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的醫鬧,又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

2020-12-26 騰訊網

今天給大家聊的這部電影,主演是法國實力派演員文森特·卡索。

很多看美劇的小夥伴最近看他臉熟,是因為他剛在《西部世界》第三季裡演了個深藏功與名的反派大boss:

但其實,以往的電影作品中,文森特·卡索也經常出演各種各樣的反派混球。

《頭號公敵續集》裡,他演的是70年代法國著名的大盜,這個角色曾讓他奪得凱撒電影獎最佳男演員;

我們之前聊過的《越軌追擊》裡,他和詹妮弗·安妮斯頓聯手,演了一對讓男主陷入仙人跳的雌雄大盜;

不過在最近的一部高分佳作裡,他卻一改形象,演起了一個大好人——《標準之外》。

這部影片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

海報上的兩個男主布魯諾和馬利克,分別經營著兩家非盈利機構,重點服務對象是孤獨症患者。

影片開場就呈現了他們日常工作中遭遇的各種挑戰。

這天,馬利克本想帶著幾個患者去溜冰場,女孩艾米麗卻突然發病暴走,馬利克不得不上街追趕,試圖讓她冷靜下來。

就在同一時間,布魯諾去了地鐵警務室,因為他負責的病人約瑟夫闖了大禍,隨意按下了緊急按鈕,造成地鐵延誤。

好不容易把約瑟夫送回家,布魯諾又從醫院接收了一個無家可歸的病患。

考慮到這個病人有嚴重的自殘傾向,布魯諾找到馬利克,希望他推薦一個專職護理員。

僅僅十分鐘,影片就把醫院、病患、布魯諾和馬利克之間的關係呈現出來。

他們要照顧的對象,都是家庭條件有限、相關機構又不肯接收的孤獨症重症患者。

醫院在完成基本的治療後,就會聯繫布魯諾,希望他的機構「正義之聲」能接收病人。

為了把每個病人安置妥當,布魯諾會找馬利克合作,因為馬利克手下有一批剛入行的年輕護理員。

雖然他們的工作形成了一個完美閉環,但由於肯接受重症患者的機構只有他們兩家,每天都忙得喘不過氣。

他們不僅人手短缺,日程表24小時排滿,同時還要拿出全部的耐心,去對待每一個病患。

可想而知,這樣的工作讓他們毫無私人生活可言。

拿布魯諾來說,他的手機24小時有人找,家都來不及回,更不要提什麼戀愛、成家,朋友給他安排了幾次相親,都被工作電話給攪黃了。

實際上,布魯諾也並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在此之前,他經營的是度假村。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待了患有孤獨症的約瑟夫。

當時,約瑟夫在公立醫院接受藥物治療,精神十分萎靡。沒想到在度假村玩了三天,他的病情就出現了好轉。

這讓布魯諾意識到傳統治療方法的弊端,於是自己辦了一家福利機構,專門收治孤獨症患者。

約瑟夫是布魯諾的第一個病人,也是最讓他有成就感的一個。

幾年前,約瑟夫有明顯的攻擊性,經常一言不合就打人,布魯諾發明了一種方法,鼓勵他把所有的暴力念頭都說出來,並加以制止。

慢慢地,約瑟夫的攻擊性得到了有效控制,除了一直無法抵抗各種按鈕的「誘惑」,基本恢復了自理能力。

在布魯諾的幫助下,約瑟夫甚至開始在洗衣機廠工作。

說到這裡就能看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醫生、病人家屬,願意讓患者到布魯諾和馬利克的機構接受治療。

比起千篇一律的藥物抑制和自由限制,他們更主張「對症下藥」,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特點,提供不同的緩解方案,病人也的確有明顯的好轉。

