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白馬精靈和大家一起交流下寶石的硬度,大家都知道寶石有不同的硬度,比如鑽石的硬度是10,自然界最硬的物質,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硬度是9,碧璽的硬度是7到7.5,更「軟」一些。
這個軟硬到底代表什麼呢?其實,寶石裡面的「硬度」不是棉花糖、水泥牆那樣的「軟硬」概念,而是寶石耐外界刮、劃、磨的能力,就是一種「耐磨性」。硬度高的寶石會磨傷硬度較低的寶石,相反則不可能。這種耐磨性決定了寶石的耐久性,硬度越高的寶石,越不容易在日常佩戴中受損。
理解了硬度,那麼我們在對待寶石時要注意些什麼?
既然寶石都有各自的硬度,那麼不同硬度的寶石是萬萬不可相互接觸的。彼此之間的摩擦可能會造成劃傷。同樣的,在挑選寶石比對品質時,也請注意不要互相接觸。那麼有人說,硬度一樣的同種寶石是不是就可以互相接觸了呢?如果你非常在乎寶石外觀的完美性,也請不要這麼做。因為硬度相同的同種寶石,彼此之間也會相互磨損,雖然程度要低一些。
市場上有一種說法,不少人認為硬度在「7」以上的寶石,才是比較適合每天的日常佩戴的。那麼為什麼是「7」,而不是6?不是8?很簡單。因為空氣中灰塵的硬度是7——為了避免生活中最常見的灰塵日久天長對寶石造成細微的磨損,寶石的硬度至少得在7以上吧。
這種說法一定程度上有其道理,然而並不意味著7就是寶石的一條紅線,很多硬度不到7的寶石,也因為其不可替代的獨特魅力,依然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和追捧。
例如:
坦桑石Tanzanite,硬度6.5-7。近年來非常火,坦尚尼亞的特產,最常見藍紫二色,有些和優質藍寶石的顏色不相伯仲。坦桑石正越來越多出現在高級珠寶作品中。
磷灰石Apatite,硬度5,有些磷灰石觀感有點像帕拉伊巴碧璽。很美麗有沒有。
藍晶石Kyanite,硬度4-7,這種石頭可以很像藍寶石。但硬度不同方向差別很大,加工極為困難。
綠松石Turquoise,硬度5-6,高品質的綠松石呈現一種慵懶純淨的湖藍色,不帶一絲母巖線。聽過睡美人松、瓷松的名字吧!
螢石Fluorite,硬度4,各種顏色都有,有磷光效應——不少人都相信中國的「夜明珠」其實就是螢石。原石的晶體結構很漂亮,但是因為硬度不高,容易出現較為明顯的劃痕.
透輝石Diopside,硬度5.5-6.5,可出現飽和度很高的綠色。有些透輝石切割得好的話,還可能出現「四射星光」.
鋰輝石Spodumene,硬度6.5-7,越來越多的珠寶作品開始用理輝石了,常見的是紫理輝石和綠理輝石,顏色明亮,淨度相當高。
孔雀石Malachite,硬度3.5-4,紋理獨特的綠色寶石,其寶石的天然紋理呈不同層次的同心圓狀——就像孔雀開屏的尾羽。
青金石Lapis lazuli,硬度5-6,無可替代的鮮豔藍色,從古埃及時代就開始用作飾品了,歷史悠久。近代也一直被不少高級鐘錶、珠寶採用作為藝術表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好消息當然要分享,快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趕快和您的好友一起來逛西部白馬 玉器珠寶城!
歡迎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微信: