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父親節,又到了渲染父子情深的時候。
現在朋友圈已經開始鋪天蓋地轉發父親節的雞湯暖文。
可是,在安徽臨泉縣某醫養院內,卻發生一起突破人倫底線的事情。
一位年輕男子,用拖鞋拼命抽打躺在床上的老人。
面對身邊人的勸阻,他非但沒有絲毫停下來的意思,反倒叫囂:你報警啊,快點啊。我要不打,他還不好呢,你看他裝。
原來,打人的是兒子,被打的是父親。
父親因心腦疾病住院康復,兒子照顧了大概一個多星期時間。
可能是父親不願翻身,兒子有點不耐煩,就拿起拖鞋抽打父親。
現在,打人的不孝子已經被依法行政拘留,父親也被接出醫院由家裡其他人照顧。
對這件事,人們的第一反應是:久病床前無孝子。
現代社會人的生存壓力都很大,如果家中老人生病住院,照料都成問題。
特別是那些中低收入家庭,不外出工作就沒錢生活,可是外出就無法照顧老人。
劉燕舞教授的《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中,寫了這麼一件真實的故事。
有個留守老人生病垂危,臨死前想最後見一面兒子。
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急匆匆請了一周喪假趕回老家。
原以為老父親不久於人世,可是三兩天過去,仍然沒有斷氣的跡象。
兒子很不耐煩地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還是把喪假算進來的。你這樣讓我怎麼跟老闆交待?」
心寒至極的老人,拿出農藥喝了下去。
兒子如願以償,7天時間辦完喪事,保住了工作。
在父母與老闆之間如何選擇,確實是最殘忍的一個現實問題。
我們在譴責這位不孝之子的同時,也請捫心自問,如果萬一父母久病需要照料,自己能拿出多少時間照料?
7天、30天、100天、1年......
工作不敢丟棄,家裡還有孩子,可能很多人真的連7天都很奢侈。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還好些,彼此輪流照應,如果還是獨生子女,雙方4個老人,真是害怕哪個一病不起,整個家庭將手無足措。
或許,這樣的一天早晚會到來。
有位朋友曾經一夜白頭。
他是單位的骨幹,工作特別優秀,生活很有規律。
天有不測風雲,短短一周內,他的父親和嶽父先後查出患上不治之症。
給雙方老人看病的短短幾天後,他一頭黑髮全部變白,恍如老了二十歲。
很明顯,能夠感受到他的疲憊和憔悴。
作為成年人,這是一堂必修課,無非來得早還是晚而已。
作家畢淑敏在《孝心無價》裡寫到: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裡想父母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成功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美好的願望,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變得不堪一擊。
所以,當我們身處歲月靜好之時,或許應該有點危機感,有點應對最壞情況的預案。
儘管那個揮舞拖鞋抽打父親的不孝子讓人憎惡,可是也給我們帶來警醒。
老人健康是兒女最大的福份,可是這福份總有用盡的時候。
如果家中老人遭遇病痛,應該怎麼辦,怎麼選擇?
把最壞的情形想在前面,做最充分的打算,才能免於忙亂和焦慮。
願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願天下兒女從容扛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