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壹讀微信號:yiduiread
一陣潮流的形成,好多時候是因為西風東漸,但同時也在捨近求遠——你看到國外網紅突然間都在曬的玩物躍躍欲試想海淘,不好意思,漂洋過海來到你身邊,其實就是在家門口生產的。
最近從英國的莉莉•艾倫到加拿大的賈斯汀•比伯都在玩的一個滑板火了,不是壹讀君(微信:yiduiread)不告訴你這滑板具體叫啥名,而是誰也不知道這滑板該叫啥。追潮流的年輕人一窩蜂地踩滑板上街,間歇也會停下來好奇:這大名都沒一個的玩意兒到底是哪來的?
所有線索指向中國。當外國媒體先鋒們把注意力放到中國試圖搞清誰是第一個發明這讓人沉醉的潮流單品時,他們被中國工廠們繞暈了。
今天,壹讀君(微信:yiduiread)就來說說一個有點荒誕風格的、關於中國製造的故事。
摔了個狗啃泥的值班壹讀君 | 張小羈
作為熱門的禮物候選人,既沒有正經名,也不知從哪來
其實這個滑板也就是近幾年時興的代步工具家族的新晉成員,自帶健身、環保、酷炫及天然抗擁堵特性。
使用這種滑板,不用擔心平衡問題,身體前傾的時候滑板加速,後傾的時候滑板減速,有點像前幾年時興的電動平衡車賽格威。實際上很多人認為它就是迷你款的賽格威去掉扶杆而已,還有人叫它兩輪自平衡滑板、智能滑板等意義籠統又拗口的名字。因為這個踩滑板飛一般的感覺,它還有一個口口相傳的名稱叫懸浮滑板(Hoverboard),雖然並不準確——它有輪子,不能讓人真的懸浮。
△賽格威平衡車,這種車跟某種西班牙火腿一樣出名
外國也是有處女座的,關於這玩意兒到底該叫什麼,不少較真的人們都有這個苦惱,推特上搜索關鍵字「它不是懸浮滑板」,頁面上顯示的包含這幾個字的狀態往下拉不到盡頭。
但這點小事攔不住懸浮滑板的火爆。除了成為明星們不買來曬一曬出門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的必備玩具,它還被預言是在家家戶戶聖誕樹下出現頻率最高的禮物之一。在eBay上,十一月的頭兩個星期每兩分鐘就能賣出一個懸浮滑板。
△歌手傑森•德魯羅10月份在MTV頒獎禮上踩著滑板表演
在eBay上羅列的一萬多條關於懸浮滑板的售賣信息中有各種各樣的牌子,但沒有哪一個牌子有足夠的辨識度直接成為產品的名稱,比如像平衡車鼻祖賽格威那樣。不同牌子的滑板也有不同的特性,有些裝了發藍光的燈,有些裝了音樂播放器,有些裝了藍牙……花樣繁多和有著出人意料的各種奇特功能的山寨手機差不多。
無頭公案總會有人想去解決,畢竟這的確很奇怪,一個這麼火的產品沒有正經名字,不知道發明者是誰。美國國家廣播電臺的記者讓人把滑板拆開發現了零部件上的中文,洛杉磯的進口商也說滑板來自於中國某地。其他媒體進一步發現,大多數滑板都來自於中國深圳。搜索阿里巴巴,深圳有超過1200家工廠供應這種雙輪懸浮滑板。
懸浮滑板的尋根之旅到這裡倒還進展順利,既然源頭指向深圳,去一趟深圳不就知道了?
外國朋友們,你覺得這麼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嗎?Too young
記者在深圳寶安繞了一圈發現,大多數工廠開始生產懸浮滑板因為他們原本就有的客戶提要求讓他們做,還有一些是看到別的工廠做這個賺到錢了自己也趕緊投身進去。沒有什麼工廠本來就是生產滑板或者相關產品的,他們有的原本是做DVD播放機的、電子香菸的、聖經播放器的……還有一些是趕完了上個潮流來追這個潮流的——一些廠家原來是做前兩年大熱的自拍杆和無人機的。
所以還是不知道誰是第一個做這個滑板的。
怎麼給觀眾一個交代呢?美國國家廣播電臺找來一位在深圳浸淫多年的工程師,叫他來說說這一切有可能是如何發生的。工程師說據我的經驗吶,在深圳製造業的工作模式大概是這樣的:在這個工業城市,大大小小的工廠功能相當集中,比如幾百個工廠光生產輪子,幾百個工廠只生產電路板,幾百個人只生產發動機,這些廠子裡的工程師們雖然各自生產自己的東西,但他們對新點子並沒有很強的佔有欲,有什麼主意就發到網上,甚至下班後不同廠子的人聚在一起喝酒吃飯,你一言我一語地聊產品,就聊出來一個,比如,弄個平衡車,但去掉那個礙眼的扶杆,第二天有人醒了就會把它做出來,反正零部件都是現成的,找隔壁廠子拿就行了。
△深圳工廠裡剛出爐的懸浮滑板
然後廣播電臺的主持人就驚了:中國工程師們跟我們美利堅的很不一樣耶,專利意識什麼的都是浮雲,但正因為這樣才能如此高產,新產品還沒正式被發明就全賣光了……效率!
