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圳又多了一個網紅打卡藝文場域!博雅藝文空間綻放深圳灣

2020-12-21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40年前,深圳博雅畫廊的成立,意味著全國第一家深港合資文化企業的誕生。40年後,博雅藝文空間的落成,意味著深圳又多了一個創新的藝文場域。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打造市民高品質文化生活,更好服務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由市屬國企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全新打造的博雅藝文空間在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正式落成,並在近日正式開門迎客。

人文閱讀+藝教美學+公益文化為發揮國資國企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的重要作用,市屬國企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公共文化服務業,持續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積極推進「文化+園區」「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產業協同戰略舉措,為城市發展注入活力、添加溫度。作為深投控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平臺,深圳市深投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充分發揚深圳本土知名品牌「博雅」的文化內涵及影響力,發揮成熟的文化空間運營經驗優勢,全面布局文化空間運營業務,深投控產業園區首個文化空間項目、深投控系統業務協同示範項目——博雅藝文空間應運而生。

▲博雅堂

博雅藝文空間,坐落在極具活力的深圳灣科技生態園,以擁有40年歷史的「博雅」品牌為核心,以閱讀為紐帶,以多元文化業態為載體,以公益文化活動為平臺,構建「人文閱讀+藝教美學+公益文化」複合型文化交流體驗空間,為園區企業、員工和廣大市民提供文化藝術精品和多樣化、高品質的文化服務,展現「博」之精髓和「雅」的品位,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深圳本土文化新地標。

▲博雅藝術書店

博雅藝文空間的建設運營,創新促進了「文化」和「園區」的深度融合,讓人文、藝術、創意融入園區生活,將滿足園區群體對文化消費和文化體驗日益旺盛的需求,提升人們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產業園區增添了文化溫度。

▲博雅藝術館

當潮流生活遇上傳統藝術博雅藝文空間佔地4500平方米,分為自營區域和聯營區域。自營區域包括博雅堂、博雅藝術書店、博雅美術館,其中,博雅堂以傳承和保育傳統文化為主,涵蓋文房四寶、紫砂陶瓷、書畫收藏的購買與品鑑等,是「博雅」文化根基與傳承的絕佳體現;博雅藝術書店以書籍閱讀、藝術創意周邊購買、沙龍講座、開放社交為主,圖書種類涵蓋藝術、人文社科、文學、經管、少兒讀物等,並將不定期提供免費課程和文化沙龍;博雅美術館則可開展多種形式的藝術品、書畫的展覽、講座等。聯營區域則引入了知名文化品牌,包括山葉、網易放刺電音學院、X23咖啡等,輻射周邊年輕群體,為市民打造全方位的藝術文化生活體驗。

從傳統氛圍濃厚的博雅堂到現代生活方式延伸而成的博雅藝術書店,茶室與咖啡店並存、傳統名家古籍與國外原版書籍共賞,博雅藝文空間充分展現了「開放多元、兼容並蓄」的深圳城市文化之精髓。

開業以來,博雅藝文空間已先後邀請多位文化名家包括王海鴻、謝湘南、胡洪俠、塗俏等開展「博雅講座」,以及《特區文學》「深讀詩會」、《遊龍逐頁——張曉棟作品展》、《人與自然——王天楊畫展》等活動,均引起了熱烈反響。據了解,未來博雅藝文空間將持續探索文化服務的新模式、新路徑,引進數量更多、形式更廣泛的藝術文化活動,為深圳市民讀者獻上不間斷的文化盛宴,進一步推動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

博雅品牌的一次創新升級博雅藝文空間的落成和運營,是博雅品牌的一次創新升級。博雅,作為深圳的文化名片,40年來發揮著其不容忽視的文化影響力,承載著一代深圳人的文化記憶。

▲1981年7月,深圳博雅畫廊開業慶典活動中,全國各地書畫家濟濟一堂,現場即興作畫的有:宋文治(前)、陳子毅(中)等。1980年,特區初創、百業待興,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兼任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吳南生等省市領導人高瞻遠矚,做出了「文化先行」之創舉。經深圳市革命委員會批覆,深圳展覽館(深圳美術館前身)和香港博雅藝術公司聯合開辦的深圳博雅畫廊於1981年7月正式成立,全國第一家深港合資文化企業就此誕生。

