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中國代表呼籲全球共同遏制抗生素耐藥性

2020-12-26 瀟湘晨報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臨時代辦戴兵12月17日表示,抗生素耐藥性對公共衛生、農業、經濟發展等構成嚴峻挑戰,對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造成負面影響。遏制抗生素耐藥性刻不容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

當天,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與英國、加納、墨西哥、南非常駐團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等共同舉辦抗生素耐藥性問題主題邊會。第75屆聯大主席博茲克爾、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等出席並致辭。

戴兵表示,抗生素耐藥性涉及人類健康、動物衛生、農業等諸多領域,應遵循「同一健康」理念,加強跨領域、多部門協調應對。中國已建立由14個部門參與的「應對細菌耐藥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並發布《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下一個五年國家行動計劃正在起草過程中。

戴兵說,抗生素耐藥性是全球性挑戰,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中國積極參與應對抗生素耐藥性的國際合作。2016年中國擔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期間,積極推動將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寫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中國為發展中國家加強衛生能力建設積極提供援助。

戴兵強調,遏制抗生素耐藥性需要改善全球衛生治理。多邊主義是應對全球挑戰的關鍵。應支持聯合國發揮領導和協調作用,為世衛組織提供更多資源。應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框架內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在減貧、增強民眾體質、傳染病防控等領域加大努力,從根本上減少抗生素使用。

