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傳媒網訊(撫順晚報記者 李曉玲)警方接到報警稱數名女醫護人員在下班的途中經常被一名手持木棍、磚塊的男子尾隨,嚇得不敢上下班。了解情況後,民警與社區、醫院及尾隨男子家屬溝通解決問題,女醫生下班途中不再遭人尾隨了。
近日,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撫礦總醫院連續到新撫公安分局永安臺派出所報警,稱醫院多名實習女醫生在下班返回宿舍途中被一陌生男子尾隨。此情況引起了派出所的高度重視,本著「群眾無小事、件件抓落實」的工作態度和責任心,永安臺派出所第一時間介入,主動對接院方了解掌握情況。通過及時與院方聯繫,民警得知,撫礦總醫院目前有來自全國各地共計400餘名研究生在醫院實習,大部分實習醫生在醫院居住,其中少部分,50餘人在院外的出租房集體宿舍內居住,地址位於永安臺派出所轄區的南陽社區。近期,多名女醫生向醫院反映,在下班返回南陽集體宿舍必經之路的路口上,經常有一名年紀20歲左右的年輕男子,手持木棍、磚塊或酒瓶,口中振振有詞、行為怪異。近一周,該男子頻繁尾隨女醫生,導致多名女醫生受到驚嚇,據當事人回憶,該男子每天出現時間比較固定,衣著乾淨,排除流浪人員的可能,根據推斷極有可能為周邊轄區居民。
掌握了這些情況後,考慮到該集體宿舍處於南陽和學苑兩個社區交匯的丁字路口附近,派出所第一時間聯繫兩個社區的負責同志,並聯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大量走訪和視頻排查,通過比對轄區內符合年齡段和體貌特徵的男性青年,最終通過辨認,確定該男子是某社區居民小明(化名)。結合女醫生的描述和小明的行為,派出所分析小明可能患有精神類疾病,而且正處於青春期,一旦家屬放任自由,極易釀成大禍。同時,民警考慮到如果派出所同志直接上門走訪,一方面極易給小明造成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家屬會有「家醜不可外揚」的牴觸心理,導致工作被動。基於此考慮,派出所主張由社區作為工作主導,由派出所搭建「公安-社區-醫院-家屬」四方溝通平臺,再由院方派心理諮詢類醫生,將當事人家屬請到社區來,共同做當事人家屬的工作。近日,小明的父母一同來到學苑社區,起初聽到是其孩子的事,夫妻二人有意迴避孩子的問題,辯解孩子學習、生活壓力大,而且不善溝通表達,無法宣洩內心壓抑情緒,導致行為怪異。後期,在派出所的法制教育、社區的積極引導和院方的心理疏導下,夫妻倆終於打開心扉,承諾積極帶孩子進行心理治療,並在日後嚴加看管。
此次溝通達到了民警們的預期效果,也得到了當事人家屬的讚許和認可,家屬表示派出所的工作方式真正做到了「體諒民情、溫暖民心」。此事雖得到了圓滿解決,但派出所考慮到實習的女醫生居多,而且加班是常態化,在返回宿舍的路線上有幾段是人流稀少、視頻覆蓋率較低的「夜路」,派出所再次聯繫到院方後勤保衛部門負責同志,對實習醫生下班路線進行現場巡查,確定巡邏防控的重點時段和點位,將所內夜巡力量向該地區、該路段做以傾斜和延伸,起到震懾違法犯罪的作用,保障實習女醫生乃至該地區居民不受到違法犯罪分子的侵害。
編輯:李宏宇
責編:尹 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