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訊(記者 吳新光 通訊員 尹維偉 韓琳)「有了這個『愛心小屋』,防疫站崗再也不怕冷了。」1月10日,在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大峪鎮南山村防疫卡口值守的年輕黨員劉富說。
劉富所說的「愛心小屋」就位於南山村的防疫卡口。小屋外部是白色的板棚,房簷上安裝了夜間照明燈,房門配了紅色的棉簾,推門進去,裡面床鋪、板凳、電暖扇、熱水壺等整齊有序擺放。
峰峰礦區大峪鎮南山村防疫卡口旁的「愛心小屋」。韓琳 攝
村民們和愛心企業捐贈的物資堆滿了「愛心小屋」。韓琳攝
南山村黨支部書記劉雪峰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小屋的「屋體」是村民們家裡不用的板材,「家具」也都是村民自發捐贈的。
1月4日,按照全區疫情防控要求,南山村啟動村級防疫工作,在進村口設立防疫卡口。除了6名村「兩委」幹部,還有12名黨員和村民志願者也自發加入進來,24小時輪流值守。「每兩人一組,12小時一倒班,最不好熬的就是後半夜,又困又冷。」劉雪峰介紹說,「村幹部和黨員都主動要求排晚上班。」
卡口值守工作看似簡單重複,卻容不得絲毫馬虎。兩名值守人員一人手持測溫槍,一人登記信息臺帳,對過往的每個人都逐一測量體溫、手部消毒和分類登記。旁邊的桌子上是一字排開的幾個文件夾,分別是重點地區返(來)峰臺帳、發熱人員排查登記臺帳、境外人員包聯臺帳和消毒消殺臺帳。
峰峰礦區大峪鎮南山村熱心群眾和黨員正在搭建防疫板房。韓琳 攝
卡口位於空曠位置,寒風四面夾擊,一天下來,值守人員的手就被凍得通紅僵硬。
「給你們建個小屋吧,我家裡就有蓋房子剩下的板材。」退役軍人劉立志的這個提議得到大家一致贊同。有群眾自願捐物的,有義務出工的,劉立志還出動了自家的運貨車。在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短短兩天時間,小屋搭建完成。
「晚上執勤光線不好,我提供照明燈。」「天太冷了,我給小屋捐個電暖扇。」「我家裡的電熱壺貢獻出來,執勤人員能喝口熱水」……在防疫抗疫面前,每個人自願出一份力。聚鑫物流公司還為南山村捐贈了方便麵、火腿腸和84消毒液等物資。「疫情防控工作太辛苦了,執勤人員一凍就是一天,我也要為此次疫情防控做一點貢獻。」聚鑫物流公司負責人劉巨河說。
峰峰礦區大峪鎮南山村熱心群眾正在為防疫板房加固屋頂。韓琳 攝
擺滿「家當」的小屋,一下子變得溫馨有愛。「這是黨員群眾出物出力獻愛心共建的,咱們就叫它『愛心小屋』吧!」「愛心小屋」的稱呼,就在村民中傳開了。
在零下十幾度的數九寒天,臨時搭建的「愛心小屋」不僅為值守的黨員群眾擋風驅寒,還凝聚起全村老少團結一心抗疫的合力。夜晚,室外寒風刺骨,「愛心小屋」裡值守的劉富心裡卻暖意融融。
如今,在大峪鎮新立村、北澗溝西村、北大峪村等村,也在村裡的防疫卡口建起了類似的「愛心小屋」。一間間小板房給村民們帶來了最安心的守護,凝聚起了黨群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
【來源:長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