▲饒宗頤為博雅題詞

在特區建立之初,深圳博雅的成立猶如一股春風,喚醒了特區人民的文化自覺和熱情。在當時300平方米的畫廊裡,富有時代氣息的先進文化用品、中外版圖書、影音樂器、體育用品,以及文物書畫、文房四寶等各類中外文化藝術品流光溢彩、相互輝映,人們稱之為深圳高雅的文化殿堂,是深受深圳人歡迎的「文化聖地」。

▲首屆「深圳書市」引進萬種外版圖書,開風氣之先,轟動全國成立以來,博雅開創了多個深圳乃至全國文化發展的歷史先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83年,與中華書局香港分局聯合主辦首屆深圳書市,引進萬種外版圖書,開風氣之先,轟動全國;1984年舉辦深圳首個赴美畫展,為推動國際性的文化藝術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舉辦全國性的中國畫和油畫大賽,培養了藝術界人才新秀……博雅作為「特區文化之窗」,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了世界,向海內外展示了特區文化發展之新貌,並為深圳市民開墾出「文化綠洲」,打開文化視野,豐富城市生活,為特區文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吳南生題《博採翰墨 雅聚群英》,題記:「一九八零年籌建深圳特區,同時舉辦博雅,是時百業待興而文化先行,蓋有望於未來也,匆匆二十年矣,感創業之艱辛,喜特區之興盛因記並以誌慶,吳南生。」

▲關山月題《特區文化之窗》

40年來,博雅得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界領導、社會知名人士、文化名人的關懷指導。在老一輩領導人、文藝巨匠的支持和冀望下,博雅得以發展成為了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吳南生、吳作人、唐雲、劉海粟、李苦禪、啟功、黃胄、吳冠中、黎雄才、關山月、宋文治、程十髮、謝稚柳、陳佩秋、楊善深、饒宗頤等,均為博雅題詞、作畫或舉辦展覽,時任中國美協主席吳作人更題寫了深圳博雅公司牌匾。這一批珍貴的名家真跡,在博雅藝文空間隨處可見,日後也將舉辦專題展覽向公眾展出。以畫入景,展現了博雅40年文化底蘊的積澱和傳承,也是首例在書店中引入真品書畫的創新。

▲中國書畫名家為博雅題寫的真跡將向公眾展覽

創造高品質城市文化生活文化建設作為深圳城市發展戰略中的關鍵一環,振興本土文化品牌「博雅」、創造高品質城市文化生活、助推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是國資國企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2018年,博雅實現全資國有化,在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指導和支持下,不斷探索文創產業發展的新道路;2020年,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一個嶄新的博雅在深圳灣畔成功落地,打造成為新文化地標,是給這座城市的一份獻禮。

