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窯而難求其一,故成精品|魚藻紋青花釉裡紅缸杯
青花與釉裡紅,天性乃是冷暖兩重天。前者要求溫度偏高氣氛淡,後者要求溫度偏低氣氛濃,燒造難度無以復加。若青花燒得翠藍則釉裡紅灰飛,若釉裡紅髮色鮮潤則青花青黑。但看似水火難相容的二者,卻在機緣之下兩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又一創舉。由於燒制難度大, 「十窯九不成」是常事。
-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人物庭院瓷盤
圖1 圖2 圖3 ■江蘇鎮江 劉麗文 這兩件清康熙青花釉裡紅人物庭院瓷盤,均為敞口、淺腹、圈足,足端面挖有細小溝俗稱雙圈底,內底繪亭臺樓閣、人物。圖1這件瓷盤左上方題有「弱幹紅妝倚,繁香翠羽尋」,署「潄玉亭」款,「瞻公」篆書印章。此詩出於唐孫逖《和常州崔使君詠後庭梅詩二首》中的兩句。
-
康熙青花釉裡紅瓷器從外表特徵看它的真偽
釉裡紅有一個單獨的裝飾,但大多是與青花結合裝飾,稱為「青花釉裡紅」。它的特點不僅有「幽靚雅到致,沉靜」的藍白色特點,還加入了豐富瑰麗的釉裡紅,豐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典雅樸素的藝術風格。因此,青花釉下紅瓷已成為我國珍貴的品種之一。藏品外壁滿繪5層紋樣,由上至下為回紋、如意雲紋、變形蓮花紋、錦地紋,中間主題紋樣由如意雲紋和蓮花紋組成的百祥圖案。底部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
斷代|鑑別元、明、清三朝釉裡紅古瓷
清康熙 釉裡紅團龍紋碗,北京故宮清康熙時期釉裡紅的製作取得了僅次於青花瓷的卓越成就,基本上能掌握高溫釉下銅紅彩料的發色效果,釉裡紅髮色比明代有所提高。呈色穩定,鮮豔明麗,紋飾精緻,線條細勁清晰,與青花配合濃談相宜,和諧悅目。康熙早期釉裡紅的色調將深濃與淺談兩種,深濃者有凝厚感,淺淡者呈粉色。平塗繪就的釉裡紅三果,三魚可達明代宣德時期的水平。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中國作為瓷器之國,從古至今聞名四海內外,今天我們便來說說瓷器裡面的一種裝飾手法,青花釉裡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花加紫」,這是在青花間用釉裡紅加繪紋飾的一種瓷器裝飾手法
-
青花釉裡紅之謎
雍正時期釉裡紅工藝得到全面發展,工藝技巧達到中國制瓷上的最 高水平。繪畫風格也發生極大的變化,由康熙時期的粗獷放達,用色用彩講究濃豔強烈,從造型到裝飾畫面都由剛硬刺激轉向用彩淡雅,色調溫和。釉裡紅可以和青花一樣運用自如地表現畫意內容。乾隆時期青花釉裡紅的龍紋圖案就大不相同了。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成化中期龍鳳紋釉裡紅局部發色圖 四、康熙末期、雍正釉裡紅 在近幾十年的拍賣會上,永樂、宣德、成化的釉裡紅製品極其少見,但是相對於清雍正青花釉裡紅雲龍天球瓶特寫照片 此器有不同程度的銅綠現象 五、乾隆釉裡紅 乾隆時期的釉裡紅髮色跟成化一樣
-
青花釉裡紅瓷全面解讀
青花釉裡紅瓷始創於元代,但是在清代得到了長足發展,尤其是康熙時期的作品堪稱時代的楷模。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解讀青花釉裡紅瓷,使您對青花釉裡紅瓷的鑑賞知識略知一二。一、青花釉裡紅瓷-知識綜述青花釉裡紅,又稱之為「青花加紫」。
-
清康熙豇豆紅釉太白尊鑑賞
豇豆紅」又稱「美人霽」,是清康熙年間創燒的一種高溫銅紅釉,因其色彩酷似熟透的豇豆皮而得名。豇豆紅釉色千變萬化,燒成難度很大,成功率極低,只能少量生產,基本都屬於江西景德鎮御窯製品,專供皇室使用,是康熙年間官窯的典型器物,一般只限於水盂、印盒、筆洗等書房用具。
-
瓷器收藏:清乾隆御製青花海水雲龍趕珠紋缽盂式大卷缸的前世今生
所以,此次即將在北京大羿2020秋季拍賣會「龍焱——重要宮廷藝術珍品專場」中現身的這隻清乾隆御製青花海水雲龍趕珠紋缽盂式大卷缸,就尤為引人關注。,2000年,頁155,圖1413、《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裡紅》下,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頁208,圖190本件拍品外壁通體以青花為飾,口沿及頸部飾以海水紋及如意雲頭紋,腹部繪雙龍戲珠紋,龍口大張,怒目圓瞪,龍鬚飛揚向上,張牙舞爪,周圍雲焰翻飛其間,下承海水江崖,波濤洶湧,寓意大清王朝江山一統,國本永固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73件拍品,主打一直以來頗受好評的大清瓷器,青花、彩瓷、單色釉各佔比例,各具看點。青花濃淡暈散,彩瓷熱烈生動,單色釉有素淨如玉之青釉,有熱烈絢爛之紅釉,更有造化萬千之仿鈞釉,將一色之美發揮至極致,繼而追求鬼斧神工之變化。本場拍賣會的封面作品是一件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曾於2009年出現於嘉德拍場。此瓶整體呈四方形,撇口,束頸,溜肩,器足外撇。
