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美圖秀秀是一個基礎實用的圖片處理工具,摳圖是圖片處理中的一項基礎操作。與其他軟體相比,美圖秀秀中的自動摳圖工具對於沒有基礎的學生而言較容易被接受,使學生能夠初步建立摳圖的概念,體會圖片與圖片之間的變化。通過對於美圖秀秀的學習讓學生建立多媒體製作的基礎知識積累,在製作過程中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從而產生愉悅並受到感染;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感受信息技術的價值。
二、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小學生具有特定的心理特徵:好動、好玩、好奇、好問!他們對於理論性強的知識點不容易理解,對具體的操作較容易接受;對老師的一步一步講解不能集中精力,卻對自我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很強烈。在本課學習之前學生已經有過類似:word、畫圖軟體、ppt軟體等學習的基礎,並且具備一定的操作能力。
三、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學會使用美圖秀秀中的自動摳圖工具來摳選內容突出的圖片,
會靈活使用摳圖工具來進行圖片背景的合成。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課堂任務,用自主探究的方式來解決遇到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合作意識,感受信息技術的魅力,激發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美圖秀秀自動摳圖的使用。
教學難點:摳圖換背景。
四、教學資源
教學環境:電子教室、大屏幕投影
教學資源:課件(含視頻)
軟體:美圖秀秀3.9.6版本
五、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 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含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分配
一、創設情境,導入所學:
1、播放《爸爸去哪兒》的一段主題曲視頻。
師:對於這個旋律同學們都特別的熟悉,剛才好多同學都在跟著一起哼唱,這是吸納在很多同學喜歡的的一檔節目《爸爸去哪兒》的主題曲。你們喜歡裡面的主人公麼?
那麼我們來看看那他是誰?(課件展示),喜歡他麼?
2、與學生互動:今天在上課之前,老師給我們班級的一名同學拍了一張照片,接下來,老師有一個想法,想讓他和kimi的照片合成在一起。能實現麼?(摳圖與不摳圖做比較;一點點摳圖的繁瑣)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簡單快捷的幫助我們完成這個摳圖操作呢?
3、引出本節內容:美圖秀秀中的自動摳圖筆工具的使用。
師演示圖片合成的過程
從身邊的事物出發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信息技術就在我們的身邊。同時讓學生切身感受信息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5—6分鐘
二、任務驅動,嘗試練習
(一)初步感受美圖秀秀摳圖筆的妙用
1.提出任務:請你為《爸爸去哪兒》中的一組家庭選擇一個活動地點,合成一張漂亮的照片。
2. 小組合作討論嘗試操作。
給出操作提示:(製作一個微課學習內容)
1.雙擊桌面美圖秀秀圖標。
2. 打開一張「爸爸去哪兒」中主人公的圖片。
3. 選擇「美化」——「摳圖筆」——「自動摳圖」
4. 摳圖筆——在需要的區域上用線標識出來。
刪除筆——在不需要的區域上用線標識出來。
5. 完成摳圖後選擇「背景設置」——「圖片」
6. 調整摳選圖片在背景中的位置並對其進行設置。
7. 單擊確定。
3.小組競賽,學生演示講解操作方法。
重點知識點撥:
摳圖筆——綠線——選擇區域
刪除筆——紅線——刪除區域
羽化:就是使圖的邊緣達到朦朧的效果。羽化值越大,
朦朧的範圍越寬,羽化值越小,朦朧的範圍越窄。
鞏固練習
想一想:哪個圖片更適宜用自動摳圖完成?為什麼?
4.完成作品,展示評比
師做巡視指導。
組內互評,班級內評定,選出最優秀的作品。
5.總結摳圖的概念:摳圖,就是把圖片或影像的某一部分從原始圖片或影像中分離出來成為單獨的圖層。主要功能是為了後期的合成做準備。
圖畫實例展示。
(二)進一步理解摳圖工具的應用
應用題:
爸爸去哪劇組要到國外拍攝,在為其中一個小主人公辦理護照的時候發現她的一寸照片的背景顏色不合格。不是要求的白色,你能幫幫她麼?
1.展開想像的翅膀
摳圖工具在生活中有哪些妙用?
(展示實例,猜猜哪個圖片是經過修改的?)
2.談談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3.圖片處理工具的延伸。
師做總結:看來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穫,在今天的學習中我們體會到了美圖秀秀中自動摳圖筆的神奇,實際上你們有沒有發現還有其他的摳圖方式呢?
除了我們今天使用的美圖秀秀軟體,還有沒有其它的軟體也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摳圖的操作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將繼續一點點的去探究和挖掘。 通過任務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探究學習熱情,小的微課學習軟體輔助學生解決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
利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鼓勵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利用各別學生的演示和講解幫助其他學生更好地去理解自動摳圖的具體操作步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演示講解能力。
作品的展示與評比能夠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問題,找到不足。
掌握摳圖的真正含義,理解摳圖的基本原理。
用生活中的實例去更好的讓學生理解摳圖背景的替換除了可以用圖片,也可以用單一的顏色。舉一反三加深理解。
學以致用,總結收穫,拓展思路,培養良好的信息素養。為今後的學習做鋪墊。28—32分鐘
六、教學評價
主要採用非正式評價,通過提問、觀察、練習、研討等方式,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優點及時肯定,對突出問題及時糾正,激勵學生積極思考、樂於探究、勇於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