以文化點亮城市,以文化服務民生。據悉,未來博雅將不忘初心、繼往開來,以博雅藝文空間為新起點,繼續弘揚「博雅」精神,以園區為核心推進文化空間運營功能發展,積極推動文化進園區、進商圈、進社區,打造網絡化、連鎖式的精品文化服務,讓文化觸手可及,更好滿足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為深圳打造先行示範區「城市文明典範」、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藝文空間「Yuanchi Illustration & Stories」插畫聯展《咪一下...
    集人文薈萃與文化根基的第三大城市:臺中,近年吸引不少文青與藝術家走訪和落居此地,不僅被譽為全臺「最適合生活」的地方,更有「藝文之都」的美名,臺中自成一格的城鎮特色,加速在地藝文產業的蓬勃發展。知名的路思義教堂、霧峰林家花園等兼具文化背景的精緻建築,保有深厚的歷史意涵,此外,也有許多在地商行正在履行「藝術社區化、社區藝術化」的理想目標!「Yuanchi Illustration & Stories」便是其中之一,由插畫家 YUANCHi 一手創立,囊括創作者工作坊、選物商店與展演空間,位於南屯區的文心路上蓄勢大放異彩。
  • 網紅新地標 打卡好去處!安順婁湖藝文中心今日開業
    8月23日,安順網紅新地標——婁湖藝文中心,在美麗的婁湖湖畔開業,活動現場酣歌恆舞,人頭攢動。 安順經開區黨工委書記代敏,澳維集團董事長魏基練,貴州澳維文旅集團董事、澳維城投公司總經理塗深忠出席活動。代敏對婁湖藝文中心的開業表示祝賀,並表示婁湖藝文中心是安順市第七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重要項目之一,項目集齊了婚慶、中西餐、咖啡吧、慢搖吧、美術館等文商旅融合發展業態,集時尚、文化、生態、環保為一體,為安順市全域旅遊打造了又一張靚麗名片,成為了安順網紅的新地標。
  • 「無人之境「,劇場求索 系列藝文活動於線上啟動
    2020年,幾乎是突然間,也幾乎是同時,人們從自己創造的文明場域中消失:美術館、商場、書店、劇場,這些由「人」創造的地標圖景突然間成為充滿隱喻的空境。一直以來,劇場作為人文藝術的重要場域,翩躚於舞臺的華麗,馳騁於戲劇的悲喜。過往的熙攘在如今無人的劇場,充滿隱喻的空鏡。
  • 杭州大城北示範區即將浪漫轉身,城市需要怎樣的藝文主張
    據了解,總面積達135.5平方公裡的大城北區域,將設立3.5平方公裡的示範區,文化將成為示範區城市空間的靈魂,其核心則是承續歷史的千年運河文化和百年工業文化。據了解,這次大城北核心示範區的城市概念策劃及規劃,是由北京天安時間當代藝術中心翁菱團隊擔任城市概念策劃,荷蘭MVRDV建築規劃事務所創始人韋尼·馬斯(Winy Maas)團隊擔任城市概念規劃,旨在通過豐富多元的藝文內容塑造多個標誌性藝文空間和場域,整體提升帶動大城北的城市建設,引領杭州未來城市發展。
  • 魯君四談無界書店:走進藝文空間 然後留下來
    第六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即將到來,珠海無界書店將作為本次國內本土100家書店之一,參與獎項提名及評選,並且作為文學獎四個活動城市的參與者,通過沙龍等活動形式,關注文學、戲劇、傳媒等領域的最前沿的變化,重塑公共空間和知識共同體,與世界的演進和社會變遷互為映照,在每一次巨變中竭力捕捉新的時代精神。
  • LOOK | 深圳雲端「星空秀」· 深圳灣1號
    1號 · 黃昏時分350米高空,即將開啟「雲端星空秀」與夕陽並肩,和星空對望/ONEBAY ONENIGHT深圳灣1號 · 星空秀>| 世界級豪宅裡的生活中心 |-灣匯,頂級豪宅「深圳灣1號」樓下的Mall,總面積4萬平方米。
  • 好書推薦:《藝文叢刊》第四輯
    全套含書匣,特別平價,才498元本網代理包郵只收450元。溫馨提示:購書方式見帖尾。日記談藝之外,多述交遊及東南海事,可補史料之闕,理論價值和賞鑑價值兼具。屠友祥校注《味水軒日記校注》,取嘉業堂叢書本與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影印清抄本對勘,並將著錄的題跋文字與原作相校。
  • 助力深圳龍崗打造藝文品牌,天安雲谷首屆潮玩藝術節帶來全新生活體驗
    助力深圳龍崗打造藝文品牌,天安雲谷首屆潮玩藝術節帶來全新生活體驗 2020-12-18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克洞學館】即將開業 新零售藝文地標到底長什麼模樣?
    洞學館外立面實景圖一個超越時空鴻溝由穴居文明和超開化時代碰撞而生的居室藝文商業體誕生官方消息稱,洞學館是美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克)於北京投資興建的一座體量達到3.5萬方的建築,也是美克對於新零售藝術體驗空間的探索之舉。
