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弟弟之子:「愛新覺羅」這個姓,不是尊貴與光榮,而是枷鎖和歧視

2020-12-13 老歷史茶館

石評梅在《紅粉骷髏》中寫道"一塊土塑成了美的菩薩。醜的將軍。怨及匠人的偏心,不如歸咎自己的命運。"

談及命運,總有一種閱盡世間繁華、看盡人間滄桑的厚重感,人們的一生總是在反覆與命運鬥爭、屈服、掙扎中前進,當一一回顧走過的路時,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宿命的意義。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即使出生在同一個家庭的兩個人也會有迥然不同的人生。

溥儀,作為可以擁有三宮七十二院的皇帝,終生沒有留下一個子嗣,而親弟弟溥任卻連生三子,如今溥儀後繼無人,而溥任之子現在個個是棟梁之才。

末代皇帝親弟弟

清朝是我國古代最後一個王朝,也許人們不能完整說出歷代清朝皇帝,但是末代皇帝溥儀一定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不管是電視劇、小說還是紀錄片,關於溥儀的介紹鱗次櫛比,不過今天我們的主角並不是溥儀,而是他的親弟弟,同樣也是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任

1918年溥任出生在北京什剎海北岸的攝政王府,他是溥儀同父異母的兄弟,那一年距離溥儀被趕下皇位已經7年了,清王朝的垮臺,使得這些曾經的皇親國戚早沒有以前那樣的風光。

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畢竟是昔日的攝政王,所以儘管家裡的境況大不如前,但是溥任還是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親載灃的學問不必說,母親側福晉鄧佳氏也不是大字不識的文盲,受家裡人的薰陶,溥任在琴棋書畫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

與家裡其他人不同,溥任不是一個愛權之人,他平靜地接受了家族輝煌的逝去,不過分看重身上所謂貴族的血脈,而是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活著。

連生三子傳家名

貴族的光環可以拋棄,但是貴族的尊嚴永遠不能丟棄。當年溥儀擔任偽滿洲國皇帝的時候,他曾經數次邀請弟弟溥任前去身擔要職,後來溥任陪著父親載灃去東北看望大哥,他發現大哥溥儀雖然名為一國之君,卻時刻受到日本人的監視,做任何事要詢問日本人的意見。

看見哥哥對日本人的卑躬屈膝,溥任很是痛心,他的滿身傲骨決不允許自己這樣做,最終他拒絕哥哥的邀請,怒而回到北平。1947年前後,在父親的幫助下,溥任將後海府裡的舊房子改造成學堂,創辦了競業小學。

載灃是董事長,溥任就是校長兼職老師,他還收留了很多貧困人家的孩子來上學,這個完全私立的小學所有的日常開銷全部來自於溥任家產的變賣,後來他還將這所小學無償贈與政府,自己僅僅以一名老師的身份繼續服務學校,直至退休。

溥任的一生與大哥溥儀有很大的不同,最值得一提的是,溥儀一生雖然妻妾眾多,但因為無法生育,沒有一兒半女,而溥任卻連生了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不僅是所謂的名門之後,還個個十分優秀,實屬國家的棟梁之才。

光耀門楣人中龍

新中國成立以後,愛新覺羅家族都改了金姓,溥任一家也不例外,大兒子金毓嶂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因為他的身份問題,他打小受過不少歧視和嘲諷,但是他將這一切化作他前進的動力,一直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通過夜以繼日的付出和刻苦認真的鑽研,最終成為石油和礦產方面的專家,他的研究發現狠狠"打"了外國人的臉,振奮中國人的士氣。他後來還是全國政協委員之一,也是相當厲害了。

二兒子金毓荃也是一位知名學者,不過他的研究方向是關於大氣汙染控制,這與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曾在國內外多個知名報刊發表了幾十篇相關論文,獲得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認可,後來的他還當上了院長,真是為國家、為家族爭氣。

三兒子金毓嵐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和父親相同的職業,做了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他的課生動有趣,教書育人多年,桃李遍布天下,他也是學生選出來的公認的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