可是事實好像沒有這麼簡單。包括美國《連線》雜誌在內的其他媒體發現,在浙江杭州,有一個公司聲稱自己製造出了懸浮滑板的原型並取得了專利。實際上,這家公司有可能是第一個把滑板賣給美國商家的人。2013年夏天,美國一位準備創業的工程師John Soibatian來到杭州談合作,這家公司生產了一款山寨賽格威希望能通過他賣向美國市場,Soibation對這個提議不太感興趣,但他在這個公司看到了一個生產出來的滑板原型,覺得很有意思,於是雙方達成了給美國人民供應這種智能滑板的協議。一年之後,成品最終準備好了,向美國進發。
一條剽竊鄙視鏈就此展開
在香港的商貿展會上,當這個杭州公司和深圳一眾工廠同臺競技時,杭州公司向組織方申請趕走這些深圳工廠,因為他們的生產是剽竊了自己的創意,而深圳工廠覺得不可思議,從沒跟你接觸過,何來剽竊,說不定是你剽竊了我們的呢!
到這裡懸浮滑板生母是誰這個問題已經讓人有點眩暈了。但這並不是最亂的情況,還有更多的腳插了進來。
一個在美國的華人Shane Chen認為所有人剽竊了自己的創意。2013年5月,他在一個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發布了一個項目,展示了一個非常像懸浮滑板的產品,只是看上去略小、配置略簡單點。他希望用眾籌的方式把這個點子變成現實,並把它稱為Hovertrax,而且申請了專利。這一時間比Soibatian去中國的時間早一點,而在Youtube上所有關於這種滑板的記錄沒有早於2013年5月的。
Chen把Soibatian的公司告上法庭。而Chen之前還因他在獨輪車上的專利,成功告倒了中國廠家。對,就是現在在中國街頭流行的「風火輪」。懸浮滑板在中國現在還沒怎麼火,深圳工廠主都知道,中國的潮流要比國外滯後一年,等吧。
這條剽竊鄙視鏈到這裡還沒完,賽格威出來了,就是那個跟懸浮滑板很相似的平衡車,認定Chen的產品侵犯了自己的專利。而賽格威之前和他是一條戰壕裡的,還向美國政府遞交關於中國廠家抄襲的申訴,直到賽格威被一個叫「九號機器人」的中國公司收購了。
為了驗證這些針鋒相對的說法,美國國家廣播電臺的記者把買來的滑板拆開,發現Chen在眾籌項目中發布的滑板和中國製造的滑板在內部構造中,除了兩者都有的發動機和鋰電池,前者用的是陀螺儀來保持平衡並控制行駛方向,和賽格威的原理確有些相像,而中國工程師們的設計是,在每個踏板位下安兩個開關,一個開關負責往前,一個開關負責向後。
誰抄誰、到底有沒有抄更說不清了。
所以懸浮滑板的發明者到底是誰呢?是一群深圳工程師的智慧結晶,是杭州公司,是職業華人發明家,還是就是從母體賽格威掐頭去尾而來?一切變化太快,外國人已經搞不清了,總之這個東西跟中國很相關就是了。找不到正本清源的發明者也是有點麻煩的,一些較真的美國大商場,比如沃爾瑪,決定在銷售業績最火的年末節日季對懸浮滑板不予上架。
實際上,這件潮流寵兒除了在網上訂購以外,大多只能在商場裡面或周邊那些不起眼的小攤上買到,售價從27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
但不管發明者這個問題搞不搞得清楚,對於追潮流玩滑板的人來說一點影響也沒有,只要有得玩就行。只是留一個心眼,下次想要緊跟馬上要來的潮流,只要看看祖國大地上的工廠們在忙些什麼就清楚了。
參考資料:
Joseph Bernstein, How to make millions of hoverboards (Almost) overnight, Buzzfeed, 2015.11.27
Joseph Bernstein, The war of the hoverboards, Buzzfeed, 2015.9.17
David Pierce, The weird origin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viral scooter, Wired, 2015.6.29
Audrey Quinn, The hoverboard mystery: where did the holidays』 hot product come from?, NPR, 2015.12.7
Jonathan Kaiman, For Solowheel maker, a patent rights nightmare in China, Los Angeles Times, 2015.5.30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請給壹讀君點個讚;公眾號轉載,請聯繫我們並取得授權。
日常生活中的百科、文藝背後的歷史,熱點深處的冷知識。用輕幽默、有情趣的方式一起漲姿勢、正三觀。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