次。
每天的生活永遠是兩點一線:工作、睡覺。
真的計較起來,這種日子比"社畜"更難熬。
與薇婭不同,薇婭在轉行做主播之前已經有了好幾家天貓店,年營銷額在3000萬以上,經濟條件算是非常不錯。
而李佳琦的父母則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家庭條件一般,在沒有支持的情況下,李佳琦的白手起家顯得更艱辛。
了解口紅的人都知道,正常人往自己的嘴唇上塗口紅,塗上兩三支嘴巴就會痛。
但李佳琦卻在6個小時內往自己的嘴唇上試了189支口紅,直到直播結束後,他都沒有發覺自己的嘴唇在流血,因為已經麻木了。
馬雲曾說過一句話:
"在青春年華歲月裡,不努力,想幹嘛?"
一個人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
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
可四十歲還是金錢的絕緣體,那你就只能自己找原因。
李佳琦說自己有焦慮型性格,一件看起來很遠的事,他會很難受的掛在心裡,
所以,儘管李佳琦做導購時才25歲,但他仍然能感覺如果再這樣做下去,自己一眼能望見40歲的人生。
一天有24個小時,但生活留給成年人的,只有5個小時
李佳琦每天的工作16個鐘頭,但觀眾只會關注他直播的5個小時。
這5個小時就是他的機會。
沒有人會去關心別人在背後做了多少努力,他們只會在意你在鏡頭前的表現。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生活給成年人的機會,轉瞬即逝。
有人說,人之所以會碌碌無為,不是因為窮,而是閒。
《我是路人甲》中有這麼一段話:
"你就像那個鐘,壞在那了,你是學上不起,飯吃不起,婚結不起,房買不起,娃也養不起。
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麼都不做,你連住好一點你也不願意,我覺得你的人生也就這樣了,你這輩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嗎?"
總有人一邊喊著自己窮的吃不起飯,一邊瘋狂辭職在家發黴。
網上有著一組華為公司的夜間工作組圖:
晚上9點,吃飽飯的你也許正在泡劇,或者出去外面浪了,而華為的寫字樓裡依舊燈火通明。
晚上11點半,公司門口才有了一絲熱鬧,那是第一批下班的人。
12點後,所有的員工才真正陸續下班。
而這個時間點,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躺在床上了。
有人會問:"為什麼華為的員工這麼拼?"
答案很簡單:錢。
也許不少人會覺得很俗,但事實本就是這樣:生活,生下來就要想辦法活著。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是圖碎銀幾兩。
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2019年春節,任正非發表了演講:華為員工平均年薪達110萬元。
在這如此高薪的背後,是華為員工平均每個工作日加班4個小時以上。
就像一位華為員工所說的:
"雖然我們睡得少,但是我們掙得多啊。"
每一塊錢都是用汗水掙來的,每一份成就都是拿命拼出來的。
這個世界,拼命的人太多太多,那些現在還幻想著"躺在床上賺錢"的人,不失業已經是一種天大的奇蹟了。
職場如戰場,沒有人會對你手下留情。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詩和遠方"="窮和失業"。
那個說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女老師,很快結束了她的旅遊生活。
她和丈夫在成都開了一家青少年培訓中心,為生活而忙碌著。
人們之所以覺得"詩和遠方"很美好,是因為它們可觀想而不可觸摸。
從來沒有人反對你去尋找美好,但前提是你有這個資本。
一場疫情,揭露了多少人的"脆弱"。
沒有工作,沒有錢,別說遠方,你連眼前的生活都過不去。
沒有人願意自己窮一輩子,但改變命運的關鍵,是行動力。
有的人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遊戲,"奮戰"到凌晨。
有的人一有空就讀書,做其他副業,同樣"奮戰"到凌晨。
只不過最後的路不一樣而已。
很喜歡的一段話:前半生不願意吃的苦,都會在後半生加倍給你。
10歲的無知,形成了20歲的貪玩;
20歲的貪玩,造就了30歲的無奈;
30歲的無奈,成就了40歲的無為;
40歲的無為,奠定了50歲的失敗;
50歲的失敗,決定了一輩子的碌碌無為。
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
幾十年後,80歲的你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卻發現漫長歲月中,居然沒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事情。
想過閒的生活,你就得接受窮的日子,想不拼命,就得接受被淘汰的命運。
沒有人的成功是白白的來的,哪怕出身豪門的人,稍微不努力,都有可能被人奪去家產。
每個人都在告訴你,人生應該怎麼活。
但到底要怎麼活,取決於你自己。
你想好怎麼去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