溥任的三個兒子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用自身最大的努力為國家做貢獻,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棟梁,他們沒有給愛新覺羅家族丟人,反而個個都光耀門楣。

在那個年代,我覺得如果單純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長年累月受家庭的薰陶,成為溥任三個兒子那樣的人才,似乎也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可溥任的家庭背景並不單純,他曾經姓愛新覺羅就是最大的原罪。

對於他的孩子們來說,愛新覺羅這個姓帶給他們的不是尊貴的身份,也不是無上的光榮,而是掙不破的枷鎖和逃不開的歧視,可以想像,頂著這個名號,他們遭受過多少白眼,聽過多少嬉笑與謾罵。

可這一切都沒有將他們打倒,反而讓他們更加堅強,他們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們往日的堅持和不悔的付出換來今天這樣的成就,讓愛新覺羅家族以他們為榮。

溥任的三個兒子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肯定離不開父親的諄諄教誨,當年,看見日本人在背後"指點江山",認清哥哥"傀儡皇帝"的事實,他憤而離開東北,回到北平他沒有好高騖遠,也沒有不願意放下自己貴族的身份,雖然不是國家的"主人",但仍以國家的公民身份為建設祖國添磚加瓦。

他動用自己的產業創辦了小學,還自願成為一名教師為祖國培養人才,這樣的人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一點也不為奇。溥儀和弟弟溥任最大的不同不在於一個有孩子,一個沒孩子,而在於他們對待同一事物的態度不同,因為態度的不同,自然命運就會有所差異。

