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為什麼能紅成這樣?

2021-03-01 X分子



她不厭其煩地重複的圓點,極大地影響了當代的波普藝術,「密集恐懼症」、「圓點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世界給她貼上無數個標籤,但這些標籤都不能解釋這位頂級先鋒藝術家為何越來越紅。

89歲的草間彌生在她的工作室工作

草間彌生今年89歲了,從1977年開始,她一直住在日本東京的一家精神療養院裡。對於一些藝術家來說,進精神病院很可能就意味著Game Over了,但對於草間彌生來說,這只是她的自願選擇,醫院提供藝術療法課程,她報名參加,每天繼續創作,從未間斷過。她的工作室就在她所住的醫院對面,每天早上十點開始創作,晚上六七點再回去療養院。去年,她還在東京開設了自己的博物館,整整五層樓。

這座博物館由Kume Sekkei建築事務所負責設計

過去的五年中,有超過500萬名參觀者排隊觀看了草間彌生的作品展。她的大型回顧展除了在美國和歐洲的主要城市,也出現在墨西哥城,裡約熱內盧,首爾,臺灣和智利。不久前在中國某知名商場內出現了一個草間彌生X村上隆聯展,假的,假到驚動怪婆婆本尊宣布要起訴展覽主辦方,我們不知道她在中國能否打贏官司,祝願她能吧...不過今天我們不聊這件丟人丟到全世界的糟心事,聊一聊,為何這位高齡怪婆婆可以獲得全世界年輕人的喜愛,要知道,單單一個洛杉磯博物館的草間彌生作品展,就可以在一個下午時間賣出9萬張25美元的門票,換算成人民幣1575萬,比很多頂級流量藝人開演唱會的門票收入要高。

草間彌生的作品在instagram上被無數人分享

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最明顯的答案當然是Instagram。2013年,紐約的David Zwirner畫廊將每位參觀者可以在草間彌生的裝置空間中停留的時間限制為45秒,到了2018年,美國華盛頓特區的Hirshhorn博物館外的參觀者則要排隊兩個多小時進去,半分鐘時間就得出來,你有不到30秒的時間進行自拍。

成千上萬的人在草間彌生的裝置空間中自拍並分享到ins上,這麼辛苦進來的,當然不能白白浪費。這也促使許多現代藝術畫廊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展覽,怎樣才能夠令人們自發拍照並分享到朋友圈「得瑟」,都要具備哪些要素呢?呵呵,草間彌生, 她在1966年就知道這些要素是什麼了。那一年,她和Narcissus Garden在威尼斯雙年展期間,用1500個反光球做了一個「水仙花園」。參觀者的臉會被變形反射在球體上,然後她以2美元一個的價格出售這些球,賣得很不錯。這實際上就等於是在銷售藝術品,但是藝術品只賣2美元一件?氣得雙年展組委會很快叫停她,理由是展覽期間不準「賣熱狗或冰淇淋甜筒等藝術品」。

草間彌生在威尼斯雙年展的水仙花園

在草間彌生50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創作了無數 「Infinity 」畫作,用華麗的水彩畫展現像細胞一樣的微觀視角,她還寫小說和詩歌,不過,她最受歡迎的作品仍然是她的沉浸式體驗作品 Infinity Mirrored Rooms,無限鏡屋。

1967年,草間彌生創造了她的第一個突破性的沉浸式環境,「Phalli’s Field」,當觀眾打開門進入展覽空間時,將體驗到一個無限鏡像的環境,各種顏色和形狀像幻覺一樣挑戰人的視覺,令感官超負荷運載,效果令人難以置信。有人說,「草間彌生把她看到的各種幻想創造出來,站在她的無限鏡像空間裡,你就等於是在她的頭腦和身體裡「。

Phalli’s Field 1967

這幾年,草間彌生的Infinity Mirrored Rooms在世界各地巡展,但當你進入房間後,你會立刻明白為什麼人們為何這麼熱衷於在無限鏡屋的展覽現場進行自拍。這是一種奇怪的,令人著迷的短暫體驗,看到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在鏡子中重複,看起來很小而且微不足道,無限的重複會讓你感受到被周圍的環境吞沒,即將消失。

這也正是草間彌生想要傳遞的概念——宇宙是浩瀚的,你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渺小而微不足道。

然而,這就出現了一個諷刺之處,Instagram這類社交平臺為你提供了一個可以對自己的生活進行美化的通道,人們發布照片,動力通常源於在某種程度上要標記一下自戀的自己,但是草間彌生的Infinity Mirror Rooms 讓你感受的是「自我消解」,結果你感受完了之後,不忘發一通照片在再次自戀一下。