  • 1969年的陽朔老糖廠變身藝文新空間,糖舍是怎樣進化的
    2020年10月31日以來,這裡舉辦了豐富多樣的藝文活動,從講座、攝影展、後搖專場、民謠之夜到山體三維投影藝術展,直到12月31日跨年夜迎來最高潮——燃燒火塘,寓意去舊迎新,為新的一年祈福。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這座1969年的老糖廠華麗變身,成了陽朔當下最熱門的藝文空間。
  • 藝文大稻埕——復古新樣貌摩登老街區
    大稻埕之於臺北絕對是一個特殊所在,說它特殊是源於它在臺北開發中的歷史地位。大稻埕因緊鄰淡水河,坐擁大稻埕碼頭,早期的各種物資水路進出臺北均會經過此地,拜此商機,大稻埕周邊便先期繁榮起來,各種商號、作坊比鄰相處,南北雜貨、在地特產巨量出入,形成早期臺北的核心區域。
  • 「紅的黃的紫的綠的...」天氣正好,去深圳公園打卡吧!
    「紅的黃的紫的綠的......」天氣正好,去深圳公園打卡吧!蓮花山公園蓮花山公園的這株美麗異木棉,被網友稱為「深圳最美花樹」,每年11-12月,滿樹粉紅色的花朵綻放,總能吸引大批市民前去觀賞、拍照。
  • 婁湖藝文中心正式對外開業
    婁湖藝文中心正式對外開業 2020-08-24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周末藝文指南(12月12日-13日)①南有嘉魚文物展②收藏文化月③...
    簡介:比賽以「美麗、智慧、愛心、成就」為宗旨,為已婚女性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開拓提升品味的空間,創造綻放人生的機遇,決出環球夫人及各項桂冠。話劇《杏仁豆腐心》時間:12月11日、12日,20:00~21:00地點:深圳萬象天地劇場 華潤城萬象天地內(藝文廣場二層)簡介:日日相對,多年相處,你了解身邊的TA嗎?
  • 看過這些深圳「老洋房」,我感受到了「上海腔調」
    某些方面,深圳與上海不可同日而語。一個吃過的飯比另一個吃過的鹽都多。但深圳也確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尤其在蛇口。老洋房裡的寶藏,相對較多是餐飲,大多已經是網紅打卡地。窄窄一條老路,靜謐空間裡彰顯人性尺度。繁華、藝文、歷史、先鋒、時尚並存,揭開城市不同的次元。
  • 用藝文滋養精神 格力地產引領灣區文化潮流
    如果說溫暖一座城市的是流動其中的人文精神,藝文空間則是人情與故事的棲息地,點滴收藏著城市的溫存與情話。在格力地產格力海岸之畔,便有這樣一個地方,美術館、書店散落其間,用溫柔沉靜的藝術力量滋養著珠海人的靈魂。
  • 無界藝文空間為何大量留白?魯君四:全民共享,消除藝術的界限
    當城市生長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應運而生一批充滿探索精神的藝文空間,它們以其公益性、開放性、現代性、便利性等特點,強烈呼應著公眾文化需求的新變化,見微知著般地呈現著城市的文化精神或脈絡,是我們生活的城市最舒適的溫情所在。
  • 經開區婁湖藝文中心:市民遊客休閒好去處
    目前,藝文中心六個館均已正常運營,正以一個嶄新的形象迎接第七屆安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在藝文中心,除了有4號館這樣的咖啡書吧,還有仟禧婚典廳、婁湖裡精品菜館、澳維新派火鍋和電音館,各個館功能服務不同,互為映襯,相互補充。婁湖藝文中心自8月23日運營以來,通過文、商、旅融合發展的方式,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消費體驗目的地。
  • 顏值與內涵並存 深圳這幾大新城市網紅打卡地你都去過哪幾個
    根據深圳市文體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全年接待遊客總人數約1.4億人次,同比增長5.97%,旅遊總收入1609億元,同比增長8.32%,深圳已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而在世界知名旅行雜誌《孤獨星球》公布的2019年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深圳獲得「十大最佳旅行城市」的稱號,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上榜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