溥任三個兒子如今的成就也告訴我們成長道路上可能會遇見種種磨難,但是打不到我們的都將成為我們人生的財富,相信自己,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愛新覺羅後裔今何在?某人成了書法家,有的成為影視明星
    「在1954年第一次全國大會議前夕,主席一見到昔日的皇族就說了這句話,這讓滿清滅亡後遭受種種歧視的滿族代表感到了友好和善意。在這些家族中,愛新覺羅氏在歷史上就是清朝的皇族姓氏,今天,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又是怎樣的呢?有說某人成了書法家,有說當眾祭祖,有說成為影視明星。愛新覺羅是滿清時期的皇族姓氏,在當時也顯示出其尊貴。
  • 清朝亡後,愛新覺羅後人都去哪了?書法家啟功拒絕承認姓愛新覺羅
    眾所周知,在清朝滅亡之後,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環境就步入到了近代化當中,而那些從前的皇室貴族,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尊貴地位。在現代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人平等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正因如此,中國傳統社會中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地位階級劃分的思想也在逐漸消失。提到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作為清朝皇室的代表,愛新覺羅也曾是十分高貴的存在。
  • 簡單列幾個愛新覺羅後裔,有的為祖國獻身、有的在臺灣發展!
    ,因此,愛新覺羅姓也變得無比尊貴。其實,在滿族的姓氏中,愛新覺羅只是個小姓。滿族的八大姓為佟佳氏、瓜爾佳氏、馬佳氏、索綽絡氏、赫舍裡氏、富察氏、那拉氏和鈕祜祿氏,根本沒有愛新覺羅。「愛新」是滿語「黃金」的意思。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裡。「愛新覺羅」這個姓氏是根據遠祖部族支系遠近劃分的。意思即為愛新部族遠支。
  • 父親是晚清皇族 母親是日本貴族 她放棄愛新覺羅改用日本姓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女人她是晚清的郡主,她的父親就是溥儀的弟弟溥傑,她的母親是日本的貴族。她如今生活在日本,改用日本姓,還有五個子女。她就是愛新覺羅溥傑的二女兒愛新覺羅嫮生,她的大伯就是末代皇帝溥儀。她的母親叫嵯峨浩,婚後改名愛新覺羅浩,嵯峨浩是日本華族嵯峨實勝侯爵的長女,與日本皇室是近親。那晚清皇族為什麼會娶一個日本女人呢?溥傑1929年於日本留學,而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日本皇室為了拉攏跟溥儀的關係,於是就把嵯峨浩許配給了溥傑。雖然溥傑和嵯峨浩是一場政治婚姻,兩人並不存在感情。
  • 古代的姓氏耶律、完顏、愛新覺羅現在都改成什么姓了?
    女真族和蒙古族的仇怨:在大金國時代,蒙古人一直被女真人的統治,兩個彪悍的馬背民族都不是好惹的,於是便結下了很深的梁子。1234年,蒙古人終於反敗而勝,攻佔了金國都城,金國滅亡。後代如今大多取單姓「王」,也有的姓「汪」。據說,在豫東地區臨縣鹿邑有一個姓完的村子,大約有一萬五千人左右,,家譜記載是完顏宗弼(金兀朮,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後裔,村子裡世代不允許上演嶽飛的戲劇。1993年完姓改回完顏姓氏,民族改為滿族。這應該是完顏氏較大的一支了。簡單介紹一下後金。
  • 100年過去了,姓愛新覺羅的人都過得怎麼樣了?
    「愛新覺羅」是一個很神奇的姓氏,擁有這個姓氏的人身份一般都和清朝皇室有關,比如愛新覺羅·溥儀、愛新覺羅·玄燁。今天真正姓愛新覺羅的人已經不多了,大多是因為改成了漢姓,比如「金」、「肇」、「愛」等等。因為這個姓氏太過特殊,受歷史因素的影響,族譜早已不再更新。
  • 大清滅亡之後,皇室一族和滿族八旗都改成姓什麼了?
    網絡上常有一些文章把滿族的老姓和後來使用的漢姓機械的公式化,比如說「姓關=瓜爾佳」,「姓金=愛新覺羅」,其實清代旗人後來改姓的自由度是特別大的,只要了解的例子夠多,就足以了解到這一點。我們以皇族來舉例吧。
  • 堅持留辮穿滿服,自稱是清朝皇族宗室,打鬧火車站囂張不已,溥儀弟弟卻不認他
    (一般官二代也都是自己叫出來的)但是,卻有一個人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他公然強調要留辮、穿滿裝,甚至還想要享受特權,曾大鬧火車站囂張不已,要求享受皇家特權。然而,這樣的身份卻遭到了人們的普遍懷疑。2007年,州迪回遼寧撫順拜祭先祖,期間在北京拜訪了溥儀的弟弟溥仁。溥仁和州迪的父親有一面之緣。
  • 男子自稱愛新覺羅後裔,買不到票大鬧火車站,呵斥眾人:一群奴才
