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分類傾倒
1995年,上海提出了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正式拉開了規模化、體系化的生活垃圾分類序幕。上海開始了垃圾分類的探索。曹楊五村第七居委會的一個居住小區內率先開展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試點工作;1997年,上海在公共場所設置了12座大型的卡通分類回收容器;1998年,在全市黨政機關、大中小學校、社區等開展廢電池專項分類收集工作,得到社會的積極響應。東方書報亭、超市網點加入回收網絡,電池生產廠家通過提供電池進行以舊換新、贈送專用回收容器等積極參與電池專項回收工作。同時,在黃浦區設置了61處廢玻璃專用回收容器,與廢玻璃處置廠家合作,開展專項回收。同時,市局編制了《關於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的實施意見》。
1997年,上海以有機垃圾、無機垃圾、有害垃圾三分法進行小規模試點,探索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置。當年3月15日,在普陀區曹楊五村試行。具體做法是:在垃圾箱房內分別擺放4隻大垃圾桶,以2隻綠色、1隻黃色、1隻紅色加以區別。綠色盛放食品剩餘、廚餘等有機垃圾;黃色盛放鐵皮、塑料、紙張、布料等無機垃圾;紅色盛放過期藥品、破日光燈管、廢電池、殘存油漆等有害垃圾,收到良好效果。垃圾分類量從頭10天的日均分類傾倒28人次,3個月後上升到289人次,佔日均傾倒垃圾總人數的75%。在普陀區曹楊五村試點基礎上,全市13個區的17個居民小區開始試行生活垃圾三分類傾倒收集。
當時的報紙報導垃圾分類
1999年,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強本市環境保護和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將垃圾分類納入了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工作,標誌著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正式進入政府工作推進層面。市環衛局制定了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實施意見,垃圾分類類別分為:有機垃圾、無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三類。同時,對廢電池、廢玻璃進行專項分類回收。為推進廢電池、廢玻璃專項分類回收工作,市環衛局與上海電視臺聯合發起「回收廢電池,萬人興環保」的宣傳活動,在上海28所高校推行廢電池回收,取得良好成效。至年底,全市回收廢電池約18噸,廢玻璃約212噸。
上世紀90年代分類垃圾桶
2000年,上海作為建設部確定的全國8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啟動首批100個小區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重點推進焚燒區垃圾分類,將「有機垃圾、無機垃圾」調整為「幹垃圾、溼垃圾」。2002年底,上海推進垃圾分類收集的小區數超過2000個,服務人口約150萬戶。
2007年以後,垃圾分類收集按「大分流、小分類」標準實施。餐廚垃圾、一次性塑料飯盒、廢棄食用油脂實行專項收運。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實行單獨投放。日常生活垃圾按居住區的「四分法」( 有害垃圾、玻璃、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機關企事業單位辦公場所的「三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公共場所的「兩分法」( 可回收物、其他垃圾) 實施分類投放收集,確定了垃圾分類標識和垃圾分類投放桶的顏色。
世博會氣力運輸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口
2009年是「迎世博」創建優良市容環境的關鍵年。共青團上海市委、市綠化市容局共同發起「上海綠色帳戶」活動,以「換出更綠色的上海垃圾分類新理念」,鼓勵市民將廢電池、牛奶包裝盒、損壞的電動玩具等垃圾分類回收,在自己開立的「綠色帳戶」裡存儲積分,以積分換取實用的物品。年底,「綠色帳戶」活動覆蓋全市10個中心城區、74個街道,建立了社區綠色循環基地145個,開展社區專項回收日活動556個場次。全市各大超市和250多所中小學也積極響應參加該系列活動。
2010年,上海市政府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本市生活垃圾管理若干意見》以及《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十五部門關於推進本市生活垃圾分類促進源頭減量實施意見的通知》兩個重要文件,進一步理順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目標和方向,並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作為市「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基本思路就是做好「大分流、小分類」。在「大分流」方面,不斷強化和完善裝修垃圾、大件垃圾、餐廚垃圾、枯枝落葉的專項分流系統建設;在「小分類」方面,以簡化市民日常分類、公共區域專項分類為原則,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南」,確定了居民戶內「廚餘果皮」「其它垃圾」分類投放,居住小區「有害垃圾」「玻璃」「廢舊衣物」專項收集的「2+3」分類方式,為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做好了準備。
2014年2月,上海市政府頒布政府規章《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進一步確定本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標誌著垃圾分類進入法制化軌道。
上海的四分類標準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高票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2月18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貫徹《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推進全程分類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2月20日,上海召開生活垃圾分類萬人動員大會,李強書記面向全市發出了垃圾分類動員令。2月21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上海舉行。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
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以來,上海全民參與,持續發力,收穫明顯。垃圾分類進展順利、好於預期,成效不斷鞏固提升,逐步成為引領申城低碳生活的新時尚。
素材來源:@垃圾去哪兒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歷史閱讀 即點即讀
《
官宣!垃圾分類宣傳資料庫上線啦!快戳進來了解詳情吧~》
市屬公園預約功能整合上線!無預約謝絕入園,請速看攻略「綠色上海」網站全新亮相,和你的距離更近哦原標題:《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變遷史——阿拉是哪能167的(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