戴兵呼籲各方積極參與抗生素耐藥性問題全球治理,共同構建更加健康、綠色、美好的未來。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來源:健康山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致公黨中央:深入參與全球抗生素耐藥性治理,加大替代藥研發
    澎湃新聞 根據人民網·中國統一戰線新聞網聯合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推出的「2020年全國兩會各民主黨派提案選登」報導,致公黨中央今年擬提交關於深入參與全球抗生素耐藥性治理行動的提案
  • 國內抗感染藥市場超2000億 抗生素增長此起彼伏
    隨著抗菌藥的大量使用,細菌耐藥性在全球範圍內迅速上升。近年來,多重耐藥菌(MDR)、廣泛耐藥菌(XDR)、泛耐藥菌(PDR)不斷出現,給全球公共衛生領域和臨床醫學帶來巨大挑戰,甚至有人擔心無藥可用的「後抗生素時代」即將來臨。
  • 人工智慧首次發現強效抗生素—新聞—科學網
    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大腸桿菌(綠色) 圖片來源:Stephanie Schuller/SPL 據《自然》報導,一項開創性的機器學習方法從1億多個分子中發現了強大的新型抗生素。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新抗生素的發現和監管審批都有所放緩。「人們不斷地發現同樣的分子。」Collins說,「我們需要有新作用機制的新化學反應。」 Collins及其團隊開發了一種神經網絡——一種受大腦結構啟發的人工智慧算法,逐個地學習分子的特性。 研究人員利用抗菌活性已知的2335個抗菌分子,訓練該神經網絡識別抑制大腸桿菌生長的分子。
  • 兩大抗生素:阿莫西林和頭孢,其實有區別!用對是寶,用錯有害
    又是一個以生命為代價的提醒:目前全球對抗生素的濫用情況依然存在,如果不加以遏制,那麼將來會有更多的人因濫用抗生素受害。損傷人體的神經、腎臟、血液系統,嚴重威脅患者健康;還可能刺激不敏感的細菌生長繁殖,造成新的感染;最壞的結果就是造成病菌的耐藥性,催生「超級細菌」。
  • 人類首次完全利用AI發現「迄今最強抗生素」,登《細胞》雜誌封面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MIT 科學家用深度學習模型發現的「halicin」抗生素分子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廣譜抗菌能力,這是人類首次完全使用人工智慧的方法發現新抗生素。研究人員表示,halicin 可以消滅一些世界上最危險的細菌。
  • PNAS:特殊蛋白質或可促進細菌攜帶抗生素耐藥性的質粒
    2014年6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葡萄球菌感染並不會發生,因為細菌自身會適應藥物,但是由於細菌自身會攜帶一種名為質粒的遺傳物質,因此其往往會幫助宿主(細菌)免於抗生素的殺滅作用。
  • 抗生素耐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治療,IDSA指南這樣建議!
    抗生素耐藥性革蘭氏陰性菌感染的治療,IDSA指南這樣建議!
  • 擊敗耐藥性細菌感染!噬菌體在組裝過程中會形成強韌的鏈甲 可靈活...
    ,但對著抗生素的濫用,耐藥現象越來越常見。耐藥性細菌感染,是對全球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這項研究由莫納什生物醫學發現研究所的副教授法斯利·古裡巴利和特雷弗·利思戈教授領導,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它概述了利用高解析度成像技術揭示了稱為噬菌體(phages)的病毒,是如何攻擊和殺死傷寒病原體傷寒沙門氏菌的,並為科學家提供了一種新的理解——即如何將它們用於正在進行的抗微生物耐藥性(AMR)的鬥爭中。
  • 鳳凰女主播朱梓橦:媒體娛樂和資訊的代表
    近年來媒體娛樂的不斷發展,新聞媒體娛樂化浪潮已拓展到電視、廣播、網絡,從而使得媒體進入到了全部的娛樂化大潮之中。而新聞媒體行業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主持人、新聞主播...而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鳳凰女主播:朱梓橦。
  • 美再次發現感染可耐強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患者—新聞—科學網
    這個基因會使細菌對被稱為抗生素中「最後一道防線」的多粘菌素產生耐藥性。 美國JMI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抗微生物製劑與化學療法》期刊上報告說,在源於紐約一名患者的大腸桿菌中發現了MCR-1基因。不過,患者的詳細情況沒有公布。 此前,美國衛生官員於今年4月在賓夕法尼亞州發現一名49歲女性攜帶含有MCR-1基因的大腸桿菌。
  • 中考英語閱讀理解:有關抗菌素耐藥性的調查
    為防止現代醫藥「被拋回黑暗時代」,這份全球調查提出了一份計劃,需要數十億美元的投資。   It also calls for a revolution in the way antibiotics are used and a massive campaign to educate people.
  • 兒童濫用抗生素,器官衰竭而亡:7類名字藥物,都屬於抗生素
    世界衛生組織21日發表文章呼籲應對全球耐藥感染問題,並援引英國Jim O』Neill爵士本周發表的《全球抗菌素耐藥回顧》報告和建議,指出:到2050年抗菌素耐藥每年會導致1000萬人死亡,造成100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 長江流域抗生素汙染調查
    濫用抗生素大量破壞益生菌,破壞腸道微生態平衡,為體外病菌侵入繁殖創造了條件當前我國對抗生素危害機理研究不夠,對抗生素濫用監管不足。應儘快修訂標準、嚴控源頭、加強研究,管控江河湖庫水體的抗生素汙染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凌軍輝 秦華江 陸華東近年來,隨著長江大保護持續推進,長江流域水質明顯改善。
  • 這裡竟有四成孕婦尿液中檢出抗生素
    4月25日,據《瞭望》新聞周刊報導,調研發現長江流域抗生素濃度偏高,水生態系統受到破壞。更令人擔憂的是,相關調查顯示,長三角約40%孕婦尿液中檢出抗生素,近80%兒童尿液中檢出獸用抗生素,部分檢出抗生素已在臨床中禁用,有可能嚴重損害人體免疫力。 要知道,這個比例比5年前明顯增長了!
  • 「抗生素肉」擺滿中國人餐桌,豬肉含量居然是牛肉的5倍、雞肉的2倍
    近10年來全球抗生素的使用量增長了將近36%。作為世界上濫用抗生素最嚴重的國家,中國每年或將有100萬人因此死亡,損失2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遠超過了交通事故、糖尿病和霍亂致死人數,甚至將超過癌症。②我們是在吃肉,還是在吃抗生素!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由於全球對肉類食品的需求急劇上升,在豬肉、牛肉和禽肉中的抗生素含量也在急劇飆升。
  • 給寶寶服用抗生素,最多不能超過幾天?
    抗生素的使用療程,不是固定不變的,因為對於不同類型的感染、感染的嚴重程度不一樣以及使用不同類型的抗生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抗生素實際使用的天數。因此,我們不能上來就武斷的說抗生素服用不能超過多天,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 一文了解:9大類抗生素的功效與代表藥物
    、頭孢唑肟等 ·第四代頭孢菌素 代表藥物:頭孢吡肟、頭孢匹羅等 第二類 氨基糖甙類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是由氨基糖與氨基環醇通過氧橋連接而成的苷類抗生素。
  • 耐藥危機的「沉默海嘯」,抗生素的明天在哪裡?
    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加劇了耐藥性發展和傳播的速度,而人們又缺少新的藥物來應對這些新出現的超級細菌。儘管缺乏全面的數據,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抗生素耐藥性列為人類面臨的十大公共衛生威脅之一。抗生素耐藥性正在凝聚成一場「沉默的海嘯」,埋下未來可能陷落的伏筆。
  • 一病就打抗生素,全民打抗生素就是病!
    央視新聞:輸液=自殺▼▼▼建議在wifi情況下觀看視頻中很多人都覺得「輸液打針好得快」,一生病就去輸液,殊不知這跟國際的基本用藥原則剛好相反。為了遏制過度輸液的情況,早在幾年前,有些醫院就停止了門診輸液,直至今年,這一現象依舊過於泛濫。
  • 闢謠:激素、抗生素……都不用擔心 做到2點放心吃雞
    有人擔心雞肉激素超標,會引起孩子行早熟;有人擔心雞肉抗生素超標,會引起人的耐藥性;有人擔心雞肉細菌感染,會引起食物中毒;有人擔心雞感染的禽流感病毒,會傳染給人。這雞還能不能好好吃了?一、雞40多天出欄不是因為用了激素散養的雞怎麼也要幾個月才能出欄,現在有的雞40多天就出欄了,用了激素吧?並沒有。40多天出欄主要是品種和科學餵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