然而,這種性質的福利機構,想要正常運轉十分艱難,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緊缺。

用馬利克的話來說,因為「沒有大學生會願意過來挨揍」,所以只能招聘沒有經驗、沒有學歷的人來做護理員,從頭教起。

這就意味著,很多新晉護理員並沒有多少理論基礎,大多是直接從實踐中積累經驗。很多人因為沒做好「隨時被病人打」的心理準備,中途產生放棄的念頭。

此外,外界對於孤獨症的了解極少,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他們的負擔。

很多病患進入公共場所後,一時控制不住就會去闖禍,人們並不會因為他們是患者就給予理解,只認為是「精神病人跑出來了」,逼著布魯諾和馬利克他們承擔賠償。

對於很多病患家屬來說,這個疾病也經常被誤解。

有一個黑人男孩,病情剛剛好轉,媽媽就要把他接回非洲老家去「驅邪」。

即便真的有人像約瑟夫那樣,成功克服病症、走入社會,也依舊會因為「不恰當的舉動」而受到各種誤解和歧視。

此外,官方機構的審核,也讓布魯諾的「正義之聲」步履維艱。

就在他們忙著解決各種問題時,官方派來調查員,要對「正義之聲」進行資質審核,本質上就是通知他們必須關門大吉。

因為他們是「標準之外」的機構,沒有專業的場地和設備,缺乏長期的經營規劃,工作人員能力不足,甚至有過「弄丟病人」的不良記錄……

整體來看,《標準之外》是一部冷靜克制的電影,對於孤獨症這個題材並沒有採用過多的煽情手段,而是通過群像刻畫的方式,展現這個弱勢群體的生存現狀,以及他們背後存在的社會問題。

片中的布魯克和馬利克,境遇其實和孤獨症患者們一樣,經常被孤立和誤解,只能相互抱團取暖,艱難維持各自的生活。

片中展現了普通人未曾知曉的另一個世界,每一個孤獨症患者的身後,都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家庭。有不少家屬就是在漫長且無進展的治療中,逐漸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

而正是「正義之聲」這樣「標準之外」的機構,讓很多求醫無門、負債纍纍的家庭,找到了喘息之機。

本片最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來源於真人真事。兩位導演花了兩年時間體驗了原型人物的日常工作,並將觀察到的素材融入到影片劇情。

文森特·卡索和兩位原型人物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旨在客觀呈現社會問題,而並沒有想要把兩個男主,塑造成某種英雄人物。

這從片中一個有趣的情節就能看出來——

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布魯諾和馬利克帶著團隊一塊聚餐,大家玩起了一個「看縮寫猜機構」的遊戲。

短短幾分鐘內,大家就提到了「醫療教育學院」、「地區衛生局」、「日間醫療接待中心」、「就業扶助服務機構」、「臨時收容衛生中心」等官方機構。

從這裡就能看出,他們其實早就跟眾多官方機構打過交道了,每個機構聽著都能為患者們辦事,但最終卻還是他們在奔波。

官方機構有條件,卻不願收治重症患者;民間組織不合法,卻一直在做實事。這正是當下法國社會中,孤獨症群體面臨的尷尬境地。

片中布魯諾在接受資質審核時,一度情緒激動地回懟——讓我關門可以啊,你們來接手這些可憐的孩子吧。

令人欣慰的是,最終「正義之聲」沒有被關停,而是被官方授予了「臨時許可」。

因為調查員在了解情況後,也發現這個問題並非按照規定一刀切就可以解決,簡單粗暴地關停,只會讓患者失去容身之所。

的確,社會中需要標準,它是事物的統一規定,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高效、安全;但人們不該死守單一的標準,因為社會在不斷發展,標準也會出現變化。