今年秋天,在倫敦維多利亞米羅畫廊舉辦草間彌生作品展期間,英國發行了一部關於草間彌生的紀錄片,草間:無限。這部紀錄片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草間彌生的一生和她的創作歷程,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導演希瑟·倫茲(Heather Lenz)曾表示「大多數人都看只是在Instagram上看過草間彌生的作品,大多數人也都聽說過草間彌生,但是大多數其實根本不了解她,在我們試放映期間,只有兩個人知道她住在一家精神病醫院。」

FIN

☟這裡也許有你感興趣的內容(點擊圖片查看)☟

相關焦點

  • 「全球最貴的女精神病人",草間彌生為什麼能成為大牌收割機?
    全球身價最高的女性藝術家之一,也是日本的國寶級藝術家。「波點女王」草間彌生,有著獨特前衛的藝術風格和極具個性的作風    包括 「 美國第一千金 」 伊萬卡 · 川普在內的Ins網友,在展覽期間共上傳了34000張參展照片,草間彌生的展,堪稱「世界級網紅展覽」。
  • 雲映薈 | 草間彌生紀錄片放映《草間∞彌生》
    打破空間的限制,讓作品不再一覽而盡——正是在這樣的吶喊聲中,草間創造了鏡屋,讓星星點點的燈光如同微縮的宇宙包圍觀者。這是堅韌的生命的能量,在草間的筆下轉換成宇宙的圓點,浮動於我們所處的世界。這種意象的重複在空間中無限延展,直到進入觀者的內心,讓每個人聽到草間的語言。
  • 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
    二戰後以日本人身份獨闖美國;跨界無數,是藝術家、設計師、導演、編劇、小說家;因為大膽創作進過監獄;自願在精神病院生活40餘年;蜚聲國際卻一度為日本所不齒;聲名最盛時突然銷聲匿跡……作品被90餘家美術館收藏;與香奈兒,可口可樂等各種大牌聯名
  • 草間彌生、村上隆、荒木經惟為什麼這麼紅?原來是因為它
    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圖片來源於網絡策展人陸蓉之曾經在採訪中這樣形容過草間彌生:「在今天來說,像草間彌生這樣的藝術家是很獨特的。因為,她是真的是沒有受任何流派、任何大師及歷史人物的影響;她不看藝術史書,更不屑去念藝術史。甚至在寫文學書籍時也不去讀任何文學作品。」對於普通藝術家來說,如果不去藝術的發展史和當今藝術的各類形態,是很難進行長時間有效的創作。
  • 草間彌生 * LV = ?
    同屬彼此領域的佼佼者2012年兩者碰撞倫敦 LV 草間彌生 概念店誕生Louis Vuitton概念店成為了一片波點的海洋。店內的Wonder Room已經轉化成一個紅白相間的Seussian展示區,草間彌生的籤名巨型南瓜則作為枝形吊燈和臺面,上面展示了繽紛波點的高級成衣、手袋、鞋和她的Louis Vuitton收藏品配件。自1854年創立伊始,時尚先鋒路易威登始終對藝術充滿熱情並與藝術保持緊密聯繫。直到Marc Jacobs出任藝術總監,這一傳統更加得以強化。
  • No.5【草間彌生】——波點女王
    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       草間彌生對南瓜情有獨鍾,南瓜是她作品裡常見的要素。她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南瓜,南瓜都是非常完美、有趣和可愛的,每次看它時都會有新發現。
  • 草間彌生的永恆靈魂
    本次草間彌生個展「草間彌生:近作」展出十五幅來自其「我的永恆靈魂」系列的單色畫作和一件由數塊鏡面不鏽鋼組成的立體雲狀雕塑裝置。在草間彌生不斷拓展她的創作語言的同時,本次展覽詮釋了她通過不斷創新、毫不妥協的視野和令人折服的魅力使世界各地人們的心為之傾倒、著迷。
  • 圓點女王 草間彌生
    鏡子,圓點花紋,生物的觸角和尖端物體都是草間彌生後來作品中重複出現的母題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藝術家80歲的「怪婆婆」草間彌生比他們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他的妻子訴說了草間彌生對某些作品的影響「 很抱歉我們採納了您的創意。」
  • 草間彌生:消滅自己
    世界著名的圓點女王、日本超級藝術天后、話題女王、——草間彌生。草間彌生——這個名字聽起來相當古典和優雅,但是任何看到其作品的人都會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
  • 草間彌生:我那永遠的靈魂
