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尼康(中國)官方發布聲明,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停止經營,
並退出在中國的卡片式數位相機(俗稱」傻瓜相機」)自主生產等。
不過,專業相機等其它業務並不受影響,依舊正常進行。
手機VS卡片機
卡片機與智慧型手機的「恩怨情仇」隨著尼康在中國停產卡片機告一段落,智慧型手機勝了!尼康等相機公司其實為提高卡片機性能一直挺拼的.2016年,尼康 DL發布。這是卡片機裡「超級戰鬥機」,居然窘到直接沒開賣,聽說真實原因是因為覺得沒人買.我們先來比較一下兩者的參數。
2016年,華為與徠卡達成戰略性合作。華為手機上開始配備徠卡攝像頭,這使得華為手機的拍照效果有了飛躍提升。2017年10月,華為Mate10發布。
2016年,尼康 DL發布。是目前為止,尼康發布的卡片機裡最高端的機器。但並未真正發售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兩者的參數對比。
尼康DL最大光圈是1.8,
而華為M10則是1.6。
尼康DL能拍攝4K 30幀畫面,華為M10也可以。
一樣具有防抖功能,
一樣具有多種對焦模式。
鏡頭,華為不輸,
比起尼康卡拍機,它的「花招」明顯更多。
它有美膚錄像、全景、超級夜景、延時攝影、聲控拍攝、AI智慧眼……
一長串的功能,讓卡片機「瑟瑟發抖」。
華為手機拍攝人像樣片。
華為手機慢門拍攝樣片。
再來看看價格。
華為官網給出的售價是3899和4499兩個檔次。
而尼康DL因為沒有真正發售,所以沒有價格。
但測評網站給出的預估價錢並不低。
再來看看華為M10的價格。
與絕唱並沒開賣的尼康比,
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
手機拍照可以隨時拍隨時修隨時上傳,
而相機拍照卻還需要導入電腦才能上傳到網絡。
這在社交網絡發達的今天,
真是不能忍。
另外,我們再來看看其它幾款
手機與卡片機的粗略對比。
VIVO 最新推出的X20主打逆光拍攝,這是許多卡片相機都做不到的。
而美圖手機的拍照美顏功能,更是絕大多數卡片機無法比擬的。
我們反觀卡片機這些年的發展,
雖然包括尼康在內的各大廠商都在
不停推出新產品,
但似乎效果並不明顯。
因此,被淘汰的卡片機也不只是尼康,
很多我們曾經很熟悉的卡片相機,
如今也很難再覓得蹤影。
2016年發布的富士X70,是富士比較新的小數位相機。售價4500元左右,與華為Mate 10的售價不相上下。
至於11月3日即將推出的「IPONE X」,
讓我們看下它的攝影功能。
最大光圈1.8,後置六鏡式鏡頭,
人像光效 (測試版),
雙鏡頭光學圖像防抖功能,
支持4K拍攝......
iphone x
iphone x拍照樣片。
「智能」與「傻瓜」,勝負已定!
花無百日紅,
作為尼康曾經的「粉絲「,
感慨萬千
曾經很牛的尼康
尼康1917年成立,開始它「開掛」的旅程,它是記者們的至愛,美國宇航局的「上天寵兒」,是發燒友的「夢中情人」,
今年剛好100周年。F系列膠片單眼相機,一如汽車界法拉利「911」一樣是經典,是傳奇。
對於發燒友來說,「單反窮三代」,尼康也是「罪魁禍首」之一,甚至是「首犯」啊!
1946年,尼康生產的第一部完整的相機Nikon I。
尼康經典的F系列由保時捷設計師喬治·吉烏吉奧設計,大眾的的高爾夫也是出自他之手。
NASA太空人們在太空中使用的相機也幾乎都是尼康。
有人統計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8項賽事,64個賽場的記者席,平均6:4尼康勝佳能。
倫敦奧運會,飛人博爾特奪冠後,抓起一臺尼康相機,第二天全球的報紙出現的都是這張相片。
那些被淘汰的攝影設備
從1975年第一臺數位相機問世,
短短幾十年內,
數碼攝影設備已經更新了不知多少代了。
從1975年第一臺數位相機問世,如今看起來非常笨重,那是卻已經是輕便型的了。
雙反相機,全稱為雙鏡頭反光鏡取景式相機。上方鏡頭通常無法調節光圈,只做取景之用;下方鏡頭則帶有光圈快門調節裝置,用於實際的曝光。因其固有的視差和鏡頭的限制,現已極少生產及使用。
膠片相機。曾經攝影必備,如今,除非是特別愛好,已經比較難見到使用者了。
膠片底板。放在膠片機內的配件,可以記錄拍攝張數。
底片掃描儀。在膠片相機還盛行的時候,底片掃描儀也跟著流行,如今,難見其身影。
Memory Stick PRO(記憶棒)是早期的數位相機存儲卡,但是因為其最大可能容量為32GB。很難滿足日益增加的存儲需求量,已經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