不論是否來到了「標準之外」,重要的是我們不能忘記制定標準的初衷。

相關焦點

  • 觸摸人類原始本性,盤點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在電影的世界中,大多數影片都是作家或者編導們天馬行空的想像改編而來的。但也有一部分影片是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而來。在這些影片中我們會看到故事最真實的一面,會在故事中觸摸到人類最原始的本性,10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一起來看吧。
  •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珠海這個劇讓人心動……期待!
    前不久一部叫《在一起》的「時代報告劇」火了!劇中再現了中國人民在特殊時期的偉大抗疫精神。每個單元故事都超燃情,催淚無數!別擔心,珠海也要拍一部舞臺劇,名字叫《隔離酒店》,反映的也是疫情期間的故事,而且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天才少年犯罪電影
    關於天才罪犯電影有很多,例如黑色犯罪電影《天才瑞普利》又如《電鋸驚魂》裡的精通機械的豎鋸老頭,「我想玩個遊戲」,即使自己身死了也要讓遊戲進行下去以及今天介紹的天才少年犯罪電影《貓鼠遊戲》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一個離家出走的17歲的少年憑藉過人的偽裝天賦冒充飛行員週遊世界
  • 《巴比龍》,翻拍自「影史上最偉大越獄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
    《巴比龍》(2017版)改編自1969年發行的同名自傳小說,翻拍自1973年金獎導演富蘭克林·沙夫納的《巴比龍》,也是在相隔45年之後的重啟之作1973版《巴比龍》,當年不管在票房還是評價上都獲得巨大的成功,雖然主演的兩位男主角史蒂夫·麥奎因和達斯汀·霍夫曼,因為薪資上的不同和意見上的相左而鬧不合,但仍無損此片在影史上的地位
  • 珠峰測量登山隊登頂成功,推薦幾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體育題材電影
    02《絕殺慕尼黑》《絕殺慕尼黑》,俄羅斯影片,2019上映,根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蘇聯籃球隊戰勝美國籃球隊奪冠事件改編,蘇聯籃球隊戲劇性絕殺美國籃球隊,看看這殺氣騰騰的電影海報。03《奪冠》《奪冠》以中國女排為原型改編,原名《中國女排》。原定2020年1月上映,由於疫情推遲。
  • 《莫莉牌局》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影片
    《莫莉牌局》這部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的是牌局女王莫莉布魯姆Molly Bloom的故事。莫莉年輕時是一位優秀的奧運滑雪選手,也是成績優異獲得哈佛法學院錄取的高智商精英。在一次奧運選拔中失利後,莫莉決定在入學前給自己放個假,去到洛杉磯當女招待。
  • 真人真事電影可以「魔改」嗎?金宇軒做客《今日影評》銳評《熱氣球...
    今日影評改編自真實事件的英國電影《熱氣球飛行家》近日院線上映。影片講述了熱氣球駕駛員艾米麗亞·雷恩和氣象學家詹姆斯·格萊舍為探究大氣組成,於1862年登上熱氣球的高空冒險故事。質疑影片傳記片身份的他,將從多重視角入手銳評電影《熱氣球飛行家》,並結合史實及技術因素與廣大觀眾朋友一併探討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的得失。非傳記片糅合史實虛擬改編是雙刃劍在《今日影評》「快問快答」環節,金宇軒對於《熱氣球飛行家》展開犀利評點。
  • 真人真事改編,少女被囚禁3096天...
    真人真事改編。又一次看到這個字眼,在——《3096天》電影根據1998年震驚世界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3096天》就是根據這本自傳改編。影片主角娜塔莎,是個微胖的可愛女孩。一天早上,她跟媽媽吵架,氣衝衝地去上學。就在上學路上,被一個男人抓走。一開始,娜塔莎以為自己被綁架。
  • 真人真事改編,貧民高校生勇闖全美冠軍賽,再掀西洋棋奇蹟!
    真人真事改編《貧民窟的冠軍隊》貧民高校生勇闖全美冠軍賽,再掀西洋棋奇蹟! 近期熱播美劇《后翼棄兵》強勢拿下 63 個國家中串流收視冠軍,海內外搜尋關鍵字大量飆升,引起大眾對西洋棋的好奇。
  • 爆炸案失去雙腿卻贏回前女友,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當英雄快樂嗎?
    由傑克.吉倫哈爾領銜主演的電影《堅強》,以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為背景,根據倖存者傑夫.伯曼的同名及時回憶錄改編。這部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主要探討的是,當倖存者成為英雄,人際關係發生變化之後的生活。傑克飾演的傑夫,是個超級宅男。
