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想想,每天六點半就起床讀書的學生們是挺了不起的。
我是大學才染上熬夜習慣的,因為初高中時要早起,再加上自己嗜睡,於是每晚十點前就早早上床了。
但即使如此,第二天從床上掙扎著起來時,依然雙目空洞。
為了多睡個十幾分鐘,我甚至練成了五分鐘洗漱換衣吃完飯的技能。
那時最喜歡的是周末,因為可以睡懶覺。
臥床不起雖然是在形容生病,但總覺得對於人類來說,這是個很幸福的詞語。
就感覺一周五天疲於奔命所消耗的能量會在睡懶覺那兩天統統補充回來。
後來上大學了,講真挺頹的,睡得晚了,也起得晚了,為此一邊悔恨著一邊掙扎著。
其實你有沒有發現,人類對於睡覺這件事是很在意的。
我們會討論熬夜,也會討論起床,甚至連賴床也是一個很有共鳴的話題。
我想這大概是因為睡覺這件事情連著一天的結束,又連著一天的開始吧。
就有點像「刷新」功能你知道吧。
睡一覺,睡醒後,所有的東西都刷新了一遍。
會刷出的新任務,會刷出新的活力值,會刷出新的boss。
當然也可能昨天的boss沒打完,今天繼續出現在自己的生活中,甚至變得更強了。
所以有時一覺醒來,會覺得有點煩。
會覺得,啊,又有好多任務要做,boss他媽竟然比昨天強了一倍,活力值怎麼沒跟著翻倍呢我X。
是會有些時候產生,「自己竟然無法扮演好自己」的念頭。
我想這樣的念頭不單單只是自己會有,很多人都會有過,甚至以後也會有。
前陣子我不是去看了Hello Nico的演唱會嗎,然後他們唱了兩首新歌,其中一首新歌叫《光塵》,是李詠恩作詞作曲的。
詠恩當時在臺上說:「有一個階段宇婷(樂隊主唱)不是很自信,所以寫了這首歌。」
然後宇婷接過話,笑笑說:「其實我一直都不是很自信啊。」
那時在臺下的感覺是,啊,原來你也會啊。
然後晚上回到家時,就發現Hello Nico把那首《光塵》發布了。
我依然單曲循環了幾遍,洗澡的時候也播著。
怎麼說呢,這是一首很輕很快的歌。
開頭卻是有點不太好的描述:
不想醒來的每個早晨
不能扮演好任何角色
無法展開下一段旅程
但從下一句開始,又莫名突然心裡一軟。
那就先好好的待在這
聽暗夜傳來的鐘聲
看夏花不畏死而生
真的很喜歡這句「夏花不畏死而生」。
我記得小時候別人鼓勵我,都是吶喊式的說:「你要加油哦,陽光總在風雨後。」
然後我問:「那風雨也總在陽光後嗎?」
對方就突然指著我的鼻子說:「你神經病啊!」
在那以後我就知道了,如果有人用莫名樂觀的方式鼓勵你,其實不過代表著他自己艱辛這樣的東西而已。
但我是理科生,我是講邏輯的。
風雨過後就是陽光,那陽光過後也會是風雨。甚至在世界上的有些地方,它是常年有雨的,風雨過後是會有陽光,但陽光出現的時間很短很短。
於是人們覺得我蠻不講理,覺得我悲觀而喪。
有點委屈。
就其實很多人的鼓勵是帶有一絲自欺欺人的色彩的。
是,這樣的鼓勵也能讓人往前進,但只要是帶有欺騙色彩的,總有被拆穿的可能。
被拆穿以後怎麼辦呢。
如果生活就註定是跌跌跌跌跌跌不起不起不起跌跌跌的,怎麼辦呢。
我記得在Hello Nico的採訪裡,有一句話是這樣的:「我覺得受傷要好的第一步,是勇敢的承認自己受傷了。當你可以談論它時,就會越來越好的。」
人們時常覺得那些悲觀的,訴說著不好事件的人是糟糕的,但其實沒有想過一件事情時,談論不好的事情,是需要勇氣的。
怎麼形容那種勇氣呢。
就真的有點像黑夜裡傳來的鐘聲吧。
即使一片漆黑看不到希望,但還是一直繼續走著,甚至不斷提醒你,很快就要天亮了,會好起來的。
如果真的想好起來,第一步其實不是很多人所認為的樂觀,而是接受。
接受自己處於不太好的境地。
就好像你無法欺騙自己,睡醒以後任務會刷著刷著自己完成了,boss的等級會倒退,活力值會爆滿。
這是人民幣玩家才有的待遇,你不是。
很悲傷是嗎?
但其實悲傷的東西也能帶來力量。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那句「看夏花不畏死而生」的原因。
夏花是泰戈爾的名言裡提到的,小時候學過,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李詠恩引申了多一層,夏花燦爛而短暫,明知道會死卻還是生了下來。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它要做這種決定,但卻因此而覺得,有了點力量。
就好像另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是說這個世界很美好,值得我們為之奮鬥,我只同意後半段。
他們都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這個糟糕的世界還值得奮鬥,是什麼讓他們不畏死而生。
但說來好笑,恰好是因為我想知道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才有了勇氣繼續往前走。
作者按
起這個標題的原意是想說,累的時候就先休息一下,就先不起床了,準備好了再往前走。
但最後的文章並沒有如自己的預想那麼走。我看了一眼今晚的文章,內容很喜歡,可是標題我也很喜歡,所以就這樣放在一起了。
挺好的。
今天沒想到讓你們點廣告的藉口
有點沮喪
/消息已被刪除//
長按//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