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一部反映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亮劍》火了,《亮劍》成為了同時期,甚至直至今日也是,同類題材影視劇的一個標杆。2020年,一部翻拍劇,號稱「青春亮劍,雷霆出擊」的新亮劍——雷霆戰將也火了。
只是此火非彼火。《亮劍》火在基本尊重史實,反映了在敵寇的鐵蹄踏進我國土的時候,我軍民為了民族圖存而奮起抗戰。在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下,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用鮮血和生命為代價,終於以弱勝強,實現了近百年來中華民族抗擊外辱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亮劍》一經播出,就火得一塌糊塗。那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火,重溫慘烈戰爭的火,經得起推敲的火。而新亮劍雷霆戰將卻火得群情激憤,火得聲名狼藉。
作為標杆的《亮劍》和其他取得成功的影視劇一樣,離不開被翻拍的命運。
翻拍本身沒有錯,但新亮劍為什麼剛剛播出就遭受了觀眾一邊倒的批評?僅僅播出九集,就遭遇了下架的結果呢?新亮劍雷霆戰將與2005版的《亮劍》差別在哪裡?讓小編用圖片來說明吧。
如果說2005版的亮劍是一部歷史劇,抗戰劇,那麼新亮劍則無疑是穿越劇,幻想劇。
亮劍中,無論是李雲龍還是李雲龍的上級和下級,都是無所謂頭型的的頭型。緊貼頭皮,就是個短。這樣的頭型便於打理,當時的八路軍生活艱苦,時常作戰,衛生條件很差,短髮自然是最方便的。
新亮劍中,無論戰士還是軍官,一水兒精緻的頭型,還打著厚厚的的髮膠。新亮劍中的戰士很少戴軍帽,這是為啥呢?因為戴軍帽會把頭型壓壞。千亂萬亂,髮型不能亂。難怪網友們會吐槽獨立團團長跟上級要的最多的一定不是子彈,而是髮膠。
新亮劍中那潔白的大尖領小襯衫,真是帥氣。給獨立團的戰士們增添了很多英氣。這和亮劍中戰士們的衣著也是大相逕庭的。
亮劍中團以上的幹部確實穿了襯衫,但那個襯衫灰中帶黃,黃中帶黑,一看就是經過多次汗水染漬,多日沒有清洗的樣子。
新亮劍中那樣衣著筆挺,纖塵不染的服裝,不要說置身於戰爭中,即便在和平年代的軍營中,也是不大可能長期保持的。
別的不說,一個五公裡拉練就足以讓戰士們大汗淋漓,衣衫盡溼,灰頭土臉。何況這是在戰時,要衝鋒,要遊擊,要在戰壕當中摸爬滾。
抗日戰爭面對的是武裝到牙齒,經過多年準備的日軍,要想與之抗衡就只能比他更勇敢,更豁得出去,更不懼生死。這樣才能有以弱勝強的可能。
一支面對強敵,連生死都要置之度外的隊伍,難道還有心情能去注意自己的衣領和髮型嗎?
事實是當時大部分戰士沒有襯衫,沒穿過襯衫,亮劍中李雲龍的警衛員魏和尚魏大勇,軍服裡面那種手工製作的,盤扣立領大襟衣服,才是當年大多數人真正的裝扮。
面對下架,新亮劍的創作人員,似乎還很委屈,認為平時穿得好一點情有可原。新亮劍的好一點就是鋥亮的頭髮,鋥亮的皮鞋。看看亮劍中的戰爭間隙是什麼樣子的?
亮劍中李雲龍在戰爭的間隙期也會放鬆一下——磕瓜子、喝白酒。所有產物皆出自本土,還美的不行。而新亮劍雷霆戰將卻在用鋥亮的刀叉吃午餐肉。
這種生活水準和亮劍比起來,不僅差距大,而且完全違背了歷史事實。1941年才被美國人發明出來的午餐肉,絕對不可能在國共剛剛合作抗戰時就運送過來。
如果說這午餐肉是從日軍那裡繳獲來的,也完全不可能,日軍雖然有肉罐頭,但不是午餐肉。日軍肉罐頭的內容是以牛肉為輔,以土豆、洋蔥、捲心菜等蔬菜為主的牛肉燉雜菜。絕對出不來午餐肉的效果。
再說香蕉是哪裡出產的?妥妥的南方水果。香蕉是如何運到雷霆戰將所反映的中國內陸戰區的呢?人扛馬拉?早就爛了。只能飛機運送。
舊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沒有能力自己製造飛機。抗戰初期中國各種飛機加在一起,只有314架。僅相當於日軍飛機擁有量的七分之一。
因為制空權的薄弱,所以我們在紀錄片中看到最熟悉的場景,就是日軍飛機在我國領土上橫行無忌,想炸哪就炸哪,想怎麼飛就怎麼飛。
由此可見,用中國的飛機運送香蕉是不可能的了。那麼香蕉是日本飛機運來的,然後被我軍繳獲的嗎?
也不可能。瘋狂的侵略者,急於迅速吞下整個中國,為了早日陰謀得逞,他要集全國之力,用盡所有的資源服務於戰爭。如果真有閒著的飛機,他們會選擇在中國的領土上多扔幾發炮彈,而不是天遙地遠地運送幾串香蕉。
亮劍中有個情節小編印象非常深刻,獨立團被日軍包圍,二營四連八班戰士王喜奎,一邊打著敵人,一邊抱怨李雲龍偏心,給警衛員魏大勇150發步槍彈,200發手槍彈,而自己僅有幾十發子彈。這還是因為他是神槍手,才會給他這麼多子彈。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八路軍,每次作戰之前每個戰士配發的子彈只有3至5顆。而新亮劍中卻是一水的閃亮鋼盔,德式裝備,子彈永遠打不完。如此雷霆戰將,說是翻拍於亮劍,但其實和2005版亮劍哪有絲毫的聯繫?
以上就是小編總結的新亮劍雷霆戰將與2005亮劍相差的幾個地方,至於新亮劍中高大簇新的別墅和老亮劍土坯房之間的差別,小編覺得沒有必要對比了。其實何止這些,差別太多了,您說是不是?或者您來說說還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