    第一、真假難辨的愛新覺羅後裔 愛新覺羅至少在努爾哈赤之前,並不是什麼貴胄姓氏,只能稱得上是一個普通的姓氏,「愛新」在滿語中有「黃金」之意。 但是作為姓氏,卻發源於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裡,可見這只是一個賤姓而已,愛新覺羅又指愛新部族遠支。
  • 愛新覺羅後代 現今愛新覺羅的後代身在何處揭秘
    愛新覺羅後代 現今愛新覺羅的後代身在何處:        愛新覺羅的後代:愛新覺羅,這個含義著金子般高貴神聖的覺羅族的清朝皇室姓氏。「愛新」是滿語「族名」、「金」的意思。「覺羅」是姓氏,是以努爾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覺羅」(今黑龍江省依蘭一帶)作為姓氏,發源地在寧古塔舊城東門外三裡。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說說愛新覺羅的後代。
  • 日本一貴族女子加入中國國籍,不讓女兒嫁日本人,以愛新覺羅為姓
    這個女人叫做嵯峨浩,是日本皇室的近親,她的身份可不簡單,父親和爺爺都是侯爵,因為是家裡的長女,所以得到了看重,從小也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曾畢業於女子學習院高等科。
  • 愛新覺羅並不是姓氏,滿文中也只出現過3次,為何能成大清國皇姓
    愛新覺羅,是清代皇家姓氏。滿語「愛新」為金的意思。普遍叫法稱「覺羅」為姓的含義,但事實上滿語中「姓氏」一詞全文為hala(中文哈喇、哈拉),gioro為頭領之意。滿能;洲姓氏分成兩一部分,一部分是姓(哈拉),一部分是基於血緣關係宗族關聯的族名(穆昆)。
  • 清朝格格的珍貴照片:圖二川島芳子,圖八溥儀的生母
    愛新覺羅·韞穎—載灃的三女,溥儀的三妹,人稱三格格。她出生時,清朝已經滅亡,19歲時,韞穎由溥儀指定婚事,嫁給婉容的弟弟潤麒。 日本投降後,32歲的韞穎隨偽滿洲國的皇親國戚逃到大慄子溝(吉林省白山市),隨後蘇聯紅軍接管東北,丈夫潤麒在逃亡途中下落不明。
  • 生逢亂世,情路坎坷,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一心痴戀溥儀,終身未嫁
    1912年,隆裕太后替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布《退位詔書》,正式宣告清朝滅亡。自此,愛新覺羅氏不再是至高無上的皇族的姓氏,而那些皇室子弟也失去了原本尊貴的身份和地位。溥儀退位次年,完顏氏王府誕生了一位小格格,她就是被譽為晚清最美格格的王敏彤。
  • 離開了皇宮王府,溥儀妹妹都很長壽,什麼是幸運呢?
    (溥儀和弟弟妹妹的合照)照片上六個妹妹(大妹韞媖早逝)無論長相還是儀表都很相像,年齡相差不大還很難區分。溥儀(中坐者)與弟妹們在天津張園。韞穎很高興,不是因為婚禮,而是之後她可以前往日本留學,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她想的太簡單了,作為溥儀的妹妹,日本人怎麼能不加以利用。韞穎在船上還為自己獲得自由慶幸,一下船空氣就變了。她就被日本貴族環繞,裕仁天皇的弟媳邀請她教中文,其他貴族天天請她聚會。可怕的是日本國防婦女會邀請她擔任名譽會長。
  • 溥儀退位後,他的7個仙女級別的妹妹都嫁給了誰?後來都怎樣了?
    愛新覺羅·韞龢出生於1911年,進出紫禁城非常頻繁,和皇宮的諸位太妃以及皇后等人的關係非常好,作為妹妹的她和哥哥顛沛流離,在偽滿洲國破滅後,經歷了許多風霜。她的丈夫是鄭光元,建國後成為了文史資料委員會的委員長,兩人成為了自食其力者。愛新覺羅·韞穎是溥儀的三妹妹,她和溥儀是同一個母親,因而深受溥儀喜愛。
  • 溥儀最漂亮的妹妹,長相靚麗,卻被軟禁在日本,晚年靠擺地攤為生
    溥儀其父載灃,一生養育有4子7女,但因為清朝末期,時局動亂,加上長子溥儀傀儡皇帝的身份,這些後代們過得都不好,三子早夭,長女病死,剩下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夕之間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勉強度日。
  • 她是愛新覺羅後裔,從不演清宮戲,卻為劉德華破例演一次格格
    要說中國近代史上最大起大落的家族,當屬清朝的皇室愛新覺羅家族了。封建時代,他們是萬人敬仰的王公貴族。而到了民主革命時期,他們又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封建餘孽。
  • 溥儀和李淑賢結婚,有位客人送來的禮物有缺陷,溥儀一句話解尷尬
    此時的溥儀已經五十六歲了,年過半百,就愈加的懂得了婚姻與愛情的可貴,他一眼就相中了照片中的女人,忙詢問同事,這位女士的姓名與職業,當得知對方叫做李淑賢並且是一位護士後,更加增添了好感,因為他一直都對護士這個職業很是喜愛。
  • 最後的皇弟,流轉的王妃,溥儀弟弟和日本女人嵯峨浩的傳奇姻緣
    一、嵯峨家系 乍一聽起來,愛新覺羅家族是過去天朝的正統皇室,血緣高貴,現在和倭國不知道哪來的血緣結合,哪怕大清都亡了,這也不是什麼有面兒的事吧。但了解了嵯峨家系和溥儀的處境就會發現,日本的表面功夫做得是真好,既達到了目的,還保存了偽滿的顏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