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算是比較動蕩的一個月,有不少人在下半月因反覆的震蕩而出局。市場經常有明顯的大跌後跟著又持續的漲幾天,這種局面是非常讓人迷惑的。那麼如何解讀當前的市場,有沒有應對策略呢?一起看看基金吧大V們的觀點吧。
WLYLWS:
我以前就說過牛市更容易讓人產生虧損,因為熊市基本上大家都是不動彈,能虧損20%就屬於非常大的虧損了,但在牛市連續幾個追漲殺跌,基本就能達到20%以上的虧損。牛市同樣的一個時間段,你虧損20%,人家反而漲了10%,你們的差距就拉大了。
很多投資者總是喜歡追漲殺跌,其實也還是沒有理解投資中的「核心+衛星」投資策略。核心基金是最好長期不動的,衛星基金是可以變動的,如果你的任意一隻基金你都有更換的衝動,那麼你其實擁有的是一群衛星基金。我們在以後的投資中應該重點真正的選擇一些基金作為長期持有的核心基金,投入到核心基金上的資金要遠遠大於衛星基金的資金,那麼大多數時候,即便是衛星基金業績不好,你可能也不太想換,因為影響甚微。一般情況下核心基金是要長期持有的,衛星基金是中短期持有的思路。
二鳥說:
就這幾天來看,市場進入震蕩,成交量緩慢回落,市場有所降溫。這波上漲的速度和幅度,堪比2019年1季度那波行情。上一次上漲後用了8個月時間,指數以寬幅震蕩進行消化,同時個股存在結構性行情。就目前來看,可能會與上次比較接近,用寬幅震蕩的方式來消化這一波漲幅。指數再次逼空上漲的可能性不大。這波行情創造的上證3458點,很可能就是今年的最高點。
所以大家對今年後幾個月要有合理的收益預期。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是非常好的。按長期平均年化收益率來看,基本已經完成全年的任務了。
同時我們對長期並不悲觀。目前雖然有一些眾所周知的困難,但都是能夠克服的。我們通過長期持有優質基金,實現了對指數的大幅超額收益。我們並不怕震蕩,每次震蕩之後淨值總是能創出新高。通過年復一年的積累複利,向自己的夢想大踏步邁進。對A股長期看好,保持適當的倉位,但不滿倉。
基語君:
股市仍然處於區間震蕩中,一會兒東一漲、西一漲;一會兒東一跌、西一跌。漲的時候好像到處都在漲,跌的時候似乎到處都在跌,總之不是這裡漲就是那裡跌。
其實,醫藥、消費、科技三個主線就沒有變過,本月第一天開始券商和大金融領漲的低估值板塊補漲行情,持續時間不長就被壓制住了,隨後又回到了三個主線之間或三個主線內部的輪動。
醫藥板塊繼續上漲,但集中在疫苗、血液製品子板塊;消費板塊上漲,是在食品飲料、農業、家電家具、旅遊休閒等子板塊之間輪動;科技板塊上漲,半導體晶片、電子、計算機、新能源汽車輪動,估值較低的軍工也補漲了一波。券商、有色、水泥建材等等,也不時大漲一把。
如果是走的目前這種震蕩市,指數上下起伏不大,但主線板塊輪動進行,這時集中火力在一個板塊上,結果可能就是大漲大跌,相對均衡分批在幾個主線板塊上,多買幾隻基金,結果就是漲跌互現,不會一邊倒,心態也完全不一樣。所以基金投資要講一些技術,要講謀略。
馬哥價值投基:
在投資這件事上,大多數人都喜歡追趨勢,這也許是最順人性的,但也容易導致追漲殺跌。比如這次追在高點買進去的,承受了上周五的大跌,可能就比較難受了。當然我跌了也難受,但是畢竟虧損的是收益部分,所以還過得去。但是如果開始虧本金的話,心態要能極其強大才能堅持下來,否則就割肉離場了。
最近有個感覺就是,市場可能正在醞釀一次大級別的板塊輪動。低估值板塊如果繼續大跌,我準備適當加量,這就好像是彈簧,壓縮越緊,後面彈得越高。
而與此同時,高估值的醫藥和白酒,如果繼續快速上漲,我將把剩餘的倉位,減少甚至清倉。把現金用來加到低估值板塊,這是一個過程。
同時,之前說過會加大的優秀基金經理的混合基的配置,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風險提示,股票和基金的歷史收益不能代表未來收益。但是經歷過牛熊市的基金經理,能保持長期收益高的,大概率未來能繼續保持。
因為基金經理的能力能夠通過長期市場的考驗,並且會隨著經驗的積累加成,具有一定的馬太效應。並且公募基金的大環境未來會越來好,所以還是值得給一部分倉位作為長期配置的。
持有封基88:
7月16日、7月24日連續兩次大跌,把很多初入股市的小散給洗出去了,甚至還有入市不久的小散們竟然出現了割肉虧損。昨天一漲,更是有小散發出這樣的提問?為什麼主力就看上我這點籌碼,非要騙我割肉呢?
我多次說過,牛市多暴跌,2007年大牛市的227、530慘案、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的119慘案,其實下跌比7月16日、7月24日更厲害,而且越是大牛市暴跌的越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比如說牛市多暴跌,那是因為我們每個參與者在牛市已經積累的豐厚的收益,一有點風吹草動,就急著要賣出止盈,越是大牛市,收益越是豐厚,這種動機也越是迫切。假如你在大牛市賺了100萬,一個暴跌虧10萬,你會割肉止盈;但如果你在大熊市已經虧了100萬,再暴跌虧10萬,你會割肉嗎?十有八九不會。即使你在大牛市沒賺什麼錢,但只要大部分人賺了錢,就會強化這種效應。
連續兩次暴跌是在周四周五,很多人會想,今天明天是否會暴跌呢?我估計大概率不會暴跌,因為大部分人都在想今天明天是否會暴跌,就已經做好準備了,所以今天明天大概率不會暴跌。這也是反身性理論的一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