  • 30部真人真事案件改編的電影合集!
    MR 73左輪槍 MR 73導演 : Olivier Marchal主演 : Daniel Auteuil/Olivia Bonamy/Catherine Marchal/Francis Renaud/Gérald Laroche/Guy Lecluyse/Philippe Nahon評語 : 本片的導演奧利維埃·馬夏爾當過警察,本片根據他
  • 真人真事演繹 三萬日籍解放軍縮影 國創新作《血與心》動畫化
    其中有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動畫《血與心》尤為引人關注。 此次《血與心》由長春知行合一動漫有限公司負責製作,改編自漫畫家李昀以真實故事為原型創作的漫畫作品,漫畫中文版在2019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出版。
  • 遊戲改編真人電影大盤點
    即使話題熱度不斷,但改編自電玩遊戲的真人電影評價總難看見極大突破──雖然不少作品票房表現還不賴──以《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為例,電影過大幅度的改編原作讓遊戲玩家感到不滿,系列電影的評價更是每況愈下,但全系列六部電影最終共闖出高達12億美金的驚人票房。
  • 又一部「西洋棋」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平民窟走出的冠軍隊
    《高校棋跡》是一部2020上映的英國傳記劇情電影,又名《貧民窟的冠軍隊》,由約翰李古查摩執導,瑞秋貝瓊斯、小豪爾赫倫德堡、麥可威廉斯主演,改編自1998年邁阿密傑克遜高中西洋棋隊的真實故事。改編自1998 年的真實故事,《高校棋跡》把故事聚焦在邁阿密傑克遜高中一班由老師馬利歐所帶領的學生身上,他們多半是由貧民窟出身的外來移民、正值青少年叛逆期的有色人種孩子所組成。美其名說是思想探索的選修課程,但其實就是學校為了不讓總是鬧事的他們影響到其他學生而開設的放牛班。
  • 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感人真愛電影,殘疾女孩幸福的愛情
    今天給大家講一部我的女友只有七秒記憶的感人純愛情電影《想要擁抱你》故事發生在日本北海道的網走市。影片的女主小司是一個坐在輪椅上的美麗女孩。因為交通事故的後遺症落下了記憶殘障。儘管如此小司,每天依舊精神飽滿地享受生活。男主小哥是一個平凡的計程車司機酷愛打籃球。
  • 由真實人物改編的電影,打開香港梟雄電影的大門
    在影視行業中,有這樣一部分電影、電視劇,它們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當然了,這些人中,有的人是響噹噹的正面人物,而有些人則是「威風凜凜」的「梟雄」,當這些人的事跡經過改編後搬到了熒幕上,竟然引起了很大的轟動,至此,很多導演、編劇便熱衷於此,甚至一個人的事跡,會被反覆的改編搬上熒幕,雖然改得越來越不符合實際,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樂此不疲地觀看著,在這其中,有四部非常著名的
  • 全球十大真人真事改編勵志電影,每一部都值得反覆觀看
    《永不放棄》從小患有先天性腦癱,生活難以自理的他,竟成為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銷售冠軍《追夢赤子心》為了不切實際的夢想,不斷和自己較勁的人,是多麼愚蠢啊。然而更愚蠢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在一生裡,竟然就那麼窩囊的接受了別人斷定的「不可能」,甚至都沒有給過自己一次和自己較勁的機會。
  • 這部驚為天人的基片,竟是真人真事
    你絕對想不到,他倆拍了一部基片。一個是當初在《諾丁山》裡輕易就用一個眼神迷倒了所有女人的休格蘭特。說起來,你可能都不相信,他們一起演了一部腐劇,而且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英國式醜聞》如今,出演《英國式醜聞》,休·格蘭特已經年近60歲。螢屏上,他是真的老了。
  • 6部真人改編的經典好老師電影,老師和學生一起看吧!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6部真人改編的經典好老師電影,這些電影不僅適合老師自己看,也適合推薦給學生,讓他們懂得師生之間最純粹的「羈絆」。Beyond the Blackboard豆瓣評分8.2好老師有深切的關懷之心改編自真實故事,1984年,美國鹽湖城在一些無家可歸者的集中聚居地設立了幾所免費的公益學校,給流浪者的後代提供啟蒙教育。很美好的政策吧!
  • 探索了30多年的遊戲改編真人電影,果然還是個坑
    最起碼,有更多人因為遊戲改編真人電影作品的出現成為自己的同好,作為遊戲的忠實玩家來說當然是要支持一波。然而隨著1993年《超級馬裡奧兄弟》電影的問世開始,遊戲改編真人電影雖然數量眾多,但往往都是觀眾口中的「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