-
天師領進門·釉下彩介紹及賞析—青花、釉裡紅、鐵鏽花
┃青花瓷器高溫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以含氧化鈷的鈷土礦為原料,在瓷器胎體上描繪紋飾,復罩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清代青花青料所用為雲南珠明料,以康熙民窯為典型,其色澤湛藍,層次分明,多用來畫山水人物,遠山有朦朧感,人物衣褶清晰。雍正、乾隆各朝青花發色都純正豔麗。┃釉裡紅瓷器釉下彩品種之一。以銅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紋飾,罩以透明 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使釉下呈紅色花紋。由元代江西景德鎮創燒。
-
清康熙青花瓷筆筒,上繪《桃源圖》是亮點
學者倪亦斌在紫禁城雜誌發表的《 漁郎漾舟迷遠近,花間相見因相問——康熙青花釉裡紅筆筒上 「桃源圖」式細解 (上)》一文中,這樣盤點瓷器上的「桃花源」。清袁耀《桃源圖》屏(十二條中六條) (1746年) 絹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靖節先生曾作《桃花源詩並記》,敘述武陵漁人駕舟出遊,為兩岸桃花所吸引,遂緣溪而行,最後舍船入山口,遇上為避戰亂而逃居此地的世外村落。
-
故宮館藏清康熙瓷器精品欣賞(一)
通體青花紋飾,頸部飾如意雲點紋,腹部飾山水樹石紋,腹上部一側題有兩行楷書,字已被毀,僅餘「康熙庚寅年」款。康熙庚寅年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此時清王朝統治已經穩定,瓷器製作進入繁榮時期。此器既有明確的幹支紀年款,且其青花色澤濃豔,具有康熙朝早期青花的典型特徵,它為康熙青花的斷代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五彩僧帽壺,清康熙,高16.8cm,足徑6.6cm。
-
清代乾隆朝 —— 青花瓷器獨步天下
如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胭脂彩、青花釉裡紅、青花鬥彩、青花粉彩加金、青花描金、黃地青花、哥釉青花、天藍地青花、冬青釉青花、豆青地青花、哥釉青花加紫、冬青釉青花加紫、米色釉青花、藍地青花加紫、藍地白花、灑藍地開光青花、仿木紋釉青花等。其中青花紅彩、青花加紫、青花釉裡紅這三個品種傳世較多。
-
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明清青花加彩裝飾手法有幾種
青花加彩是瓷器中的一種裝飾手法,屬於釉下青花和釉上紅彩相結合而成的瓷器品種,是釉下高溫釉和釉上低溫釉二次燒造而成,創燒於明代永樂時期,是元代青花釉裡紅工藝的傳承和創新。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鬥彩瓷器和青花礬紅、青花釉裡紅瓷器,這種多彩點綴的青花瓷器一直被歷朝歷代喜歡,從明代一直延續到清代晚期光緒時期都有燒造。
-
國博這件青花釉裡紅桃紋玉壺春瓶,總讓我想起孫悟空
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就像這樣,撇口,頸部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瓷器中的『第一美女』」。聽她這麼一說,我更覺得眼前這瓶子實在是太美了。接過話說:「玉壺春瓶我知道了,這桃紋也好理解,青花釉裡紅是什麼意思?」
-
三分鐘說清楚,什麼是釉上彩和釉下彩
黃地開光琺瑯彩花卉紋碗,清康熙這種彩,用手捫之,有凸起的感覺。最有代表性的釉上彩瓷器種類有釉上紅彩、宋加彩、五彩、粉彩、琺瑯彩等。紅地開光琺瑯彩牡丹紋杯,清康熙釉下彩是生坯或經素燒坯胎或釉胎上飾紋加彩、罩釉,經1300℃左右高溫一次燒成,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色澤光潤耐酸鹼無鉛毒。
-
清乾隆粉彩珊瑚紅釉描金四方洗
今天介紹一件朋友的藏品,乾隆珊瑚紅釉描金四季花卉紋四方洗。珊瑚紅釉始於康熙,盛於雍乾,嘉慶以後也有燒制,但是質感美感都遜色於康雍乾。康熙時期清政府統治不穩,因此康熙特別喜歡吉利喜慶的紅色瓷器,下旨恢復燒制紅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