    家族雖然經常資助貧困的畫家,但是當母親知道草間的志向是畫家的時候,卻大發雷霆,百般阻撓,甚至毀壞她的畫作。讓草間彌生的母親大發雷霆的不只是「草間要當畫家」這件事,還有草間四處偷腥的父親。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場景:有一次,在草間彌生被拘留期間,有位警察帶了一個他的朋友去,說:「我的朋友他很喜歡你,想來跟你握手。」
  • 草間彌生| 人生為一件大事而來!
    在這樣的窘境下,苦悶的草間彌生又患上了嚴重的強迫症,她用軟雕塑做成了月曆,開創了軟雕塑的藝術形態。這幅月曆讓克拉斯.歐登伯格一見傾心,跟著做了一系列從此一炮而紅。隨後,草間彌生又用999張單色印刷的海報貼滿了牆和天花板,打造了驚世駭俗的前衛個展——「千船會」。安迪·沃霍爾來參加展覽時也忍不住讚嘆,簡直太喜歡了。
  • 【走進不一樣的變體LV】草間彌生
    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2012年路易威登宣布它與草間彌生合作的作品將在全球精選的路易威登旗艦店中出售。這個系列包括大量標誌性的手袋,他們將草間彌生的色彩呈現在1896年的Monogram上。路易威登的手袋特別昂貴,但沒有任何人真正對此有什麼怨言。
  • 嚴肅地聊聊草間彌生的南瓜
    但有一位婆婆的南瓜恐怕沒有那麼便宜,那就是草間彌生奶奶的南瓜,你眼前的這隻就需要四百九十萬人民幣。提到草間彌生,了解她的人,腦海裡肯定會閃現三個詞:圓點、南瓜、神經質。不了解她的人,你也只需要記住這三個關鍵詞就可以了。今天就來嚴肅地聊聊草間彌生奶奶為什麼喜歡南瓜?為什麼喜歡在上面畫點點?
  • 草間彌生——藝術界橫行的「怪物」
    草間彌生作品有的人說,草間彌生是怪物,眼睛異化,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而蔡康永在一篇博文中這樣寫道:「草間彌生不知是在哪面牆上鑽了一個洞,窺知了造物者的某個手勢或背影,她從此寄居於這面牆上,在兩個世界間來回顧盼。」
  • 當 LV 遇上草間彌生 ——波點的世界
    草間彌生       草間彌生,被稱為日本最偉大的當代藝術家之一,其藝術的迷人之處在於: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草間彌生作品        早在1990年,草間彌生就與時裝設計界合作,推出了帶有濃厚圓點草間風格的服飾。
  • 草間彌生Yayoi Kusama
    可對於草間,波點有童趣和無瑕的美好,但更多的是一種宣洩,一種憤怒,一種無可奈何。草間彌生(Yayoi Kusama)不到10歲時,患上了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常出現幻聽、幻視。「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看著紅色桌布上的紋理、花色,並開始尋找我的周圍是不是還有同樣的紋理,從窗戶、牆壁、天花板到房間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我的身體。
  • 草間彌生,被叫了一輩子精神病的國寶級大師
    草間彌生曾經拿著寫生簿去紫羅蘭地裡玩,突然,她覺得面前紫羅蘭變成了一張張人類的面孔,跟她說話。於是她不停地畫畫,試著用重複的圓點把自己的幻覺表現出來,波點自然成了她畢生的標籤。她的作品中是無窮無盡的圓點和條紋,豔麗的花朵重疊成海洋,混淆了真實空間的存在,只有陣陣眩暈和不知身處何處的迷惑。
  • 草間彌生:最愛南瓜的藝術家
    草間彌生,最愛南瓜的藝術家?  文:Elva  來源:外灘畫報  童年的草間彌生對萬物充滿好奇,比如閉上眼睛的奇妙光暈、鮮花、還有南瓜。她還記得曾經相遇一顆連著藤蔓的南瓜,這顆南瓜還開口跟她說話。  從此,圓潤茁實的南瓜成了草間彌生的最愛,「它們摸起來柔軟,顏色和形態又十分有趣。」
  • 直島黃南瓜,草間彌生的波點魔咒
    世界盡頭的南瓜南瓜在人們的第一印象裡通常是又矮又胖,有著一個圓滾滾的大肚子,但是對於草間彌生來說南瓜胖嘟嘟的肚子就是她最中意的一點。草間彌生說她覺得南瓜的形狀能給予她一種強大的精神安定感。所以我們在她創作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南瓜的元素。
  • 波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集合
    世界的波點女王,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草間彌生,她的作品鮮豔、野性、夢幻,稱她為世界上最受關注的藝術家也不為過。作為藝術家,草間彌生至今仍保持每天8個小時的創作,而她的作品也在世界範圍內開出遍地奇花,使草間的無限之夢得以無限延續。大量作品的誕生也讓草間迷們紛紛前去朝聖,甚至不惜為了和直島的南瓜合影冒著被擠進海裡危險,但世間的波點南瓜又何止直島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